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注册结构工程师(二级专业考试-下午)模拟试卷7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按《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的规定,在各级挂车荷载横向布置时,边轮中心距桥梁缘石的间距与(  )项数值最为接近。

    • A.1.0m
    • B.0.75m
    • C.0.5m
    • D.1.3m
  2. 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时,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的预应力度λ的值为(  )。

    • A.0<λ<1
    • B.λ=1
    • C.λ=0
    • D.λ≥1
  3. 假定单片主梁计算支点恒载剪力为Q=185.35kN,其支点剪力汽车荷载横向分配系数为0.524,汽车荷载冲击系数为0.152。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该梁支点截面最大剪力与(  )项数值最为接近。

    • A.460.69kN
    • B.447.27kN
    • C.594.91kN
    • D.345.96kN
  4. 当主梁恒载q=22.5kN/m时,其主梁支点恒载剪力与(  )项数值最为接近。

    • A.40.781kN
    • B.163.125kN
    • C.2265.31kN
    • D.81.563kN
  5. 假定不计受压钢筋面积,h0=67.5cm,并假定计算跨中弯矩,M=631.4kN·m,M=289.3kN·m。试确定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出的跨中截面钢筋面积与(  )项数值最为接近。

    • A.64.62cm2
    • B.53.23cm2
    • C.47.47cm2
    • D.71.88cm2
  6. 经计算单片主梁跨中弯矩汽车荷载横向分布系数为0.412,当汽车荷载冲击系数假定为0.125时,其主梁跨中汽车荷载引起的弯矩值与(  )项数值最为接近。

    • A.409.5kN·m
    • B.364kN·m
    • C.390.019kN·m
    • D.993.92kN·m
  7. 某住宅建筑为地下2层,地上26层的含有部分框支剪力墙的剪力墙结构,总高95.4m,一层层高为5.4m,其余各层层高为3.6m。转换梁顶面标高为5.400,剪力墙抗震等级为二级。试问剪力墙的约束边缘构件至少应做到下列(  )项楼面处为止。

    • A.2层楼面,即标高5.400处
    • B.3层楼面,即标高9.000处
    • C.4层楼面,即标高12.600处
    • D.5层楼面,即标高16.200处
  8. 某公路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桥,其计算跨径L=14.5m,设计荷载为公路-Ⅱ级荷载。主梁由多片T形梁组成,其中单片主梁断面尺寸如下图所示,采用混凝土标号25,Ra=14.5MPa,主筋为Ⅱ级钢筋,Rg=340MPa。试依据《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进行设计计算。

    若该桥的弹性模量为E=3.35×10N/mm4,梁跨中横截面面积A=3.0m2,惯性矩I=1.8m4,试判定公路-Ⅱ级荷载的冲击系数μ与(  )项数值最为接近。

    • A.0.203 35
    • B.0
    • C.0.435 9
    • D.0.300 15
  9. 当主梁恒载q=22.5kN/m时,主梁跨中恒截弯矩与(  )项数值最为接近。

    • A.591.328kN·m
    • B.2365.313kN·m
    • C.40.781kN·m
    • D.1182.65kN·m
  10. 某20层的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总高为75m,第一层的重力荷载设计值为7300kN,第2~19层为6500kN,第20层为5100kN。试问,当结构主轴方向的弹性等效侧向刚度(kN·m2)的最低值满足下列(  )项数值时,在水平力作用下,可不考虑重力二阶效应的不利影响。

    • A.1 019 025 000
    • B.1 637 718 750
    • C.1 965 262 500
    • D.2 358 315 000
  11. 在正常使用条件下的下列结构中,(  )对于层间最大位移与层高之比限值的要求最严格。

    • A.高度不大于150m的框架结构
    • B.高度为180m的剪力墙结构
    • C.高度为160m的框架核心筒结构
    • D.高度为175m的筒中筒结构
  12. 假定框架梁BC在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按简支梁分析的梁端截面剪力设计值VGb=135kN。试问,该框架梁端部截面组合的剪力设计值(kN)与下列(  )项数值最为接近。

