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全国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 《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押题模拟试卷(一)
-
某热力发电厂主要生产工艺单元有:贮煤场、煤粉制备与输煤系统、燃烧系统、汽水系统、凝结水系统、化学水系统、循环水系统、除灰渣与除尘脱硫系统、制氢系统、配电与送电系统、车库等。大型设备主要有:锅炉、汽轮机、发电机、磨煤机、制氢装置、水处理装置、除尘装置等。发电用燃煤,由汽车直接运往贮煤场,在贮煤场用滚轴筛将煤破碎后送进燃煤锅炉。
制氢系统包括制氢装置和氢气储罐。制氢装置为配套电解制氢设备及其管路等。运行时装置中存有的氢气(0℃时0.1MPa环境中的密度为0.09k9/m3)为50k9,与制氢装置边缘距离为30m处,有6个24m3额定工作压力为3.2MPa、额定工作温度为20。C的卧式储罐作为生产成品的周转储罐。制氢装置与氢气储罐用管道连接。锅炉点火助燃为柴油。厂内有两个2000m3的固定储罐存储了柴油(密度为830k9/m3)。罐的设计充装系数为0.85,两柴油罐在同一围堰内,在距制氢系统外部边界550m处有一个汽油储罐区,有两个20m3卧式汽油(密度为750k9/m3)储罐,储罐的设计充装系数为0.85,两个汽油储罐在同一围堰内。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26分)
1.依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 6441—1986),指出该电厂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别及其所在的生产工艺单元。
2.按照《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 13861—2009)给出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分类,指出该电厂存在的化学性危险、有害因素及其对应的物质名称。
3.指出该电厂的危险源及名称。
4.计算出该电厂的危险源储量。
5.指出该电厂可能发生爆炸的主要设备和设施,并指出预防其发生爆炸的保护装置或设备。
-
某火力发电厂有6台额定压力为13.72MPa、额定蒸发量为670t/h的电站锅炉。为保证锅炉启动和稳定燃烧,建有2个500m3的轻柴油储罐。为发电机冷却,建有制氢站。制氢站装有1套制氢设备和4个氢罐,氢罐的工作压力为3.2MPa.体积为13.9m3。
锅炉燃用煤粉由磨煤机加工后,经输粉管道直接进入炉膛。因生产需要,该厂
决定对磨煤输粉系统进行改造。改造工程包括:拆除部分距离地面6m高的破损输粉管道,更换新管道。在施工中,部分拆除和安装工作在脚手架上进行,使用额定
起重量为5t的电动葫芦。拆除旧管道时,使用乙炔进行气割。新管道焊接前,使用角磨机进行抛光。拆除的旧管道和其他旧设备使用叉车运走。施工现场周围有正
在使用的动力电缆和高温管道,还有部分未消除的煤粉.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22分)
1.该施工现场有哪些特种设备?哪些作业属于特种作业?
2.依据《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出该企业应申报的重大危险源。
3.依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 6441~1986),说明该施工现场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及其引发的因素。
4.简述该施工现场应采取的安全措施。
-
2014年5月17日22时30分左右,某公司生产部挤塑车间8号单工位操作工谢某(本工种工龄12个月,接受过入厂三级教育)在操作设备生产时,未能严格进守安全操作规程,擅自对安全门及行程开关进行短接,使设备在运行状态下失去一.安全联锁功能。当谢某发现吸塑辅助压模架压刀移位,‘设备已经处于自动生产状态时,谢某在没有停机的情况下,用左手伸进危险区域对压刀位置进行调整修正,结果被迅速下行的辅助压模架压着左手小臂,造成左手挠骨中段骨折。
该公司的主要机械包括电刨、电钻、电锯、小型轮式起重机、叉车。运输车辆等。主要生产过程包括材料运输和装卸、材料烘干、型材加工、组装、喷漆等。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22分)
1.依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 6441—1986),指出该公司生产部挤塑车间的主要危险因素及产生部位。
2.分析该起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
3.提出防止同类事故发生的措施。
-
在成立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并进行资料收集之后、进行应急预案编制之前,编制工作组应进行( )。
- A.事故类型和影响分析
- B.危险源与风险分析
- C.应急缺陷评估
- D.应急能力评估
- E.救援能力评估
-
受到自然灾害危害或者发生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的单位,应当立即组织本单位应急救援队伍和工作人员营救受害人员,( ),并采取其他防止危害扩大的必要措施,同时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报告。
- A.控制危险源
- B.标明危险区域
- C.评估经济损失
- D.疏散、撤离、安置受到威胁的人员
- E.确定相关责任
-
省级和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行政区域内容易引发( )突发事件的危险源、危险区域进行调查、登记、风险评估,组织进行检查、监控,并责令有关单位采取安全防范措施。
- A.重大
- B.特别重大
- C.特大
- D.较大
- E.一般
-
依据《突发事件应对法》,应当制定具体应急预案的单位有( )。
- A.矿山施工单位
- B.国有大型企业
- C.公共交通工具、公共场所和其他人员密集场所的经营单位或者管理单位
- D.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运、使用单位
- E.建筑施工单位-
-
下列关于专项应急预案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从总体上阐述处置事故的应急方针、政策、应急组织结构及相关应急职责,应急行动、措施和保障等基本要求和程序
- B.针对具体的装置、场所或设施、岗位所制定的应急处置措施
- C.针对具体的事故类别、危险源和应急保障而制定的计划或方案
- D.制定明确的救援程序和具体的应急救援措施
