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2017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知识模拟试卷1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应急演练结束后对演练的效果做出评价,并提交演练报告。将演练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分为(  )。

    • A.不足项
    • B.整改项
    • C.改进项
    • D.取消项
    • E.增加项
  2. 从事建筑活动的建筑施工企业、勘察单位、设计单位和工程监理单位,应当具备的条件有 (  )。

    • A.有符合国家规定的注册资本
    • B.有与其从事的建筑活动相适应的具有法定执业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
    • C.有从事相关建筑活动所应有的技术装备
    • D.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 E.至少有两名以上的人员具有注册建筑工程师执业资格
  3. 以下取得煤炭生产许可证所应当具备的条件的是(  )。

    • A.有依法取得的采矿许可证
    • B.矿井生产系统符合国家规定的煤矿安全规程
    • C.矿长经依法培训合格,取得矿长资格证书
    • D.特种作业人员经依法培训合格,取得操作资格证书
    • E.煤矿年生产能力不能低于3万t
  4. 属于特种设备有电梯、锅炉、压力容器、(  )等。

    • A.厂内运输车辆
    • B.车床
    • C.起重机械
    • D.数控机床
    • E.安全阀
  5. 为安全生产法服务的中介机构的主要工作有(  )。

    • A.安全管理
    • B.安全评价
    • C.安全认证
    • D.安全检测
    • E.安全检验
  6.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或视同工伤(  )。

    • A.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 B.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 C.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
    • D.患职业病的
    • E.因承受不住工作压力而自杀的
  7. 实施安全检查的内容有(  )。

    • A.访谈
    • B.查阅文件和记录
    • C.现场观察
    • D.DOW方法分析
    • E.仪器测量
  8. 编制安全检查表主要依据有(  )。

    • A.有关标准、规程、规范及规定
    • B.国内外事故案例及本单位在安全管理及生产中的有关经验
    • C.FTA、LEC、MOND方法在安全工程中的应用
    • D.通过系统分析,确定的危险部位及防范措施,都是安全检查表的内容
    • E.新知识、新成果,新方法、新技术、新法规和标准
  9. 安全生产检查的方法是(  )。

    • A.经验检查法
    • B.常规检查法
    • C.安全检查表法
    • D.仪器检查法
    • E.事故树分析法
  10. 公开招标的特点有(  )。

    • A.发布招标广告
    • B.发招标邀请函
    • C.资格预审
    • D.资格后审
    • E.实力验证
  11. 以下属于非矿山企业国家有关规定要求强制性检查的项目的是(  )。

    • A.锅炉、压力管道、压力容器
    • B.高压医用氧舱
    • C.电梯、自动扶梯
    • D.施工升降机、简易升降机及游乐设施等
    • E.矿井通风设施、防爆设施以及防突水措施
  12. 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原则有( )。

    • A.必要性和可行性原则
    • B.自力更生与勤俭节约的原则
    • C.轻重缓急统筹安排的原则
    • D.领导和群众相结合的原则
    • E.生产经营单位实际生产情况与国家法律法规相结合的原则
  13. 要建立起一个完善的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需要达到的要求是(  )。

    • A.建立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必须符合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政策、方针的要求,并应适时修订;安全生产责任制体系要与生产经营单位管理体制协调一致
    • B.制定安全生产责任制要根据本单位、部门、班组、岗位的实际情况,明确、具体,具有可操作性,防止形式主义
    • C.制定、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要有专门的人员与机构来保障
    • D.在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同时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的监督、检查等制度,特别要注意发挥职工群众的监督作用,以保证安全生产责任制得到真正落实
    • E.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应与该单位的经济利益相适应
  14. 安全生产投入主要用于(  )。

    • A.职工的劳保用品及防暑降温
    • B.建设安全技术措施工程,如防火工程、通风工程等
    • C.增设新安全设备、器材、装备、仪器、仪表等以及这些安全设备的日常维护
    • D.重大安全生产课题的研究;按国家标准为职工配备劳动保护用品
    • E.职工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其他有关预防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措施费用,如用于制定及落实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等
  15.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所称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专指(  )。

    • A.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 B.各级地方质量技术监督局
    • C.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及各级地方质量技术监督局
    • D.国家安全监督管理总局
  16. 职业卫生调查中的(  ),也称为案例调查,是指在对事物进行全面了解的基础上,有目的选择人和单位进行调查。