    • A.194
    • B.200
    • C.206
    • D.212
  13. 假定框架梁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梁箍筋采用HPB235级钢筋。试问,沿梁全长箍筋的面积配筋百分率ρsv(%)下限值,应与下列(  )项数值最为接近。

    • A.0.195
    • B.0.212
    • C.0.228
    • D.0.244
  14.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总高度H=64m,经计算已求得第6层横梁边跨边端的弯矩标准值如下表所示。                               

    计算该处截面配筋时所需弯矩设计值M(kN·m),其与下列(  )项数值最为接近。

    • A.-74.4
    • B.-79.44
    • C.-89.5
    • D.-76.9
  15. 假定柱AE在重力荷载和地震作用组合下,柱上、下端的弯矩设计值分别为。试问,抗震设计时柱AE端部截面的剪力设计值(kN)应与下列(  )项数值最为接近。

    • A.161
    • B.171
    • C.186
    • D.217
  16. 图(a)所示为某钢筋混凝土高层框架,抗震等级为二级,底部一、二层梁截面高度为0.6m,柱截面为0.6m×0.6m。

    已知在重力荷载和地震作用组合下,内力调整前节点B和柱DB、梁BC的弯矩设计值(kN·m)如图(b)所示。柱DB的轴压比为0.75。

    使用规程:《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3002、J1 86—2002)

    试问,抗震设计时柱DB的柱端B的弯矩设计值(kN·m),应与下列(  )项数值最为接近。

    • A.345
    • B.360
    • C.414
    • D.483
  17.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总高度H=48m,经计算已求得第6层横梁边跨边端的弯矩标准值如下表所示。                                

    计算该处截面配筋时所需弯矩设计值M(kN·m),其与下列(  )项数值最为接近。

    • A.-74.4
    • B.-79.44
    • C.-89.5
    • D.-76.9
  18. 有三跨现浇框架梁,左边跨的跨度为6.1m,梁上恒荷载设计值为25.75kN/m,活荷载设计值为8kN/m,梁左边跨的内力标准值如下表所示。                              

    若取梁端调幅系数为0.8,对重力荷载的弯矩进行调幅。计算调幅后的跨中弯矩M(kN·m),其与下列(  )项数值最为接近。

    • A.70.99
    • B.62.58
    • C.69.19
    • D.77.35
  19. 某16层建筑的一片双肢剪力墙;其墙肢宽度和沿竖向刚度均相等,其各层连梁的折算惯性矩Ib=5.12×10-3m4。根据计算,其整体性判别指标a=8,In/I=0.89。试问,在只变更各层连梁折算惯性矩值Ib,而不改变墙肢截面尺寸和连梁计算跨度的情况下,连梁折算惯性矩Ib的最小值取以下(  )项数值时,上述双肢剪力墙可按整体小开口墙考虑。

    • A.6×10-3m4
    • B.7×10-3m4
    • C.8×10-3m4
    • D.9×10-3m4
  20. 底部大空间剪力墙结构的底部总设计剪力设计值为20 000kN,该结构有8根相同的框支柱,其中一根柱计算分配的剪力为180kN,该柱的最终剪力设计值是(  )。

    • A.20 000×2%=400kN
    • B.20 000×20%/8=500kN
    • C.400kN再加上竖向荷载下的该柱剪力
    • D.由竖向与地震作用组合计算所得剪力设计值乘以1.25调整系数
  21. 某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房屋高度为42m的丙类高层建筑,修建于Ⅲ类场地上,采用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在重力荷载代表值、水平风荷载及水平地震作用下,底层边柱的轴向力标准值分别为Ngk=4120kN,Nwk=1010kN及NEK=520kN,柱截面为600mm×6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C40,柱净高与柱截面长边之比大于4。试验算该柱的轴压比,下列(  )项的结果正确。

    • A.0.66
    • B.0.7
    • C.0.82
    • D.0.84
  22. 8度区内某高层剪力墙结构,主体高度为75m,裙房高12m,主体结构与裙房交接处设置防震缝。确定其最小缝宽δ(mm),并指出其与下列(  )项数值最为接近。

