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基础部分下午试卷模拟试题(4)
-
适用于处理浅层软弱地基、膨胀土地基、季节性冻土地基的一种简易而被广泛应用的地基处理方法是()。
(
- A) 换土垫层 (
- B) 胶结加固 (
- C) 碾压夯实 (
- D) 挤密振冲
-
高层建筑应控制的地基主要变形特征为()。
(
- A) 沉降差 (
- B) 沉降量 (
- C) 整体倾斜 (
- D) 局部倾斜
-
挡土墙后填土的内摩擦角φ、黏聚力c大小不同,对被动土压力Ep大小的影响是()。
(
- A) φ越大、c越小,Ep越大 (
- B) φ越大、
- c越小,Ep越小 (C) φ、c越大,Ep越大 (
- D) φ、c越大,Ep越小
-
-
成层土中竖向自重应力沿深度的增大而发生的变化为()。
(
- A) 折线减小 (
- B) 折线增大 (
- C) 斜线减小 (
- D) 斜线增大
-
土的三相比例指标中需通过实验直接测定的指标为()。
(
- A) 含水量、孔隙比、饱和度 (
- B) 密度、含水量、孔隙率 (
- C) 土粒比重、含水量、密度 (
- D) 密度、含水量、孔隙比
-
引起建筑物沉降的主要原因是()。
(
- A) 土体自重应力的影响 (
- B) 基底压力的作用 (
- C) 附加应力的影响 (
- D) 建筑物和土体重量的影响
-
下列参数中,不能作为低周反复加载试验的控制值的是()。
(
- A) 力、位移 (
- B) 力、转角 (
- C) 力、曲率 (
- D) 力、裂缝宽度
-
应变是结构试验中经常量测的项目,对于应变下面说法不对的是()。
(
- A) 应变是标距l范围内的平均值 (
- B) 应变从数量级上说一般为小于1 (
- C) 应变反映了局部变形,因此应变的单位应当是长度单位 (
- D) 为量测方便常用微应变表示
-
对于低周反复加载静力试验,下列叙述不对的是()。
(
- A) 加载的历程是事先主观研究的 (
- B) 当用位移作为控制值时,位移的大小是研究人员根据需要研究的 (
- C) 低周反复加载静力试验是研究结构抗震的,因此它的加载历程与实际地震之间有密切关系 (
- D) 尽管低周反复加载静力试验是研究结构抗震的,但它的加载历程与实际地震没有关系
-
对于下列结构的动力反应试验中,不正确的是()。
(
- A) 通过测量厂房车间的振动挠度,可以找出振源,为精密仪表车间的减振隔震提供依据 (
- B) 通过测量高层或高耸结构的振动,可为计算风荷载提供试验数据及设计资料 (
- C) 通过量测振源处以及同一楼层其他各点的振幅,可以找出振动的衰减系数(或称分布系数) (
- D) 通过量测结构在某特定荷载下的变形曲线,可以知道结构的某一振型
-
用超声波法对钢结构进行检测,主要能检测()项。
(
- A) 强度 (
- B) 锈蚀 (
- C) 弹性模量 (
- D) 内部缺陷
-
图中所示结构C点的水平位移等于()。
-
图中所示体系的自振频率为()。
-
求图所示刚架由于图示温度变化引起C点的竖向位移
,已知材料的线膨胀系数α,各杆截面均为矩形,截面高度为h。()
-
等直杆件
- AB的转动刚度(劲度系数)SA
- B ()。 (A) 与B端支承条件及杆件刚度都有关 (B) 只与B端的支承条件有关 (
- C) 与A、B两端的支承条件有关 (
- D) 只与A端的支承条件有关
-
图中所示结构,用位移法计算最少未知个数为()。
(A) 5
(B) 6
(C) 7
(D) 8
-
判断图中结构的超静定次数()。
(A) 3
(B) 4
(C) 5
(D) 6
-
图示两刚架的EI均为常数,并分别为EI=1,EI=10,则这两个刚架的内力关系为()。
(A) M图相同
(B) M图不同
(C) 图(a)刚架各截面弯矩大于图(b)刚架各截面弯矩
(D) 刚架各截面弯矩小于图(b)刚架各截面弯矩
-
图中所示结构右支座沉降b,C点竖向位移(向下为正)为()。
(A) b
(B) -0.56
(C) -b
(D) 0
-
图中所示结构,利用力矩分配法求解,MBA (上侧受拉为正)为()。
-
图中所示刚架EI=常数,A点竖向位移(向下为正)为()。
-
刚架右上结点的转角φ为()。
-
图示桁架结构1杆轴力一定为()。
(A) 拉力
(B) 压力
(C) 零
(D) 需要给出内部三个铰的位置才能确定具体受力性质
-
下图中弯矩图正确的是()。
-
如图所示结构,弯矩图形正确的是()。
-
图中所示体系的几何组成为()。
(A) 常变体系
(B) 瞬变体系
(C) 无多余约束几何不变体系
(D) 有多余约束几何不变体系
-
焊接组合粱腹板的计算高度h0=2400mm,根据局部稳定计算和构造要求,需在腹板一侧配置钢板横向加劲肋,其经济合理的截面尺寸是()mm2。
(
- A) -120×8 (
- B) -140×8 (
- C) -150×10 (
- D) -180×12
-
承压型高强度螺栓的抗拉承载力与()。
- A. 作用拉力大小有关
- B. 与预拉力大小有关
- C. 与连接件表面处理情况有关
- D. 与A、B和C都无关
-
与节点板单面连接的等边单角钢受拉构件,λ=100,工地高空安装,采用焊接,工作条件较差,当按轴心受力计算连接时,焊缝强度设计值折减系数应取()。
(
- A) 0.85 (
