一起答

注册结构工程师(二级专业考试-下午)模拟试卷5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经计算主梁跨中截面预应力钢绞线截面面积Ay=32.36cm2锚下最大控制应力为σk=Ryb。又由计算知预应力钢筋损失总值∑σk=246MPa,试估算永存预加力(kN)与(  )项数值最为接近。

    • A.37 181.64
    • B.5032
    • C.3718.16
    • D.4623.88
  2. 某后张预应力混凝土梁桥,钢绞线标准强度Ryb=1860MPa。

    假定主梁跨中截面弯矩M=2215.43kN·m,M=1455.22kN·m。主梁毛截面特性如下:截面积A=0.52m2,惯性矩I=0.0896m4,中性轴至上缘距离y=0.525m,中性轴至下缘距离y=0.875m,预应力筋偏心距ey=0.795m。已知预应力钢筋扣除损失后有效预加力与锚固张拉力比值为0.7,锚固张拉应力σk=Ryb。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在混凝土下缘应力为零的条件下,试估算预应力钢绞线面积(cm2)与(  )项数值最为接近。

    • A.37.9
    • B.40.02
    • C.35.91
    • D.32.36
  3. 当桥上作用的活载是人群荷载时,2号梁的横向分布系数m0最接近的数值为(  )。

    • A.0
    • B.0.422
    • C.-0.321
    • D.0.224
  4. 当桥上作用的活载是挂车-100级时,2号梁的横向分布系数m0最接近的数值为(  )。

    • A.0.365
    • B.0.571
    • C.0.569
    • D.0.61
  5. 当桥上作用的活载是汽车-20级时,2号梁的横向分布系数m0最接近的数值为(  )。

    • A.0.438
    • B.0.572
    • C.0.621
    • D.0.554
  6. 当桥上作用的活载是人群荷载时,1号梁的横向分布系数m0最接近的数值为(  )。

    • A.1.321
    • B.1.233
    • C.0.963
    • D.1.422
  7. 如下图所示一桥面净空:净-9+2×0.75m人行道的钢筋混凝土T梁桥,共5根主梁。荷载位于支点处。

    当桥上作用的活载是汽车-20级时,1号梁的横向分布系数m0最接近的数值为(  )。

    • A.0.477
    • B.0.486
    • C.0.521
    • D.0.326
  8. 当桥上作用的活载是挂车-100级时,1号梁的横向分布系数m0最接近的数值为(  )。

    • A.0.531
    • B.0.453
    • C.0.325
    • D.0.231
  9. 某高层剪力墙结构中的一单肢实体墙,高度H=30m,全高截面相等,混凝土强度等级C25,墙肢截面惯性矩IW=3.6m4,矩形截面面积AW=1.2m2,该墙肢计算出的等效刚度,下列(  )项是正确的。

    • A.EClep=972.97×105kN·m2
    • B.ECIep=1008×105kN·m2
    • C.ECIep=978.64×105kN·m2
    • D.ECIep=440×105kN·m2
  10. 下图为某壁式框架的梁柱节点,按有关规定计算梁刚域长度lb和柱刚域长度lc,下列(  )项结果是正确的。

    • A.lb=400mm,lc=300mm
    • B.lb=500mm,lc=200mm
    • C.lb=500mm,lc=300mm
    • D.lb=400mm,lc=200mm
  11. 框架抗震设计中应遵循(  )原则。  (Ⅰ)强柱弱梁;(Ⅱ)强剪弱弯;(Ⅲ)强梁弱柱;(Ⅳ)强节点、强锚固。

    • A.Ⅰ、Ⅱ、Ⅲ
    • B.Ⅰ、Ⅱ、Ⅳ
    • C.Ⅱ、Ⅲ
    • D.Ⅱ、Ⅲ、Ⅳ
  12. 塔筒筒壁的混凝土验算等级不应低于(  )。

    • A.C30
    • B.C25
    • C.C20
    • D.C15
  13. 有一幢钢筋混凝土高层筒中筒结构,矩形平面的宽度26m,长度30m,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要求在高宽比不超过《高层规程》规定的A级高度的限值的前提下,尽量做高,指出下列(  )高度符合要求。

