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造价工程师《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土建)全真模拟试卷(5)
-
引气剂和引气减水剂不宜用于( )。
- A.蒸养混凝土
- B.贫混凝土
- C.泌水严重的混凝土
- D.轻集料混凝土
- E.预应力混凝土
-
单斗挖掘机按其工作装置的不同,可以分为( )。
- A.推铲
- B.正铲
- C.拉铲
- D.反铲
- E.抓铲
-
水玻璃的应用范围包括( )。
- A.配制特种混凝土和砂浆
- B.涂刷材料表面
- C.加固地基基础
- D.配制速凝防水剂
- E.生产硅酸盐制品
-
中心岛式挖土适用于大型基坑,支护结构的支撑形式为( )。
- A.角撑
- B.环梁式
- C.搭接式
- D.边桁架式
- E.固定式
-
悬索桥施工内容包括( )。
- A.锚碇施工
- B.索塔施工
- C.主缆施工
- D.附件施工
- E.加劲梁施工
-
网架结构体系中,网架制作精度要求高,安装方法可分为( )。
- A.组合安装
- B.高空拼装
- C.局部安装
- D.整体安装
- E.分段安装
-
胶合板又称层压板,可用于( )、室内装修和家具等。
- A.隔墙板
- B.地板
- C.天花板
- D.壁板
- E.门芯板
-
导墙是地下连续墙挖槽之前修筑的导向墙,其作用有( )。
- A.作为挡土墙
- B.作为重物的支承
- C.作为测量的基准
- D.作为地下室外围支撑
- E.存储泥浆
-
振动捣实混凝土拌合物的振动器按其工作分式可分为( )。
- A.内部振动器
- B.外部振动器
- C.整体振动器
- D.表面振动器
- E.振动台
-
热拌沥青混合料路面的施工过程包括混合料的( )。
- A.拌制
- B.摊铺
- C.运输
- D.压实
- E.振捣
-
裂隙水根据基岩裂隙成因,将裂隙水分为( )。
- A.成岩裂隙水
- B.风化裂隙水
- C.构造裂隙水
- D.松散裂隙水
- E.季节裂隙水
-
涵洞按构造形式不同可分为( )。
- A.圆管涵
- B.石涵
- C.拱涵
- D.箱涵
- E.盖板涵
-
止水带构造形式有( )。
- A.粘贴式
- B.组合式
- C.可卸式
- D.混搭式
- E.埋入式
-
卷材防水层施工的铺贴方法包括( )。
- A.外贴法
- B.内贴法
- C.正贴法
- D.反贴法
- E.侧贴法
-
基坑(槽)支护结构的形式有多种,根据受力状态可分为( )。
- A.板桩式支护结构
- B.横撑式支撑
- C.组合式支护结构
- D.重力式支护结构
- E.拼装式支护结构
-
泥浆循环分为( )。
- A.正循环
- B.侧循环
- C.反循环
- D.全循环
- E.局部循环
-
烧结普通砖的抗风化性通常以( )进行判别。
- A.吸水率
- B.抗压性
- C.抗冻性
- D.耐水性
- E.饱和系数
-
消除应力钢丝按外形分类,可划分为( )。
- A.人字纹钢丝
- B.光面钢丝
- C.刻痕钢丝
- D.螺旋类钢丝
- E.冷拉钢丝
-
沥青路面按施工方法分为( )。
- A.层铺法
- B.路拌法
- C.厂拌法
- D.摊铺法
- E.碾压法
-
加气混凝土墙板按建筑物结构构造特点的布置形式有( )。
- A.局部布置墙板
- B.横向布置墙板
- C.整体布置墙板
- D.竖向布置墙板
- E.拼装大板
-
地下公路隧道的纵坡通常应不小于0.3%,并不大于( )。
- A.1%
- B.2%
- C.3%
- D.5%
-
砖砌栏板的厚度一般为( ),为加强其整体性,应在栏板顶部设现浇钢筋混凝土扶手,或在栏板中配置通长钢筋加固。
- A.60 mm
- B.120 mm
- C.180 mm
- D.240 mm
-
当基础挖至设计标高后,集水坑底应低于基础底面标高( )。
- A.0.5~1 m
- B.1~2 m
- C.2~3 m
- D.3~4 m
-
在对分部分项工程项目特征描述时,必须描述的内容是( )。
- A.涉及结构要求的内容
- B.应由投标人根据当地材料和施工要求确定的内容
- C.对计量计价没有实质影响的内容内容
- D.应由施工措施解决的内容
-
楼梯与楼地面相连时,算至梯口梁内侧边沿,无梯口梁者,算至最上一层踏步边沿加( )。
- A.100 mm
- B.200 mm
- C.300 mm
- D.400 mm
-
沉井下沉至标高,应进行沉降观测,当8 h内下沉量小于等于( )时,方可封底。
- A.5 mm
- B.10 mm
- C.15 mm
- D.20 mm
-
当室内地面均为实铺时,外墙墙身防潮层设在室内地坪以下( )处。
- A.60 mm
- B.100 mm
- C.120 mm
- D.200 mm
-
砖围墙应以( )为界,以下为基础,以上为墙身。
- A.设计室内地坪
- B.外墙防潮层
- C.设计室外地坪
- D.水平防潮层
-
钢材中的钛元素的主要作用是( )。
- A.强脱氧剂,可显著提高钢的强度,但稍降低塑性
- B.使钢的力学性能降低,塑性和韧性降低
- C.加剧钢的时效敏感性和冷脆性,使其焊接性能变差 .