    • A.70
    • B.470
    • C.120
    • D.160
  23. 某Ⅳ类场上较高的建筑,其框架柱的抗震等级为二级,轴压比为0.7,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60,断面尺寸为1300mm×1300mm,箍筋采用HRB335钢,加密区箍筋采用双向井字复合箍筋。以下的四种配箍,(  )项最符合柱箍筋加密区内最小体积配箍率。

    • A.Φ14@100
    • B.Φ18@150
    • C.Φ12@100
    • D.Φ18@110
  24. 下图中(  )项的挡土墙土压力最小,抗滑移性能最好。

    • A.仰斜挡土墙
    • B.垂直挡土墙
    • C.俯斜挡土墙
    • D.基底递坡仰斜挡土墙
  25. 某土样由试验测得重度为γ=17.8kN/m3,含水量ω=16%,土粒的密度ds=2.60,经计算下列(  )项计算结果正确。

    • A.ρd=1.54t/m3
    • B.ρsat=1.94kN/m3
    • C.n=41.1%
    • D.γ=0.94kN/m3
  26. 已知某条形基础底宽b=2.0mm,埋深d=1.5m,荷载合力的偏心距e=0.05m,地基为粉质黏土,内聚力ck=10kPa,内摩擦角Φk=20°,地下水位距地表1.0m,地下水位以上土的重度γ=18kN/m3,地下水位以下土的饱和重度γsat=19.5kN/m3,地基土的抗剪强度承载力设计值与下列(  )项值接近。

    • A.98kPa
    • B.116.7kPa
    • C.135.92kPa
    • D.152.3kPa
  27. 下列(  )项物理指标是反映土的密实程度的指标。

    • A.干密度ρd
    • B.质量密度ρ
    • C.土粒的密度ds
    • D.重力密度γ
  28. 如下图中的柱下独立基础底面尺寸为3m×2m,柱传给基础的竖向力Fk=1000kN,弯矩Mk=180kN·m,基础底面的附加压力与下列(  )项值接近。

    • A.154.3kN/m2
    • B.159.8kN/m2
    • C.166.4kN/m2
    • D.170.2kN/m2
  29. 基础最大弯矩与下列(  )项值接近。

    • A.-176.9kN·m
    • B.-180.84kN·m
    • C.-186.42kN·m
    • D.-192.6kN·m
  30. 进行冲切验算时柱1内侧面的冲切力与下列(  )项值接近。

    • A.110.6kN
    • B.122.4kN
    • C.135.6kN
    • D.139.8kN
  31. 柱②左侧剪力与下列(  )项值接近。

    • A.253.76kN
    • B.260.94kN
    • C.265.49kN
    • D.270.89kN
  32. 设计如下图所示的二柱矩形联合基础。基础材料是:混凝土C20,HRB335钢筋。已知柱1、柱2截面均为bc×hc=300mm×300mm。要求基础左端与柱1外侧面对齐,已确定基础埋深为1.20m。基础宽b=1000mm,高h=500mm,柱上作用有竖向力F1、F2,弯矩M1、M2

    如果题中M1=50kN·m,M2=40kN·m,当基底反力均匀分布时,柱2轴心距柱右端距离与下列(  )项数值接近。

    • A.540mm
    • B.580mm
    • C.630mm
    • D.670mm
  33. 基础长度如图所示时,求柱1轴线右侧剪力与下列(  )项值接近。

    • A.-216.5kN
    • B.-225.8kN
    • C.-201.5kN
    • D.-190.3kN
  34. 如果基底设混凝土垫层,取保护层50mm,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取βh=0,则基础在I-I截面的抗剪承载力与下列(  )项值接近。

    • A.200kN
    • B.210kN
    • C.231kN
    • D.242kN
  35. 如题中条件时,则I-I截面处的弯矩与下列(  )项值接近。

    • A.60.91kN·m
    • B.72.67kN·m
    • C.83.42kN·m
    • D.87.95kN·m
  36. 一榀双齿连接的方木桁架,其支座节点的上弦轴线和支座反力的作用线相交于一点,该交点应落在下列(  )项所指的位置上。