    • A.156m
    • B.143m
    • C.140m
    • D.150m
  14. 下图为设有防震缝的高层建筑,两个结构单元均为框架-剪力墙,抗震设防为8度,下列防震缝宽度δ(  )项满足要求。

    • A.δ=191.8mm
    • B.δ=186mm
    • C.δ=164.4mm
    • D.δ=130.2mm
  15. 计算钢筋混凝土圆形塔身结构的自振特性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时,可将塔身视为竖向悬臂弹性体系,下列截面刚度取值(  )是错误的。

    • A.计算结构自振特性时,取0.85EcI
    • B.计算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时,取0.65EcI
    • C.考虑地震和风共同作用时,取0.95EcI
    • D.考虑地震作用时,取1.0EcI
  16. 考虑地震作用组合时,墙肢的剪力设计值Vw=2600kN,轴向压力设计值N=3375kN,计算截面处剪跨比λ=1.5。假定剪力墙水平钢筋间距s=200mm,试问剪力墙水平钢筋的面积Ash(单位:mm2)与(  )项数值最为接近。

    • A.341
    • B.290
    • C.142
    • D.196
  17. 假定剪力墙端部设暗柱,并取暗柱截面高度为2倍墙厚,试问该剪力墙底部暗柱的竖向钢筋最小配置数量应为(  )项数值。

    • A.6φ20
    • B.6φ18
    • C.4φ20
    • D.6φ12
  18. 若某一组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弯矩设计值为15 000kN·m,轴力设计值为3000kN,大偏心受压,且已计算出Mc=17 655kN·m,MSW=1706kN·m,试确定剪力墙端部受拉(受压)配筋面积As(A′s)(单位:mm2)最接近(  )项数值。

    • A.6321
    • B.4282
    • C.3301
    • D.2237
  19. 某高度为50m的高层剪力墙结构,抗震等级为二级,其中一底部墙肢的截面尺寸如右图所示: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剪力墙采用对称配筋,纵向钢筋为HRB335钢,竖向和水平分布钢筋为HPB235钢。as=a′s=25mm。

    已知某一组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弯矩设计值为28 000kN·m,轴力设计值为3200kN,大偏心受压;墙体竖向分布筋为双排φ10@200,分布筋配筋率为ρw=0.314%。试判定受压区高度x(mm)最接近于(  )项数值。

    • A.917
    • B.957
    • C.839
    • D.1024
  20. 按钢筋混凝土塔筒的构造要求,该水塔支筒的最小壁厚tmin(mm)最接近于(  )项数值。

    • A.125
    • B.160
    • C.200
    • D.220
  21. 若水柜重心高度处的风振系数βz=2.50,按《高耸结构设计规范》(GBJ 135—90)计算该水塔在水柜重心高度处单位面积上的风荷载设计值(kN/m2),其值最接近于(  )项数值。

    • A.1.4
    • B.1.54
    • C.1.96
    • D.2.16
  22. 如下图所示等截面支筒式倒锥壳水塔,水柜容量150m3,支筒高度为2.4m,材料用C30混凝土。基本风压w0=0.6kN/m2,B类地面粗糙度。

    已知水柜自重及顶盖活载为800kN,支筒及爬梯等自重为650kN,支筒截面惯性矩I=0.8m4。当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计算风振系数最大值时,结构的基本自振周期T1(s)最接近于(  )项数值。

    • A.0.15
    • B.0.9
    • C.1.2
    • D.1.45
  23. 已知水柜无水时该水塔的基本自振周期为1.0s。按《高耸结构设计规范》(GBJ 135—90)计算该水塔在水柜重心高度处的风振系数βz,其值最接近于(  )项数值。

    • A.1
    • B.1.58
    • C.1.84
    • D.2.44
  24. 某多层工业砌体房屋,采用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其埋置深度为1.2m,宽度为1.5m,场地土层分布如下图所示;地下水位标高为-1.2m。

