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造价工程师《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土建)最后冲刺试题
-
深基坑支护基本形式的类型包括( )。
- A.水泥土挡墙式
- B.逆作挡墙式
- C.排桩与板墙式
- D.放坡开挖式
- E.边坡固定式
-
排桩与桩墙的支护形式包括( )。
- A.排桩式
- B.板墙式
- C.板桩式
- D.组合式
- E.土钉墙
-
岩体结构的类型可分为( )。
- A.鳞片状结构
- B.整体块状结构
- C.层状结构
- D.碎裂结构
- E.散体结构
-
影响钢材冲击韧性的重要因素有( )。
- A.钢材化学成分
- B.所承受载荷的大小
- C.钢材内在缺陷
- D.环境温度
- E.钢材组织状态
-
能增加混凝土和易性,同时减少施工难度的混凝土外加剂有( )。
- A.膨胀剂
- B.减水剂
- C.早强剂
- D.引气剂
- E.泵送剂
-
钢板桩的形式主要有( )。
- A.直线形
- B.折线形
- C.平板形
- D.波浪形
- E.踏步形
-
铲运机铲土的施工方法包括( )。
- A.下坡铲土
- B.并列铲土
- C.斜角铲土
- D.跨铲法
- E.助铲法
-
关于砖墙防潮层设置说法正确的是( )。
- A.防潮层应设在基础顶面60mm处
- B.室内地面均为实铺时,应设在室内地坪以下60mm处
- C.室内地面均为实铺时,应设在室内地坪以上60mm处
- D.室内地面为架空木地板时,应设在室外地坪以下
- E.墙体两侧地坪不等高时,应分别设置水平防潮层和垂直防潮层
-
地面主要由( )三部分组成.
- A.面层
- B.基层
- C.防水层
- D.保温层
- E.垫层
-
下列关于防腐面层工程量计算规则,叙述正确的有( )。
- A.防腐砂浆面层按设计图示尺寸以面积计算
- B.聚氯乙烯面层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
- C.踢脚板防腐应扣除门洞所占面积,门洞侧壁的面积可不增加
- D.保温隔热地面按设计图示尺寸以面积计算,扣除柱、垛所占面积
- E.砌筑沥青浸渍砖,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
-
路堤的填筑方法有( )。
- A.水平分层填筑法
- B.整体填筑法
- C.竖向填筑法
- D.混合填筑法
- E.局部填筑法
-
包气带水包括( )、上层滞水以及岩层风化壳(黏土裂隙)中季节性存在的水。
- A.河流水
- B.土壤水
- C.湖泊水
- D.沼泽水
- E.裂隙水
-
坡屋面常见的细部构造有( )。
- A.挑出檐口
- B.女儿墙檐口
- C.山墙
- D.刚性防水层
- E.水泥砂浆找平层
-
下列( )是以延长米为计量单位的。
- A.线条刷涂料
- B.窗台板
- C.现浇挑檐板
- D.楼梯扶手
- E.木封檐
-
土石方工程中采用较多的降水方法是( )。
- A.电渗井点
- B.明排水法
- C.深井泵
- D.轻型井点
- E.积水井
-
关于水泥凝结时间,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硅酸盐水泥的终凝时间不得迟于6.5h
- B.终凝时间自达到初凝时间起计算
- C.超过初凝时间,水泥浆完全失去塑性
- D.硅酸盐水泥的初凝时间不得早于80min
- E.水泥初凝时间不合要求,视为不合格
-
光泽是矿物表面的反光能力,用类比方法常分为的等级包括( )。
- A.金属光泽
- B.金刚光泽
- C.半金属光泽
- D.玻璃光泽
- E.蜡状光泽
-
涵洞的组成主要包括( )。
- A.洞身
- B.洞口
- C.端墙
- D.基础
- E.附属工程
-
现浇钢筋砼楼板的特点有( )。
- A.整体性好,抗震性好
- B.劳动强度大,施工周期较长
- C.有利于设计标准化
- D.有利于施工工业化
- E.施工质量受季节影响
-
涵洞与路线正交时,常用的洞口建筑形式有( )。
- A.井口式
- B.端墙式
- C.平行式
- D.八字式
- E.相交式
