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环保工程师专业基础考试模拟卷(1)
-
硝酸盐被细胞吸收后,被用作电子受体还原为氮气的生物过程,称为()。
- A.氨的同化
- B.氨化作用
- C.硝化作用
- D.反硝化作用
-
细菌在生长曲线中的哪个时期开始积累贮藏物质?()
- A.适应期
- B.对数期
- C.稳定期
- D.衰亡期
-
病毒的繁殖过程不包括()。
- A.吸附
- B.复制与聚集
- C.有丝分裂
- D.释放
-
河流的自净作用是指河水中的污染物质在向下流动中浓度自然降低的现象,水体自净作用中的生物净化是指()。
- A.污染物质因为稀释、沉淀、氧化还原、生物降解等作用,而使污染物质浓度降低的过程
- B.污染物质因为水中的生物活动,特别是微生物的氧化分解而使污染物质浓度降低的过程
- C.污染物质因为氧化、还原、分解等作用,而使污染物质浓度降低的过程
- D.污染物质由于稀释、扩散、沉淀或挥发等作用,而使污染物质浓度降低的过程
-
根据地表水水域功能,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标准值分为五类,地表水V类水域适用于()。
- A.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
- B.鱼虾类越冬场、洄游通道、水产养殖区
- C.工业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
- D.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
-
关于湖泊、水库等封闭水体的多污染源环境容量的计算,下列哪点说明是错误的?()。
- A.以湖库的最枯月平均水位和容量来计算
- B.以湖库的主要功能水质作为评价的标准,并确定需要控制的污染物质
- C.以湖库水质标准和水体水质模型计算主要污染物的允许排放量
- D.计算所得的水环境容量如果大于实际排污量,则需削减排污量,并进行削减总量计算
-
对于两相厌氧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第一相的厌氧活性污泥处于缺氧或厌氧态
- B.第二相的厌氧活性污泥处于绝对厌氧态
- C.第一相的微生物组成含大量的产氢产乙酸菌和少量产甲烷菌
- D.第二相的微生物组成含少量的产氢产乙酸菌和大量产甲烷菌
-
在用钼酸铵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的总磷时,首先要对水样进行消解处理,使各种形态的磷转变为()。
- A.正磷酸盐
- B.缩聚磷酸盐
- C.有机磷
- D.单质磷
-
某污水排入一河流。已知污水最大流量为10000m3/d,BOD5浓度为20mg/L,水温为20℃。河流最小流量为0.5m3/s;溶解氧为饱和状态,水温为20℃。假设不含有机物,污水和河水瞬间完全混合,耗氧速率常数k1=0.434d-1、k1'=0.10d-1(20℃),计算2d后,河水中BOD5浓度。()
- A.2.44mg/L
- B.2.78mg/L
- C.1.50mg/L
- D.2.15mg/L
-
采用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的挥发酚,显色最佳的pH范围是()。
- A.9.0~9.5
- B.9.8~10.2
- C.10.5~11.0
- D.8.8~9.2
-
有一管材、管径相同的并联管路(见图),已知通过的总流量为0.08m3/3,管径d1=d2=200mm,管长l1=400mm,l2=800mm,沿程损失系数λ1=λ2=0.035,求管中流量Q1和Q2?()
- A.Q1=0.047m3/s,Q2=0.033m3/s
- B.Q1=0.057m3/s,Q2=0.023m3/s
- C.Q1=0.050m3/s,Q2=0.040m3/s
- D.Q1=0.050m3/s,Q2=0.020m3/s
-
对污染物在大气中扩散影响较小的气象因素是()。
- A.风
- B.云况
- C.能见度
- D.大气稳定度
-
关于空气中的微生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空气中微生物数量较多,而且可以长期存在
- B.城市上空的微生物比农村少
- C.空气中的微生物主要来源于地面、水面、动物体表、排泄物等
- D.—般情况,有植被的地表上空微生物比无植被的地表上空多
-
凯氏氮是指()。
- A.全部有机氮
- B.部分有机氮和氨氮
- C.硝态氮
- D.氨氮
-
以下哪项空气污染问题不属于全球大气污染问题?()
- A.光化学烟雾
- B.酸雨
- C.臭氧层破坏
- D.温室效应
-
城市污水处理厂进行升级改造时,其中强化脱氮除磷是重要的改造内容,12℃以上水温时,《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中氨氮、总氮、总磷标准分别小于()。
- A.5mg/L,15mg/L,10mg/L
- B.8mg/L,15mg/L,0.5mg/L
- C.5mg/L,20mg/L,10mg/L
- D.5mg/L,15mg/L,0.5mg/L
-