    淤泥质土层顶面处经深度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设计值最接近(  )项数值。

    • A.101.83kPa
    • B.109.57kPa
    • C.112.02kPa
    • D.120.53kPa
  25. 当基础顶面处承受的竖向力设计值为159kN时,试确定基础的最大弯矩设计值最接近(  )项数值。

    • A.17.22kN·m
    • B.21.04kN·m
    • C.25.8kN·m
    • D.29.81kN·m
    • A.(1)(3)
    • B.(1)(4)
    • C.(2)(3)
    • D.(2)(4)
  26. 某构筑物基础如下图,在设计地面标高处有偏心荷载680kN,偏心距1.31m,基础埋深为2m,底面尺寸为4m×2m。基础底面的最大压力与(  )项值接近。

    • A.267.4kN/m2
    • B.300.3kN/m2
    • C.323.5kN/m2
    • D.347.7kN/m2
  27. 静止土压力的特点是(  )。

    • A.墙后填土处于极限平衡状态
    • B.土压力方向与墙背成δ角
    • C.挡土墙无任何位穆
    • D.填土滑裂面与水平面呈45°=Φ/2
  28. 根据土的抗剪强度指标确定地基承载力可按下式计算:fvMbγb+Mdγ0d+McCk 以下关于上式的适用条件e≤0.033b的解释(  )项正确。

    • A.fv公式虽是在中心荷载下的条形基础导出的,但当偏心距e≤0.033b时,中心荷载下的承载力条件:p≤f将成为控制条件,说明偏心荷载所产生的基底压力不会过分不均匀,这时,公式计算结果不会产生较大误差
    • B.公式fv是在条形基础受偏心荷载,当e≤0.033b条件下导出的
    • C.公式fv是在矩形基础受偏心荷载,当偏心距e≤0.033b条件下导出的
    • D.公式是在偏心荷载作用下,当e≤0.033b条件下导出的
  29. 在地基变形计算中,对于不同的结构应由不同的变形特征控制,(  )项规定不正确。

    • A.框架结构应由局部倾斜控制
    • B.高耸结构应由倾斜值控制
    • C.单层排架结构应由相邻柱基的沉降差控制
    • D.高层建筑应由倾斜值控制
  30. Fk、Mk、b和x值同题8,并已计算出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基础底面处的平均压力值pk=160.36kPa。已知:黏性土层①的压缩模量Es1=6MPa,淤泥质土层②的压缩模量Es2=2MPa。试问,淤泥质土层②顶面处的附加压力值pz,最接近于下列(  )项数值。

    • A.63.20kPa
    • B.64.49kPa
    • C.68.07kPa
    • D.69.47kPa
  31. 试问,淤泥质土层②顶面处土的自重压力值pca和经深度修正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z,最接近于下列(  )项数值。

    • A.pcz=70.6kPa,faz=141.3kPa
    • B.pcz=73.4kPa,faz=141.3kPa
    • C.pcz=70.6kPa,faz=119.0kPa
    • D.pcz=73.4kPa,faz=119.0kPa
  32. 当Fk=300kN/m,Mk=0,b=2.2m,x=1.1m验算条形基础翼板抗弯强度时,假定可按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基本组合进行。试问,翼板根部处截面的弯矩设计值M,最接近于下列(  )项数值。

    • A.61.53kN·m/m
    • B.72.36kN·m/m
    • C.83.07kN·m/m
    • D.97.69kN·m/m
  33. 假定:fa=165kPa,Fk=300kN/m,Mk=150kN·m/m。当x值满足第2小的要求(即基底反力呈均匀分布状态)时,其基础底面最小宽度b与下列(  )项数值最为接近。

    • A.2.07m
    • B.2.13m
    • C.2.66m
    • D.2.97m
  34. 假定Mk≠0,试问图中尺寸x满足下列(  )项关系式时,其基底反力呈矩形均匀分布状态。

    • A.
    • B.
    • C.
    • D.
  35. 黏性土层①的天然孔隙比e0=0.84,液性指数IL=0.83。试问,修正后的基底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与下列(  )项数值最为接近。  提示:假设基础宽度b<3m。

