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基础部分下午试卷模拟试题(6)
-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CB50007--2002),框架结构、排架结构的压实填土地基在主要受力层范围内,压实系数分别不小于()。
(
- A) 0.94、0.95 (
- B) 0.95、0.94 (
- C) 0.96、0.97 (
- D) 0.97、0.96
-
绝对柔性基础在梯形分布荷载作用时,基底反力分布图形为()。
(
- A) 钟形 (
- B) 矩形 (
- C) 梯形 (
- D) 马鞍形
-
-
流砂产生的条件为()。
(
- A) 渗流由上而下,动水力小于土的有效重度 (
- B) 渗流由上而下,动水力大于土的有效重度 (
- C) 渗流由下而上,动水力小于土的有效重度 (
- D) 渗流由下而上,动水力大于土的有效重度
-
朗肯土压力理论的适用条件为()。
(
- A) 墙背光滑、垂直,填土面水平 (
- B) 墙背光滑、俯斜,填土面水平 (
- C) 墙后填土必为理想散粒体 (
- D) 墙后填土必为理想黏性体
-
地下水位上升时,土体自重应力的变化趋势是()。
(
- A) 增大 (
- B) 减小 (
- C) 不变 (
- D) 不确定
-
不能传递静水压力的土中水是()。
(
- A) 毛细水 (
- B) 自由水 (
- C) 重力水 (
- D) 结合水
-
目前国内很多高校及研究单位,都用地震模拟振动台进行结构的抗震方面的研究,这种加载设备从加载性质上讲属于()。
(
- A) 重力加载法 (
- B) 液压加载法 (
- C) 惯性力加载法 (
- D) 离心力加载法
-
下列各项中,不是柱子试验观测项目的是()。
(
- A) 破坏荷载和破坏特征 (
- B) 控制截面应力变化规律 (
- C) 混凝土柱裂缝的开裂与发展 (
- D) 支座处的沉降值
-
在低周反复加载试验所得到的数据中,极限变形是指()。
(
- A) 屈服荷载时对应的变形值 (
- B) 开裂荷载时对应的变形值 (
- C) 破损荷载时对应的变形值 (
- D) 极限荷载时对应的变形值
-
回弹法是用回弹仪通过测混凝土的()来确定混凝土强度。
(
- A) 含水率 (
- B) 密实度 (
- C) 表面硬度 (
- D) 内部缺陷
-
下图所示门式刚架的自振频率为()。
-
下图所示结构,杆1的轴力为()。
(A) -p
(B) -0.5P
(C) 0
(D) p
-
钢筋锈蚀的检测方法是()。
(
- A) 电磁感应法 (
- B) 声发射法 (
- C) 射线法 (
- D) 电位差法
-
图示结构用位移法求解时,Rip=()。
(A) Pa
(B) 2Pa
(C) 3Pa
(D) 0
-
如图所示结构,求A、B两点相对位移时,虚力状态在两点分别施加的单位力为()。
(A) 竖向反向力
(B)水平反向力
(C) 连线方向反向力
(D) 反向力偶
-
图示结构MAB=0的原因为()。
(A) AB上无荷载
(B) 结点无荷载,同时AB杆上无荷载
(C) 竖向外力自行平衡,无力传给AB杆
(D) B铰只传力,不传力偶
-
如图所示结构用位移法分析时,基本未知量的数目为()。
(A) 一个角位移,三个线位移
(B) 一个角位移,一个线位移
(C) 一个角位移,两个线位移
(D) 一个角位移,没有线位移
-
试判断图示结构的超静定次数为()。
(A) 0
(B) 4
(C) 3
(D) 1
-
图示结构铰C两侧截面的相对转角(正向如图示)为()。
(A) 26.67/EI
(B) 33.33/EI
(C) 40/EI
(D) -40/EI
-
图示框架的超静定次数为()。
(A) 5
(B) 6
(C) 7
(D) 8
-
下图所示刚架El=常数,A点竖向位移(向下为正)为()。
-
图示结构中,EI=常数。则正确的杆端弯矩(顺时针为正)是()。
-
下图所示梁,当集中力作用于铰的左侧时,其弯矩图形状正确的为()
-
图中桁架结构1杆轴力为()。
(A) 等于0
(B) 拉力
(C) 压力
(D) 其他答案
-
如图所示体系的几何组成为()。
(A) 常变体系
(B) 瞬变体系
(C) 无多余约束几何不变体系
(D) 有多余约束几何不变体系
-
承压型高强度螺栓可用于()。
(
- A) 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连接 (
- B) 承受反复荷载作用的结构的连接 (
- C) 冷弯薄壁型结构的连接 (
- D) 承受静力荷载或间接承受动力荷载结构的连接
-
