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全国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 《安全生产技术》押题模拟试卷(二)
-
人在作业时能量消耗增加,需氧量随之增加。人体每分钟内能供应的最大氧量称为最大耗氧量。正常成人的最大耗氧量一般不超过( )。
- A.1L/min
- B.2L/min
- C.3L/min
- D.5L/min
-
材料化学成分中,钢材硬度与含碳量的关系是( )。
- A.含碳量与其硬度值无关
- B.含碳量越大,其硬度越低
- C.含碳量越小,其硬度越高
- D.含碳量越大,其硬度越高
-
人体对( )不很敏感,往往会因其散失大量热量而受凉。
- A.正辐射
- B.太阳辐射
- C.人体与周围环境之间的辐射
- D.负辐射
-
粉状乳化炸药生产的火灾爆炸危险因素主要来自( )。
- A.物质危险性
- B.油相材料的配制
- C.装药包装的结构
- D.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
-
IEC和我国有关标准将通风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其中能够在释放源处瞬间降低其浓度,使其低于爆炸下限(LEL),区域范围很小甚至可以忽略不计属于( )。
- A.有效通风
- B.高级通风
- C.中级通风
- D.低级通风
-
下列不属于烟花爆竹生产企业采取的职业危害预防措施的是( )。
- A.为从业人员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 B.对重大危险源进行检测、评估,采取监控措施
- C.在安全区内设立独立韵操作人员更衣室
- D.设置安全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
根据《国际海运危险货物规则》规定,危险货物的标志由( )组成。
- A.标记、图案标志和标牌
- B.标记、图案标志和结构标志
- C.标记、结构标志和运输标志
- D.标记、运输标志和标牌
-
火药、炸药制造、储存等过程中,Ⅱ类(F1区)场所,是指( )。
- A.起爆药、击发药、火工品制造场所
- B.炸药、击发药、火工品储存场所
- C.黑火药、烟火药制造加工、储存场所
- D.理化分析成品试验站
-
下列关于激光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激光不是天然存在物
- B.激光属于电离物质
- C.激光具有辐射能量
- D.激光能烧伤皮肤
-
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 )等性质,在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和废弃物处置过程中,容易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毁而需要特别防护的化学品。
- A.毒害、高压、爆炸、腐蚀、辐射
- B.爆炸、易燃、毒害、腐蚀、放射性
- C.易燃、易爆、有毒、有害、高温
- D.爆炸、易燃、毒害、腐蚀、低温
-
有机过氧化物是一种易燃、易爆品。其处理方法一般不包括( )。
- A.烧毁
- B.分解
- C.填埋
- D.溶解
-
对于叉车等起升高度超过( )的工业车辆,必须设置护顶架。
- A.1m
- B.1.5m
- C.1.8m
- D.2m
-
化工企业产生有毒气体的设备应布置在厂房的( ),并做通风、排毒或防腐处理。
- A.上风向
- B.下风向
- C.死角处
- D.几何中心
-
输油气管道穿越公路、铁路应尽量垂直交叉,因条件限制无法垂直交叉时,最小夹角不小于( ),并避开岩石和低洼地带。
- A.28o
- B.30o
- C.45o
- D.60o
-
工业生产中,毒性危险化学品进入人体的最重要的途径是( )。
- A.皮肤
- B.呼吸道
- C.消化道
- D.眼睛
-
热裂化在( )下进行,装置内的油品温度一般超过其自燃点,漏出会立即着火。
- A.催化剂及氢存在条件
- B.高温和催化剂作用
- C.高压及催化剂存在
- D.高温和高压
-
石油天然气的输送管道不能通过( )。
- A.农田
- B.江河
- C.车站
- D.稻谷试验田
-
为了加强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的管理,( )依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颁布了《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
- A.国务院
- B.国家计委
- C.国家经贸委
- D.公安部
-
动火作业使用测爆仪时,被测气体或蒸气的浓度应小于或等于爆炸下限的( )。
- A.0.2%
- B.0.5%
- C.10%
- D.20%
-
反应器的种类很多,按基本结构分类,不包括( )。
- A.流化床反应器
- B.釜式反应器
- C.框式反应器
- D.固定床反应器
-
拆除工程应先制定拆除方案。拆除建(构)筑物时,应自上而下按对称顺序进行,先拆除非承重结构,再拆除承重的部分,不得( )同时拆除。
- A.多人
- B.两支以上队伍
- C.多台机械
- D.数层
-
当升降机无条件设置附墙架时,应采用缆风绳固定架体。第一道缆风绳的位置可以设置在距地面( )高处。
- A.20m
- B.15m
- C.10m
- D.8m
-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规定,开关箱与其控制的用电设备之问的水平距离不应超过( )。
- A.1m
- B.2m
- C.3m
- D.4m
-
为了保证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的安全和健康,施工现场应实行封闭式管理,四周用硬质材料进行围挡。在市区内围挡的高度不得低于( )。
- A.1.2m
- B.1.5m
- C.1.8m
- D.2.0m
-
隧道、人防工程、高温或灯具离地面最小高度低于( )的场所照明,电源电压不应高于36V。
- A.3m
- B.2.5m
- C.1.5m
- D.2m
-
倒链又叫手拉葫芦,适用于小型设备和重物的短距离吊装,起重量最大可达( ).