- E.针对临时活动中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预先对相关应急机构的职责、任务和预防性措施作出的安排
-
可以预警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级别,按照突发事件发生的紧急程度、发展势态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分为四个级别,其中三级用( )标示。
- A.红色
- B.绿色
- C.蓝色
- D.黄色
- E.橙色
-
国家建立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 )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
- A.行业管理
- B.系统管理
- C.属地管理
- D.区域管理
- E.就近管理
-
地铁一般都处在地下或高架桥的半封闭空间里,具有隐蔽性、封锁性、人员和设备高度密集等特点,一旦发生重大事故、灾害等突发事件,人员疏散和救援困难,处置不当将产生巨大的人身和财产损失,对社会经济和生活造成重大影响。近年来,国内外地铁建设和运营安全问题异常突出,这会严重威胁人民宝贵生命,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影响社会稳定。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16分,每题2分,1~3题为单选题,4~8 题为多选题)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 )、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 A.重大事故
- B.事故灾难
- C.交通运输事故
- D.安全事故
- E.环境污染和破坏事件
-
依据《安全生产法》,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经调查确定为责任事故的,除了应当查明事故单位的责任并依法予以追究外,还应当查明( )的责任。
- A.当地政府
- B.对安全生产的有关事项负有审查批准职责的行政部门
- C.对安全生产的有关事项负有监督职责的行政部门
- D.对安全生产的有关事项负有检测、检验的单位
- E.对安全生产的有关事项负有评估、咨询的单位
-
依据《安全生产法》,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立即如实报告当地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不得( )。
- A.隐瞒不报
- B.谎报
- C.拖延不报
- D.清理事故现场
- E.毁灭有关证据
-
依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从事危险化学品经营的企业应当具备的包括( )。
- A.有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经营场所,储存危险化学品的,还应当有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储存设施
- B.有符合国家规定的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和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
- C.有专职安全管理人员
- D.有健全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 E.建有医疗机构及设施
-
依据《安全生产法》,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对( ),均有权向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报告或者举报。
- A.事故隐患
- B.违章作业
- C.贪污受贿行为
- D.安全生产违法行为
- E.重大环境污染事件
-
从事烟花爆竹药物混合、造粒、筛选、装药、筑药、压药、切引、搬运等危险工序的作业人员应当( )。
- A.直接上岗
- B.经考核合格取得操作资格证书后上岗
- C.接受烟花爆竹专业知识培训后上岗
- D.接受烟花爆竹专业知识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取得操作资格证书后上岗
- E.具有技师以上职称的才可上岗
-
依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进行生产前,应当按规定依法取得( )。
- A.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许可证
- B.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资格证
- C.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销售证
- D.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准购证
- E.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质量证
-
2013年8月9日15时25分,某县居民甲家发生火药爆炸事故,共有2t制鞭炮用药物发生爆炸,冲击波波及300m,造成25人死亡、重伤13人、轻伤5人。爆炸波及86户,严重损坏房屋157间,损坏各种家具、家用电器300多件,直接经济损失26万元。甲(停薪留职)、乙(退休干部)、丙(居民)3人在没有任何申请,未经公安部门许可、工商部门注册、税务部门登记、县企业主管部门和县政府批准的情况下,非法生产烟花爆竹。丙将430kg制药原料铝镁合金粉(强还原剂)、高氯酸钾(强氧化剂)称好后进行混合,筛在原存湿药地面上。因地面湿,外面雪后空气湿度大,药物吸湿性强,镁、铝合金粉遇水产生氢气,使混合药物内部升温,产生化学反应燃烧爆炸。据事后调查分析,存在的问题包括:①违反烟花爆竹生产管理规定,把工厂建在居民稠密区,非法生产;②生产技术负责人根本不懂药物性能和安全操作技术,只是凭所谓“广告”去学了约3个小时的制鞭炮技术;③严重违反爆炸物品存放规定,干药、湿药、成品、半成品超量混存,超量百倍配制药物,并且房屋结构不符合安全规定,生产工序紧密相连;④没有防火防爆设施。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14分,每题2分,1~3题为单选题,4~7 题为多选题)依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该起事故等级为( )。
- A.一般事故
- B.较大事故
- C.特别重大事故
- D.重大事故
- E.特大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