    • A.下弦净截面的中心线上
    • B.下弦毛截面的中心线上
    • C.距下弦截面上边缘1/3截面高度处
    • D.距下弦下边缘1/3截面高度处
  37. 某承重墙下条形基础,埋置深度为1.2m,底宽2.6m,板高0.35m,如下图所示,上部结构传来荷载设计值F=290kN/m,M=10.4kN·m,采用C20混凝土,HPB235钢筋。

    如果F=250kN/m,则基底净反力的最大值与下列(  )值接近。

    • A.105.5 kN/m2
    • B.110.9 kN/m2
    • C.115.6 kN/m2
    • D.121.4 kN/m2
  38. 当F=290kN/m时基底净反力如上图中所示,则I-I截面的剪力与下列(  )项值接近。

    • A.105.9kN
    • B.110.6kN
    • C.121.8kN
    • D.130.3kN
  39. 截面尺寸190mm×800mm的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墙段,砌块的强度等级为MU10,混合砂浆强度等级Mb5,墙高2.8m,两端为不动铰支座。沿墙段长边方向偏心距e=200mm。该墙段的受压承载力与下列(  )项数值最为接近。

    • A.204.0kN
    • B.143.6kN
    • C.154.2kN
    • D.227.3kN
  40. 木结构中双齿联结应计算的内容是(  )。  (1)承压面计算,(2)第一齿剪切面计算,(3)第二齿剪切面计算,(4)保险螺栓计算,(5)下弦净截面受拉验算

    • A.(1),(2),(3),(4),(5)
    • B.(1),(2),(3),(4)
    • C.(1),(2),(3),(5)
    • D.(1),(3),(4),(5)
  41. 下列(  )项不正确。

    • A.在轴心受压砌体中,当砂浆强度等级较低时,由于砂浆层横向变形,使砌体中的块体产生附加水平拉应力
    • B.在轴心受压砌体中的块体,不产生弯曲应力和剪应力
    • C.增大砌体中块体的厚度,块体的强度等级不变,砌体的抗压强度可以提高
    • D.承受永久荷载的受压砌体,当荷载达到短期破坏荷载的80%~90%时,即使荷载不再增加,裂缝也将随时间而不断发展,直到砌体破坏
  42. 该墙梁的墙体受剪承载力与下列(  )项数值最为接近。

    • A.139.8 kN
    • B.179.5 kN
    • C.145.6 kN
    • D.150.5 kN
  43. 如下图所示的承重墙梁,各部分尺寸见下表,托梁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纵向受力钢筋采用HRB335,砖强度为MU10,水泥砂浆强度等级采用M5,荷载设计值Q1=23.8kN/m,Q2=116kN/m。

    已知墙梁的计算跨度l0=6.05m,墙体计算高度hw=2.85m,则该构件可以按墙梁计算的洞口高度hh和宽度bh的限制值最接近下列(  )项数值。

    • A.bh<1.550m,hh<2.375m
    • B.bh<1.815m,hh<2.45m
    • C.bh<1.750m,hh<2.450m
    • D.bh<1.750m,hh<2.375m
  44. 计算弯矩系数aM,计算轴力系数ηn与下列(  )组数据最为接近。

    • A.aM=0.450,ηn=1.250
    • B.aM=0.432,ηn=1.430
    • C.aM=0.406,ηn=1.430
    • D.aM=0.485,ηn=1.336
  45. 计算弯矩系数aM=0.450,计算轴力系数ηn=1.450,托梁跨中截面的弯矩Mb和轴心拉力Nh与下列(  )组数据最为接近。

    • A.354.27kN·m,239.7kN
    • B.372.35kN·m,318.92kN
    • C.365kN·m,245.6kN
    • D.347.7kN·m,238.6kN
  46. 试问,外纵墙壁柱轴心受压承载力与下列(  )项数值最为接近。