- A.2t
- B.8t
- C.5t
- D.10t
-
任何一项分部分项工程在施工前,工程技术人员都应根据施工组织设计要求,编写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交底书,由( )对班组工人进行交底。
- A.安全员
- B.施工员
- C.项目经理
- D.工程技术人员
-
空气湿度小于( )的一般场所可选用1类或Ⅱ类手持式电动工具。
- A.55%
- B.60%
- C.65%
- D.75%
-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将立杆、大横杆、小横杆三杆的交叉点称为主节点,主节点处的立杆和大横杆的连接扣件与大横杆和小横杆的连接扣件之间的距离应小于( )。
- A.450mm
- B.350mm
- C.250mm
- D.150mm
-
排土场沿基底软弱面的滑坡是当排土场坐落在软弱基底上时,由于( ),牵动排土场滑坡。
- A.排土工艺差
- B.基底承载能力低而产生滑移
- C.岩土物料的性质
- D.排土场与基底接触面之间的抗剪强度小于排土场物料本身的抗剪强度
-
土方开挖前应制定专项施工方案。采用多台挖土机同时开挖基坑时,挖土机之间的距离应大于( )。
- A.4m
- B.6m
- C.8m
- D.10m
-
针对煤尘爆炸特点,各国研究出防止煤尘爆炸的专门技术,其中使用历史最长、应;用面广、简单易行的防止煤尘爆炸技术是( )。
- A.采取隔爆措施
- B.减少并清除巷道内的沉积煤尘量
- C.撒布岩粉法
- D.杜绝使用火源
-
上向倾斜分层充填采矿法与上向水平分层充填法的区别是用倾斜分层回采,在采场;圭内矿石和充填料的搬动主要靠重力。这种方法只能用( )。
- A.干式充填
- B.水力充填
- C.胶结充填
- D.支架充填
-
注汽管道必须进行定期检测,其检测内容包括管道的壁厚、焊口、保温层、支架、支墩、闸阀等。检测时间是( )。
- A.2年进行1次
- B.1年进行1次
- C.1年进行2次
- D.1年进行4次
-
以下地下矿山冒顶事故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
- A.局部小冒顶一般采取局部另掘开切眼的方法处理
- B.直接顶冒落,而且冒落区不停地沿煤壁空隙往下淌碎矸石时,一般采取从冒顶两端向中间进行探梁处理
- C.伪顶冒落直接顶未落时,一般采取打撞楔的办法处理
- D.中厚煤层处理工作面大冒顶可以采用恢复工作面的方法处理
-
矿井通风系统是指,向矿井各作业地点供给新鲜空气,排除污浊空气的通风网络、通风动力装置和通风控制设施的总称。根据主要通风机工作方式的不同,矿井通风方式分为( )。
- A.中央式、对角式和混合式
- B.抽出式、压入式和压抽混合式
- C.中央并列式和中央分列式
- D.两翼对角式和分区对角式
-
煤矿发生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后,为防止风流紊乱导致灾害扩大,应( )。
- A.立即停止通风,并及时进行反风
- B.保持矿井主要通风机通风,但应停止局部通风机通风
- C.保持通风,不得进行反风
- D.立即停止通风,但不得进行反风