    • A.172.4kPa
    • B.169.8kPa
    • C.168.9kPa
    • D.158.5kPa
  36. 有一底面宽度为b的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其埋置深度为1.2m。取条形基础长度1m计算,其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处的标准组合值:竖向力FK,弯矩MK。已知计算GK(基础自重和基础上土重)用的加权平均容重γG=20kN/m3。基础及工程地质剖面如下图所示。

    黏性土层①的天然孔隙比e0=0.84;当固结压力为100kPa和200kPa时,其孔隙比分别为0.83和0.81。试计算压缩系数a1-2并判断该黏性土属于(  )压缩性土。

    • A.非
    • B.低
    • C.中
    • D.高
  37. 某12m跨食堂,采用三角形木桁架,如下图所示。下弦杆截面尺寸为140mm×160mm,采用干燥的TC11西北云杉:其接头为双木夹板对称连接,位置在跨中附近。

    试问,桁架下弦杆轴向承载力与下列(  )项数值最为接近。

    • A.134.4kN
    • B.128.2kN
    • C.168kN
    • D.179.2kN
  38. 试问,下弦接头处螺栓连接的设计承载力N与下列(  )项数值最为接近。

    • A.60.7kN
    • B.242.8kN
    • C.121.4kN
    • D.52.6kN
  39. 某住宅承重内横墙系用190厚单排孔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砌筑的无灌孔砌体墙,块体强度等级为MU15,水泥砂浆强度等级为Mb7.5,墙体计算高度H0=2800mm。该墙体(无灌孔)的轴心承载力与下列(  )项数值最为接近。

    • A.380.9kN
    • B.441.5kN
    • C.335.6kN
    • D.296.6kN
  40. 砌体结构相关的温度应力问题,以下论述不妥的是(  )。

    • A.纵横墙之间的空间作用使墙体的刚度增大,从而使温度应力增加,但增加的幅度不是太大
    • B.温度应力完全取决于建筑物的墙体长度
    • C.门窗洞口处对墙体的温度应力反映最大
    • D.当楼板和墙体之间存在温差时,最大的应力集中在墙体的上部
  41. 假设组合墙的稳定系数Φcom=0.82,强度系数η=0.700,该组合墙的受压承载力最接近下列(  )项数值。

    • A.726kN
    • B.747.5kN
    • C.756kN
    • D.689.5kN
  42. 该组合墙的稳定系数最接近下列(  )项数值。

    • A.0.111
    • B.0.703
    • C.0.456
    • D.0.213
  43. 下图所示砖砌体和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组成的组合墙,已知墙厚240mm,构造柱截面尺寸240mm×240mm,I1=I2=1700mm,计算高度3.8m。配置4φ12HPB235钢筋,砖墙采用MU10砖。M5混合砂浆砌筑,构造柱采用C20的混凝土。

    该组合墙的强度系数与下列(  )项数值最为接近。

    • A.0.611
    • B.0.703
    • C.0.456
    • D.0.513
  44. 如下图所示的山墙,采用MU10的烧结多孔砖,M2.5的混合砂浆砌筑。带壁柱墙的折算厚度hT=476mm。

    该壁柱墙的高厚比与下列(  )项数值接近。

    • A.β=18.91
    • B.β=16.81
    • C.β=21.01
    • D.β=23.11
  45. 该山墙壁柱间墙的高厚比与下列(  )项数值接近。

    • A.β=6.3
    • B.β=10.50
    • C.β=12.50
    • D.β=20.83
  46. 底层纵墙设高窗,过梁上的荷载及窗口如上图所示。过梁端部所承受的外荷载(不含梁自重)产生的最大剪力设计值为(  )。

    • A.20.3kN
    • B.19.4kN
    • C.18.0kN
    • D.17.2kN
  47. 在风荷载作用下,作用在排架上的荷载如题图所示,已知作用在每个计算单元上的W=1.4×1.31=1.83kN(设计值)。在A轴线二层楼面处,由风荷载如题图产生的弯矩值M与下列(  )项数值接近。

