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环保工程师基础模拟题(专业基础)(1)
-
网管突缩局部阻力系数为()。
- A.A
- B.B
- C.C
- D.D
-
管嘴的流速系数φn为()。
- A.0.62
- B.1.32
- C.0.75
- D.0.82
-
以下关于放射性废物论述中,哪个是正确的?()
- A.对于放射性废气通常采用吸收的方法
- B.高低放射性废液产生后立即采用混凝沉淀法浓缩处理,然后固化和处置
- C.放射性固体废物不可以采用焚烧法减容
- D.对于内辐射的防护应避免由呼吸道、胃肠道和伤口吸收
-
若河水深5~10m,在监测断面的每条采样垂线上应设置采样点的个数为()。
- A.1
- B.2
- C.3
- D.4
-
Ag-DDD亮度法测砷时,三乙醇胺起何种作用()。
- A.有机酸
- B.有机碱
- C.络合剂
- D.氧化剂
-
根据逆温的生成过程,可将逆温分成五种,不包括以下的()。
- A.辐射逆温
- B.上升逆温
- C.锋面逆温
- D.平流逆温
-
对于径向式叶轮β=90°时,理论流量曲线是()。
- A.一条水平直线
- B.一条向上直线
- C.一条向下直线
- D.一条向下凹的二次曲线
-
关于重铬酸盐测定化学需氧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学需氧量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经重铬酸钾氯处理时,水样中的溶解性物质所消耗的重铬酸盐相对应氯的质量浓度在酸性重铬酸钾条件下,水样中所有有机物全部被氯化
- B.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应在每次使用前标定
- C.Ag2SO4作滴定剂,消除Cl-干扰
- D.HgSO4作催化剂
-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基本控制项目中共有()。
- A.20项
- B.12项
- C.7项
- D.19项
-
以下论述哪项正确()。
- A.常用吸声材料都属于多孔吸声材料
- B.多孔吸声材料对低频声吸收较好,对中、高频吸收较差
- C.共振吸声结构可以改变高频吸收性能
- D.多孔穿孔板共振吸声结构优良的宽频带的吸声结构
-
目前最常用的隔震装置是()。
- A.软木隔震垫和压缩型橡胶隔震器
- B.金属弹簧和剪切橡胶隔震器
- C.空气弹簧和凸台橡胶垫
- D.金属弹簧和毛毡
-
车间噪声监测时若各处噪声值均小于3dB应()。
- A.按声级大小将车间分成几个区域分别检测
- B.按声级大小浆车间分成几个区域,区域之间的声级相差不超过三分贝
- C.选择2个监测点即可
- D.选择1~3各监测点即可
-
下列关于环境目标说法正确的是()。
- A.环境目标就是指基本能满足区域社会经济活动和人群健康要求的环境目标
- B.环境目标值只可定性描述,不宜定量化说明
- C.通常所说的“碧水蓝天”就是人类最求的环境目标
- D.环境目标就是制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依据
-
下列对菌胶团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菌胶团是由具有荚膜或粘液或明胶质的絮凝性细菌互相絮凝聚集而成
- B.菌胶团中的优势菌种为动胶菌属和球衣菌属
- C.菌胶团具有很强的生物吸附能力和氧化分解有机物的能力
- D.为原生动物、微型后生动物提供附着场所
-
喷口直径为400mm的圆形射流,以6m/s均匀分布的流速射出,离喷口3m处射流的轴线速度um为()。
- A.2.96m/s
- B.3.96m/s
- C.4.96m/s
- D.5.96m/s
-
影响燃料过程的主要因素不包括()。
- A.温度条件
- B.空气供给量
- C.燃料与空气的混合条件
- D.废气排放
-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规定,()对一个行政区域的环境质量负责。
- A.当地人民政府
- B.上一级人民政府
- C.当地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 D.当地企业
-
在振动各种控制手段中,最有效的办法是()。
- A.消振
- B.隔振
- C.吸振
- D.阻振
-
亚音速一元等熵气流在渐缩管道中随截面积减小,流速v()。
- A.减小
- B.增大
- C.不变
- D.不确定
-
下面那个判断不符合高斯扩散条件?()
- A.x轴为正向平均风向,污染物浓度在y、z轴上的分布符合高斯分布
- B.地面是足够粗糙的
- C.源强是连续、均匀的
- D.扩散过程中污染物的质量是守恒的
-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燃料完全燃烧时所需的实际空气量等于理论空气量
