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注册化工工程师考试公共基础精选练习题及答案1
-
气流干燥器的干燥作用主要发生在干燥管的()。
- A.进口段
- B.出口段
- C.中间段
- D.整个干燥管内
-
工程造价的计价特征是()。
- A.单件性和大额性计价特征
- B.多次性和复杂性计价特征
- C.单件性和多次性计价特征
- D.多次性和大额性计价特征
-
内循环式冷却结晶器属于()。
- A.间壁换热釜式结晶器
- B.直接接触冷却结晶器
- C.真空冷却结晶器
- D.蒸发型结晶器
-
()阶段的估算需采用流动资金扩大指标和估算法。
- A.规划
- B.项目建议书
- C.可行性研究
- D.评估
-
由下面()的热效率表达式可以得出第二类永动机是不可能的。
- A.狄塞耳循环
- B.卡诺循环
- C.朗肯循环
- D.布雷顿循环
-
为了使结晶器具有较大生产能力,同时得到希望的晶体粒度,结晶操作应控制溶液的过饱和度在()。
- A.稳定区
- B.介稳区
- C.不稳区
- D.介稳区与不稳区均可
-
若某项目1年建成并投产,装置寿命期为10年,每年净收益2万元,按10%折现率计算恰好在寿命期内把初期投资全部收回(P/A,10%,10)=6.145,则该项目初期投入为()。
- A.20万元
- B.18.42万元
- C.12.29万元
- D.10万元
-
在某压力下,将含甲醇0.45(摩尔分数)的甲醇-水混合物进行闪蒸,规定汽化率为0.55,进料量为20kmol/h,操作范围内汽液平衡关系为y=0.46x+0.525。则闪蒸后气相产品的流量为()。
- A.11.02kmol/h
- B.9.01kmol/h
- C.14.14kmol/h
- D.12.50kmol/h
-
同一体系的平衡吸附量随温度升高的变化趋势是()。
- A.增高
- B.下降
- C.不变
- D.无法判断
-
一般来说,自动控制系统在阶跃扰动的作用下,希望得到的过渡过程是()
- A.非震荡发散过程
- B.衰减过程
- C.等幅震荡过程
-
执行器的气开、气关选择原则是由()决定的
- A.工艺生产设备和人身安全
- B.控制机构的正、反作用
- C.执行机构的正、反作用
- D.控制机构的正、反作用和执行机构的正、反作用
-
化工用塔式设备通常有填料和板式塔,为在新建工厂考虑经济投资应选用(),老厂改造考虑提高效率应选用()
- A.新式填料、板式
- B.新式填料、新式填料
- C.板式、新式填料
-
要使含水量为97.5%的淤泥体积减少一半,则含水量应降低到( )
- A.95%
- B.92%
- C.90%
- D.48.75%
-
气开、气闭控制阀选择的原则是( )
- A.调节器的正反作用
- B.执行器的正反作用
- C.过程控制装置的调节规律
- D.工艺的安全角度考虑
-
化工生产现场管道的壁厚的选择依据是( )
- A.物料的温度
- B.物料的压力
- C.物料的特性
- D.以上都对
-
10000kg某溶液经两效蒸发器后,浓度由15%上升到45%,其中在一效蒸发器蒸发掉的水分为3800kg,则溶液在离开一效蒸发器时的溶液浓度为()
- A.15%
- B.20%
- C.24.19%
- D.45%
-
由于从安全方面考虑,某工厂不得不向外释放噪声,但得事先向以下哪个部门请示:()
- A.当地公安部门
- B.当地监察局
- C.当地环保局
- D.当地勘测部门
-
一列火车在从远处行驶到站,以及离开此站的过程中,接站乘警所听见火车之气鸣声频率变化为()
- A.逐渐升高
- B.逐渐降低
- C.先升高,后降低
- D.先降低,后升高
-
化工用塔式设备通常有填料和板式塔,为在新建工厂考虑经济投资应选用(),老厂改造考虑提高效率应选用( )
- A.新式填料、板式
- B.新式填料、新式填料
- C.板式、新式填料
- D.板式、板式
-
一般来说,自动控制系统在阶跃扰动的作用下,希望得到的过渡过程是()
- A.非震荡发散过程
- B.衰减过程
- C.等幅震荡过程
- D.发散震荡过程
-