下图所示梁的A端弯矩为()
(A) M
(B) 0
(C) 2M
(D) 3M
-
在钢梁底面设有吊杆,其拉力设计值650 kN,吊杆通过节点板将荷载传给钢梁,节点板采用双面角焊缝焊于梁下翼缘,hf=l00,每面焊缝长度是()。
(
- A) 240 mm (
- B) 250 mm (
- C) 260 mm (
- D) 270 mm
-
一焊接组合工字形简支梁,受压翼缘宽度为300 mm、厚度为20 mm、腹板高度为1 000 mm、厚度为8 mm,钢材为Q235-
- A,就其局部稳定问题,下述项不正确的是()。 (A) 当按弹性方法设计,且塑性发展系数λx=1.0,梁抗弯强度能够满足时,受压翼缘局部稳定性能够保证 (
- B) 按塑性方法设计时,受压翼缘局部稳定性不满足要求 (
- C) 按弹性方法设计时,在不设加劲肋的情况下,梁腹板在弯曲正应力作用下不会失稳,在剪应力作用下可能失稳 (
- D) 为防止此梁腹失稳,应同时设置横向加劲肋和纵向加劲肋
-
框架一剪力墙结构的内力与变形随刚度特征值λ的变化规律是()。
(
- A) 随A的增大,剪力墙所分担的水平力减小 (
- B) 随A的增大,剪力墙所分担的水平力增大 (
- C) 随A的增大,剪力墙所分担的水平力不变 (
- D) 随A的增大,侧向变形曲线趋于弯曲型曲线
-
与节点板单面连接的等边角钢轴心受压构件,安装时高空焊接,计算连接时,焊缝强度设计值的折减系数是()。
(
- A) 0.585 (
- B) 0.630 (
- C) 0.675 (
- D) 0.765
-
二阶段受力叠合受弯构件与相同条件的整浇构件相比,()。
(
- A) 混凝土应变滞后,实际爱弯能力要大些 (
- B) 考虑钢筋应力超前,用强化后的应力取值计算Mu (
- C) 受弯计算方法相同,但前者实际的ξb大些 (
- D) 受弯计算方法相同,但前者实际的ξb小些
-
受弯构件中配置一定量的箍筋,对箍筋的作用描述()是不正确的。
(
- A) 提高斜截面抗剪承载力 (
- B) 形成稳定的钢筋骨架 (
- C) 固定纵筋的位置 (
- D) 防止发生斜截面抗弯不足
-
钢筋混凝土轴心受压构件因徐变引起()。
(
- A) 钢筋中压应力增大 (
- B) 钢筋中压应力减小 (
- C) 混凝土中压应力增大 (
- D) 依情况而定
-
提高轴心受压构件局部稳定性常用的合理方法是()。
(
- A)增加板件宽厚比 (
- B)增加板件厚度 (
- C)增加板件宽度 (
- D)设置横向加劲肋
-
提高受弯构件正截面抗弯能力最有效的方法是()。
(
- A) 提高混凝土的强度等级 (
- B) 提高钢筋强度 (
- C) 增加截面高度 (
- D) 增加截面宽度
-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与下面()因素无关。
(
- A) 混凝土强度等级&n
- bsp; (B)构件类型 (
- C)构件工作环境 (
- D)钢筋级别
-
某现浇钢筋混凝土工程由支模板、绑钢筋和浇混凝土三个分项工程组成,其流水节拍分别为支模板6天、绑钢筋4天和浇混凝土2天。组织成倍节拍流水施工的流水步距为 ()。
(
- A) 2天 (
- B) 4 (
- C) 6天 (
- D) 8天
-
对于冷拉钢筋来说,正确的概念应该是()。
(
- A) 钢筋的冷拉和冷拔只能提高其抗拉屈服强度,但抗压屈服强度将不能提高 (
- B) 在设计中冷拉钢筋宜作为受压钢筋使用 (
- C) 冷拉钢筋在加工时应该先焊接,然后才能进行冷拉 (
- D) 钢筋的冷拉既可以提高其抗拉屈服强度,同时也能提高其抗压屈服强度,并且塑性性能降低很多
-
模板拆除一般应遵循的顺序是()。
(
- A) 先支先拆、后支后拆、先承重部位、后非承重部位 (
- B) 先支先拆、后支后拆、先非承重部位、后承重部位 (
- C) 先支后拆、后支先拆、先非承重部位、后承重部位 (
- D) 先支后拆、后支先拆、先承重部位、后非承重部位
-
流水步距是指( )。
(
- A) 一个施工过程在各个施工段上的总持续时间 (
- B) 一个施工过程在一个施工段上的持续时间 (
- C) 两个相邻的施工过程先后投入流水施工的时间间隔 (
- D) 流水施工的工期
-
在单层厂房吊装时,何种情况须验算起重机的最小臂杆长度?()
(
- A) 吊装柱 (
- B) 吊装屋架 (
- C) 吊装屋面板 (
- D) 安装吊车梁
-
单层工业厂房若采用分件吊装方案施工时,一般起重机开行()次就能吊装完全部构件。
(
- A) 1 (
- B) 3 (
- C) 5 (
- D) 7
-
施工图审查的主要内容包括()。
①建筑物的稳定性、安全性审查;