若在对数期50min时测得大肠杆菌数为1.0×104cfu/mL,培养450min时大肠杆菌数为1.0×1011cfu/mL,则该菌的细胞生长繁殖速率为多少?()
- A.1/17
- B.1/19
- C.1/21
- D.1/23
-
将氨氧化为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的生物过程,称为()。
- A.氨的同化
- B.氨化作用
- C.硝化作用
- D.反硝化作用
-
下列关于无限空间气体淹没紊流射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不同形式的喷嘴,紊流系数确定后,射流边界层的外边界线也就被确定,并且按照一定的扩散角向前做扩散运动
- B.气体射流中任意点上的压强小于周围气体的压强
- C.在射流主体段的不断混掺,各射流各断面上的动量不断增加,也就是单位时间通过射流各断面的流体总动量不断增加
- D.紊动射流横断面上流速分布规律是:轴心处速度最大,从轴心向边界层边缘速度逐渐减小至零。越靠近射流出口,各断面速度分布曲线的形状越扁平化
-
按规定量将固体废弃物浸出液给小白鼠(或大白鼠)灌胃,经过48h,记录白鼠的死亡率,该实验是为了鉴别固体废弃物的哪种有害特性?()
- A.急性毒性
- B.浸出毒性
- C.吸入毒性
- D.慢性毒性
-
燃煤电厂烟气测试结果如下:CO29.7%,O27.3%,水汽6%,CO浓度极低,其余气体主要为N2,干烟气SO2含量0.12%(V/V),折算到空气过剩系数1.4时的SO2浓度为()。
- A.3428.6mg/m3
- B.3310.3mg/m3
- C.3551.1mg/m3
- D.1242.9mg/m3
-
在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中,可以根据污泥中微生物的种属判断处理水质的优劣,当污泥中出现较多轮虫时,一般表明水质()。
- A.有机质较高,水质较差
- B.有机质较低,水质较差
- C.有机质较低,水质较好
- D.有机质较高,水质较好
-
某城市日产生活垃圾800t。分选回收废品后剩余生活垃圾720t/d,采用厌氧消化工艺对其进行处理,处理产生的沼气收集后采用蒸汽锅炉进行发电利用。对分选后垃圾进行分析得出:干物质占40.5%,可生物降解的干物质占干物质的74.1%,1kg可生物降解的干物质最大产沼气能力为0.667m3(标态)。假设沼气的平均热值为18000kJ/m3(标态),蒸汽锅炉发电效率为30%,试计算该生活垃圾处理厂的最大发电功率是多少?()
- A.7MW
- B.8MW
- C.9MW
- D.10MW
-
管道直径1:2的两管串联,正反两方向流动流量相同,其局部损失:
- A.从大到小的损失大
- B.从小到大的损失大
- C.一样大
- D.不确定
-
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必须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行招标发包,某些勘察设计,经有关主管部门的批准,可以直接发包,下列各项中不符合直接发包条件的是()。
- A.采用特定专利或者专有技术
- B.建筑艺术造型有特殊要求的
- C.与建设单位有长期业务关系的
- D.国务院规定的其他建筑工程勘察、设计
-
一组测定值由小到大顺序排列为18.31、18.33、18.36、18.39、18.40、18.46,已知时,狄克逊(Dixon)检验临界值Q0.05=0.560,Q0.01=0.698,根据狄克逊检验法检验最大值18.46为()。
- A.正常值
- B.偏离值
- C.离群值
- D.非正常值
-
在长、宽、髙分别为6m、5m、4m的房间内,顶棚全部安装平均吸声系数为0.65的吸声材料,地面及墙面表面为混凝土,墙上开有长1m、宽2m的玻璃窗4扇,其中混凝土面的平均吸声系数为0.01,玻璃窗的平均吸声系数为0.1,求该房间内表面吸声量为多少?()
- A.19.5m2
- B.21.4m2
- C.20.6m2
- D.20.3m2
-
采取固体废物检测样品时,一般取样品的质量为()。
- A.15g
- B.20g
- C.25g
- D.视情况而定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开大阀门,管路特性曲线会变得更陡
- B.泵的工作点是管路特性曲线与泵的特性曲线交点
- C.管路特性曲线与管壁粗糙度无关
- D.阀门开大或关小,泵的工况点不变
-
在垃圾填埋的酸化阶段,渗滤液的主要特征表现为下列哪项?()
- A.COD和有机酸浓度较低,但逐渐升高
- B.COD和有机酸浓度都很高
- C.COD和有机酸浓度降低,pH值介于6.5~7.5之间
- D.COD很低,有机酸浓度很高
-
已知河流某均匀河段的流量为5m3/s,河段始端河水的BOD5浓度为25mg/L,河段末端河水的BOD5为20mg/L,河流的功能区划为IV类水质,该河段BOD5的环境容量状况为()。
- A.没有静态环境容量,还有动态环境容量
- B.有静态环境容量,也有动态环境容量
- C.没有静态环境容量,也没有动态环境容量
- D.没有动态环境容量,还有静态环境容量
-
关于烟气抬升及其高度计算,下列说法不全面的是()。
- A.烟囱的有效高度为烟囱的几何高度与烟气的抬升高度之和
- B.产生烟气抬升的原因是烟气在烟囱出口具有一定的初始动量,同时周围空气对烟气产生一定的浮力