某混合液中两组分的相对挥发度为1,问该混合液用精馏的方法加以分离的难易程度()
- A.越容易
- B.越不容易
- C.不能分离
- D.不能确定
-
车间布置设备时,换热器和一些反应器多采用( )
- A.露天布置,以减少建筑物的费用、降低毒物的积累
- B.露天布置,以保护设备,使设备不受冷、热的影响
- C.室内布置,以减少建筑物的费用、降低毒物的积累
- D.室内布置,以保护设备,使设备不受冷、热的影响
-
用水蒸汽加热某流体,若保持其它条件不变,流体的流量增加一倍,要使流体出口温度不变,则列管式加热器的应增至原来的()倍
- A.1
- B.2
- C.3
- D.4
-
在恒定干燥条件下用热空气干燥某热敏物料,且干燥属于降速阶段,欲缩短干燥时间,可采取的最有效措施是( )。
- A.提高空气流速
- B.提高空气温度
- C.降低空气相对湿度
- D.增大干燥面积,减薄物料厚度
-
沉降槽和除尘室的生产能力与其底面积和高度的关系( )
- A.与底面积和高度都无关
- B.与底面积有关,与高度无关
- C.与底面积无关,与高度有关
- D.与底面积和高度都有关
-
对一定大小气缸的活塞式压气机,因余隙容积的存在( )。
- A.使压缩每公斤气体的理论耗功增大,压气机生产量下降
- B.使压缩每公斤气体的理论耗功增大,压气机生产量不变
- C.使压缩每公斤气体的理论耗功不变,实际耗功增大,压气机生产量下降
- D.使压缩每公斤气体的理论耗功不变,实际耗功增大,压气机生产量不变
-
通常,一个物理吸附过程包括外扩散、内扩散和吸着3个步骤。吸附速率的控制步骤大多是( )。
- A.外扩散速率和内扩散速率
- B.吸着速率
- C.外扩散速率
- D.3个速率综合作用
-
对于液体的吸附,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愈大,其平衡吸附量将( )。
- A.无影响
- B.愈大
- C.愈小
- D.无法判断
-
湿空气在预热器内由温度t1被加热至温度t2的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参数是( )。
- A.相对湿度
- B.露点温度 td
- C.湿球温度 tw
- D.焓I
-
有一钴镍的硫酸盐水溶液,现欲把其中的钴与镍分离,应选用()。
- A.精馏
- B.反渗透
- C.液液萃取
- D.离子交换
-
气流干燥器的干燥作用主要发生在干燥管的( )。
- A.进口段
- B.出口段
- C.中间段
- D.整个干燥管内
-
用流化床干燥器干燥某晶状湿物料,每小时将1000 kg的湿物料由含水量6%(湿基,下同)干燥至0.5%。干燥介质为空气,空气的初始温度为20℃,相对湿度50%,在预热器中将空气加热至150℃后送入干燥器,出干燥器的废气温度为75℃。设干燥器为理想干燥器,则新鲜空气消耗量接近( )。
- A.1892 kg/h
- B.1906 kg/h
- C.2027 kg/h
- D.1783 kg/h
-
对于一定湿度H的湿空气,总压P一定,干球温度t升高,则湿球温度tw( )。
- A.不变
- B.增加
- C.减小
- D.不确定。
-
在被水蒸气饱和的湿空气(空气温度为50℃)中插入一支湿球温度计,温度计的读数应( )。
- A.大于50℃
- B.小于50℃
- C.等于50℃
- D.不确定
-
晶体的均匀性是指晶体中任一宏观质点的( )。
- A.物理性质相同
- B.晶体结构相同
- C.化学组成相同
- D.物理性质、化学组成及晶体结构相同
-
晶习是指( )。
- A.一定环境中晶体外部形态
- B.晶体的物理性质
- C.晶体的化学组成
- D.是上述三者的综合
-
一蒸发器每小时将1000 kg/h的NaCl水溶液由质量分数为0.05浓缩至0.30,则浓缩液量为( )。
- A.166.7 kg/h
- B.50 kg/h
- C.300 kg/h
- D.833.3 kg/h
-
对上题的干燥系统,预热器的加热量接近( )。
- A.69.44 kW
- B.69.95 kW
- C.74.41 kW
- D.65.46 kW
-