-
软土,泛指淤泥及淤泥质土,它富含有机质,天然含水量大于液限,天然孔隙比e大于或等于( )。
- A.0.5
- B.0.8
- C.1.0
- D.1.2
-
混凝土板后浇带工程量计算单位是( )。
- A.m
- B.㎡
- C.m3
- D.视后浇带宽度而异
-
瓷质砖的烧结温度高,瓷化程度好,吸水率小于( )。
- A.0.5%
- B.1.0%
- C.1.5%
- D.2.0%
-
常用于寒冷地区和结构变形较为频繁部位,且适宜热熔法施工的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是( )
- A.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 B.A PP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 C.沥青复合胎柔性防水卷材
- D.聚氯乙烯防水卷材
-
钢架安装前要检查预埋件或钢锚板的质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锚栓位置离混凝土边缘不小于( )。
- A.50 mm
- B.75 mm
- C.80 mm
- D.100 mm
-
可用于有高温要求的工业车间大体积混凝土构建的水泥是( )。
- A.硅酸盐水泥
- B.普通硅酸盐水泥
- C.矿渣硅酸盐水泥
- D.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
-
关于砌筑砂浆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毛石砌体砌筑砂浆宜选用中砂
- B.水温混合砂浆宜采用强度等级高于42.5级的水泥
- C.一般情况下,砂的含泥量不应超过5%
- D.水泥石灰混合砂浆宜选用脱水硬化的石灰膏
-
在砂夹卵石层中,桥梁墩台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基础的施工方法宜选用( )
- A.射水沉淀
- B.静力压桩
- C.振动沉桩
- D.锤击沉淀
-
碎石土是粒径大予( )的颗粒含量超过全重50%的土。
- A.1 mm
- B.2 mm
- C.0.1 mm
- D.0.2 mm
-
水泥砂浆采用的水泥,其强度等级不宜大于( )。
- A.32.5级
- B.42.5级
- C.42.5R级
- D.52.5级
-
接头管提拔速度应与混凝土浇筑速度、混凝土强度增长速度相适应,一般为2~4 m/h,并在混凝土浇筑结束后( )以内将接头管全部拔出。
- A.4 h
- B.6 h
- C.8 h
- D.10 h
-
无规共聚聚丙烯管不得用于( )系统。
- A.生活排水
- B.生活给水
- C.热水供应
- D.消防给水
-
碾压混凝土的主要特点是( )。
- A.水泥用量小
- B.和易性好
- C.水化热高
- D.干缩性大
-
当桥梁跨径在8~16m时,简支板桥一般采用( )。
- A.钢筋混凝土实心板桥
- B.钢筋混凝土空心倾斜预制板桥
- C. 预应力混凝土空心预制板桥
- D.预应力混凝土实心预制板桥
-
楼(地)面防水反边高度( )算作地面防水。
- A.≤100 mm
- B.≤200 mm
- C.≤300 mm
- D.≤400 mm
-
桥面排水管道应采用坚固的、抗腐蚀性能良好的材料制成,管道直径不宜小于( )。
- A.100 mm
- B.150 mm
- C.200 mm
- D.250 mm
-
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应用于( )中,力求截面最小化,承载力最大,可节约空间,但是造价比较高。
- A.大型结构
- B.中型结构
- C.小型结构
- D.混合结构
-
以下关于铝酸盐水泥的各种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具有一定的耐高温性质
- B.耐腐蚀性
- C.可用于配制不定型耐火材料
- D.可用于大体积混凝土工程
-
铝酸盐水泥主要适宜的作业范围是( )。
- A.与石灰混合使用