- B.过剩空气系数决定于燃料种类、燃烧装置形式及燃烧条件
- C.随着燃料中的氢相对含量的减少,碳相对含量的增加,理论空燃比随之增加
- D.煤燃烧生成的NOx含量少于重油
-
分子在环境介质中通过分散作用得到稀释,分散的机理不包括()。
- A.分子扩散
- B.湍流扩散
- C.层流分解
- D.弥散作用
-
对含难氧化有机物的水样进行消解时常选用()。
- A.H2SO4—KMnO4
- B.HNO3
- C.H2SO4—H3PO4
- D.HNO3—HClO4
-
关于我国环境功能区划分情况正确的是()。
- A.空气环境功能分为一类区、二类区、三类区共三个类别的环境空气功能区。
- B.水环境功能区分为一类水体、二类水体、三类水体共三个类别的水体功能区。
- C.声环境功能区分为1类、2类、3类、4类公司个类别的声环境功能区。
- D.城市环境功能区分为①工业区、②居民区、③商业区、④机场、港口、车站等交通枢纽区、⑤风景旅游或文化娱乐区、⑥特殊历史纪念地
-
在源强、气象条件确定的条件下,对地面浓度的最大值及其出现的位置起决定性影响的是()。
- A.风速
- B.烟气有效高度
- C.扩散参数
- D.烟囱高度
-
好氧活性污泥的结构和功能中心是()。
- A.菌胶团
- B.放线菌
- C.原生动物
- D.轮虫
-
某种烟煤的收到基水分含量4.0%,干燥基灰分23.0%,干燥无灰基含碳84%,则其收到基的含碳为()。
- A.70%
- B.62%
- C.65%
- D.81%
-
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由建设单位按照国务院的规定报()审批。
- A.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 B.行业主管部门
- C.有审批权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 D.建设单位主管部门
-
以下哪一项不是明渠均匀流水力计算的基本问题()。
- A.验算渠道输水能力
- B.决定渠道底坡
- C.决定渠道断面尺寸
- D.决定渠道流速
-
测定大气中二氧化硫时,国家规定的标准分析方法为()。
- A.库仑滴定法
- B.四氯汞钾溶液吸收一盐酸副玫瑰苯胺分光亮度法
- C.紫外荧光法
- D.电导法
-
以下关于焚烧和热解说法错误的有()。
- A.焚烧是在有氧条件下进行,热裂解是在无氧或缺氧条件下进行
- B.焚烧产物主要是二氧化碳、水等,而热裂解的主要产物为裂解油,裂解气及固定碳
- C.焚烧是吸热过程,而热裂解是放热过程
- D.焚烧产生的二次污染物比热裂解过程难控制
-
清洁生产指标的选取原则不确切的是()。
- A.从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考虑
- B.体现污染治理思想,主要反映出建设项目建成后所使用的资源量及产生的废物量
- C.容易量化,既考虑到指标体系的可操作性
- D.数据易得
-
对于两相厌氧消化法的厌氧活性污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第一相的厌氧活性污泥处于缺氧或厌氧状态
- B.第一相的微生物组成为大量的产氢产乙酸菌和少量的产甲烷菌
- C.第二相的厌氧活性污泥处于绝对厌氧状态
- D.第二相的微生物组成有少量产氢产乙酸菌,绝大多数为产甲烷菌
-
城镇污水处理厂废气排放指标不包括()。
- A.氨
- B.硫化氢
- C.甲硫醇
- D.臭气浓度
-
柏努利方程中
表示()。
- A.单位重量流体具有的机械能
- B.单位重量流体具有的势能
- C.单位重量流体具有的动能
- D.单位重量流体具有的重力势能
-
GC主要用于测定环境样品中的()。
- A.重金属
- B.COD
- C.无机物
- D.有机污染物
-
对一般工程项目产生的固体废弃物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不包括()。
- A.固体废物的名称、组分、形态、数量等内容的调查清单,并分别列出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
- B.根据工业过程、各个产出环节提出防治措施并论证其可行性
- C.生活垃圾焚烧厂、危险废物填埋场和危险废物焚烧厂的污染控制标准
- D.提出最终处置措施方案
-
下列哪项不适用于《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关于城镇污水厂的管理的规定()。
- A.进水
- B.出水
- C.废气排放
- D.污泥处置
-
关于环境空气监测布点说法正确的是()。
- A.一级评价项目,监测点应包括评价范围内有代表性的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点位不少于8个