- C.决定烟气抬升高度的主要因素为烟气出口流速、烟囱出口内径以及烟气与周围大气之间的温差
- D.烟气抬升高度的常用计算公式包括霍兰德(Holland)公式、布里格斯(Briggs)公式和我国国家标准中规定的公式
-
某电厂燃煤机组新安装了烟气脱硫系统,设计脱硫效率为90%,改造前燃煤的含硫量平均为0.8%,改造后改烧含硫量1.5%燃煤。改造前排烟温度为125℃,改造后排烟温度为80℃,改造后有效源高由原先的327m下降到273m。在假定250m到350m高度区间风速基本不变的条件下,脱硫改造后,该机组对D稳定度时下风向8km处(σy=405m,σz=177m)地面SO2浓度的贡献值为()。
- A.改造前的18.75%
- B.改造前的27.75%
- C.改造前的31.45%
- D.改造前的16.77%
-
水泥厂向大气排出的主要污染物是()。
- A.烟尘
- B.烟尘、氧化酶
- C.水泥尘
- D.水泥尘、烟尘
-
有一条长直的棱柱形渠道,梯形断面,底宽b=2.0m,边坡系数m=1.5,糙率n=0.025,底坡=0.002,设计水深h0=1.5m,试求通过流量?()
- A.16.4m3/s
- B.10.31m3/s
- C.18.00m3/s
- D.20.10m3/s
-
在蛋白质水解过程中,参与将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肽的酶属于()。
- A.氧化酶
- B.水解酶
- C.裂解酶
- D.转移酶
-
某低速送风管,管道断面为矩形,长a=250mm,宽b=200mm,管中风速v=3.0m/s,空气温度t=30°C,空气的运动黏性系数v=16.6X10-6m2/s,试判别流态。()
- A.层流
- B.紊流
- C.急流
- D.缓流
-
某种燃料在干空气条件下(假设空气仅由氮气和氧气组成,其体积比为3.78)燃烧,烟气分析结果(干烟气)为:CO210%,O24%,CO1%。则燃烧过程的过剩空气系数是多少?
- A.1.22
- B.1.18
- C.1.15
- D.1.04
-
关于环境污染的定义,下列哪点说明是正确的?()
- A.排入环境的某种污染物使得环境中该种污染物的浓度发生了变化
- B.排入环境的某种污染物破坏了该环境的功能
- C.排入环境的某种污染物超出了该环境的环境容量
- D.排入环境的某种污染物超出了环境的自净能力
-
两水池用虹吸管连接,管路如图所示。已知上下游水池的水位差H为2m,管长L1为3m,L2为5m,L3为4m,管径为100mm,沿程阻力系数为0.026,进口阻力系数为0.5,弯头阻力系数为1.5,出口阻力系数为1.0。求通过虹吸管的流量,并说明在上下游水位差不变的条件下,哪些措施可以提高虹吸管的流量?()
- A.Q=0.0178m3/s,减小虹吸管管径,可以增大出流量
- B.Q=0.0178m3/s,减小虹吸管长度,可以增大出流量
- C.Q=1.78m3/s,增大虹吸管管径,可以增大出流量
- D.Q=1.78m3/s,减小虹吸管内壁的粗糙度,可以增大出流量
-
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定,被淘汰的、严重污染大气环境的落后设备应遵守下列哪项规定?()
- A.未经有关部门批准,不得转让给他人使用
- B.转让给他人使用的,应当防止产生污染
- C.不得转让给没有污染防治能力的他人使用
- D.不得转让给他人使用
-
水体发黑发臭的原因是()。
- A.有机物污染
- B.重金属污染
- C.生物污染
- D.N和P污染
-
关于稳定塘污水处理系统,下列哪点说明是错误的?()
- A.稳定塘处理系统基建投资省,但占地面积较大
- B.稳定塘处理系统运行管理方便,但运行效果受自然气候影响较大
- C.稳定塘出水及塘体内可进行污水资源化利用,但易形成地下水等二次污染
- D.稳定塘系统可以处理多种污水,而且处理负荷没有限制
-
在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中,下列不属于工程分析主要内容的是()。
- A.建设项目的名称、地点、建设性质及规模
- B.建设项目的主要原料、燃料及其来源和储运情况
- C.废物的综合利用和处理、处置方案
- D.交通运输情况及场地的开发利用
-
离心泵组向高位水池供水,在高位池的水位升高过程中,每台离心水泵的扬程随之升高,流量随之下降,这一变化的原因属于()。
- A.管路阻抗系数的变化
- B.管路特性曲线的平移
- C.水泵特性曲线的变化
- D.水泵运行台数的变化
-
下列不属于五界系统的是()。
- A.原核生物界
- B.真核生物界
- C.真菌界
- D.原生生物界
-
依据有关水域功能和标准分类规定,我国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应当执行标准中规定的哪类标准?()。
- A.I类
- B.II类
- C.III类
- D.IV类
-
下列关于硫元素及其循环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硫是生物必需的大量元素之一
- B.硫是生物体内某些氨基酸、维生素和辅酶的成分
- C.有机硫化物被微生物分解而释放出硫化氢的过程叫脱硫作用
- D.反硫化作用是将H2S氧化成硫单质的过程
-
采集工业企业排放的污水样品时,第一类污染物的采样点应设在()。
