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一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考试下午模拟试题(8)
-
某13层钢框架结构,箱形方柱截面如图9—28所示,抗震烈度为8度,回转半径
=
=173mm,钢材Q345(f=300N/
,
=325N/
)。试问,满足规范要求的最大高h(ram),应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提示:①按《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 99—98)计算。
②柱子的计算高度取层高h。
(A)7800
(B)8200
(C)8800
(D)9200
-
某现浇高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房屋,抗震等级为二级,其中一框架梁截面尺
(A)0.94
(B)0.83
(C)1.01
(D)1.57
-
T形截面梁应设跨端和跨问横隔梁,当梁横向刚性连接时,横隔梁问距不应大于下列何项数值?说明理由。
(
- A)5m (
- B)8m (
- C)10m (
- D)12m
-
该建筑物地基土比较均匀,基础假定为刚性,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上部结构传至基底的竖向力NK=6.5×105kN,横向(短向)弯矩MK=2·8×106Kn·m;纵向弯矩较小,略去不计。为使地基压力不过于集中,筏板周边可外挑,每边挑出长度均为以(m),计算时可不计外挑部分增加的土重及墙外侧土的影响。试问,如果仅从限制基底压力不过于集中及保证结构抗倾覆能力方面考虑,初步估算的
- a(m)的最小值,应最接近于下列何项数值? (A)0.5 (
- B)1.0 (
- C)1.5 (
- D)2.0
-
某环形截面砖烟囱,如图7-22所示,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29,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场地类别为Ⅱ类;假定烟囱的基本自振周期T=2s,其总重力荷载代表值GE=750kN。试问,当采用简化方法进行抗震计算时,烟囱底部由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产生的剪力V0(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提示:①d1、d2分别为烟囱顶部和底部的外径;
②地震影响系数α1=[η20.2r-η1 (T-5Tg)]αmax=0.0368。
(A)30
(B)28
(C)26
(T))24
-
根据以下资料,回答75~76题。
某现浇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8度抗震设防,丙类建筑,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Ⅲ类场地,平面尺寸为25m×50m,房屋高度为102m,质量和刚度沿竖向分布均匀,如图4-20所示。采用刚性好的筏形基础,地下室顶板(±0.000)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端。按刚性地基假定确定的结构基本自振周期T1=1.8s。
进行该建筑物横向(短向)水平地震作用分析时,按刚性地基假定计算且未考虑 地基与上部结构相互作用的情况下,距室外地面约为51m处的中问楼层的水平地震剪力为F。若剪重比满足规范要求,试问,计入地基与上部结构的相互作用影响后,该楼层的水平地震剪力,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提示:各楼层的水平地震剪力折减后满足规范对各楼层水平地震剪力最小值的要求。
(A)0.962F
(B)1.000F
(C)0.976F
(D)0.981F
-
下述关于影响斜板桥受力的因素的见解,下列何项是正确的?说明理由。
(
- A)斜交角、板的横截面形式及宽跨比 (
- B)斜交角、板的横截面形式及支承形式 (
- C)斜交角、宽跨比及支承形式 (
- D)宽跨比、支承形式及板的横截面形式
-
某钢筋混凝土框架一剪力墙结构建筑,结构总高度为58m,丙类建筑,场地I1类,抗震设防烈度8度,剪力墙部分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小于结构总倾覆力矩的50%但不小于20%,为使框架柱截面最小,且框架柱的剪跨比大于2.0,试问,该结构的框架柱轴压比限制[μN],应为下列何项数值?
提示:按《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范》(JGJ3—2010)解答。
(
- A)0.95 (
- B)1.0 (
- C)1.05 (
- D)0.90
-
根据以下资料,回答71~72题。
如图10—12所示某原木屋架,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选用红皮云杉TC13—B制作,斜杆D。原木梢径d=100mm,其杆长1=2828mm。
恒载作用下,D。杆轴心压力值N一18.86kN,当按强度验算时,斜杆D。的轴压承载力(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59
(B)63
(C)79
(D)85
-
在荷载效应基本组合下,D{杆轴心压力值N=-25.98kN,当按稳定验算时,斜
(A)5.77
(B)7.34
(C)9.37
(D)11.91
-
假定该建筑物场地类别为Ⅱ类场地,当该结构增加一定数量的剪力墙后,总地震倾覆弯矩M0不变,但剪力墙承担的地震倾覆弯矩变为MW=2.0×105kN·m,此时,[题 63]中的柱
- AB底部截面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弯矩值(未经调整)MA=360kN·m。试问,柱A
- B底部截面进行配筋设计时,其弯矩设计值(kN·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360 (B)414 (
- C)432 (
- D)450
-
根据以下资料,回答68~70题。
某16层办公楼,房屋高度48m,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丙类建筑,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采用C40混凝土。横向地震作用时,基本振型地震作用下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M0=3.8×105kN.m,剪力墙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MW=1.8×105kN.m。
假定该建筑物所在场地为Ⅲ类场地,该结构中部未加剪力墙的某一榀框架,如图4-21所示。底层边柱AB柱底截面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轴力设计值NA=5600kN;该柱剪跨比大于2.0,配HPB300级钢筋φ10井字复合箍。试问,柱AB柱底截面最小尺寸(mm×mm),为下列何项数值时,才能满足相关规范、规程的要求?