    • A.普查
    • B.抽样调查
    • C.典型调查
    • D.随机调查
  17.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人员是指代表(  )以上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内执行安全监察任务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的工作人员。

    • A.乡级
    • B.县级
    • C.市级
    • D.省级
  18. 我国的特种设备实行安全监察管理制度不具有(  )的特点。

    • A.强制性
    • B.体系性
    • C.根除危险性
    • D.责任追究性
  19. 煤矿安全生产监察方式分为视时监察、重点监察、(  )。

    • A.一般监察和特殊监察
    • B.常规监察和临时监察
    • C.特殊监察和专门监察
    • D.特殊监察和临时监察
  20. 对我国的煤矿安全生产监察体制特点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实行垂直管理、分级监察的管理体制
    • B.体现了国家关于加强执法监管部门的精神
    • C.实行垂直管理、多级监察的管理体制
    • D.体现了政府机构改革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
  21. 安全生产专门监察不包括(  )。

    • A.对特种设备及特种作业人员的监察
    • B.对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监察
    • C.对生产性建设项目的“三同时”监察
    • D.对严重有害作业场所的监察
  22. 纠正措施的跟踪与验证是在(  )后进行的。

    • A.第一阶段现场审核
    • B.文件审核
    • C.第一阶段审核
    • D.第二阶段现场审核
  23.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文件的结构分为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手册、(  )及其他文件等三个层次。

    • A.作业指导书
    • B.程序文件
    • C.操作规程
    • D.管理制度
  24. 进行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认证的用人单位向认证机构提供的资料不包括(  )。

    • A.申请方的一般情况、安全情况简介
    • B.申请方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文件及其运行情况
    • C.申请方对拟认证体系所适用标准等的说明
    • D.申请方的财务状况
  25. 依据ILO-OSH 2001导则,下列不属于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基本要素的是(  )。

    • A.方针
    • B.计划与实施
    • C.管理评审
    • D.改进措施
  26.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是为建立职业安全健康(  )和(  )以及实现这些(  )制定的一系列相互作用的要素。

    • A.方针,目标,目标
    • B.方针,目标,方针
    • C.范围,目标,目标
    • D.范围,方针,方针
  27.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策划不包括(  )。

    • A.制定职业健康方针
    • B.编制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文件
    • C.确定组织管理机构、分配职能
    • D.对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文件演练
  28. 目前我国生产性粉尘的分级指标有:工人接触时间肺总通气量、(  )和粉尘浓度超标倍数。

    • A.呼吸性粉尘容许浓度
    • B.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
    • C.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
    • D.总粉尘浓度
  29. 职业病危害因素中的“通风措施”不能用于控制(  )。

    • A.毒物危害
    • B.高温危害
    • C.粉尘危害
    • D.噪声危害
  30. 以下属于劳动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的因素是(  )。

    • A.劳动时间过长
    • B.劳动中机械的振动
    • C.电离辐射
    • D.安全防护设施不完善
  31. 森林脑炎属于职业病危害因素中的(  )的因素。

    • A.粉尘类
    • B.化学物质类
    • C.生物类
    • D.放射性物质类
  32. 职工受(  )的影响引起的疾病称为职业病。

    • A.事故隐患
    • B.职业性危害因素
    • C.危险、有害因素
    • D.重大危险源
  33.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类型不包括(  )。

    • A.定向演练
    • B.功能演练
    • C.桌面演练
    • D.专向演练
  34. 以下(  )不属于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应急准备要素。

    • A.机构与职责
    • B.应急人员培训
    • C.法律法规要求
    • D.公众教育
  35.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含义不包括(  )。

    • A.事故预防
    • B.应急处理
    • C.抢险救援
    • D.现场恢复
  36. 所涉及的事故其影响可扩大到公共区(社区),但可被该县(市、区)或社区的力量,加上所涉及的工厂或工业部门的力量所控制应建立(  )预案。

    • A.企业级
    • B.县、市/社区级
    • C.地区/市级
    • D.省级
  37. 下列关于应急救援体系的组织结构描述有误的是(  )。

    • A.后勤保障机构是整个系统的重心
    • B.应急指挥机构负责协调事故应急期间各个机构的动作
    • C.媒体机构是负责与新闻媒体接触的机构
    • D.事故现场指挥机构负责事故现场的指挥工作,进行应急任务分配和人员调度
  38. 下列对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描述有误的是(  )。