- B.高温季节施工
- C.蒸汽养护作业
- D.交通干道抢修
-
在浇筑完成后的地下连续墙墙顶存在一层浮浆层,因此混凝土顶面需要比设计高度超浇( )以上。
- A.0.5 m
- B.1 m
- C.1.5 m
- D.2 m
-
采用商品混凝土时要考虑混凝土的经济运距,一般以15~20 km为宜,运输时间一般不宜超过( )。
- A.1 h
- B.2 h
- C.3 h
- D.5 h
-
振动沉桩法不宜用于( )以及土层中夹有孤石的情况。
- A.砂土
- B.黏性土
- C.砂质黏土
- D.亚黏土
-
裂隙宽度若为微张裂隙,其宽度为( )。
- A.<1 mm
- B.1~3 mm
- C.3~5 mm
- D.>5 mm
-
根据清单计价的有关规定,工程量清单计算时,附墙柱侧面抺灰( )。
- A.不计算工程量,在综合单价中考虑
- B.计算工程量后并入柱面抺灰工程量
- C.计算工程量后并入墙面抺灰工程量
- D.计算工程量后并入零星抺灰工程量
-
一般情况下泥浆搅拌后应静置( )后使用。
- A.6 h
- B.12 h
- C.24 h
- D.48 h
-
土木建筑工程中使用的石材,其耐水软化系数应( )。
- A.KR≥0.5
- B.KR≥0.6
- C.KR≥0.7
- D.KR≥0.8
-
工程岩体沿某一结构面产生整体滑动时,其岩体强度完全受控于( )。
- A.结构面强度
- B.节理的密集性
- C.母岩的岩性
- D.层间错动幅度
-
对于国家投资的项目,施工图的建筑面积不得超过初步设计的( ),否则必须重新报批。
- A.5%
- B.10%
- C.15%
- D.20%
-
若钢筋混凝土基础断面做成锥形,最薄处高度不小于( )。
- A.100 mm
- B.150 mm
- C.200 mm
- D.250 mm
-
计算混凝土楼梯工程量时,正确的做法是( )。
- A.以斜面积计算
- B.扣除宽度小于500mm的楼梯井
- C.伸入墙内的部分不计算
- D.整体楼梯不包括连接梁
-
已知甲种钢筋的伸长率 与乙种钢筋的伸长率 相等,则说明( )。
- A.甲种钢筋塑性好
- B.乙种钢筋塑性好
- C.甲种钢筋弹性好
- D.乙种钢筋弹性好
-
对重量较大、高度较高的周边支承网架安装施工时,应优先采用的方法是( )
- A.多机抬吊法
- B.提升法
- C.整体吊升法
- D.预升法
-
多层建筑坡屋顶内和场馆看台下,当设计加以利用时净高超过( )的部位应计算全面积。
- A.1.80 m
- B.2.00 m
- C.2.10 m
- D.2.20 m
-
涵洞和急流槽、端墙、翼墙、进出水口急流槽等,须在结构分段处设置(。 )。
- A.预留缝
- B.伸缩缝
- C.抗震缝
- D.沉降缝
-
在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钢筋混凝土构件中,纵向受力钢筋的连接方式不宜采用( )
- A.绑扎搭接连接
- B.钢筋锥螺纹在管连接
- C.钢筋直螺纹套管连接
- D.闪光对焊连接
-
钢筋笼端部与接头管或混凝土接头面间应留有( )的空隙。
- A.100~150 mm
- B.150~200 mm
- C.200~250 mm
- D.250~300 mm
-
楼梯梯段净高不宜小于( )。
- A.1.80 m
- B.2.00 m
- C.2.20 m
- D.2.50 m
-
每立方米石灰膏生石灰( )左右。
- A.360 kg
- B.450 kg
- C.540 kg
- D.630 kg
-
裂隙(裂缝)的主要发育方向与建筑边坡走向是( )的,边坡易发生坍塌。
- A.垂直
- B.平行
- C.一致
- D.相反
-
关于空心桥墩构造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钢筋混凝土墩身壁厚不小于300mm
- B.墩身泄水孔直径不宜大于200mm
- C.空心墩应按构造要求配筋
- D.沿墩身每600mm设置横隔板
-
关于地震级和烈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建筑抗震设计的依据是国际通用震级划分标准
- B.震级高,震源浅的地震其烈度不一定高