(A)700×700
(B)650×650
(C)600×600
(D)550×550
-
该建筑物中部一榀带剪力墙的框架,其平剖面如图4-22所示。假定剪力墙抗震等级为二级,剪力墙底层边框柱AZ1,由计算得知,其柱底截面计算配筋AS=2500mm2。边框柱纵筋、箍筋分别采用HRB400级、 HPB300级。试问,边框柱AZ1在底层底部截面处的配筋采用下列何组数值时,才能满足规范、规程的最低构造要求?
提示:边框柱的体积配箍率满足规范、规程的要求。
-
对于下列的一些见解,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 2010)判断,其中何项是不正确的?说明理由。
(
- A)在正常使用条件下,限制高层建筑结构层问位移的主要目的之一是保证主体结构基本处于弹性受力状态 (
- B)验算按弹性方法计算的层间位移角Au/h是否满足规程限值要求时,其楼层位移计算不考虑偶然偏心影响 (
- C)对于框架结构,框架柱的轴压比大小,是影响结构薄弱层层间弹塑性位移角 [θp]限值取值的因素之一 (
- D)验算弹性层间位移角△/h限值时,第i层层间最大位移差△μi是指i层与第i-1层在楼层平面各处位移的最大值之差,即△μi=μi,max-△μi-1,max。
-
若建筑物位于一高度为45m的山坡顶部,如图3-20所示。试问,建筑屋面D处的风压高度变化系数μ2,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1.997
(B)2.290
(C)2.351
(D)2.616
-
假定作用于100m高度处的风荷载标准值ωK=2kN/m2,又已知突出屋面小塔楼风剪力标准值△Pn=500kN及风弯矩标准值△Mn=2000kN·m,作用于100m高度的屋面处。设风压沿高度的变化为倒三角形分布(地面处为0),试问,在地面(z=0)处,风荷载产生倾覆力矩的设计值(kN·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 A)218760 (
- B)233333 (
- C)303333 (
- D)306133
-
按承载能力设计时,确定高度100m处幕墙围护结构的风荷载标准值(kN/m2),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提示:幕墙围护结构面积为100m2。
(
- A)1.616 (
- B)1.736 (
- C)1.389 (
- D)1.288
-
该建筑物拟建于山区平坦地A处,或建于高度为50m的山坡顶B处,如图17-15所示,在两处距地面100m的楼高处的顺风向荷载标准值分别为ωA和ωB,试确定其比值(ωB/ωA)最接近于下列何项数值?
(A)1.36
(B)1.24
(C)1.12
(D)1.95
-
假定在该建筑物A旁拟建一同样的建筑物B,如图17-14所示,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试确定在图示风向作用下,下列何项布置方案对建筑物A的风力干扰最大?
(A)θ=45°,d=230m
(B)θ=0°,d=100m
(C)θ=20°,d=100m
(D)θ=45°,d=100m
-
根据以下资料,回答63~66题。
某城市郊区有一30层的一般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房屋,如图3-19所示,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地面以上高度为100m,迎风面宽度为25m,100年重现期的基本风压ω0=0.65kN/m2,50年重现期的基本风压ω0=0.50kN/m2,风荷载体型系数为1.3。
假定结构基本自振周期T1=1.8s,试问,按承载能力设计时,高度为80m处的风振系数,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1.291
(B)1.315
(C)1.381
(D)1.499
-
该建筑物底部6层的层高均为5m,其余各层层高均为4m,当按承载能力设计,校核第一振型横向风振时,试问,其临界风速起点高度位于下列何项楼层范围内?
提示:空气密度ρ=1.25kg/m3。
(
- A)16层 (
- B)18层 (
- C)20层 (
- D)22层
-
根据下列材料,请回答59~62题:
某36层钢筋混凝土框架一核心筒高层建筑,属于普通办公楼,建于非地震区,如图17-13所示,圆形平面,直径为30m,房屋地面以上高度为150m;质量和刚度沿竖向分布均匀,可忽略扭转影响,按50年重现期的基本风压为0.6kN/m2;按100年重现期的基本风压为0.7kN/m2,地面粗糙度为B类,结构基本自振周期T1=2.78s。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
试问,设计120m高度处的遮阳板(小于1m2)的承载能力时,所采用风荷载标准值(kN/m2)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1.98
(B)-2.18
(C)-2.65
(D)-2.92
-
假定填土为黏性土,其
在填土表面有连续均布荷载q=12kPa,并已知墙顶面处的主动土压力强度的计算值
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
-
假定墙后填土系黏性土,其
在填土表面有连续均布荷载q=18kPa,试问,墙顶面处的主动土压力强度
(kPa)的计算值,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0 (B)-4.2 (C)-5.2 (D)-8.0
-
某桩基工程采用直径为2.0m的灌注桩,桩身配筋率为0.68%,桩长25m,桩顶铰接,桩顶允许水平位移0.005m,桩侧土水平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m=25×
kN/
- c="//img1.yq
- da.net/question-name/02/43124a0accec0c39acfaeb5ee4acf9.gif" alt="" />,钢筋混凝土桩桩身抗弯刚度E1=2.149×107kN/
。试问,单桩水平承载力特征值
点击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