-
采用充填采矿法回采矿石时,要用充填材料充填回采空间,实现采场地压控制。充填体的作用是( )。
- A.避免矿石贫化
- B.提高矿石运输效率
- C.减少围岩暴露面积
- D.降低地表下沉
-
《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对于矿井反风,反风之后主要风机的供风量不少于正常供风量的( )。
- A.20%
- B.30%
- C.40%
- D.50%
-
粉尘爆炸压力机压力上升速率主要受( )因素的影响。
- A.粉尘粒度
- B.氧含量
- C.初始压力
- D.粉尘爆炸容器
- E.湍流度
-
根据原岩(煤)应力状态不同,冲击地压可以分为3种类型。下列类型不属于冲击地压的是( )。
- A.重力型
- B.构造应力型
- C.重力一构造型
- D.采动影响型
-
雷电的种类包括( )
- A.直击雷
- B.静电感应雷
- C.电磁感应雷
- D.球雷
- E.雷电冲击波
-
烟花爆竹生产过程中的防火防爆安全措施包括( )。
- A.装、筑药原料应在单独工房内进行
- B.黑火药粉碎,应将硫黄和木炭两种原料分开粉碎
- C.领药时要少量、多次、勤运走
- D.干燥烟花爆竹,应采用日光、热风散热器、蒸气干燥,或用红外烘烤
- E.应用钢制工具装、筑药
-
按反应相态的不同,爆炸可分为( )。
- A.气相爆炸
- B.液相爆炸
- C.固相爆炸
- D.粉尘爆炸
- E.混合爆炸
-
压力容器爆炸的危害主要有( )。
- A.冲击波及其破坏作用
- B.高温水汽烫伤
- C.爆破碎片的破坏作用
- D.二次爆炸及燃烧危害
- E.介质伤害
-
预防燃烧爆炸事故的主要措施包括( )。
- A.预防火炸药生产中混入杂质
- B.生产、储存工房均应设置防尘设施
- C.在火炸药的生产过程中,避免空气受到绝热压缩
- D.在生产、储存、运输等过程中,要防止摩擦和撞击
- E.在生产、储存、运输时,不允许使用明火
-
一个完整的VTS(船舶交通管理系统)系统应配置( )等主要设备。
- A.雷达监测系统
- B.通信系统
- C.GPS定位系统
- D.避险系统
- E.计算机系统
-
为了防止静电的危害,可采取( )措施控制所在环境爆炸和火灾危险性。
- A.保证混合物中氧含量不超过10%
- B.取代易燃介质
- C.降低爆炸性气体浓度
- D.降低蒸气混合物的浓度
- E.减少氧化剂含量
-
民用爆破器材包括( )。
- A.工业炸药
- B.起爆器材
- C.爆炸性气体
- D.专用民爆器材
- E.爆炸性粉尘
-
从系统控制的功能方面来看,故障安全结构主要包括( )。
- A.安装机械式
- B.消极被动式
- C.安装开启式
- D.积极主动式
- E.运行操作式
-
起重机械机体毁坏事故可能造成机体严重损坏和人身伤亡,下列属于机体毁坏事故的是( )。
- A.断臂
- B.脱钩
- C.断绳
- D.倾翻
- E.多台吊车相互撞毁
-
在密闭空问作业的管理中,以下做法正确的有( )。
- A.准入管理
- B.密闭空间外设有警示标识
- C.提供职业安全卫生培训
- D.必须采取静电消除措施
- E.提供防护用品
-
下列关于高压开关的切断能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负荷开关能切断负荷电流,不能切断短路电流