- D.提高钢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
-
埋深大于等于5 m或埋深大于等于基础宽度( )倍的基础称为深基础。
- A.2
- B.3
- C.4
- D.5
-
对于软塑类黏土及饱和砂质土,当基桩入土深度小于15 m时,可采用( )。
- A.静力压桩机
- B.振动沉桩机
- C.锤击沉桩机
- D.射水沉桩机
-
普通硅酸盐水泥终凝时间不得迟于( )。
- A.4.5 h
- B.5.5 h
- C.6.5 h
- D.10 h
-
计算外墙高度时,有屋架且室内外均有天棚者算至屋架下弦底另加( )。
- A.100 mm
- B.150 mm
- C.200 mm
- D.250 mm
-
一般孔隙比小于( )的土是密实的低压缩性土。
- A.0.4
- B.0.5
- C.0.6
- D.0.7
-
钢立柱四周( )范围内预留结构的板筋,待拆除钢立柱后即可焊接钢筋、浇筑楼板混凝土。
- A.1 m
- B.1.5 m
- C.2 m
- D.2~m
-
铝酸盐水泥的终凝时间不得迟于( )。
- A.6 h
- B.6.5 h
- C.10 h
- D.18 h
-
单层建筑物利用坡屋顶内空间时,净高不足( )的部位不应计算面积。
- A.1.20 m
- B.1.40 m
- C.1.60 m
- D.1.80 m
-
钢材含碳量超过( )时,可焊性显著下降。
- A.0.2%
- B.0.3%
- C.0.5%
- D.0.7%
-
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导管下口插入混凝土的深度应控制在( ),不宜过深或过浅。
- A.1~3 m
- B.2~4 m
- C.3~5 m
- D.4~6 m
-
原地面纵坡陡于( )的地段常采用纵向分层填筑法。
- A.6%
- B.12%
- C.18%
- D.20%
-
若钢筋混凝土基础断面做成阶梯形,每踏步高( )。
- A.100~300 mm
- B.200~400 mm
- C.300~500 mm
- D.400~600 mm
-
墙体水平施工缝不应留在剪力与弯矩最大处或底板与侧墙的交接处,应留在高出底板表面不小于( )的墙体上。
- A.300 mm
- B.400 mm
- C.500 mm
- D.600 mm
-
如果基础位于粉土、砂土、碎石土和节理裂隙发育的岩石地基上,则按地下水位的( )计算浮托力。
- A.70%
- B.80%
- C.90%
- D.100%
-
实心砖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不扣除单个面积( )的孔洞所占体积。
- A.≤0.3 m2
- B.≤0.4 m2
- C.≤0.5 m2
- D.≤0.6 m2
-
当墩台截面小于或等于( )时应连续灌注混凝土,以保证混凝土的完整性。
- A.50 m2
- B.75 m2
- C.100 m2
- D.150 m2
-
普通钢筋混凝土屋面梁的跨度一般不大于( )。
- A.10 m
- B.12 m
- C.15 m
- D.18 m
-
板式雨篷多做成变截面形式,一般板板端部厚度不小于( )。
- A.50 mm
- B.60 mm
- C.70 mm
- D.80 mm
-
民用建筑沉降缝宽度要根据房屋的层数定,5层以上时不应小于( )。
- A.200 mm
- B.150 mm
- C.120 mm
- D.100 mm
-
灰土基础施工过程中,每层需铺22~25 cm,夯至( )。
- A.10 cm
- B.12 cm
- C.15 cm
- D.18 cm
-
岩石抗剪强度约为抗压强度的( )。
- A.10%~40%
- B.5%~20%
- C.2%~16%
- D.1%~10%
-
无梁楼板的柱网一般布置成方形或矩形,以方形柱网较为经济,跨度一般不超过( )。
- A.6 m
- B.8 m
- C.10 m
- D.12 m
-
单层建筑物檐口高度超过( ),可按超高部分的建筑面积计算超高施工增加。
- A.10 m
- B.15 m
- C.20 m
- D.25 m
-
为了延长桥面铺装层的使用年限,宜在上面铺筑厚( )的沥青表面作磨耗层。
- A.20 mm
- B.25 mm
- C.30 mm
- D.35 mm
-
门的最小宽度一般为( ),常用于住宅中的厕所、浴室。
- A.500 mm
- B.600 mm
- C.700 mm
- D.800 mm
-
衬砌是加固围岩的( )结构,其作用主要是承受围岩压力及内水压力。
- A.永久性