- B) 0.90 (
- C) 0.765 (
- D) 0.75
-
轴拉构件配有两种不同面积和不同等级的钢筋,混凝土开裂后,钢筋应力增量的变化是 ()。
(
- A) 强度高的钢筋应力增量大 (
- B) 两种钢筋应力增量相等 (
- C) Es大的钢筋应力增量大 (
- D) A小的钢筋应力增量大
-
两个截面尺寸、混凝土等级、钢筋等级均相同,只有配筋率不同的轴拉构件,即将开裂时 ()。
(
- A) 配筋率大的构件钢筋应力小 (
- B) 配筋率小的构件钢筋应力大 (
- C) 两个构件的钢筋应力相同 (
- D) 依情况而定
-
柱下独立基础的地基承载力验算应采用()。
(
- A) 地基承载力标准值 (
- B) 地基承载力设计值 (
- C)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
- D) 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
为了以下哪一项,确定轴心受压实腹柱的截面形式时,应使两个主轴方向的长细比尽可能接近。()。
(
- A) 便于与其他构件连接 (
- B) 构造简单、制造方便 (
- C) 达到经济效果 (
- D) 便于运输、安装和减少结点类型
-
框架结构与剪力墙结构相比较,其特点为()。
(
- A) 框架结构的延性的抗侧力性能都比剪力墙结构好 (
- B) 框架结构的延性和抗侧力性能都比剪力墙结构差 (
- C) 框架结构的延性好,但其抗侧力刚度小 (
- D) 框架结构的延性差,但其抗侧力刚度大
-
摩擦型高强螺栓连接受剪破坏时,作用剪力超过了以下何项?()
- A. 螺栓的抗拉强度
- B. 连接板件间的摩擦力
- C. 连接板件的毛截面强度
- D. 连接板件的孔壁承压强度
-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 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是指结构在设计使用期间,不需维修或只需花费少量资金维修就能够保持满足结构功能要求的能力 (
- B) 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与其使用环境密切相关,因此对使用环境进行分类,以便针对不同环境类别进行耐久性设计 (
- C) 影响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因素主要是其外部环境因素与混凝土结构本身内部因素无关 (
- D) 普通房屋和构筑物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纪念性建筑和特别重要的建筑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
-
钢筋混凝土构件当局部承压载力计算时,其中局部受压时的计算底面积
- Ab应如何确定? () (A) A
- b是局部承压面积的2倍 (B) Ab是局部承压面积的3倍 (
- C) Ab是根据局部受压面积与计算底面积同心、对称的原则确定 (
- D) Ab与局部承压面积相等
-
钢筋混凝土预制桩的搬运和打桩,应在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时方可进行。
(
- A) 60% (
- B) 70% (
- C) 80% (
- D) 100%
-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核心是()。
(
- A) 业主方 (
- B) 监理方 (
- C) 分包方 (
- D) 施工方
-
在确定梁的纵筋弯起点时,要求抵抗弯矩图不得切入设计弯矩图以内,即应包在设计弯矩图的外面,这是为了保证梁的()。
(
- A) 正截面受弯承载力 (
- B) 斜截面受剪承载力 (
- C) 受拉钢筋的锚固 (
- D) 箍筋的强度被充分利用
-
6m跨的梁板混凝土强度达到()时,方可拆除底模。
(
- A) 混凝土抗压强度的50% (
- B) 混凝土抗压强度的75% (
- C) 设计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75% (
- D) 设计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100%
-
施工检验土方填筑的压实指标是()。
(
- A) 土的密实度 (
- B) 土的天然密度 (
- C) 土的最后可松性系数 (
- D) 土的干密度
-
在次坚石上打一深1.8m、直径85mm炮孔,采用露天硝铵炸药卷进行松动爆破,要求岩石不抛掷,则所需炸药量为()。
(
- A) 2.6kg (
- B) 3.8kg (
- C) 4.2kg (
- D) 5.5kg
-
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应当包括()。
①建设项目概况;
②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