- A.企业的总排放口
- B.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的排放口
- C.接纳废水的市政排水管道或河渠的入口处
- D.污水处理池中
-
下列关于酶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加快反应速度,同时改变反应平衡点
- B.具有高度的专一性
- C.反应条件温和
- D.对环境条件很敏感
-
关于对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规定的行为将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下列处罚不符合本法规定的是()。
- A.未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同意,擅自拆除或者闲置防治的设施,污染物排放超过规定的排放标准的,由单位主管部门监督重新安装使用
- B.对经限期治理逾期未完成治理任务的企业事业单位,除依照国家规定加收超标准棑污费外,可以根据所造成的危害后果处以罚款,或者责令停业、关闭
- C.建设项目的防治污染设施没有建成或者没有达到国家规定的要求,投入生产或者使用的,由批准该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生产或者使用,可以并处罚款
- D.对违反本法规定,造成环境污染事故的企业事业单位,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依照法律规定行使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根据所造成的危害后果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对有关责任人员由其所在单位或者政府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
-
幕景分析法是国家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中推荐的用于预测的方法之一,下面有关幕景分析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哪项?()
- A.幕景分析法通常用来对预测对象的未来发展作出种种设想或预计,是一种直观的定性预测方法
- B.幕景分析法从现在的情况出发,把将来发展的可能性以电影脚本的形式进行综合描述
- C.幕景分析法不只描绘出一种发展途径,而是把各种可能发展的途径,用彼此交替的形式进行描绘
- D.幕景分析法所描述的是未来发展某一时刻静止的图景
-
生物除磷是利用聚磷菌在厌氧条件下和好氧条件下所发生的作用,最终通过排泥去除,这两个作用分别是()。
- A.放磷和吸磷
- B.吸磷和放磷
- C.都是吸磷
- D.都是放磷
-
已知某污水处理厂出水TN为18mg/L,氨氮2.0mg/L,则出水中有机氮浓度为()。
- A.16mg/L
- B.6mg/L
- C.2mg/L
- D.不能确定
-
用重量法测定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浓度。采样流量为1.2m3/min,连续采样24h,现场气温为15°C,大气压力为98.6kPa,采样前后滤膜增重302mg。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浓度为()。
- A.0.19mg/m3
- B.0.17mg/m3
- C.11mg/m3
- D.10mg/m3
-
微生物不同的呼吸方式产生的能量不同,下列正确的是()。
- A.好氧呼吸>厌氧呼吸
- B.厌氧呼吸>好氧呼吸
- C.发酵>好氧呼吸
- D.发酵>厌氧呼吸
-
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可燃性气体应当回收利用,不具备回收利用条件而向大气排放的,应当进行()。
- A.防治污染处理
- B.充分燃烧
- C.脱尘脱硫处理
- D.净化
-
在矩形明渠中设置一薄壁堰,水流经堰顶溢流而过,如图所示。已知渠宽为4m,堰高为2m,堰上水头H为1m,堰后明渠中水深h为0.8m,流量Q为6.8m3/S。若能量损失不计,则堰壁上所受动永压力R的大小和方向分别是()。
- A.R=153kN,方向向右
- B.R=10.6kN,方向向右
- C.R=153kN,方向向左
- D.R=10.6kN,方向向左
-
下列关于设置监测项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水质监测项目可依据水体功能和污染源的类型不同而异
- B.水质监测可分为环境水体监测和水污染源监测
- C.臭氧是大气和废气监测项目的必测项目
- D.监测大气污染物时,根据优先监测原则选择那些危害大、涉及范围广、已建立成熟的测定方法,并有标准可比的项目进行监测
-
受到有机污染的水体内生长的水蚤与在清洁水体中的水蚤相比较,其红颜色将()。
- A.更加浅
- B.更加深
- C.不变
- D.不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