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2016年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冲刺卷(1)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某火炮厂发生爆炸事故,造成39人死亡,49人受伤。事故基本情况是:该火炮厂是村办集体企业,由村民陈某任厂长,实行承包经营,实际上是由陈某与村民杨某合伙生产经营。后因经营亏损,陈某向杨某提出不再合伙经营,杨某同意,并提出修改合同,在合同上明确杨某也是承包人。于是,二人找到村领导,村领导明确表态,对杨某要求经营火炮厂的要求给予否定,理由是杨某没有这方面的技术和职称,不能让其办分厂。但陈、杨二人私下商定以一个厂的名义,分成两组各自独立生产经营,自负盈亏,并在未经任何部门、任何人检查验收的情况下,将厂房分为两部分,进行生产。由于厂房分割后,空间狭小,厂房内切引、插引等危险工序与封底、封面、编序等一般工序混于同一厂棚内。当时,农忙季节已过,来厂要求干活的村民很多,陈、杨二人将主要精力放在对外业务上,陈将厂内工作安排事宜交由其妻主管,杨则将工作安排事宜交由其女负责。

    这二人都是一般农家妇女,未经过专门培训学习。开始二人还简单地给新来工人强调一下火炮安全生产的一般常识,然后安排上岗,后来连简单的要求都不强调就安排工人上岗。事故发生当天,切引工龙某在工作台上垫上木板,用菜刀将引线切成小把,供插引工领去插引。因当时来做工的人较多,切好的引线不够用,龙某就用另一工人切过油蜡纸的菜刀和垫板,肩上搭着引线,在工棚内插引区来回走动,随意切引线,当龙某在工棚南段东端切引线时,发生燃烧,引起待插引火炮发生爆炸,导致事故。

    1.导致这起爆炸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针对此事故,对安全隐患进行分析。

    3.该火炮厂违反了我国《安全生产法》的哪些规定?

  2. 某厂有机械加工车间、喷漆车间、锅炉房以及厂内油库等。机械加工车间有:加工机械7台(套),额定起重量2.5t的升降机1台,额定起重量1.5t、提升高度2m的起重机1台,叉车2台。喷漆车间有:调漆室、喷漆室、油漆1临时储藏室、人员休息室等。锅炉房有2台出口水压0.4MPa(表压)、额定出水温度149℃、额定功率28MW的锅炉。厂内油库有3t的汽油储罐1个及其配套的加油设备。2011年12月3日7时30分(8时正式上班),机械加工车间起重工小李做好了起吊准备,在其他人未到场的情况下开始了吊装作业。7时45分,小陈进入机械加工车间,未走人行道进入吊装作业区,被起吊的钢件撞成重伤,小李慌忙停止吊装。

    1.指出该厂可能发生爆炸的设备或场所,并说明爆炸的性质。

    2.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简要说明该厂特种设备使用应遵守的安全规定。

    3.指出此次事故调查组应由哪些成员构成。

    4.简要写出此次事故的事故调查报告。

  3. C市有一化工园区,其中规模最大的企业是甲石化厂。该化工园区内,与甲石化厂相邻的有乙、丙、丁三家化工厂。针对该化工园区的火灾、爆炸、中毒和环境污染风险,该市编制了《C市危险化学品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在应急救援预案颁布后,该市在甲石化厂进行了事故应急救援演练。以下是应急救援演练的相关情况。

    模拟事故:甲石化厂液化石油气球罐发生严重泄漏,泄漏的液化石油气对相邻化工厂和行人造成威胁,如发生爆炸会造成供电线路和市政供水管道损坏。

    演练的参与人员:市领导,市应急办、安监、公安、消防、环保、卫生等部门相关人员,甲石化厂有关人员,有关专家。

    演练地点:甲石化厂厂区内。

    演练过程:2010年7月8日13时55分,甲石化厂主要负责人接到液化石油气罐区员工关于罐区发生严重泄漏的报告后,启动了甲石化厂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同时向市应急办报告。市应急办立即报告市领导,市领导指示启动C市危险化学品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按照预案要求,市应急办通知相关部门、救援队伍、专家组立即赶赴事故现场。市领导到达事故现场时,消防队正在堵漏、控制泄漏物,医务人员正在抢救受伤人员。市领导简要听取甲石化厂主要负责人的汇报后,指示成立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并采取相应应急处置措施。为了减小影响,没有通知相邻化工厂。16时30分,现场演练结束,市领导在指挥部进行了口头总结后,宣布演练结束。

    1.此次应急救援演练为哪种类型的演练?