- B.负荷开关能切断负荷电流和短路电流
- C.隔离开关能切断负荷电流和短路电流
- D.断路器能切断负荷电流和短路电流
- E.隔离开关不能切断负荷电流和短路电流
-
在生产环境中,物体温度达( )以上的辐射电磁波谱中可出现紫外线。
- A.800℃
- B.1000℃
- C.1200℃
- D.1300℃
-
根据安全阀的整体结构和加载方式可将其分为( )。
- A.静重式
- B.杠杆式
- C.弹簧式
- D.先导式
- E.自导式
-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包括( )。
- A.触发装置
- B.传导元件
- C.火灾报警装置
- D.火灾警报装置
- E.电源
-
在正常情况下进站、通过、遮断信号机的显示距离不得少于( )。
- A.200m
- B.400m
- C.800m
- D.1000m
-
生产性噪声对人体有多种危害。下列疾病,不是由噪声引起的是( )。
- A.内分泌系统疾病
- B.心血管系统疾病
- C.血液系统疾病
- D.神经系统疾病
-
生产、储存爆炸物品的主厂区应布置在非危险区的( )。
- A.独立地带
- B.止风区
- C.逆风区
- D.下风侧
-
具有安全电压的电气设备是( )设备。
- A.Ⅲ类
- B.Ⅱ类
- C.I类
- D.O l类
-
下列属于承压类特种设备的是( )。
- A.起重机械
- B.大型游乐设施
- C.客运索道
- D.锅炉
-
安全工具一般根据本企业的作业特点自行设计制造。按其不同特点,大致归纳为几种类型,不包括( )。
- A.自动夹盘
- B.弹性夹钳
- C.磁性吸盘
- D.专用夹钳
-
下列不属于视错觉的是( )。
- A.方向错觉
- B.长短错觉
- C.色彩错觉
- D.记忆错觉
-
生产性粉尘的理化性质不包括( )。
- A.粉尘分散度
- B.浓度
- C.密度
- D.溶解度
-
皮带防护罩与皮带的距离不应小于( )。
- A.20mm
- B.30mm
- C.40mm
- D.50mm
-
木工机械应具有完善的安全装置,包括安全防护装置、安全控制装置和( )。
- A.安全接地保护装置
- B.安全报警信号装置
- C.安全距离隔离装置
- D.安全电器操作装置
-
新增、大修、改造的场(厂)内机动车辆在正式使用前,首先必须进行( )。
- A.验收检验
- B.审查登记
- C.维修保养
- D.人员培训
-
关于变压器的运行,表述错误的是( )。
- A.运行中变压器高压侧电压偏差不得超过额定值的±5%
- B.冷却装置应保持正常,呼吸器内吸潮剂的颜色应为绿色
- C.室外变压器基础不得下沉,电杆应牢固,不得倾斜
- D.通向气体继电器的阀门和散热器的阀门应在打开状态
-
国家对场(厂)内机动车辆的设计制造实行( )制度。
- A.资格审核
- B.许可生产
- C.年度审核
- D.统一管理
-
下列机械传动机构安全防护措施中,属于直接安全措施的是( )。
- A.在机械设备上采用和安装各种安全有效的防护装置
- B.制定机器安装、使用维修的安全规程
- C.在设计机器时考虑消除机器本身的不安全因素
- D.设置安全标志.