采用带废气循环的理想干燥器干燥湿物料。新鲜空气状态:t0=20℃,;废气状态:t2=50℃,。混合时新鲜空气与废气中的绝干气的质量比为1:3。将此混合器在预热器内加热升温后送入干燥器,干燥器内1200 kg/h的湿物料自含水量0.2(干基,下同)降至0.01。假设系统热损失可忽略,干燥过程等焓。则预热器的加热量接近( )。
- A.40.9 kW
- B.163.5 kW
- C.653.7 kW
- D.409 kW
-
在恒定干燥条件下干燥某湿物料,使物料由含水量X1=0.2干燥至X2=0.05所需时间为2.0 h。已知物料临界含水量Xc=0.15,平衡含水量X*=0.01,降速段干燥速率与含水量呈线性关系,则物料含水量由0.3降至0.02(均为干基含水量)所需的时间接近( )。
- A.4.610 h
- B.1.331 h
- C.3.278 h
- D.3.681 h
-
单效蒸发中,原料液的温度越高,蒸发时的单位蒸气消耗量( )。
- A.越大
- B.越小
- C.不变
- D.无法确定
-
在标准蒸发器中,用140℃的饱和蒸气加热盐水。蒸发空间二次蒸气的温度为86℃,溶液的平均沸点为98℃,则该蒸发器中的有效温度差为( )℃。
- A.54
- B.48
- C.45
- D.42
-
静态投资包括( )。
- A.建筑安装工程费、设备和工器具购置费、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和基本预备费
- B.建筑安装工程费、设备和工器具购置费、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和预备费
- C.建筑安装工程费、设备和工器具购置费、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和建设期借款利息
- D.建筑安装工程费、设备和工器具购置费、建设期借款利息和预备费
-
理想干燥器是指( )。
- A.不向干燥器补充热量
- B.忽略干燥器向周围散失的热量
- C.物料进出干燥器的焓相等
- D.热空气在干燥器进出口焓值相等
-
在直径200 mm的标准脉冲萃取塔中用30%TBP煤油溶液萃取回收废水中的HNO3,为了达到一定回收率需7个理论级,已求得在所采用的操作条件下理论级当量高度为0.4 m,则塔的有效高度(即装有筛板部分的高度)为( )。
- A.2.8 m
- B.0.4 m
- C.2.4 m
- D.3.2 m
-
蒸发计算时,溶液的沸点按( )来确定。
- A.完成液组成
- B.原料液组成与完成液组成的算术平均值
- C.原料液组成
- D.原料液组成与完成液组成的对数平均值
-
101.33 kPa下,将温度为295 K,相对湿度60%的不饱和湿空气加热至373 K,则该空气的相对湿度( )。
- A.不变
- B.增加
- C.减小
- D.不确定
-
同一物料,如恒速干燥段的干燥速率提高,则物料的临界含水量将( )。
- A.不变
- B.增加
- C.减小
- D.不确定
-
在恒速干燥阶段,以相同介质相同流速吹过不同的物料表面,则干燥速率( )。
- A.随物料不同差别很大
- B.随物料不同有差别,但不大
- C.与物料无关,干燥速率是相同的
- D.无法判断
-
对上题的干燥系统,干燥器的热效率接近( )。
- A.29.47%
- B.29.62%
- C.23.24%
- D.35.85%
-
建设方案设计过程中,对建设方案进行多方案的分析和比选,同时应结合( )进行。
- A.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
- B.工艺技术方案
- C.国家政策法规和各地地方性法规
- D.总图运输方案
-
在常压连续精馏塔内分离苯-氯苯混合物。已知进料量为55 kmol/h,组成为0.45(易挥发组分的摩尔分数,下同),塔顶馏出液的组成为0.99,塔底釜残液组成为0.02。操作回流比为3.5。塔顶采用全凝器,泡点回流。在塔顶泡点下,苯、氯苯的汽化热分别为30.65 kJ/mol和36.52 kJ/mol。水的比热容为4.187 kJ/(kg?℃)。若冷却水通过全凝器温度升高15℃,则冷却水的消耗量为( )。