- B.三级评价项目,若评价范围内无例行监测点位,应设置2~4个监测点
- C.三级评价项目,若评价范围内无例行监测点位,应设置1~3个监测点
- D.二级评价项目,监测点应包括评价范围内有代表性的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监测点的数目依保护目标的多少而确定
-
Saltzmain系数一般是()。
- A.理论值
- B.经验值
- C.实验值
- D.其他
-
土壤中哪类微生物的数目最多()。
- A.放线菌
- B.真菌
- C.细菌
- D.酵母菌
-
离心式泵或风机的基本方程即欧拉方程可以看出,流体所获得的理论能头()。
- A.与叶轮进口速度无关
- B.与叶轮出口速度有关
- C.与输送流体密度有关
- D.与叶轮内部的流动过程有关
-
废水的BOD5与COD的比值为0.2,则废水的可生化性为()。
- A.可生化性很好,可采用生物处理工艺进行处理
- B.该废水的有机物易生物降解
- C.可生化性较差,不宜采用生物处理工艺进行处理
- D.该废水中的有机物可生物降解,能够逐步被微生物所利用
-
亚音速一元等熵气流在渐扩管道中随截面积增大,密度ρ()。
- A.减小
- B.增大
- C.不变
- D.不确定
-
气蚀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A.压力降低
- B.压力升高
- C.温度升高
- D.速度较大
-
在均匀流中断面单位能量沿程()。
- A.增加
- B.减少
- C.不变
- D.不确定
-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中对“环境敏感区”有明确规定,下列哪项属于其中的“需特殊保护地区”()。
- A.红树林
- B.自然保护区
- C.沙尘暴源区
- D.生态功能保护区
-
厌氧消化的适宜温度是()。
- A.20~30℃或35℃
- B.55℃或35℃
- C.20~30℃或55℃
- D.20℃或35℃
-
对于河流水质采样,当确定垂线上取样水深时,主要是根据垂线上水深的深度确定采样位置。如果在一条垂线上水深大于5m时,通常在水面下()处及在距离河底()处各取一个水样。
- A.0.5m;0.3m
- B.0.3m;0.5m
- C.0.5m;0.5m
- D.0.3m;0.3m
-
根据明渠恒定非均匀渐变流的基本微分方程,在a区()。
- A.A
- B.B
- C.C
- D.D
-
关于破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破碎是使小块固体废物颗粒分裂成细粉的过程
- B.破碎可使固体废物的容积减小,便于运输和贮存;为固体废物的下一步加工作准备;提高了焚烧、热分解、熔融等作业的稳定性和热效率
- C.破碎设备主要考虑破碎比这个技术指标
- D.常用的破碎机有拍式破碎机、冲击式破碎机、摆式破碎机、钻式破碎机等
-
估算有限长线源产生的环境浓度时,必须考虑的问题是()。
- A.有限长线源的长度
- B.有限长线源的源强
- C.有限长线源两端引起的“边缘效应”
- D.接受点的位置
-
大气降水采样器应高于基础面()。
- A.1.2m以上
- B.1.5m以上
- C.2m
- D.无所谓
-
对于一级评价项目,对其所在地区气象资料的调查期间,至少应为最近()年。
- A.5
- B.4
- C.2
- D.3
-
世界上第一个将环境影响评价用法律固定下来并建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国家是()。
- A.英国
- B.美国
- C.德国
- D.瑞典
-
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 A.固体废物管理的“三化”原则指的是“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
- B.固体废物的全过程管理原则是对固体废物收集—运输—处理—贮存—处置,在每一环节都将其作为污染源进行严格控制
- C.固体废物污染控制的“3R”原则是指避免产生原则,综合利用原则,妥善处置原则
- D.固体废物管理的“3 E.”原则是指减少产生原则,再利用原则,再循环原则
-
一分子丙酮酸进入TCA循环和呼吸链共可形成()分子ATP。
- A.12
- B.14
- C.15
- D.30
-
病毒体内一定具有的化学结构是()。
- A.核糖体
- B.蛋白质
- C.染色体
- D.DNA
-
微生物生长曲线中,细胞复制主要发生于()。
- A.迟滞期
- B.对数期
- C.稳定期
- D.衰亡期
-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规定,()对一个行政区域的环境质量负责。
- A.当地政府
- B.当地企业
- C.当地人民政府
- D.当地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