②是否符合消防、节能、环保、抗震、卫生、人防等有关强制性标准、规范;
③施工图是否达到规定的深度要求;
④是否损害公众利益。
(
- A) ①③ (
- B) ①② (
- C) ①②③ (
- D) ①②③④
-
当事人的()即是要约邀请。
(
- A) 招标公告 (
- B) 投标书 (
- C) 投标担保书 (
- D) 中标函
-
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应当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的情形包括 ()。
①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
②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③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当事人协商不能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协议的;
④患病,在规定的医疗期间的。
(
- A) ①③ (
- B) ①② (
- C) ①②③ (
- D) ①②③④
-
观测三角形各内角三次,求得三角形闭合差分别为+8″、-10″和+2″,则三角形内角和的中误差为()。
(
- A) ±7.5″ (
- B) ±9.2″ (
- C) ±20″ (
- D) ±6.7″
-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范围包括()。
①与建设项目有关的各项环境保护设施;
②为防治污染和保护环境所建成或配套的工程、设备、装置和监测手段,各种生态保护设施;
③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或者环境影响登记表和有关项目设计文件规定应采取的其他各项环境保护措施。
(
- A) ①③ (
- B) ①②③ (
- C) ①② (
- D) ①
-
水准路线每千米中误差为±8 mm,则4 km水准路线的中误差为()。
(
- A) ±32.0 mm (
- B) ±11.3 mm (
- C) ±16.0 mm (
- D) ±5.6 mm
-
已知三角形各角的中误差均为±4″,若三角形角度闭合差的允许值为中误差的2倍,则三角形角度闭合差的允许值为()。
(
- A) ±13.8″ (
- B) ±6.9″ (
- C) ±5.4″ (
- D) ±10.8″
-
木材从干燥到含水会对其使用性能有各种影响,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 A) 木材含水会使其导热性减小,强度降低,体积膨胀 (
- B) 木材含水会使其导热性增大,强度不变,体积膨胀 (
- C) 木材含水会使其导热性增大,强度降低,体积膨胀 (
- D) 木材含水会使其导热性减少,强度提高,体积膨胀
-
△
- ABC中,直接观测了∠A和∠
- B,其中误差分别为m∠A=±2″和m∠B=±3”,则∠
- C的中误差m∠c为()。 (A) ±2.2″ (B) ±7″ (C) ±3.6″ (
- D) ±1″
-
n边形各内角观测值中误差均为±6″,则内角和的中误差为()。
-
木材物理力学性能发生变化的转折点,应是当木材含水率为()时。
(
- A) 平衡水率 (
- B) 100% (
- C) 50% (
- D) 纤维饱和点(平均约为30%)
-
针人度较小,反映沥青的()。
(
- A) 塑性差 (
- B) 温度稳定性差 (
- C) 黏性小 (
- D) 黏性大
-
水泥工业常用的活性混合材料是()。
(
- A) 石灰石粉 (
- B) 黏土 (
- C) 粒化高炉矿渣 (
- D) 石英石粉
-
用作保温绝热的围护结构材料,应要求()。
(
- A) 导热系数大,热容量大 (
- B) 导热系数大,热容量小 (
- C) 导热系数小,热容量小 (
- D) 导热系数小,热容量大
-
硅酸盐水泥优先适用于()。
(
- A) 大体积混凝土 (
- B) 耐热混凝土 (
- C) 受海水侵蚀的混凝土 (
- D) 预应力混凝土
-
用于保温隔热的材料,其密度(ρ)与表观密度(ρ0)的数值关系,以()为适宜。
(
- A) ρ=ρ
- B>0 (B) ρ0与ρ相差很小 (
- C)ρ与ρ0相差较大 (
- D)ρ0值较大
- A) ρ=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