    • A.-10.83kN·m
    • B.-6.03kN·m
    • C.-7.74kN·m
    • D.-15.93kN·m
  48. 屋架在风荷载作用下,每榀屋架下弦产生的柱顶集中力设计值Pw与下列(  )项数值接近。

    • A.0.89kN
    • B.1.25kN
    • C.1.84kN
    • D.3.49kN
  49. 假定二层山墙满足刚弹性房屋横墙的构造要求,下列对二层屋面空间性能影响系数η2值的确定,(  )项是正确的。

    • A.不能考虑空间性能影响系数
    • B.η2=0.39
    • C.η2=0.81
    • D.η2=0.68
  50. 某建筑物如上图所示。墙体采用MU10普通机砖,M5混合砂浆砌筑,纵墙厚度为370mm。山墙及底层每隔三开间有道横墙,厚度240mm:二层为全空旷房间(无内横墙及内纵墙)。屋面采用装配式有檩体系钢筋混凝土屋盖系统,楼面采用装配式梁板结构。屋面恒荷载标准值为1.9kN/m2(水平投影),活荷载标准值为0.5kN/m2。基本风压值为0.35kN/m2,高度变化系数μz=1.0。

    假定在二层山墙处开设窗洞,如上图所示。下面关于该山墙是否符合刚性和刚弹性方案房屋横墙条件的几种判断,其中(  )项判断不正确。

    • A.当B=2000mm时,符合条件
    • B.当B=2500mm时,符合条件
    • C.当B=3000mm时,不符合条件
    • D.当B=3000mm时,有可能符合条件
  51. 重级工作制吊李梁的腹板与上翼缘间的焊缝(  )。

    • A.可用角焊缝
    • B.应予焊透,焊缝质量不低于三级
    • C.应予焊透,焊缝质量不低于二级
    • D.应予焊透,焊缝质量不低于一级
  52. 在静力荷载作用下,(  )不适于采用塑性设计。

    • A.单跨简支梁
    • B.单跨固端梁
    • C.多跨连续梁
    • D.单层和双层框架结构
  53. 如上图示,竖向连接的抗剪承载力折减系数η=0.883时,连接所能承受的最大剪力值与下列(  )值接近。

    • A.5.34×105N
    • B.5.60×105N
    • C.5.92×105N
    • D.6.03×105N
  54. 如上图中所示的竖向连接中,当F=8.0×105N时,螺栓群承受的弯矩M与下列(  )值接近。

    • A.4.7×107N·mm
    • B.4.88×107N·mm
    • C.5.4×107N·mm
    • D.6×107N·mm
  55. 当F=6.5×105N时,M=4.88×107N·mm,上图中所示的连接中,螺栓最大拉力与下列(  )值接近。

    • A.4.07×104N
    • B.4.67×104N
    • C.4.96×104N
    • D.5.2×104N
  56. 如上图所示采用双行错列排列,其中线距e1=55mm,e2=90mm,端距50mm,栓距70mm时,摩擦型螺栓在该连接中的承载力设计值与下列(  )项值接近。

    • A.1.256×105N
    • B.1.245×105N
    • C.1.227×105N
    • D.1.196×105N
  57. 条件同上题。角钢净截面强度验算时的应力与下列(  )项值接近。

    • A.67N/mm2
    • B.89N/mm2
    • C.106.9N/mm2
    • D.134N/mm2
  58. 下图为柱间支撑与柱的高强度螺栓连接,轴心拉力设计值F=6.5×105N。高强度摩擦型螺栓为10.9级的M20,孔径21.5mm,接触面采用喷砂后生赤锈处理。钢材为Q235-B·F钢。

    如果拉力F=8×105N时,则按螺栓抗剪承载力设计时,至少需(  )个螺栓。

    • A.5
    • B.6
    • C.7
    • D.8
  59. 当梁自重标准值为1.35kN/m,集中荷载标准值330kN,Ix=230 342cm4时,跨中挠度为(  )mm。

    • A.23.6
    • B.25.8
    • C.34.9
    • D.41.5
  60. 当梁自重设计值为1.62kN/m,集中荷载设计值429kN,Sx=2629cm3时,支座截面的抗剪强度为(  )N/mm2