- B.临时性
- C.粘结性
- D.承载性
-
桥梁承载结构的施工采用转体施工与缆索无支架施工比较,可节省( )木材。
- A.50%
- B.60%
- C.70%
- D.80%
-
各式有基础涵洞的基础顶面以上,均应顺沉降缝外侧周围设置黏土保护层,厚约( )。
- A.10 cm
- B.15 cm
- C.20 cm
- D.25 cm
-
外墙与暗沟之间应做散水,散水宽度一般为( )。
- A.200~600 mm
- B.300~800 mm
- C.500~900 mm
- D.600~1 000 mm
-
由于岩体中发育有各种结构面,所以岩体变形的( )特征较岩石更为显著。
- A.强度
- B.弹塑性
- C.应力
- D.松弛
-
当整体楼梯与现浇楼板无梯梁连接时,以楼梯的最后一个踏步边缘加( )为界。
- A.100 mm
- B.200 mm
- C.300 mm
- D.400 mm
-
悬索结构是比较理想的大跨度结构形式之一,目前悬索屋盖结构的跨度已达( )。
- A.80 m
- B.100 m
- C.120 m
- D.160 m
-
湿陷性黄土含水量小,一般仅( )。
- A.4%~10%
- B.6%~15%
- C.8%~20%
- D.10%~25%
-
一般而言,( )运动复杂,水量变化较大。
- A.裂隙水
- B.潜水
- C.包气带水
- D.承压水
-
混凝土加水搅拌至入槽的时间不宜超过( )。
- A.0.5 h
- B.1 h
- C.1.5 h
- D.2 h
-
淤泥、冻土、膨胀性土及有机物含量大于( )的土,均不能做填土。
- A.8%
- B.10%
- C.15%
- D.18%
-
喷射井点进行平面布置时,当基坑宽度小于等于( )时,井点可作单排布置。
- A.5 m
- B.10 m
- C.12 m
- D.15 m
-
为保证有效排水,烧结瓦、混凝土瓦屋面的坡度不得小于( )。
- A.15%
- B.20%
- C.25%
- D.30%
-
墙、柱(梁)面( )的少量分散的抹灰按零星抹灰项目编码列项。
- A.≤0.5 m2
- B.≤1 m2
- C.≤1.5 m2
- D.≤2 m2
-
当建筑物荷载较大,地基的软弱土层厚度在( )以上,基础不能埋在软弱土层内,或对软弱土层进行人工处理困难和不经济时,常采用桩基础。
- A.3 m
- B.4 m
- C.5 m
- D.6 m
-
砂土是粒径大于( )的颗粒含量不超过全重50%,且粒径大于0.075 mm的颗粒含量超过全重50%的土。
- A.0.5 mm
- B.1 mm
- C.1.5 mm
- D.2 mm
-
关于岩石钻孔,有的行业定额对岩石中石英含量相差( )就会作定额调整。
- A.5%
- B.10%
- C.15%
- D.20%
-
降水量小于( )的地区可只设置散水。
- A.900 mm
- B.800 mm
- C.700 mm
- D.600 mm
-
旋切微薄木是由有色木、桦木或树根瘤多的木段,经水蒸软化后,旋切成( )左右的薄片,与坚韧的纸胶合而成。
- A.0.1 mm
- B.0.2 mm
- C.0.5 mm
- D.1.0 mm
-
矿物硬度分成的10个标准等级中,等级最低的是( ):
- A.石膏
- B.萤石
- C.滑石
- D.长石
-
机场跑道、高速公路等领域的防潮保温一般采用( )。
- A.玻化微珠
- B.膨胀蛭石
- C.聚苯乙烯板
- D.玻璃棉
-
泥浆液面应始终保持在导墙顶面以下( )处,并高于地下水位1.0 m以上,使泥浆起到稳定槽壁的作用。
- A.20 cm
- B.40 cm
- C.60 cm
- D.80 cm
-
按照标准的制作方法制成边长为150 mm的立方体试件,在标准养护条件下养护至( ),按照标准的测定方法测定其抗压强度值称为混凝土立方体试件抗压强度。
- A.3 d
- B.7 d
- C.14 d
- D.28 d
-
粗料石是表面加工成凹凸深度不大于( )的料石。
- A.10 mm
- B.15 mm
- C.20 mm
- D.25 mm
-
裂隙发育程度为裂隙不发育的情况是指;裂隙1~2组,规则,构造型,间距在( )以上,多为密闭裂隙。
- A.1 m
- B.2 m
- C.3 m
- D.5 m
-
地下室的所有墙体都必须设两道水平防潮层,一道设在地下室地坪附近,另一道设置在室外地面散水以上( )的位置。
- A.100~150 mm
- B.150~200 mm
- C.200~250 mm
- D.250~300 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