③建设项目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分析、预测和评估;
④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措施及其技术、经济论证;
⑤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分析;
⑥对建设项目实施环境监测的建议;
⑦环境影响评价的结论。
(
- A) ①③ (
- B) ①②③④⑤ (
- C) ①②③ (
- D) ①②③④⑤⑥⑦
-
不可抗力是指()。
(
- A) 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
- B) 不能预见、不能避免或者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
- C) 不能预见和不能避免或者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
- D) 不能预见或者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
注册结构工程师的执业范围包括()。
①结构工程设计;
②结构工程设计技术咨询;
③建筑物、构筑物、工程设施等的调查和鉴定;
④对本人主持设计的项目进行施工指导和监督。
(
- A) ①③ (
- B) ①② (
- C) ①②③ (
- D) ①②③④
-
从事建筑活动的建筑施工企业、勘察设计单位和工程监理单位,应当具备()。
①有符合国家规定的注册资本;
②有与其从事的建筑活动相适应的具有法定执业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
③有从事相关建筑活动所应有的技术装备;
④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
- A) ① (
- B) ①② (
- C) ①②③ (
- D) ①②③④
-
在1:500的地形图上量得
- A、
- B两点间的距离d=123.4mm,对应的中误差md=±0.2mm。则A、B两点间的实地平距离为()。 (A) D=(61.7±0.1)m (B) D=(617±1.0)m (
- C)
- D=(61.7±0.2)m (D) D=(617±2.0)m
-
DJ6级光学经纬仪的基本操作程序是()。
(
- A) 对中、整平、瞄准、读数 (
- B) 对中、瞄准、精平、读数 (
- C) 粗平、精平、对光、读数 (
- D) 粗平、精平、瞄准、读数
-
对一角度观测四回,各测回观测值与该角度的真值之差分别为-9"、+8"、+7"、-6",则角度测量的中误差为()。
(
- A) 0 (
- B) ±7.5" (
- C) ±7.6" (
- D) ±8.8"
-
(A) 算术平均值中误差
(B) 观测值误差
(C) 算术平均值真误差
(D) 一次观测中误差
-
丈量一段距离6次,结果分别为365.030m,365.026m,365.028m,365.024m,365.025m和 365.023m。则观测值的中误差、算术平均值中误差和平均值的相对中误差分别为()。
(
- A) ±2.4m,±1.0mm,1/360000 (
- B) ±1.0mm,±2.4mm,1/150000 (
- C) ±1.1mm,±2.6m,1/140000 (
- D) ±2.6mm,±1.1mm,1/330000
-
实际上工程中所用的木材,()强度值最大。
(
- A) 顺纹抗压 (
- B) 顺纹抗拉 (
- C) 顺纹抗剪 (
- D) 抗弯
-
建筑石膏凝结硬化后,其()。
(
- A) 导热性变小,吸声性变差 (
- B) 导热性变小,吸声性变强 (
- C) 导热性变大,吸声性变差 (
- D) 导热性变大,吸声性变强
-
混凝土中加入减水剂的效果是()。
(
- A) 在减少用水量条件下,可提高流动性 (
- B) 用水量不变条件下,可提高流动性 (
- C) 可使坍落度增大的同时强度也增高 (
- D) 用水量不变条件下,强度大大提高
-
沥青中掺入一定量的磨细矿物填充料可使沥青的()改善。
(
- A) 弹性和延性 (
- B) 耐寒性和不透气性 (
- C) 黏结力和耐热性 (
- D) 强度和密实度
-
活性混合材中的活性成分是指()。
(
- A) 活性CaO (
- B) 活性Al2O3、活性SiO2 (
- C) 活性CaO、活性Na2O (
- D) 结晶SiO2、结晶Al2O3
-
用排水法测定碎石的体积,求得的密度应为()。
-
当材料孔隙率增大时,以下性质如何变化?
密度(),表观密度(),强度(),吸水率(),抗冻性(),导热性 ()。
(1)密度:
(A)减小 (B)增大 (C)不变 (D)不确定
(2)表观密度:
(A)不变 (B)减少 (C)增大 (D)不确定
(3)强度:
(A)不确定 (B)增大 (C)不变 (D)减小
(4)吸水率:
(A)增大 (B)减小 (C)不确定 (D)不变
(5)抗冻性:
(A)降低 (B)不变 (C)不确定 (D)提高,
(6)导热性:
(A)不变 (B)不确定 (C)增大 (D)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