- A.5.37104 kg/h
- B.4.17104 kg/h
- C.53.7 kg/h
- D.2.25105 kg/h
-
不移除溶剂的结晶方法适用的物系是( )。
- A.溶解度对温度不敏感的物系
- B.随温度升高溶解度下降的物系
- C.温度降低溶解度显着减小的物系
- D.任何物系
-
由500 kg硫酸钠和2500 kg水组成的水溶液在10℃下析出含10个水分子的水合盐(Na2SO4?10H2O)晶体。该温度下饱和溶解度为9.0 kg/100 kg。假设在冷却过程中有2%水蒸发,则结晶产品的量为( )。
- A.716 kg
- B.280 kg
- C.436 kg
- D.600 kg
-
101.33 kPa下,将温度为295 K,相对湿度60%的不饱和湿空气加热至373 K,则该空气的相对湿度( )。
- A.不变
- B.增加
- C.减小
- D.不确定
-
定量的某种理想气体经历某种可逆过程,过程中不可能同时发生( )。
- A.吸热、升温又对外做正功
- B.吸热、降温又对外做负功
- C.吸热、升温又对外做负功
- D.吸热、降温又对外做正功
-
单效蒸发中,原料液的温度越高,蒸发时的单位蒸气消耗量( )。
- A.越大
- B.越小
- C.不变
- D.无法确定
-
为防止热敏性物料变性或分解,蒸发热敏性溶液时常采用( )蒸发。
- A.加压
- B.常压
- C.减压
- D.超高压
-
在标准蒸发器中,用10℃的饱和蒸气加热盐水。蒸发空间二次蒸气的温度为86℃,溶液的平均沸点为98℃,则该蒸发器中的有效温度差为( )℃。
- A.5
- B.8
- C.5
- D.2
-
用TBP煤油溶液萃取水溶液中的铀,根据计算,为将铀较完全的从水溶液中提取出来需10个理论级,宜选用( )。
- A.单级式萃取器
- B.脉冲筛板塔
- C.填料萃取塔
- D.转盘萃取塔
-
蒸发计算时,溶液的沸点按( )来确定。
- A.完成液组成
- B.原料液组成与完成液组成的算术平均值
- C.原料液组成
- D.原料液组成与完成液组成的对数平均值
-
对一定大小气缸的活塞式压气机,因余隙容积的存在( )。
- A.使压缩每公斤气体的理论耗功增大,压气机生产量下降
- B.使压缩每公斤气体的理论耗功增大,压气机生产量不变
- C.使压缩每公斤气体的理论耗功不变,实际耗功增大,压气机生产量下降
- D.使压缩每公斤气体的理论耗功不变,实际耗功增大,压气机生产量不变
-
在恒速干燥阶段,以相同介质相同流速吹过不同的物料表面,则干燥速率( )。
- A.随物料不同差别很大
- B.随物料不同有差别,但不大
- C.与物料无关,干燥速率是相同的
- D.无法判断
-
在沸点升高较小的蔗糖水溶液蒸发过程中,为了回收二次蒸气的热量,拟采用热泵蒸发技术,应选用( )方案。
- A.选取方案二、三、四
- B.选取方案一、二、四
- C.选取方案一、三、四
- D.选取方案一、二、三
-
同一物料,如恒速干燥段的干燥速率提高,则物料的临界含水量将( )。
- A.不变
- B.增加
- C.减小
- D.不确定
-
建设方案设计过程中,对建设方案进行多方案的分析和比选,同时应结合( )进行。
- A.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
- B.工艺技术方案
- C.国家政策法规和各地地方性法规
- D.总图运输方案
-
对于大多数结晶物系,晶体成长的控制步骤为( )。
- A.扩散过程
- B.表面反应过程
- C.传热过程
- D.3个过程共同控制
-
从传递原理来说,结晶属于( )。
- A.传质过程
- B.传热过程
- C.热质同时传递过程
- D.动量传递过程
-
吸附操作常用来分离或纯化吸附质含量( )的流体混合物。
- A.较高
- B.中等
- C.较低
- D.任何值
-
为防止热敏性物料变性或分解,蒸发热敏性溶液时常采用()蒸发。
- A.加压
- B.常压
- C.减压
- D.超高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