    • A.1177kN
    • B.1323kN
    • C.1137kN
    • D.1059kN
  47. 假定⑤轴线上的一个壁柱底部截面作用的轴向压力标准值Nk=179kN,设计值N=232kN,其弯矩标准值Mk=6.6kN·m,设计值M=8.58kN·m,如下图所示。试问,该壁柱底截面受压承载力验算结果(N≤φfA),其左右端项与下列(  )项数值最为接近。

    • A.232kN<939kN
    • B.232kN<1018kN
    • C.232kN<916kN
    • D.232kN<845kN
  48. 屋面永久荷载(含屋架)标准值为2.2kN/m2(水平投影),活荷载标准值为0.5kN/m2;挑出的长度详见B-B剖面。试问,屋架支座处最大压力设计值与下列(  )项数值最为接近。

    • A.90.85kN
    • B.99.82kN
    • C.94.11kN
    • D.85.14kN
    • A.
    • B.
    • C.
    • D.
  49. 某单层、单跨、无吊车仓库,如题图所示。屋面为装配式有檩体系钢筋混凝土结构;墙体采用MU15蒸压灰砂砖,M5砂浆砌筑,砌体施工质量控制等级为B级。外墙T形特征值详见下表。

    对于山墙壁柱高厚比的验算,下列(  )项数据正确。

    • A.
    • B.
    • C.
    • D.
  50. 受拉板件(Q235钢,-400×22),工地采用高强度螺栓摩擦型连接(M20,10.9级,μ=0.45),试判定(  )项拼接形式板件的抗拉承载力最高。

    • A.
    • B.
    • C.
    • D.
    • A.
    • B.
    • C.
    • D.
  51. 某大跨度主桁架,节间长度6m,桁架弦杆侧向支承点之间的距离12m,试判定其受压弦杆应采用以下(  )项截面形式才较为经济合理。

    • A.
    • B.
    • C.
    • D.
  52. 工地拼接实腹梁的受拉翼缘板,采用高强度螺栓摩擦型连接,如下图所示。受拉翼缘板的截面为-1050×100,f=325N/mm2,高强度螺栓采用M24(孔径d0=26),螺栓性能等级为10.9级,摩擦面的抗滑移系数μ=0.4。试问,在要求高强度螺栓连接的承载能力不低于板件承载能力的条件下,拼接螺栓的数目与下列(  )项数值最为接近。

    • A.170
    • B.220
    • C.240
    • D.310
  53. 某厂房行驶多台吊车,当进行挠度计算时,吊车荷载应考虑(  )。

    • A.两台相邻较大吊车标准值
    • B.两台相邻较大吊车设计值
    • C.两台相邻较大吊车设计值并乘以动力系数
    • D.一台最大吊车标准值
  54. 下列(  )项是错误的。

    • A.在采用摩擦型高强螺栓的受剪连接中,其接触面必须进行处理,安装时必须对每个高强度螺栓施加预拉力
    • B.在采用承压型高强度螺栓的受剪连接中,由于是利用螺栓本身的抗剪和承压强度,因此其接触面不必进行处理,安装时也不必对每个高强度螺栓施加预拉力
    • C.在用承压型高强度螺栓的连接中,当剪切面位于螺纹处时,其受剪承载力设计值应按螺纹处的有效面积进行计算
    • D.在用普通螺栓的连接中,当剪切面位于螺纹处时,其受剪承载力设计值应按螺杆的毛面积进行计算
  55. 箱形柱的柱脚如下图所示,采用Q235钢,手工焊接使用以3型电焊条,柱底端刨平,沿柱周边用角焊缝与柱底板焊接。试问,其直角角焊缝的焊脚尺寸hf与以下(  )项数值最为接近。

    • A.10mm
    • B.14mm
    • C.16mm
    • D.20mm
  56. 柱截面整体稳定性验算中应力为(  )。

    • A.178.9N/mm2
    • B.182.7N/mm2
    • C.191.7N/mm2
    • D.195.6N/mm2
  57. 如图示一焊接工字形轴心受压柱的截面,承受的轴心压力设计值N=4500kN(包括柱的自重),计算长度I2=7m、Ioy=3.5m(柱子中点在x方向有一侧向支承)。翼缘钢板为剪切边,每块翼缘板上设有两个直径d0=24mm的螺栓孔。钢板为Q235-B·F钢。

