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全国注册环保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专业基础试卷四
-
根据《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传染病、结核病医院污水采用氯化消毒时,接触时间应该( )。
- A.≥0.5小时
- B.≥l.5小时
- C.≥5小时
- D.≥6.5小时
-
环境空气质量根据功能区划分为三类,对应执行三类环境质量标准,执行一级标准时,二氧化硫年平均限值为( )。
- A.0.02mg/m3(标准状态)
- B.0.05mg/m3(标准状态)
- C.0.06mg/m3(标准状态)
- D.0.15mg/m3(标准状态)
-
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必须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行招标发包,某些勘察设计,经有关主管部门的批准,可以直接发包,下列各项中不符合直接发包条件的是( )。
- A.采用特定专利或者专有技术
- B.建筑艺术造型有特殊要求的
- C.与建设单位有长期业务关系的
- D.国务院规定的其他建筑工程勘察、设计
-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公众参与是指( )。
- A.征求建设项目受益群众对环境影响报告书草案的意见
- B.征求建设项目周边对建设项目持反对意见群众对环境影响报告书草案的意见
- C.征求报告书编制单位职工对环境影响报告书草案的意见
- D.举行论证会、听证会、或者采取其他形式,征求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对环境影响报告书草案的意见
-
设单位时间内入射的声能为E0反射的声能为E1吸收的声能为Ea透射的声能为Ey,吸声系数可以表达为( )。
- A.a=Ea/Eo
- B.a=E1/E0
- C.a=Ey/E0
- D.Ea+Ey/E0
-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中交通运输噪声是指( )。
- A.机动车辆、铁路机车、机动船舶、航空器等交通运输工具在运行时所产生的声音
- B.机动车辆、铁路机车、机动船舶、航空器等交通运输工具在调试时所产生的声音
- C.机动车辆、铁路机车、机动船舶、航空器等交通运输工具在运行时所产生的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噪声
- D.机动车辆、铁路机车、机动船舶、航空器等交通运输工具在调试时所产生的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噪声
-
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影响与波长有关,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是( )。
- A.微波
- B.短波
- C.中波
- D.长波
-
废计算机填埋处置时的主要污染来源于( )。
- A.酸溶液和重金属的释放
- B.有机溴的释放
- C.重金属的释放
- D.有机溴和重金属的释放
-
喷雾燃烧法可回收的废酸种类为( )。
- A.硝酸
- B.硫酸
- C.盐酸
- D.硝酸和硫酸
-
某厂原使用可燃分为63%的煤做燃料,现改用经精选的可燃分为70%的煤,两种煤的可燃分热值相同,估计其炉渣产生量下降的百分比为( )。
- A.约25%
- B.约31%
- C.约37%
- D.约43%
-
固体废弃物厌氧消化器中物料出现酸化迹象时,适宜的调控措施为( )。
- A.降低进料流量
- B.增加接种比
- C.加减中和
- D.强化搅拌
-
生活垃圾焚烧厂日处理能力达到( )水平时,宜设置3条以上生产线。
- A.大于300t/d
- B.大于600t/d
- C.大于900t/d
- D.大于1200t/d
-
下列会造成烟气抬升高度的减少的是( )。
- A.风速增加,排气速率增加,烟气温度增加
- B.风速减小,排气速率增加,烟气温度增加
- C.风速增加,排气速率减小,烟气温度减小
- D.风速减小,排气速率增加,烟气温度减小
-
以下关于逆温和大气污染的关系,不正确的是( )。
- A.在晴朗的夜间到清晨,较易形成辐射逆温,污染物不易扩散
- B.逆温层是强稳定大气层,污染物不易扩散
- C.空气污染事件多数发生在有逆温层和静风的条件下
- D.电厂烟囱等高架源因污染物排放量大,逆温时一定会造成污染
-
下列关于阶段曝气活性污泥法的工艺流程中,不是其主要特点的是( )。
- A.废水沿池长分段注入曝气池,有机物负荷分布较均衡
- B.废水分段注入,提高了曝气池对冲击负荷的适应能力
- C.混合液中的活性污泥浓度沿池长逐步降低
- D.能耗较大,出流混合液的污泥浓度较高
-
对污染物在大气中扩散影响较小的气象因素是( )。