    2.说明此次应急救援演练现场应采取哪些应急措施。

    3.说明此类事故的应急恢复阶段应做的主要工作。

    4.指出此次应急救援演练存在的主要不足之处。

  4. 事故发生后,该企业支出的下列费用中,属于安全投入的包括(  )。

    • A.事故善后处理费用
    • B.安全技术培训费用
    • C.自动监控系统建设费用
    • D.完善现场设备、设施的标志和标识费用
    • E.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预案编制费用
  5. 上述案例中,火灾爆炸事故发生后应立即采取的应急救援措施包括(  )。

    • A.报警
    • B.疏散人员
    • C.灭火
    • D.追究事故责任
    • E.抚恤伤亡人员
  6. 油罐内发生火灾时,可以选用的灭火剂包括(  )。

    • A.直流水
    • B.泡沫
    • C.开花水
    • D.二氧化碳
    • E.干粉
  7. 该起事故调查组的组成人员应包括(  )的人员。

    • A.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 B.监察机关
    • C.劳动保障部门
    • D.新闻媒体
    • E.公安机关
  8. 预防此类火灾爆炸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措施包括(  )。

    • A.控制油品输入流速,防止喷溅
    • B.保证罐体可靠接地
    • C.加强管理和培训
    • D.重新安装液位计
    • E.增加消防水池
  9.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B炼油厂主要负责人在接到此次事故报告后,应在(  )内,将事故信息以电话快报方式上报其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管部门。

    • A.1h
    • B.2h
    • C.24h
    • D.7d
    • E.30d
  10. 该起火灾爆炸事故的点火源是(  )。

    • A.明火
    • B.静电放电
    • C.高温烘烤
    • D.油品含有的杂质
    • E.接地不良的罐体
  11. 2012年6月6日B炼油厂油罐区的2号汽油罐发生火灾爆炸事故,造成1人死亡、3人轻伤,直接经济损失420万元。该油罐为拱顶罐,容量200m3。油罐进油管从罐顸接入罐内,但未伸到罐底。罐内原有液位计,因失灵已拆除。2012年5月20日,油罐完成了清罐检修。6月6日8 时,开始给油罐输油,汽油从罐顶输油时进油管内流速为2.3~2.5m/s,导致汽油在罐内发生了剧烈喷溅,随即着火爆炸。爆炸把整个罐顶抛离油罐。现场人员灭火时发现泡沫发生器不出泡沫,匆忙中用水枪灭火,导致火势扩大。消防队到达后,用泡沫扑灭了火灾。事故发生后,在事故调查分析时发现,泡沫灭火系统正常,泡沫发生器不出泡沫的原因是现场人员操作不当,开错了阀门。该厂针对此次事故暴露出的问题,加强了员工安全培训,在现场增设了自动监控系统,完善了现场设备、设施的标志和标识,制订了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预案。

    根据以下场景,回答下列各问题(共16分,每小题2分,1~3题为单选题,4~8题为多选题):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该起事故属于(  )。

    • A.一般事故
    • B.较大事故
    • C.重大事故
    • D.特大事故
    • E.特别重大事故
  12. 该起事故调查报告的内容应包括(  )。

    • A.事故发生单位概况,事故发生经过及救援情况
    • B.事故发生的原因和事故性质
    • C.恢复生产的要求
    • D.事故责任的认定,对事故责任的处理建议及事故防范措施
    • E.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
  13. 预防粉尘爆炸的安全技术措施有(  )。

    • A.降低粉尘浓度
    • B.穿防静电工作服
    • C.生产装置接地
    • D.严格执行规章制度
    • E.采用防爆厂房
  14. 下列关于亚麻粉尘的爆炸危害和后果的说法,正确的有(  )。

    • A.粉尘浓度越大,爆炸威力越大
    • B.粉尘分散度越小,爆炸威力越大
    • C.爆炸能量与粉尘活性有关
    • D.爆炸能量与粉尘粒度无关
    • E.爆炸产生的后果与厂房结构有关
  15. 按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的规定,因该起事故对企业的罚款额度为(  )。

    • A.10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
    • B.2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
    • C.50万元以上200万元以下
    • D.2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
    • E.5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
  16. 该起爆炸事故的起始原因可能有(  )。

    • A.粉尘浓度超标
    • B.布袋除尘器产生静电
    • C.厂房内作业人员和设备太多
    • D.金属管道输送粉尘过程中产生火花
    • E.车间连体面积过大
  17. 按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 6441一1986),该起事故类别属于(  )爆炸。

    • A.瓦斯
    • B.火药
    • C.其他
    • D.容器
    • E.锅炉
  18.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各问题(共14分,每小题2分,1~3题为单选题,4~7题为多选题):

    2011年7月15日,某亚麻厂正在生产的梳麻车间、前纺车间和准备车间的联合厂房亚麻粉尘突然爆炸起火。一时间,停电停水,477名职工大部分被围困在火海之中。经及时抢救,多数职工脱离了危险区。

    该厂的除尘系统采用布袋除尘,金属管道输送亚麻粉尘。事故导致整个除尘系统遭受严重破坏,部分厂房倒塌,地沟盖板和原麻地下库被炸开,车间内的大部分机器和电器设备损坏,企业停产,事故造成死亡35人,重伤5人,轻伤12人,直接经济损失800多万元。

    按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的规定,该起事故属于(  )事故。

    • A.特别重大
    • B.重大
    • C.较大
    • D.一般
    • E.轻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