    • A.消除危害后果,做好现场恢复
    • B.立即组织营救受害人员,这是应急救援的首要任务
    • C.迅速控制事态,防止危害范围扩大,这是应急救援的首要任务
    • D.测定事故的危害区域、危害性质及危害程度
  39. 事故应急救援管理过程中的准备阶段不包括(  )。

    • A.编制及演习预案
    • B.工程设备抢险
    • C.协调外部应急力量
    • D.应急队伍的培训
  40. 根据《易燃、易爆、有毒重大危险源辨识评价技术研究》,在工艺过程事故易发性评价中,只与含毒性物质有关的因素是(  )。

    • A.操作方式
    • B.泄漏
    • C.物料处理
    • D.毒物出料与输送
  41. 下列对重大危险源控制描述不正确的有(  )。

    • A.企业应根据重大危险源的特点,建立科学、有效的安全监控系统,并进行可靠性评估
    • B.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逐步建立全国范围内重大危险源信息系统
    • C.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主要由国家级的安全部门进行
    • D.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主要由区县一级的安全部门进行
  42. 在重大危险源评价中,不可作为单元处理的是(  )。

    • A.同一厂房内的装置
    • B.散设地上的管道
    • C.同一堤坝内的贮罐
    • D.配管桥区
  43. 下述对两类危险源描述不正确的有(  )。

    • A.第二类危险源是事故发生的前提
    • B.两类危险源共同决定事故发生的前提
    • C.事故发生的可能性由第二类危险源决定
    • D.第一类危险源决定了事故发生的严重程度
  44. 重大危险源可分为(  )和(  )两种。

    • A.生产场所、运输区
    • B.运输区、使用区
    • C.生产场所、贮存区
    • D.贮存区、使用区
  45. 从一个初始事件开始,按顺序分析事件向前发展各个环节成功与失败的过程和结果,从而进行危险源识别的方法是(  )。

    • A.事件树分析法
    • B.事故树分析法
    • C.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
    • D.系统危险性评价法
  46. 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是指(  )。

    • A.危险源
    • B.重大事故源
    • C.事故隐患
    • D.危险、有害因素
  47. 下列属于定量安全评价方法的是(  )。

    • A.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
    • B.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法
    • C.危险可操作性研究
    • D.危险指数评价
  48. 计算火灾爆炸指数及其他危险分析数据的基本数值是(  )系数。

    • A.一般工艺危险
    • B.物质
    • C.特殊工艺危险
    • D.安全措施补偿
  49. 安全评价方法选择的原则不包括(  )。

    • A.系统性
    • B.针对性
    • C.合理性
    • D.全面性
  50. 以下属于车辆伤害的是(  )。

    • A.工厂内的机动车辆在行驶过程中撞伤行走中的人员
    • B.起重设备提升时引发的车辆伤害
    • C.牵引车辆时引发的车辆伤害
    • D.停车时引发的车辆伤害
  51. 建筑过程中危险、有害因素中的“四害”不包括(  )。

    • A.物体打击
    • B.机械伤害
    • C.火灾
    • D.高处坠物
  52. 以下不属于行为性危险、有害因素的是(  )。

    • A.操作失误
    • B.监护失误
    • C.搬举重物不合适
    • D.指挥失误
  53. 不属于安全评价准备阶段的内容是(  )。

    • A.明确被评价对象
    • B.分析危险、有害因素
    • C.明确被评价范围
    • D.收集相关法律、法规
  54. 安全现状综合评价是针对某一个生产经营单位总体或局部的生产活动安全现状的(  )。

    • A.专项评价
    • B.特殊评价
    • C.全面评价
    • D.充分评价
  55. 安全评价原理不包括(  )。

    • A.相关性原理
    • B.类推原理
    • C.量变到质变原理
    • D.系统原理
  56. 根据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分析和预测该项目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的种类和程度的安全评价是(  )。

    • A.安全预评价
    • B.安全现状评价
    • C.安全验收评价
    • D.安全专项评价
  57. 以下不属于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对象的是(  )。

    • A.财务人员
    • B.安全管理人员
    • C.生产班长
    • D.电工
  58. 工伤保险费实行(  )费率和(  )费率相结合的征收体制。

    • A.差别,浮动
    • B.定额,差额
    • C.整体,局部
    • D.国际,国内
  59. 《工伤保险条例》不适用以下哪类人员?(  )

    • A.高校教师
    • B.个体工商户的员工
    • C.股份制企业的员工
    • D.国有企业的员工
  60. 应当视为工伤的是(  )。

    • A.醉酒后导致伤亡的
    • B.抢险救灾发生伤害的
    • C.工作时,想不开自杀的
    • D.工作时,因打架受伤害的
  61. 因工伤残被评为5级的职工,难以安排工作时,应按月发给伤残津贴,标准为本人工资的(  ).