    • A.21.5
    • B.26
    • C.32
    • D.34.3
  61. 如果梁自重设计值为1.62kN/m,集中荷载设计值429kN,跨中点处的剪力设计值为(  )kN。

    • A.192.6
    • B.200.4
    • C.214.5
    • D.224.22
  62. 如果受拉翼缘的Wnx=4006cm3,当承受弯矩Mx=1316.16kN·m时,受拉边缘纤维的应力是(  )N/mm2

    • A.311.6
    • B.312.9
    • C.313.4
    • D.314.2
  63. 某焊接工字形等截面简支楼盖梁,截面尺寸如下图,无削弱。在跨度中点和两端都设有侧向支承,材料为16Mn钢。集中荷载标准值Pk=330kN,为间接动力荷载,其中永久荷载效应和可变荷载效应各占一半,作用在梁的顶面,其沿梁跨度方向的支承长度为130mm。16Mn钢强度设计值f=315N/mm2,fv=185N/mm2

    受压纤维截面的抵抗矩是(  )。

    • A.5547cm3
    • B.3586cm3
    • C.5107cm3
    • D.4006cm3
  64. 受压翼缘板x轴的面积矩是(  )cm3

    • A.1366
    • B.1569
    • C.1764
    • D.1942
  65. 下述关于对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认识,其中(  )项是错误的。

    • A.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与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相比,它具有承载力大、刚度大、抗震性能好的优点
    • B.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与普通钢结构相比,它具有整体稳定性好、局部稳定性好和防火性能好的特点
    • C.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不仅可以用在工业厂房的排架柱,也可以用在吊车梁上
    • D.抗震设防烈度9度、抗震等级为一级的9层框架柱,如采用型钢混凝土,则应要求从1层至9层都采用型钢混凝土组合柱
  66. 有一商住楼的框架结构,地下2层,地上6层,地下2层为六级人防,地下1层为自行车库,其剖面示意如下图所示。

    • A.取在地下2层的底板顶面(标高-9.000处),不考虑土体对结构侧向刚度的影响
    • B.取在地下1层的底板顶面(标高-4.000处),不考虑土体对结构侧向刚度的影响
    • C.取在地上1层的底板顶面(标高±0.000处)
    • D.取在地下1层底板顶面(标高-4.000处),并考虑回填土体对结构侧向刚度的影响
    • A.9.68
    • B.6.77
    • C.5
    • D.7.02
  67. 各种荷载在该角柱控制截面产生的内力标准值如下:  永久荷载:M=280.5kN·m,N=860.0kN;  活载:M=130.8kN·m,N=580.0kN;  水平地震力:M=±220.6kN·m,N=±480.0kN。  试问,该柱轴压比与该柱轴压比限值的比值λ,与下列(  )项数值最为接近。

    • A.λ=0.359
    • B.λ=0.625
    • C.λ=0.714
    • D.λ=0.508
  68. 有一6层框架结构的角柱,其按平法03G101-1的施工图原位表示见下图。该结构为一般民用建筑,无库房区,且作用在结构上的活载仅为按等效均布荷载计算的楼面活载。框架的抗震等级为二级,环境类别为一类;该角柱的轴压比μN≤0.3。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钢材采用HPB235(φ)和HRB335(φ)。

    在对该柱施工图校审时,有如下几种意见,试问其中(  )项意见正确,并说明理由。

    • A.有二处违反规范要求
    • B.完全满足规范要求
    • C.有一处违反规范要求
    • D.有三处违反规范要求
  69. 某多层框架-剪力墙结构,经验算其底层剪力墙应设约束边缘构件(有翼墙)。该剪力墙抗震等级为二级,结构的环境类别为一类,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钢材采用HPB235(φ)HRB335(φ)。该约束边缘翼墙设置箍筋范围(即图中阴影部分)的尺寸及配筋,采用平法03G101-1表示于下图。 提示:图中非阴影部分的配筋及尺寸均满足规范要求。           

