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律知识预测试卷
-
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的种类有( )。
- A.拘留
- B.罚款
- C.有期徒刑
- D.没收违法所得
- E.责令停产停业
-
注册安全工程师有( )情形之一的,不予续期注册。
- A.无业绩考核证明
- B.允许他人以本人名义执业的
- C.在执业活动中弄虚作假的
- D.受过刑事处罚执行完毕不满7年的
- E.同时在两个(含两个)以上单位执业的
-
注册安全工程师可在生产经营单位中( )岗位范围内执业。
- A.安全监督检查
- B.安全属性辨识
- C.建设项目安全评估
- D.安全技术研究
- E.安全事故处理
-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规定,职工有下列( )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 A.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 B.患职业病的
- C.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 D.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
- E.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
-
《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规定了生产企业应当具备的安全条件,包括( )。
- A.符合当地产业结构规划
- B.基本建设项目经过批准
- C.依法进行了经济评价
- D.选址符合城乡规划
- E.有健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
国家对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和储存实行( ),并对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实行审批制度。未经审批,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生产、储存危险化学品。
- A.按需计划
- B.统一规划
- C.合理分配
- D.合理布局
- E.严格控制
-
煤矿安全监察机构是指( )。
- A.国家煤矿安全监察机构
- B.公安部煤矿安全监察机构
- C.省、自治区、直辖市煤矿安全监察机构
- D.大中型矿区煤矿安全监察办事处
- E.县煤矿安全监察机构
-
国家煤矿安全监察机构根据煤矿安全工作的实际情况,组织对全国煤矿的( )。
- A.经常性安全检查
- B.定期安全性检查
- C.重点安全抽查
- D.专项安全检查
- E.全面安全检查
-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建立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安全技术档案应当包括( )。
- A.特种设备的设计文件、制造单位、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使用维护说明等文件以及安装技术.文件和资料
- B.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和定期自行检查的记录
- C.特种设备的日常维修记录
- D.特种设备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的日常维护保养记录
- E.特种设备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
-
职业病诊断,应当综合分析的因素有( )。
- A.病人的职业史
- B.病人的身体状况
- C.临床表现以及辅助检查结果
- D.病人的病因
- E.职业病危害接触史和现场危害调查与评价
-
安全生产是( )的有机结合和统一。
- A.资金
- B.人
- C.物资
- D.机械
- E.环境
-
行政处罚的管辖包括( )。
- A.法定管辖
- B.委托管辖
- C.指定管辖
- D.一般管辖
- E.移送管辖
-
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 )而引起的疾病。
- A.粉尘
- B.有毒物质
- C.放射性物质
- D.有害物质
- E.传染源
-
除适用《安全生产法》外,下列( )在安全方面还另有规定。
- A.消防安全
- B.建筑工程
- C.民用航空安全
- D.铁路交通安全
- E.水上交通安全
-
按引发事故的直接原因分类,生产安全事故分为( )。
- A.自然灾害事故
- B.人为责任事故
- C.物体打击事故
- D.机械伤害事故
- E.高空坠落事故
-
行政处罚的听证由( )主持。
- A.听证书记员
- B.委托代理人
- C.非本案件调查人员
- D.听证记录人
-
国家注册管理机构自收到初审意见之日起( )日内完成审查工作。
- A.10
- B.20
- C.30
- D.60
-
注册安全工程师在执业中,因其过失给当事人造成损失的,由( )承担赔偿责任。
- A.所在单位
- B.注册安全工程师
- C.所在单位部分
- D.所在单位和注册安全工程师连带
-
当事人提出听证要求后,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或者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应当在举行听证会的 ( )前,通知当事人举行听证的时间、地点。
- A.5日
- B.7日
- C.14日
- D.30
-
当场收缴的罚款,安全生产监察员应当自收缴罚款之日起( )日内,交至其所属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或者煤矿安全监察机构。
- A.2
- B.3
- C.5
- D.7
-
生产、储存、使用剧毒化学品的单位,应当对本单位的生产、储存装置( )进行一次安全评价。
- A.每3个月
- B.每6个月
- C.每1年
- D.每2年
-
国家对危险化学品的运输实行( )制度。
- A.准运
- B.计划
- C.许可
- D.资质认定
-
施工单位应当具备国家规定的注册资本、( )、技术装备和安全生产等条件,依法取得相应等级的资质证书。
- A.一定数量劳务工人
- B.安全技术人员
- C.专业技术人员
- D.完善的相关制度
-
国家对危险化学品经营销售实行( )制度。
- A.认证
- B.认可
- C.许可
- D.备案
-
生产经营单位进行爆破、吊装等危险作业时,没有安排专门人员进行现场安全管理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并可以并处( )。