-
凡是动力驱动的起重机,其起升机构均应装设( )。
- A.上升极限位置限制器
- B.运行极限位置限制器
- C.偏斜调整和显示装置
- D.缓冲器
-
依据《起重机械安全规程》,下列装置中,需要安装夹轨器或锚定装置的起重机是( )。
- A.门座起重机
- B.汽车起重机
- C.履带起重机
- D.桥式起重机
-
具有双重绝缘和加强绝缘的设备属于( )设备。
- A.I类
- B.Ⅱ类
- C.Ⅲ类
- D.Ⅳ类
-
搁浅事故的等级按照搁浅造成的停航时间确定,停航在7日以上30日以内的,确定为( )。
- A.大事故
- B.重大事故
- C.特大事故
- D.一般事故
-
关于涡流检测特点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 A.涡流检测可以探伤,不可以揭示尺寸变化和材料特性
- B.易于发现工件深处的缺陷
- C.检测速度很快,易于实现自动化检测
- D.适用于绝缘材料的检测
-
人眼暗适应的过渡时间较长,约需要30min才能完全适应。明适应的过渡时间很短,约需( )。
- A.1 min
- B.5 min
- C.15 min
- D.30 min
-
最具有推广价值的灭火剂是( )灭火剂。
- A.七氟丙烷
- B.1211
- C.卤代烷灭火剂
- D.二氧化碳
-
系统或产品在规定条件和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概率叫做( )。
- A.故障率
- B.可靠率
- C.可靠度
- D.不可靠度
-
一般来说,射频辐射对人体的影响主要是( )。
- A.导致组织器官发生功能性改变
- B.导致组织器官的器质性损伤
- C.皮肤的损伤
- D.眼睛的损伤
-
建筑物的外部防雷装置不包括( )。
- A.接闪杆
- B.屏蔽导体
- C.引下线
- D.避雷网
-
在特种设备检测中,无损检测适合于构件的( )检查。
- A.直观
- B.内部缺陷
- C.耐腐性
- D.承载能力
-
设计温度,是指容器在正常操作时,在相应设计压力下,壳壁或元件金属可能达到的( )温度。当壳壁或元件金属的温度低于一20℃时,按最低温度确定设计温度;除此之外,设计温度一律按最高温度选取。
- A.最高
- B.最低
- C.最高或最低
- D.工作
-
分离压力容器主要是用于完成介质的流体压力平衡缓冲和气体净化分离的压力容器。下列不属于分离压力容器的是( )。
- A.过滤器
- B.蒸发器
- C.洗涤器
- D.吸收塔
-
下列措施中不能消除静电的是( )。
- A.接地
- B.增湿
- C.绝缘
- D.加抗静电添加剂
-
( )是处理许多电气安全问题所必须考虑的基本因素。
- A.人体阻抗
- B.电流值
- C.电击
- D.电伤
-
压力容器的设计压力,是指在相应设计温度下用以确定容器壳体( )及其元件尺寸的压力,即标注在铭牌上的容器设计压力,其值不得小于最大工作压力。
- A.容积
- B.形状
- C.厚度
- D.高度
-
水运事故造成一次死亡( )及其以上,或一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 000万元及其以上的,即为特别重大事故。
- A.20人
- B.30人
- C.40人
- D.50人
-
为指出设备的固有点燃风险,区别爆炸性气体环境、爆炸性粉尘环境和煤矿有甲烷的爆炸性环境的差别,需引入( )。
- A.设备防爆等级
- B.设备保护等级
- C.设备坚固等级
- D.设备优良等级
-
可用来监测机床的异常现象的工具不包括( )。
- A.控制仪器
- B.测量仪表
- C.温控器
- D.专用测量仪器
-
释放源是划分爆炸危险区域的基础,在释放源的等级中,( )是指正常运行时的周期性释放或偶然释放。
- A.连续级释放源
- B.一级释放源
- C.二级释放源
- D.多级释放源
-
下列机器安全防护装置中,( )的作用是在操作到危险点之前,自动使机器停止或反向运动。
- A.跳闸安全装置
- B.可调安全装置
- C.自动调节安全装置
- D.控制安全装置
-
在爆炸性混合气体中加入惰性气体,当惰性气体的浓度增加到某一数值时,( )使混合气体不发生爆炸。
- A.爆炸上、下限差值为常数,但不为0
- B.爆炸上、下限趋于一致
- C.爆炸上限不变,下限增加
- D.爆炸下限不变,上限减小
-
具有双重绝缘和加强绝缘的设备属于( )。
- A.0类设备
- B.Ⅱ类设备
- C.O工类设备和I类设备
- D.Ⅲ类设备
-
托架是砂轮机常用的附件之一。砂轮与托架之间的距离最大不应超过( )。