- A.风
- B.云况
- C.能见度
- D.大气稳定度
-
曝气池混合液SVl指数是指( )。
- A.曝气池混合液悬浮污泥浓度
- B.曝气池混合液在1000mL量筒内静止沉淀30min后,活性污泥所占浓度
- C.曝气池混合液静止沉淀30min后,每单位重量干泥所形成湿污泥的体积
- D.曝气池混合液中挥发性物质所占污泥量的比例
-
某污水处理厂采用A/A/O生物脱氮除磷工艺,某段时间硝化效果变差,下列可能导致硝化效果变差的主要原因是( )。
- A.系统反硝化效果变差,缺乏硝化推动力
- B.进水有机物浓度下降
- C.曝气池曝气强度减弱,溶解氧浓度偏低
- D.污泥负荷降低
-
厌氧消化是常用的污泥处理方法,很多因素影响污泥的厌氧消化过程,关于污泥厌氧消化的影响因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甲烷化阶段适宜的pH值在6.8~7.2
- B.高温消化相对于中温消化,消化速度加快,产气量提高
- C.厌氧消化微生物对基质同样有一定的营养要求,适宜C/N为[(10~20):1]
- D.消化池搅拌越强烈,混合效果越好,传质效率越高
-
河流自净作用是指河水中的污染物质在向下游中浓度自然降低的现象,水体自净作用中的生物进化是指( )。
- A.污染物质因为稀释、沉淀、氧化还原、生物降解等作用,而使污染物质浓度降低的过程
- B.污染物质因为水中的生物活动,特别是微生物的氧化分解而使污染物质浓度降低的过程
- C.污染物质因为氧化、还原、分解等作用,而使污染物质浓度降低的过程
- D.污染物质因为稀释、扩散、沉淀或挥发等作用,而使污染物质浓度降低的过程
-
已知某污水总固体含量680mg/L,其中溶解固体420mg/L,悬浮固体中的灰60mg/L,则污水中的SS和VSS为( )。
- A.200mg/L和60mg/L
- B.200mg/L和360mg/L
- C.260mg/L和200mg/L
- D.260mg/L和60mg/L
-
已知某污水处理厂出水TN为18mg/L,氨氮2.0mg/L,则出水中有机氮浓度为( )。
- A.16mg/L
- B.6mg/L
- C.2mg/L
- D.不确定
-
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质浓度可用COD或BOD来表示,如果以CODB表示有机污染物中可以生物降解的浓度,BODL表示全部生化需氧量,则有( )。
- A.因为CODB和BODL都表示有机污染物的生化降解部分,放有CODB=BODL
- B.因为即使进入内源呼吸状态,微生物降解有机物时只能利用CODB的一部分,故有CODB大于BODL
- C.因为CODB是部分的化学需氧量,而BODL为全部的生化需氧量,故有CODB小于BODL
- D.因一个是化学需氧量,一个是生化需氧量,故不好确定
-
已知某地规划基准年的GDP是20亿元,GDP年增长率l0%,S02排放系数为140吨/亿元,计算基准年后第5年的S02排放量(5年内SO2排放系数视为不变)为( )。
- A.3800吨/年
- B.3920吨/年
- C.4508吨/年
- D.4565吨/年
-
环境规划编制应遵循的原则之一是( )。
- A.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原则
- B.环境建设优先原则
- C.经济发展优先原则
- D.城市建设优先原则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环境污染是大量污染物排放环境,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引起环境质量下降
- B.环境污染危害人类及其他生物的正常生存和发展
- C.生态破坏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
- D.生态破坏是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受到破坏,使人类的生态环境质量下降
-
环境质量与环境价值的关系是( )。
- A.环境质量好的地方环境价值一定高
- B.环境质量等于环境价值
- C.环境质量好的地方环境价值不一定高
- D.环境质量的数值等于环境价值的数值
-
为了确定一个工业区的环境空气背景值,通常需要在( )设立监测点。
- A.工业区中心
- B.工为区边界
- C.工业区主导风向的上风向
- D.工业区监测期间的上风向
-
环境容量是指( )。
- A.环境能够容纳的人口数
- B.环境能够承载的经济发展能力
- C.不损害环境功能的条件下能容纳的污染物量
- D.环境能够净化的污染物量
-
急性毒性初筛试验是采用( )时间来观察动物的死亡情况。
- A.24h
- B.7d
- C.14d
- D.20d
-
( )是模拟55dB到85dB的中等强度噪声的频率特性的。
- A.A计权声级
- B.B计权声级
- C.C计权声级
- D.D计权声级
-
关于环境污染的定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排入环境的某种污染物使得环境中该种污染物的浓度发生了变化