- A.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
- B.2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
- C.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 D.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
-
设计单位的主要安全责任是( )。
- A.应对安全生产事故提出整改方案
- B.对安全生产事故进行评价
- C.应对涉及施工安全的重点部位和环节在设计文件中注明
- D.应按实际情况进行设计
-
( )个月内发生( )次以上特大交通事故负有主要责任或者全部责任的专业运输公司,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责令消除安全隐患,未消除隐患的机动车,禁止上道路行驶。
- A.6,3
- B.12,3
- C.6,2
- D.12,2
-
按照无责任补偿原则,工伤补偿风险的第一承担者本应是企业或者业主,但是工伤保险是以社会共济方式确定补偿风险承担者的,因此不需要企业或者业主直接负责补偿,而是将补偿风险转由( )承担。
- A.保险公司
- B.当地人民政府
- C.社保机构
- D.福利事务所
-
用人单位依照《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应当参加工伤保险而未参加的,由( )责令改正。
- A.劳动保障行政部门
- B.保险机构
- C.工商行政部门
- D.劳动安全保障机构
-
国务院于( )发布了《工伤保险条例》。
- A.2003年4月27日
- B.2003年5月1日
- C.2004年1月1日
- D.2004年5月1日
-
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和检验检测人员应当( )地出具检验检测结果、鉴定结论。
- A.公开、公平、公正
- B.公开、公正、及时
- C.合理、客观、及时
- D.客观、公正、及时
-
职工被借调期间受到工伤伤害的,由( )承担工伤保险责任。
- A.原用人单位
- B.借调单位
- C.社保机构
- D.原用人单位与借调单位
-
特种设备投入使用前,使用单位应当核对其是否附有( )规定的相关文件。
- A.《安全生产法》
- B.《劳动法》
- C.《消防法》
- D.《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条例》
-
所谓( ),是指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依法对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文件、资料是否齐全、真实、合法,进行检查核实的工作。
- A.资料审查
- B.书面审查
- C.实质性审查
- D.形式审查
-
根据我国现行规定,煤矿采矿许可证的颁发管理机关是( )。
- A.国家煤矿安全监察机构
- B.市以上人民政府煤炭管理部门
- 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管理部门
- D.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
接到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关于关闭煤矿的建议后,有关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于( )日内作出关闭或不予关闭的决定。
- A.5
- B.7
- C.14
- D.30
-
企业在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内,严格遵守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未发生死亡事故的,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届满时,经原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同意,不再审查,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延期( )。
- A.1年
- B.2年
- C.3年
- D.4年
-
煤矿建设工程安全设施和条件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擅自投入生产的,由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责令停止生产,处( )的罚款。拒不停止生产的,由煤矿安全监察机构移送地质矿产主管部门依法吊销采矿许可证。
- A.3万元以下
- B.3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
- C.10万元以下
- D.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
-
地方人民政府主要领导人和政府有关部门正职负责人对特大安全事故的防范,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和有关规定有失职、渎职情形或者负有领导责任的,依照有关规定给予( )。
- A.行政处罚
- B.行政处分
- C.刑事处罚
- D.撤职处分
-
剧毒化学品经营企业销售剧毒化学品,应当记录购买单位的名称、地址和购买人员的姓名、身份证号码及所购剧毒化学品的品名、数量、用途。记录至少应当保存( )。
- A.半年
- B.1年
- C.1年半
- D.2年
-
根据《煤矿安全监察员管理暂行办法》的相关规定,煤矿安全监察员的任职条件不包括( )。
- A.热爱煤矿安全监察工作
- B.熟悉煤矿安全监察业务
- C.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
- D.具有执业资格资质证书
-
目前,剧毒化学品和其他危险化学品的经营许可证的发放职能已经划归( )。
- A.国家公安部门
- B.国家质检部门
- C.国务院
- D.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对在用特种设备进行经常性日常维护保养,并定期( )。
- A.检验
- B.检测
- C.自行检查
- D.送检测机构检查
-
《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建设单位有违反本法规规定的行为,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 )的罚款。
- A.1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
- B.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