    柱截面几何特性:毛截面面积:A=250cm2、净面积An=230.8cm2、毛截面惯性矩:Ix=145 683cm4、Iy=41 667cm4、回转半径ix=24.14cm、iy=12.91mm。

    柱截面强度验算的应力为(  )。

    • A.189.6N/mm2
    • B.195.ON/mm2
    • C.198.4N/mm2
    • D.203.4N/mm2
  58. 腹板连接一侧螺栓所承受的弯矩为263kN·m、I-I截面上的剪力V=100kN时,一个螺栓所受的最大剪力为(  )。

    • A.108 600N
    • B.126 745N
    • C.135 746N
    • D.154 329N
  59. 腹板连接处一个螺栓连接的抗剪承载力设计值为(  )。

    • A.54 841N
    • B.58 996N
    • C.59 943N
    • D.106 814N
  60. 腹板连接处承受的弯矩为254kN·m、I-I截面上的剪力V=200kN时,腹板连接一侧螺栓所承受的弯矩为(  )。

    • A.254kN·m
    • B.260kN·m
    • C.266kN·m
    • D.272kN·m
  61. 翼缘连接处一个螺栓连接的抗剪承载力设计值为(  )。

    • A.54 841N
    • B.52 349N
    • C.53 407N
    • D.54 167N
  62. 翼缘连接处一个螺栓连接的抗压承载力设计值为(  )。

    • A.160 000N
    • B.167 597N
    • C.173 249N
    • D.174 359N
  63. 梁中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是指(  )。

    • A.箍筋外表面至梁表面的距离
    • B.主筋外表面至梁表面的距离
    • C.主筋截面形心至梁表面的距离
    • D.主筋内表面至梁表面的距离
  64. 梁与柱的连接如图,钢材为Q235A·F(A3F),采用B级螺栓连接,螺栓直径d=20mm,孔径d0=20.5mm。

    当翼缘连接处的弯矩为946kN·m时,翼缘连接一侧螺栓所承受的轴力为(  )。

    • A.946.5kN
    • B.965.3kN
    • C.980.0kN
    • D.1004.3kN
  65. 若已知框架梁受剪截面满足规范的要求,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边跨梁端剪力设计值Vb=250kN,则梁端箍筋(箍筋加密区)的Asv/s与(  )项最为接近。

    • A.1.23mm
    • B.1.00mm
    • C.1.15mm
    • D.1.26mm
  66. 对于高度、截面尺寸、配筋以及材料强度完全相同的柱,以支承条件为(  )种情况时,其轴心受压承载力最大。

    • A.两端嵌固
    • B.两端嵌固,一端不动铰支
    • C.两端不动铰支
    • D.一端嵌固,一端自由
  67. 框架梁端最大剪力设计值与(  )项数值最为接近。

    • A.269.5kN
    • B.230kN
    • C.209.5kN
    • D.285.6kN
  68. 边支座梁端截面的受拉钢筋配筋与(  )项配置最为接近(按单筋梁计算)。

    • A.1552mm2
    • B.1156mm2
    • C.1276mm2
    • D.1701mm2
  69. 某三跨六层框架,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建筑物总高度23m,边跨跨长(中-中)为6m,柱截面尺寸为b×h=500mm×600mm,梁截面尺寸为b×h=250mm×5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纵向钢筋为HRB335,箍筋为HPB235,作用子梁上的重力荷载代表值为52kN/m,as=35mm,在重力荷载和地震力组合作用下边跨一层梁上的弯矩为:

     边支座梁边弯矩  Mmax=210kN·m  -Mmax=-410kN·m

     中支座梁边弯矩  Mmax=170kN·m  -Mmax=-360kN·m

     跨中       Mmax=180kN·m

     边跨梁的最大剪力 Vmax=230kN

    框架梁跨中处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配筋率为(  )项数值。

    • A.0.23%
    • B.0.25%
    • C.0.30%
    • D.0.20%
  70. 若已知无梁楼板承受的集中反力设计值为F1=424.1kN,则采用箍筋作为受冲切钢筋,所需的箍筋面积与(  )项数值最为接近。