    当对该剪力墙翼墙校审时,有如下几种意见。试指出其中(  )项意见正确,并说明理由。

    • A.有一处违反规范规定
    • B.有二处违反规范规定
    • C.有三处违反规范规定
    • D.符合规范要求,无问题
  70. 某一般框架梁(无集中荷载),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截面尺寸b×h=250mm×500mm,配双肢箍φ8@100,已知受剪面满足规范要求,箍筋为HPB235钢筋,as=35mm,其斜截面承载力与下列(  )项数值最为接近。

    • A.240kN
    • B.280kN
    • C.212kN
    • D.325kN
  71. 有一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下图为该屋面板的施工详图;截面画有斜线的部分为剪力墙体,未画斜线的为钢筋混凝土柱。屋面板的昼夜温差较大。板厚12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钢筋采用HPB235(φ)。  校审该屋面板施工图时,有如下几种意见,试问其中(  )项说法是正确的,并说明理由。  

    提示:①属于《规范》同一条中的问题,应算为一处。②板边支座均按简支考虑。③板的负筋(构造钢筋、受力钢筋)的长度、配置量,均已满足规范要求。

    • A.均符合规范,无问题
    • B.有一处违反强规,有三处不符合一般规定
    • C.有三处不符合一般规定
    • D.有一处违反强规,有二处不符合一般规定
  72. 若已知弯折锚筋为3Φ18的钢筋,则弯折锚筋的锚固长度最接近下列(  )项数值。

    • A.529mm
    • B.502mm
    • C.566mm
    • D.448mm
  73. 如下图所示,由预埋板和对称于力作用线配置的弯折锚筋与直锚筋共同承受剪力的预埋件,已知承受的剪力V=220kN,直锚筋直径d=14mm,共4根,弯折钢筋与预埋钢板板面间的夹角a=30°,直锚筋间的距离b1和b均为100mm,弯折钢筋之间的距离b2=100mm,构件的混凝土为C30,钢板厚t=10mm,直锚筋与弯折锚筋均采用HRB335钢筋,钢板为Q235钢。

    弯折锚筋的截面面积与下列(  )项数值最为接近。

    • A.485mm2
    • B.602mm2
    • C.566mm2
    • D.453mm2
  74. 已知支承吊车梁的柱牛腿,如下图所示,宽度b=500mm,竖向力作用点至下柱边缘的水平距离a=50mm(已考虑安全偏差20mm),牛腿底面倾斜角a=45°,作用在牛腿顶部的按荷载效应标准组合计算的竖向力Fvk=715kN,竖向力的设计值Fv=915kN,吊车梁的肋宽为250mm。混凝土强度等级选用C30,纵向受拉钢筋选用HRB335钢筋,水平箍筋为HPB235钢筋,外边缘高度h1=h/2(h为牛腿高度)。

    根据牛腿的裂缝控制要求,牛腿的有效高度与下列(  )项数值最为接近。

    • A.485mm
    • B.569mm
    • C.634mm
    • D.582mm
  75. 若截面的有效高度h0=710mm,除竖向力外,作用在牛腿顶部的水平力设计值Fh=110kN,则纵向受拉钢筋的截面面积与下列(  )项数值最为接近。

    • A.1426mm2
    • B.1516mm2
    • C.1324mm2
    • D.1629mm2
  76. 已知轴向压力作用点至纵向受拉钢筋的合力点的距离e=784mm,柱截面为大偏心受压,若柱截面配筋采用对称配筋的形式,则一侧纵向钢筋的计算面积A's与As下列

    • A.1040mm2
    • B.1142mm2
    • C.1256mm2
    • D.942mm2
  77. 已知某单层工业厂房的I形截面边柱,有吊车,从基础顶面算起下柱高6.7m,柱的控制内力N=853.5kN,M=352.5kN·m,截面尺寸如下图所示。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采用HRB335钢筋,对称配筋。安全等级为二级,环境类别为二类。

    该柱截面的界限受压区高度xb最接近下列(  )项数值。

    • A.360mm
    • B.228mm
    • C.544mm
    • D.497mm
  78. 偏心距增大系数η最接近下列(  )项数值。

    • A.1.1
    • B.1.26
    • C.1.29
    • D.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