- C.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
- D.2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
-
实行施工总承包的建设单位,由( )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负总责。
- A.总监理工程师
- B.专业监理工程师
- C.总承包单位
- D.直接责任单位
-
《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用人单位对( )的劳动者,应当给予适当岗位津贴。
- A.患有职业病
- B.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
- C.疑似职业病
- D.调离岗位的职业病病人
-
《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用人单位必须依法参加( )。
- A.职业保险
- B.职业健康监护
- C.工伤社会保险
- D.职业健康管理
-
用人单位和医疗卫生机构发现职业病病人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向( )和有关部门报告。
- A.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
- B.医疗卫生机构负责人
- C.用人单位负责人
- D.用人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
-
劳动者对用人单位管理人员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有权( )。
- A.批评
- B.检举
- C.控告
- D.拒绝执行
-
《劳动法》规定,从事特种作业的劳动者必须经过专门培训并( )。
- A.接受继续教育
- B.取得特种作业资格
- C.取得职业职务
- D.取得执业职称
-
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对生产经营单位进行有关安全生产的监督检查时,要按照《安全生产法》、( )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行使法律规定的职权,并履行相应的义务。
- A.《工会法》
- B.《行政处罚法》
- C.《劳动法》
- D.《矿山安全法》
-
受到行政处罚的当事人的权利不包括( )。
- A.有权提出事实、理由和证据,进行陈述和申辩
- B.对当场做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 C.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期间,有权不执行行政处罚
- D.行政机关对当事人进行处罚不使用罚款、没收财物单据或者使用非法定部门制发的罚款、没收财物单据时,有权拒绝处罚并予以检举
-
一般情况下,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行政处罚( )执行,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 A.停止
- B.不停止
- C.可停止也可不停止
- D.视情况
-
( )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可以在法定授权范围内实施行政处罚。
- A.国务院
- B.公安部
- C.人民代表大会
- D.法律法规
-
《行政处罚法》规定,( )人有违法行为的,不予行政处罚,责令监护人加以管教。
- A.不满14周岁的
- B.不满16周岁的
- C.不满18周岁的
- D.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
-
( )的机动车,后车应当与前车保持足以采取紧急制动措施的安全距离。
- A.同车道行驶
- B.双车道行驶
- C.高速路行驶
- D.交叉口行驶
-
行政执法人员徇私舞弊,对依法应当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不移交而造成严重后果的,应承担( )责任。
- A.处罚金2万元以上10万1元以下
- B.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 C.行政处罚
- D.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
《消防法》明确规定,火灾扑灭后,为隐瞒、掩饰起火原因或推卸责任,故意破坏现场,尚不构成犯罪的,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警告、罚款或者( )日以下拘留。
- A.5
- B.7
- C.10
- D.15
-
在没有交通信号的道路上,应当在( )的原则下通行。
- A.确保安全、畅通
- B.与车保持安全距离
- C.戴安全头盔通行
- D.确保快速、安全
-
高速公路限速标志标明的最高时速不得超过( )km。
- A.140
- B.120
- C.100
- D.80
-
经公安消防机构审核的建筑工程消防设计需要变更的,应当报经( )核准。
- A.建筑单位
- B.原审核的公安消防机构
- C.设计单位
- D.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于( )起施行。
- A.1997年9月1日
- B.1997年4月29日
- C.1998年9月1日
- D.1998年4月29日
-
由管理矿山企业的主管部门进行处理的是( )。
- A.特种作业人员未取得操作资格证书上岗作业
- B.矿山建设工程安全设施的设计未经批准擅自施工
- C.已经投入生产的矿山企业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而强行开采
- D.矿山建设工程安全设施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擅自投入生产
-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履行的消防安全职责不包括( )。
- A.制定消防安全制度
- B.实行防火安全责任制
- C.建立防火档案
- D.组织防火检查
-
消防产品的质量必须符合( )。
- A.强制性标准或行业标准
- B.国家标准或企业标准
- C.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
- D.国家标准或推荐性标准
-
矿山企业进行安全管理,必须建立健全( )责任制。
- A.安全生产
- B.矿长
- C.矿工
- D.技术生产
-
矿山企业发生重伤死亡事故后,矿山企业应当在( )小时内如实向有关部门报告。
- A.48
- B.24
- C.12
- D.1
-