- B.排入环境的某种污染物破坏了该环境的功能
- C.排入环境的某种污染物超出了该环境的环境容量
- D.排入环境的某种污染物超出了环境的自净能力
-
日本历史上曾经发生的“骨痛病”与( )金属对环境的污染有关。
- A.Pb
- B.Cr
- C.Hg
- D.Cd
-
吸收法测定大气气中的S02,吸收液体体积为10mL,采样流量为0.5L/min,采样时间1h,采样时气温为30℃,大气压为100.5kPa,将吸收液稀释至20mL,用比色法测得S02浓度为0.2mg/L,则大气中S02在标准状态下的浓度为( )。
- A.0.15mg/m3
- B.0.075mg/m3
- C.0.13mg/m3
- D.0.30mg/m3
-
污水生物处理工艺中,通常用( )指标来表示活性污泥曝气池中微生物含量情况。
- A.103~105℃烘干的总悬浮固体
- B.180℃烘干的熔解性总固体
- C.550℃灼烧所剩得挥发性固体的含量
- D.550℃灼烧所剩得固定性固体的含量
-
计算100mg/L苯酚水溶液的理论COD的值是( )。
- A.308mg/L
- B.238mg/L
- C.34mg/L
- D.281mg/L
-
在污水生物处理系统中,鞭毛虫大量出现的时期为( )。
- A.活性污泥培养初期或在处理效果较差时
- B.活性污泥培养中期或在处理效果较差时
- C.活性污泥培养后期或在处理效果较差时
- D.活性污泥内源呼吸期,生物处理效果较好时
-
下述方法中,常用作有机物分析的方法是( )。
- A.原子吸收法
- B.沉淀法
- C.电极法
- D.气相色谱法
-
对于江、河水体,当水深为7m时,应该在( )位置布设采样点。
- A.水的表面
- B.1/2水深处
- C.水面以下0.5m处,河底以上0.5m处各一点
- D.水的上、中、下层各一点
-
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从多到少依次为( )。
- A.细菌、真菌、放线菌、藻类、原生动物和微型动物
- B.细菌、放线菌、真菌、藻类、原生动物和微型动物
- C.真菌、放线菌、细菌、藻类、原生动物和微型动物
- D.真菌、细菌、放线菌、藻类、原生动物和微型动物
-
在蛋白质水解过程中,参与将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肽的酶属于( )。
- A.氧化酶
- B.水解酶
- C.裂解酶
- D.转移酶
-
下列各项中,不是微生物特点的是( )。
- A.个体微小
- B.不易变异
- C.种类繁多
- D.分布广泛
-
细菌的核糖体游离于细胞质中,核糖体的化学成分是( )。
- A.蛋白质和脂肪
- B.蛋白质和RNA
- C.RNZ
- D.蛋白质
-
一个葡萄糖分子通过糖酵解途径,细菌可获得ATP分子的个数为( )。
- A.36个
- B.8个
- C.2个
- D.32个
-
两台同型号水泵在:外界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并联工作,并联时每台水泵工况点与单泵单独工作时工况点相比,出水量( )。
- A.有所增加
- B.有所减少
- C.相同
- D.增加1倍
-
如图所示,输水管道中设有阀门,已知管道直径为50mm,通过流量为3.34L/s,水银压差计读值△h=150mm,水的密度P=1000kg/m3,水银的密度P'=l3600kg/m3,沿程水头损失不计,阀门的局部水头损失系数s是( )。
- A.12.8
- B.1.28
- C.13.8
- D.1.38
-
常压下,空气温度为23℃时,绝热指数k=1.4,气体常数R=287J/(kg?K),声速为( )。
- A.330m/s
- B.335m/s
- C.340m/s
- D.345m/s
-
喷口或喷嘴射入无限广阔的空问,并且射流出口的雷诺数较大则称为紊流自由射流,其主要特征是( )。
- A.射流主体段各断面轴向分布不相似
- B.射流各断面的动量守恒
- C.射流起始段中流速的核心区为长方形
- D.射流各断面的流量守恒
-
在无压圆管均匀流中,其他条件不变,通过最大流量时的充满度鲁为( )。
- A.0.81
- B.0.87
- C.0.95
- D.1.0
-
长管并联管道与各并联管段的( )。
- A.水头损失相等
- B.总能量损失相等
- C.水力坡度相等
- D.通过的流量相等
-
明渠流临界状态时,断面比能e与临界水深hk的关系是( )。
- A.e=hk
- B.e=2/3hk
- C.e=2/3hk
- D.e=2hk
-
从物理意义上讲,能量方程表示的是( )。
- A.单位重量液体的位能守恒
- B.单位重量液体的动能守恒
- C.单位重量液体的压能守恒
- D.单位重量液体的机械能守恒
-
有两根管道,直径d,长度l和绝对粗糙度k均相等,一根输送水,另一根输送油,当两根管道中流体的流速v相等时,两者沿程水头损失hj相等的流区是( )。
- A.层流区
- B.紊流光滑区
- C.紊流过渡区
- D.紊流粗糙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