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注册化工工程师考试1(化工原理)
-
逆流填料塔的泛点气速与液体喷淋量的关系是()。
- A.喷淋量减小泛点气速减小
- B.无关
- C.喷淋量减小泛点气速增大
- D.喷淋量增大泛点气速增大
-
()反映吸收过程进行的难易程度的因数为。
- A.传质单元高度
- B.液气比数
- C.传质单元数
- D.脱吸因数
-
对处理易溶气体的吸收,为了显著地提高吸收速率,应增大()的流速。
- A.气相
- B.液相
- C.气液两相
- D.不确定
-
吸收过程产生的液泛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液体流速过大
- B.液体加入量不当
- C.气体速度过大
- D.温度控制不当
-
吸收塔操作时,应()。
- A.先通入气体后进入喷淋液体
- B.先进入喷淋液体后通入气体;
- C.增大喷淋量总是有利于吸收操作的
- D.先进气体或液体都可以。
-
将氯化钙与湿物料放在一起,使物料中水分除去,这是采用()。
- A.机械去湿
- B.吸附去湿
- C.供热干燥
- D.无法确定
-
正常操作的吸收塔,若因某种原因使液体量减少至液气比小于原定的最小液气比,下列()情况将发生。
- A.出塔液体浓度增加,回收率增加
- B.出塔气体浓度增加,出塔液体浓度减小
- C.出塔气体浓度增加,出塔液体浓度增加
- D.在塔的下部将发生解吸现象
-
难溶气体吸收是受()。
- A.气膜控制
- B.液膜控制
- C.双膜控制
- D.相界面
-
反映热空气容纳水气能力的参数是()。
- A.绝对湿度
- B.相对湿度
- C.湿容积
- D.湿比热容
-
内部扩散控制阶段影响干燥速率的主要因素有()。
- A.空气的性质
- B.物料的结构、形状和大小
- C.干基含水量
- D.湿基含水量
-
在蒸馏生产中,液泛是容易产生的操作事故,其表现形式是()。
- A.塔压增加
- B.温度升高
- C.回流比减小
- D.温度降低
-
严重的雾沫夹带将导致()。
- A.塔压增大
- B.板效率下降
- C.液泛
- D.板效率提高
-
吸收操作气速一般()。
- A.大于泛点气速
- B.小于载点气速
- C.大于泛点气速而小于载点气速
- D.大于载点气速而小于泛点气速
-
其它条件不变,吸收剂用量增加,填料塔压强降()。
- A.减小
- B.不变
- C.增加
- D.不能确定
-
在()两种干燥器中,固体颗粒和干燥介质呈悬浮状态接触。
- A.厢式与气流
- B.厢式与流化床
- C.洞道式与气流
- D.气流与流化床
-
吸收塔尾气超标,可能引起的原因是()。
- A.塔压增大
- B.吸收剂降温
- C.吸收剂用量增大
- D.吸收剂纯度下降
-
吸收时,气体进气管管端向下切成45度倾斜角,其目的是为了防止()。
- A.气体被液体夹带出塔
- B.塔内下流液体进入管内
- C.气液传质不充分
- D.液泛
-
对于木材干燥,应采用()。
- A.干空气有利于干燥
- B.湿空气有利于干燥
- C.高温空气干燥
- D.明火烤。
-
吸收过程是溶质从气相转移到()的质量传递过程。
- A.气相
- B.液相
- C.固相
- D.任一相态
-
()表达了主副反应进行程度的相对大小,能确切反映原料的利用是否合理。
- A.转化率
- B.选择性
- C.收率
- D.生产能力
-
两组分液体混合物,其相对挥发度α越大,表示用普通蒸馏方法进行分离()。
- A.较容易
- B.较困难
- C.很困难
- D.不能够
-
区别精馏与普通蒸馏的必要条件是()。
- A.相对挥发度小于1
- B.操作压力小于饱和蒸气压
- C.操作温度大于泡点温度
- D.回流
-
回流比的计算公式是()。
- A.回流量比塔顶采出量
- B.回流量比塔顶采出量加进料量
- C.回流量比进料量
- D.回流量加进料量比全塔采出量
-
精馏操作中液体混合物应被加热到()时,可实现精馏的目的。
- A.泡点
- B.露点
- C.泡点和露点间
- D.高于露点
-
将具有热敏性的液体混合物加以分离,常采用()方法。
- A.蒸馏
- B.蒸发
- C.萃取
- D.吸收
-
萃取剂S与稀释剂B的互溶度愈(),分层区面积愈(),可能得到的萃取液的最高浓度y(mAx)较高。
- A.大、大
- B.小、大
- C.小、小
- D.大、小
-
萃取操作只能发生在混合物系的()。
- A.单相区
- B.二相区
- C.三相区
- D.平衡区
-
多级逆流萃取与单级萃取比较,如果溶剂比、萃取相浓度一样,则多级逆流萃取可使萃余相浓度()。
- A.变大
- B.变小
- C.不变
- D.无法确定
-
研究萃取最简单的相图是()。
- A.二元相图
- B.三元相图
- C.四元相图
- D.一元相图
-
对于同样的萃取相含量,单级萃取所需的溶剂量()。
- A.比较小
- B.比较大
- C.不确定
- D.相等
-
萃取是利用各组分间的()差异来分离液体混合物的。
- A.挥发度
- B.离散度
- C.溶解度
- D.密度
-
萃取剂加入量应使原料和萃取剂的交点M位于()。
- A.溶解度曲线之上方区
- B.溶解度曲线上
- C.溶解度曲线之下方区
- D.座标线上
-
进行萃取操作时,应使()。
- A.分配系数大于1
- B.分配系数小于1
- C.选择性系数大于1
- D.选择性系数小于1
-
用纯溶剂S对A,B混合液进行单级萃取,F,XF不变,加大萃取剂用量,通常所得萃取液的组成yA将()。
- A.提高
- B.减小
- C.不变
- D.不确定
-
有4种萃取剂,对溶质A和稀释剂B表现出下列特征,则最合适的萃取剂应选择()。
- A.同时大量溶解A和B
- B.对A和B的溶解都很小
- C.大量溶解A少量溶解B
- D.大量溶解B少量溶解A
-
萃取操作温度升高时,两相区()。
- A.减小
- B.不变
- C.增加
- D.不能确定
-
吸收操作过程中,在塔的负荷范围内,当混合气处理量增大时,为保持回收率不变,可采取的措施有()。
- A.减少操作温度
- B.减少吸收剂用量
- C.降低填料层高度
- D.减少操作压力
-
气液两相在筛板上接触,其分散相为液相的接触方式是()。
- A.鼓泡接触
- B.喷射接触
- C.泡沫接触
- D.以上三种都不对
-
萃取操作包括若干步骤,除了()。
- A.原料预热
- B.原料与萃取剂混合
- C.澄清分离
- D.萃取剂回收
-
吸收在逆流操作中,其它条件不变,只减小吸收剂用量(能正常操作),将引起()。
- A.操作线斜率增大
- B.塔底溶液出口浓度降低
- C.尾气浓度减小
- D.吸收推动力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