    • A.1040mm2
    • B.1142mm2
    • C.1324mm2
    • D.1274mm2
  71. 集中反力设计值大小同上题,采用弯起钢筋作为受冲切钢筋时,冲切破坏锥体每一侧所需的弯起钢筋面积与(  )项配置最为接近(弯起角度为a=45°)。

    • A.3Φ12
    • B.2Φ12
    • C.3Φ16
    • D.3Φ14
  72. 某无梁楼盖柱网尺寸为6m×6m,柱截面尺寸为450mm×450mm,楼板厚200mm,如题下图,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箍筋采用HPB235钢,弯起钢筋采用HRB335钢。as=20mm。

    设板上承受均布荷载标准值为恒荷载q1=20kN/m2(包括自重),活荷载q2=3kN/m2,则无梁楼板承受的集中反力F1与(  )项数值最为接近。

    • A.8483kN
    • B.10 323kN
    • C.9483kN
    • D.9967kN
  73. 该楼板不配置抗冲切钢筋时,柱帽周边楼板的受冲切承载力设计值与(  )项数值最为接近。

    • A.403kN
    • B.503kN
    • C.456kN
    • D.492kN
  74. 某一非对称钢筋混凝土I形梁截面尺寸如下图,混凝土标号C20,宽度b=300mm,高度h=500mm,受拉区翼缘宽度bf=800mm,受拉区翼缘高度hf=80mm,受压区翼缘宽度b'f=600mm,受压区翼缘高h'f=80mm。

    设截面的扭矩设计值T=20kN·m,则截面腹板所承受的扭矩值与(  )项数值最为接近。

    • A.18.901kN·m
    • B.17.564kN·m
    • C.16.684kN·m
    • D.19.013kN·m
  75. 设构件受力特征系数acr=2.1,相对黏结特性系数v=1.0,梁下部配有4Φ20的钢筋,最外层纵向受拉钢筋外边缘至受拉区底边的距离c=20mm,按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计算的弯矩值Mk=20kN·m,则梁的最大裂缝宽度wmax与(  )项数值最为接近。

    • A.0.005mm
    • B.0.02mm
    • C.0.023mm
    • D.0.015mm
  76. 已知屋架端部的局部承压净面积A1n=23 500mm2(扣除孔道面积后),局部受压计算底面积Ab=70 000mm2,局部受压毛面积A1=28 260mm2,屋架端部配置方格网式间接钢筋(HPB235钢筋)。焊接钢筋网片为230mm×220mm,如上图,钢筋直径为Φ8(钢筋为HRB235),两个方向的钢筋均为4根,网片间距s=50mm,则局部受压承载力与(  )项数值最为接近。

    • A.1246kN
    • B.1322kN
    • C.1572kN
    • D.1387kN
  77. 已知后张法一端张拉的轴心受拉构件(屋架下弦)的截面如下图所示。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当混凝土达到设计规定的强度后张拉预应力(采用超张拉),预应力钢筋采用钢绞线(fptk=1720N/mm2,fpy=1220N/mm2,Ep=195 000N/mm2)。非预应力钢筋采用HRB400钢筋(fy=360N/mm2,Es=200 000N/mm2),构件长度为24m,采用JM12锚具,孔道为预埋金属波纹管。

    若已知非预应力钢筋面积As=314mm2,预应力钢铰线的面积Ap=593mm2,张拉控制应力σcon=1204N/mm2,则第一批预应力损失值与(  )项数值最为接近。

    • A.67.7N/mm2
    • B.84.5N/mm2
    • C.214.6N/mm2
    • D.54.2N/mm2
  78. 若已知由混凝土收缩、徐变引起的预应力损失120N/mm2,由锚具变形和孔道摩擦引起的预应力损失80N/mm2,构件净截面面积为42 180mm2,其余条件不变,混凝土有效预压应力σpc最接近(  )项数值。

    • A.12.9N/mm2
    • B.14.5N/mm2
    • C.16.5N/mm2
    • D.10.9N/m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