- C.一次地震一般会形成多个烈度区
- D.建筑抗震措施应根据震级大小确定
-
将土划分为残积土、坡积土、洪积土、冲击土、淤积土、冰积土和风积土等类型,是根据( )分类。
- A.地质成因
- B.颗粒级配
- C.有机含量
- D.颗粒大小
-
根据《工程量计算规范》规定,以“kg”为单位,应保留小数点后( )数字。
- A.一位
- B.二位
- C.三位
- D.四位
-
对跨度不小于( )的钢筋混凝土梁、板,其模板应按设计要求起拱。
- A.4 m
- B.6 m
- C.8m
- D.10 m
-
在层状岩层中最明显,在块状岩体中则很难见到的地质构造是( )。
- A.褶皱
- B.倾斜
- C.断层
- D.破裂
-
判定硅酸盐水泥是否废弃的技术指标是( )。
- A.体积安定性
- B.水化热
- C.水泥强度
- D.水泥细度
-
当快速路单向机动车道数小于3条时,应设不小于( )的应急车道。
- A.1.5 m
- B.2.0 m
- C.2.5 m
- D.3.0 m
-
混凝土柱截面为240×240,钢筋间最小净距为24,则石子的最大粒径为( )
- A.60
- B.24
- C.20
- D.18
-
卷材或涂膜防水屋面檐沟和天沟的防水层下应增设附加层,附加层伸人屋面的宽度不应小于( )。
- A.100 mm
- B.150 mm
- C.200 mm
- D.250 mm
-
拉铲挖土机的挖土特点是( )
- A.前进向上 强制切上
- B.后退向下,强制切上
- C.后退向下 自重切上
- D.直上直下 自重切土
-
通常情况下,高速公路采用的面层类型是( )。
- A.沥青碎石面层
- B.沥青混凝土面层
- C.粒料加固土面层
- D.沥青表面处治面层
-
下列关于基础土方开挖工程量计算规则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按考虑放坡、工作面后的土方体积计
- B.按建筑物首层面积以㎡计
- C.按基础垫层底面积乘挖土深度以体积计
- D.按中心线长乘横断面计
-
块状生石灰放置太久,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熟化成消石灰粉,再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作用而还原为碳酸钙,失去( )。
- A.塑性能力
- B.胶结能力
- C.收缩能力
- D.强度能力
-
工程项目管理规划大纲编制的关键程序是( )
- A.明确项目目标
- B.明确项目管理内容
- C.编制项目目标计划和资源计划
- D.汇总整理 报送审批
-
关于墙体构造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室内地面均为实铺时,外墙墙身防潮层应设在室外地坪以下60mm处
- B.外墙两侧地坪不等高时,墙身防潮层应设在较低于侧地坪以下60mm处
- C.年降雨量小于900mm的地区,只需设置明沟
- D.散水宽度一般为600~1000mm
-
卷材防水屋面檐口( )范围内的应满粘,卷材收头应采用金属压条钉压,并应用密封材料封严。
- A.500 mm
- B.600 mm
- C.700 mm
- D.800 mm
-
在基坑井挖过程中,明排水法的集水坑应设置在( )
- A.基础范围以内
- B.地下水走向的上游
- C.基础附近
- D.地下水走向的下游
-
施工单位工程项目管理实施规划的组织编制者是( )
- A.项目经理
- B.投标单位管理层
- C.项目管理咨询机构
- D.建设主管部门
-
对先张法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构件进行湿热养护,采取合理养护制度的主要目的是( )
- A.提高混凝土强度
- B.减少由于温差引起的预应力损失
- C.增加混凝土的收缩和徐变
- D.增大混凝土与钢筋的共同作用
-
与普通混凝土相比,高强混凝土的优点在于( )
- A.延性较好
- B.初期浓缩小
- C.水泥用量少
- D.更适宜用于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