生产经营单位逾期未安排专门人员对爆破、吊装作业进行现场安全管理,应( )。
- A.吊销其有关证照
- B.处以一定数额的罚款
- C.追究刑事责任
- D.责令停产停业整顿
-
如果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单位以及矿山、建筑施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未经有关主管部门对其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合格即任职,则以下处罚中不符合《安全生产法》规定的是( )。
- A.责令限期改正
- B.逾期未改,责令停产停业整顿
- C.逾期未改,责令停产停业、吊销执照
- D.可并处罚款
-
( )是保证矿山开采的运送传输设施,保证其正常的运行对于正常生产和预防事故必不可少。
- A.矿井安全出口
- B.矿井通道
- C.矿山运输设施
- D.矿山索道
-
生产经营单位未按照规定执行,依照《安全生产法》的规定,应( )。
- A.责令停产停业整顿
- B.处3万元以下的罚款
- C.处2万元以下的罚款
- D.给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行政处分
-
某化工厂发生重大火灾、爆炸事故,死亡18人,并摧毁了上亿元的设备。接到事故报告后,厂领导应当及时采取相关措施,但不包括( )。
- A.将临近易燃物移走,防止事故扩大,并保护现场
- B.对轻伤者实施急救,将死伤者送进医院
- C.及时、如实向当地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报告事故情况
- D.组织事故调查,并处理责任人
-
依照《行政监察法》的规定,监察机关对( )实施监察。
- A.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履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
- B.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履行安全生产职责
- C.中介机构进行的安全卫生检测、检验、评价活动
- D.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行为
-
及时、准确、正确地进行( ),是各种媒体义不容辞的法定义务。
- A.安全生产监督
- B.安全生产宣传教育
- C.安全生产监察
- D.安全生产监督检查
-
目前,我国实行安全生产( )与专项监督管理相结合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制。
- A.落实整改意见
- B.安全检查
- C.综合监督管理
- D.有关法律的制定
-
所谓的( )实际就是私营企业老板利用法律不够健全和从业人员的无知和无奈,逃避因事故造成的从业人员伤亡的经济赔偿责任。
- A.无效合同
- B.过期合同
- C.生死合同
- D.霸王合同
-
《安全生产法》第二十条规定,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矿山、建筑施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由( )对其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合格后方可任职。
- A.有关主管部门
- B.国务院
- C.县级以上行政主管部门
- D.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我国( )的方针。
- A.劳动保护
- B.安全管理
- C.职业安全健康
- D.安全生产管理
-
《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项目、场所有多个承包单位、承租单位的,( )对承包单位、承租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统一协调、管理。
- A.政府
- B.承包和承租单位联合体
- C.生产经营单位
- D.安全生产监督部门
-
《安全生产法》对安全生产危险性较大的行业进行了规定,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和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应当( )。
- A.配备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 B.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 C.视其从业人员的规模来确定是否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
- D.配备专职或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
工会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作用不包括( )。
- A.组织职工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进行民主管理
- B.组织职工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进行民主监督
- C.组织职工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进行民主评议
- D.维护职工在安全生产方面的合法权益
-
关于安全生产,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 A.受从业人员素质的影响大
- B.是从业人员的权利
- C.是业人人员的义务
- D.其主动权掌握在安全管理人员的手中
-
《安全生产法》的制定,是由( )决定的。
- A.我国的所有制形式
- B.我国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 C.我国现阶段生产力水平和安全生产水平
- D.我国严峻的安全生产现状
-
我国进入安全生产全面发展的新阶段的标志是( )。
- A.《安全生产法》的颁布
- B.《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法》的颁布
- C.《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颁布
- D.确立有法可依的安全生产保障前提
-
当前,我国的各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情况中不包括( )。
- A.股份企业
- B.垄断企业
- C.个体工商户
- D.私营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