- A.1mm
- B.2mm
- C.3mm
- D.4mm
-
铁路行车工作必须坚持集中领导、统一指挥、逐级负责的原则。一个调度区段内的行车工作由( )统一指挥。
- A.铁道部调度员
- B.铁路局调度员
- C.本区段列车调度员
- D.本区段车站调度员
-
Ⅱ类爆炸性气体、蒸气、薄雾按其引燃温度的不同,分为( )个组别。
- A.4
- B.6
- C.8
- D.10
-
在车间内对机器进行布局时要考虑的因素不包括( )。
- A.空间
- B.照明
- C.管、线布置
- D.工作环境
-
在正常工作或故障情况下产生电火花,其电流值均小于所在场所爆炸性混合物的最小引爆电流,而不会引起爆炸的电气设备属于( )。
- A.隔爆型设备
- B.充油型设备
- C.通风充气型设备
- D.本质安全型设备
-
直接燃烧法是在一般方法难以处理,且危害性极大,必须采取燃烧处理时采用的方法,下列选项中要采用此法的是( )。
- A.净化沥青烟
- B.净化机电产生的酯、醚
- C.净化轻工行业产生的醛、烷
- D.金属氧化物的烟气净化
-
人在观察物体时,由于视网膜受到光线的刺激,使得视觉印象与物体的实际大小、形状等存在差异,这种现象称为( )。
- A.明适应
- B.暗适应
- C.眩光
- D.视错觉
-
在烟花爆竹生产企业生产设施中,只能单人单间使用,并且每栋同时作业人员的数量不得超过2人的建筑物是( )。
- A.A1级别
- B.A2级别
- C.AS级别
- D.C级别
-
在交通流量较大且条件允许时,改善交叉路口安全状况的最好措施是采用( )。
- A.立体交叉
- B.让行标志控制
- C.停车标志控制
- D.信号灯控制
-
空气温度是评价热环境的主要指标,它分为舒适温度和( )。
- A.适宜温度
- B.允许温度
- C.合适温度
- D.勉强温度
-
从事道路运输的机动车驾驶员,应当经过职业培训,取得( )部门核发的营运驾驶从业资格证书。
- A.公安
- B.交通行政主管
- C.交通监察
- D.路政
-
防止管道等设备静电危害的主要措施是( )。
- A.绝缘
- B.接地
- C.保持设备清洁
- D.加强监测
-
对运行中的压力容器,应由专职操作人员进行经常性检查。检查内容主要包括工艺条件、设备状况和( )等。
- A.安全装置
- B.周围环境
- C.工作介质
- D.容器附件
-
关于生产烟花爆竹厂房的结构造型和构造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 A.C级厂房应采用独立砖柱承重
- B.A级厂房宜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 C.A级厂房宜采用空斗墙和毛石墙
- D.A、C级厂房不宜采用轻质易碎屋盖
-
生产性粉尘来源十分广泛,以下不属于生产性粉尘的来源是( )。
- A.煤炭燃烧时所产生的烟尘
- B.熔炼黄铜时产生的烟尘
- C.皮物、棉织物的处理时产生的粉尘
- D.清扫道路时的扬尘
-
人机系统的可靠性设计中,能实现即使是外行不懂业务的人或不熟练的人进行操作,也能保证安全,少受伤害或不出故障的装置是( )。
- A.系统防护式装置
- B.系统“自动保险”装置
- C.系统“故障安全”装置
- D.系统智能化装置
-
高压配电装置长度大于( )时,通道应设两个出口。
- A.3m
- B.10m
- C.6m
- D.15m
-
酸碱灭火器适用于扑救( )。
- A.C类可燃气体的火灾
- B.B类物质燃烧的火灾
- C.D类轻金属火灾
- D.A类物质的初起火灾
-
在对锅炉进行内部定期检验时,发现不能保证锅炉在原额定参数下安全运行的,应作出的检验结论是( )。
- A.允许运行
- B.整改后运行
- C.限制条件运行
- D.停止运行
-
可燃液体在火源和热源的作用下,蒸发出的蒸气发生氧化分解而进行的燃烧,称为( )。
- A.扩散燃烧
- B.混合燃烧
- C.分解燃烧
- D.蒸发燃烧
-
关于铸造作业的建筑要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铸造车间应安排在高温车间、动力车间的建筑群内
- B.厂房主要朝向宜南北向
- C.铸造车间四周应有一定的绿化带
- D.落砂区为防尘不能设天窗
-
下列不属于火炸药爆炸影响因素的是( )。
- A.装药的多少
- B.炸药的杂质及含量
- C.周围介质的气体压力
- D.环境温度和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