    • A.85%.
    • B.80%.
    • C.75%.
    • D.70%.
  62. 劳动防护用品的不正确使用方法是(  )。

    • A.必须在其性能范围内
    • B.使用前应首先做一次外观检查
    • C.特殊情况下可超极限使用
    • D.按照《使用说明书》正确使用
  63. 工伤保险的基本原则有(  )。

    • A.视责任赔偿的原则
    • B.强制性实施的原则
    • C.个人不缴纳的原则
    • D.无责任赔偿原则
  64. 劳动防护用品选用原则不包括(  )。

    • A.穿戴方便
    • B.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 C.美观大方
    • D.根据防护用品性能
  65. (  )指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为使其免遭或减轻各种事故伤害或职业危害所配备的起保护作用的各种用品。

    • A.劳动防护用品
    • B.安全用品
    • C.劳动用品
    • D.生产用品
  66. 对特种设备检验的安全管理规定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使用单位设立的检验机构,经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核准,负责本单位一定范围内的特种设备检验、型式试验工作
    • B.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组织对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的检验检测结果、鉴定结论进行监督抽查
    • C.对于安全检验合格标志超过有效期的特种设备特殊情况下可延长使用
    • D.使用单位必须按期申请定期检验安全技术性能,及时更换安全标志中的相关内容
  67. 安全生产检查的类型按时间分不包括(  )。

    • A.定期安全检查
    • B.季节性安全检查
    • C.日常安全检查
    • D.综合性安全检查
  68. 不属于特种设备的范围的是(  )。

    • A.压力管道
    • B.电梯
    • C.货运索道
    • D.客运索道
  69. 《建设项目劳动安全卫生初步设计审批表》是在(  )完成后进行的。

    • A.项目建议书
    • B.可行性研究报告
    • C.预评价报告
    • D.初步设计方案
  70. 职工“三级”安全教育不包括(  )。

    • A.厂级安全教育
    • B.车间安全教育
    • C.工段安全教育
    • D.班组安全教育
  71. “五新”作业安全教育不包括(  )。

    • A.新工艺
    • B.新员工
    • C.新产品
    • D.新材料
  72. 下列不属于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编制依据的是(  )。

    • A.有关安全的法律、法规
    • B.安全检查中的事故隐患
    • C.预防伤亡事故发生所采取的措施
    • D.企业的生产计划
  73. 危险性较大的新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时间不得少于(  )学时。

    • A.12
    • B.24
    • C.36
    • D.48
  74. 生产经营单位的人员达到(  )人时,必须设置安全生产机构或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

    • A.100
    • B.200
    • C.300
    • D.400
  75. 不属于预防事故的安全技术的是(  )。

    • A.隔离
    • B.闭锁
    • C.能量缓冲装置
    • D.连郎
  76. 我国的安全生产管理方针是(  )。

    • A.以人为本,安全第一
    • B.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 C.以人为本,预防为主
    • D.安全为天,预防为主
  77. (  )对本岗位的安全生产负直接责任。

    • A.班组长
    • B.岗位工人
    • C.主要负责人
    • D.职能机构人员
  78. 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的职责不包括(  )。

    • A.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 B.不违章作业
    • C.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有效实施
    • D.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79. 安全管理必须有很强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以及时适应客观事物各种可能的变化,实行有效的动态管理指的是(  )。

    • A.弹性原则
    • B.系统原则
    • C.预防原则
    • D.强制原则
  80. “四全”管理不包括(  )。

    • A.全员
    • B.全面
    • C.全过程
    • D.全流程
  81. 安全第一原则应用的是(  )中的原则。

    • A.弹性原则
    • B.系统原则
    • C.预防原则
    • D.强制原则
  82. (  )是站在政府的立场上,强调保护劳动者的人身安全与健康。

    • A.劳动保护
    • B.安全生产
    • C.劳动安全
    • D.安全卫生
  83. 下列不属于应用系统原理的原则是(  )。

    • A.整分合原则
    • B.封闭原则
    • C.反馈原则
    • D.动力原则
  84. 现存系统中可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称为(  )。

    • A.危险因素
    • B.事故
    • C.事故隐患
    • D.有害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