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安全生产管理知识考试模拟试题练习(3)
-
运用系统原理的原则有( )。
- A.动态相关性原则
- B.整分合原则
- C.反馈原则
- D.封闭原则
- E.能级原则
-
按照《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1号),下列劳动防护用品中,具有预防职业病功能的有( )。
- A.防尘口罩
- B.耳塞
- C.安全带
- D.绝缘手套
- E.安全帽
-
事故预警的主要依据是与事故有关的外部环境与内部管理的原始信息。原始信息包括 ( ) 同时包括国内外相关的事故信息。
- A.现实信息
- B.实时信息
- C.无效信息
- D.历史信息
- E.宣传教育信息
-
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内容包括( )。
- A.用人单位的基本情况
- B.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浓度或强度
- C.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生产技术、工艺和材料
- D.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应急救援设施
- E.用人单位应当向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
-
建立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指的是企业将原有的职业安全健康按照体系的方法予以( )的过程。
- A.补充
- B.完善
- C.实施
- D.演练
-
在安全监察中,必须考虑到( )及安全状况的各异性,选择不同的安全监察工作方式。
- A.行业的特殊性
- B.环境与生产条件的多变性
- C.工作地点的移动性
- D.作业情况的不一致性
- E.工作时期的长期性
-
我国对特种设备实施全过程一体化的安全监察制度,它包括( )等环节。
- A.设计和制造
- B.安装和使用
- C.处置和回收
- D.检验
- E.修理和改造
-
应急演练结束后应对演练的效果做出评价,并提交演练报告,详细说明演练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按照对应急救援工作及时有效性的影响程度,将演练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分为不足项、整改项和改进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不足项指演练过程中观察或识别出的应急准备缺陷,可能导致在紧急事件发生时,不能确保应急组织或应急救援体系有能力采取合理应对措施,保护公众的安全与健康
- B.整改项指演练过程中观察或识别出的,单独不可能在应急救援中对公众的安全与健康造成不良影响的应急准备缺陷
- C.改进项指应急准备过程中应予改善的问题。改进项可列为不足项
- D.整改项不可列为不足项
- E.演练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确定为不足项
-
下列属于系统安全理论的有( )。
- A.事故的发生是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综合作用的结果
- B.考虑如何采用改善物的可靠性来提高复杂系统的安全性
- C.不可能报除一切危险源,但可减少系统中危险源的总危险性
- D.随着科学进步,生产技术发展,会出现新的危险源
- E.事故的发生是系统中的能量意外释放的结果
-
对本质安全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是事后补偿的
- B.是安全生产管理预防为主的根本体现
- C.包括设备、设施和技术工艺本身固有的失误一安全和故障一安全功能
- D.是安全生产管理的最高境界
-
根据毒害作用机理不同,职业性有害气体可分为窒息性气体和刺激性气体。下列气体中,属于刺激性气体的是( )。
- A.一氧化碳
- B.二氧化碳
- C.硫化氢
- D.氮氧化物
-
描述计量资料频数分布的统计图是( )。
- A.散点图
- B.线图
- C.直方图
- D.条图
-
设计机械高处工作位置时,必须考虑配置宽度应不小于( )的安全通道。
- A.200mm
- B.300mm
- C.400mm
- D.500mm
-
在安全目标管理中,对安全目标实施结果要及时进行检查和评价,评价方法是( )。
- A.目标执行者根据规定标准自评
- B.上级领导根据企业整体目标进行评价
- C.首先是目标执行者根据规定标准自评,其次是上级领导以检查结果和目标卡片为依据,对目标执行者进行指导
- D.上级领导对安全目标管理的全过程进行追踪性评价
-
现代科学技术和工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在丰富了人类的物质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了 ( )。
- A.现实危险
- B.客观危险
- C.潜在危险
- D.设备损坏
-
安全投入资金具体由谁来保证,依据该单位的性质而定。一般说来,股份制企业、合资企业等安全生产投入资金由( )予以保证。
- A.董事会
- B.总经理
- C.厂长
- D.投资人
-
(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国发[2004]2号),是党和政府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又一重大举措,是指导安全生产工作的纲领性文件。
- A.2004年1月
- B.2004年2月
- C.2003年1月
- D.2003年2月
-
按规定需要进行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的建设项目,其预评价工作应由( )具体实施。
- A.建设单位
- B.建设项目设计单位
- C.当地安全监督管理机构
- D.建设项目设计单位以外的、有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资格的单位
-
一个完整的重大事故应急预案的文件体系包括( )。
- A.预案、程序、指导书、应急行动的记录
- B.应急预案编制指南、程序、应急行动的记录、指导书
- C.预案、程序、应急行动的记录、应急预案编制的指南
- D.应急预案编制指南、预案、程序、指导书
-
下列方法中属于评价有毒作业分级的常用方法是( )。
- A.统计计算分级法
- B.特殊指标界定法
- C.最高容许浓度倍数法
- D.查表分级法
-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规定,生产安全事故一般分为( )个等级。
- A.二
- B.三
- C.四
- D.五
-
新建、改建、扩建矿山和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落实安全设施“三同时,,要求,需要开展的安全评价是( )。
- A.专项安全评价和安全验收评价
- B.安全现状评价和安全预评价
- C.安全现状评价和专项安全评价
- D.安全预评价和安全验收评价
-
以操作人员的操作位置所在的平面为基准,机械加工设备凡高度在( )之内的所有传动机构的可动零部件及其危险部位,都必须设置防护装置。
- A.2m
- B.2.5m
- C.3m
- D.3.5 m
-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当报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负责( )监督管理综合工作的部门备案。
- A.安全
- B.生产安全
- C.应急救援
- D.化学品安全
-
建立在管理信息系统以及质量安全监控于一体的智能化管理系统之上的预警系统是( )。
- A.设备管理预警系统
- B.质量管理预警系统
- C.人的行为活动管理预警系统
- D.政策法规变化的预警系统
-
根据《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安全监管总局第23号),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在监督检查生产经营单位时,无权采取的措施是( )。
- A.进入被检查单位及作业场所,进行职业危害检测
- B.查阅、复制被检查单位有关职业危害防治的文件、资料
- C.对有根据认为不符合职业危害防治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设施、设备、器材予以查封或者扣押
- D.向被检查单位推荐购置指定的劳动防护用品
-
下列不属于安全验收评价结论的内容的是( )。
- A.有害因素及其危险危害程度
- B.明确给出评价对象是否具备安全验收的条件
- C.符合性评价的综合结果
- D.评价人员的结构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