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注册计量师资格证考试题库及答案(1)二级计量法律法规及综合知识
-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准在工作岗位上使用( ) 的计量器具。
- A.非强制检定
- B.无检定合格印证
- C.超过检定周期
- D.经检定不合格
-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 A.在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中,考虑的是所使用的测量仪器、人员、环境等因素带来的不确定度,而不包括被测对象带来的不确定度
- B.误差=测量结果-真值=随机误差+系统误差
- C.计量标准稳定性的考核就是对计量标准器稳定性的考核
- D.计量标准现场考核中的现场实验至少应对1名计量检定人员进行操作技能核查
-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计量器具新产品定型鉴定由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授权的技术机构进行,其型式由当地省级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批准
- B.计量检定人员出具的检定数据,未经计量行政部门审查,不具备法律效力
- C.测量仪器的准确度是定性的概念,它可以用准确度等级、测量仪器示值误差定量的表述
- D.测量仪器的重复性与测量结果的重复性是一个概念
-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 A.凡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目录》的工作计量器具都应实行强制检定
- B.《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属于部门规章
- C.企业可以自行决定建立本单位内的各项最高计量标准
- D.企事业单位使用的各项最高计量标准器具,必须实行强制检定
-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 A.在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中,考虑的是所使用的测量仪器、人员、环境等因素带来的不确定度,而不包括被测对象带来的不确定度
- B.误差=测量结果-真值=随机误差+系统误差
- C.计量标准稳定性的考核就是对计量标准器稳定性的考核
- D.计量标准现场考核中的现场实验至少应对1名计量检定人员进行操作技能核查
-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准在工作岗位上使用( ) 的计量器具。
- A.非强制检定
- B.无检定合格印证
- C.超过检定周期
- D.经检定不合格
-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计量器具新产品定型鉴定由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授权的技术机构进行,其型式由当地省级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批准
- B.计量检定人员出具的检定数据,未经计量行政部门审查,不具备法律效力
- C.测量仪器的准确度是定性的概念,它可以用准确度等级、测量仪器示值误差定量的表述
- D.测量仪器的重复性与测量结果的重复性是一个概念
-
根据计量法规定,计量检定规程分三类,即()。
- A.几何量、力学检定规程,电学、磁学检定规程,化学、核辐射检定规程
- B.国家计量检定规程、部门计量检定规程、地方检定规程
- C.国家计量检定规程、地方检定规程、企业检定规程
- D.检定规程、操作规程、校准规程
-
计量检定规程是()。
- A.为进行计量检定,评定计量器具计量性能,判断计量器具是否合格而制定的法定性技术文件
- B.计量执法人员对计量器具进行监督管理的重要法定依据
- C.从计量基准到各等级的计量标准直至工作计量器具的检定程序的技术规定
- D.一种进行计量检定、校准、测试所依据的方法标准
-
计量师初始注册者,可自取得注册计量师资格证书之日起()内提出注册申请。
- A.1年
- B.2年
- C.3年
- D.没有时间限制
-
零售商品称重计量监督管理的对象主要是以重量结算的()。
- A.食品、金银饰品
- B.化妆品
- C.药品
- D.以上全部
-
对计量违法行为具有现场处罚权的是( )。
- A.计量检定人员
- B.计量监督员
- C.计量管理人员
- D.以上都是
-
对计量违法行为的处理,部门和企事业单位或上级主管部门可实施( )。
- A.行政处分
- B.行政处罚
- C.行政强制措施
- D.行政拘留
-
对计量违法行为的处理,部门和企事业单位或上级主管部门可实施( )。
- A.行政处分
- B.行政处罚
- C.行政强制措施
- D.行政拘留
-
对计量违法行为的处理,部门和企事业单位或上级主管部门 门可实施( )。
- A.没收计量器具
- B.没收违法所得
- C.行政处分
- D.行政处罚
-
测量结果表述必须同时包含赋予被测量的值及与该值相关的( )。
- A.误差;
- B.测量准确度;
- C.测量不确定度;
- D.测量精密度
-
在重复性条件下,对同一被测量进行无限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平均值与被测量的真值之差,称为( )。
- A.随机误差
- B.测量误差
- C.系统误差
- D.平均误差
-
测量不确定度是对测量结果( )的定量表征。
- A.误差
- B.修正范围
- C.真值
- D.质量
-
测量仪器的经济性是指该仪器的成本,它包括( )。
- A.基本成本
- B.安装成本
- C.制造成本
- D.运行成本
-
约定真值可以通过( )途径获得。
- A.校准
- B.检定
- C.更高准确度等级的测量仪器
- D.主观认为
- E.多次测量
-
以下哪个内容不属于计量法调整的范围( )。
- A.建立计量基准、计量标准
- B.制造、修理计量器具
- C.进行计量检定
- D.家庭自用的部分计量器具
-
《计量法》是国家管理计量工作的根本法,是实施( )的最高准则。
- A.计量管理
- B.计量法制监督
- C.计量监督管理
- D.计量基础
-
制定《计量法》的目的,是为了保障( )的统一和量值的准确可靠。
- A.计量
- B.单位
- C.单位制
- D.计量单位制
-
注册计量师制度暂行规定自( )6月1日起施行。
- A.2006年
- B.2009年
- C.2010年
- D.2011年
-
在用计量器具经检定合格后,发给( )。
- A.检定证书
- B.检定结果通知书
- C.使用通知书
- D.产品合格证
-
强制检定的周期,由( ) 根据计量检定规程确定。
- A.使用单位
- B.实施强检定点的计量行政部门
- C.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
- D.执行强制检定的计量检定机构
-
法定计量单位是( ) 使用的计量单位。
- A.国际约定
- B.国内公认
- C.群众习惯
- D.国家法令规定
-
对社会开展经营性修理计量器具的企事业单位,须向( ) 申请考核。
- A.与其主管部门同级的政府计量行政部门
- B.主管部门
- C.主管部门和当地政府计量行政部门
- D.当地县级政府计量行政部门
-
制造、修理计量器具的企业、事业单位,必须经( )考核合格,取得《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或《修理计量器具许可证》。
- A.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
- B.省级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
- 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
- D.县级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
-
型式评价一般应在( )完成。
- A.15个工作日内
- B.20个工作日内
- C.一个月内
- D.3个月内
-
承担型式评价的技术机构在型式评价后,保留有关资料和原始记录,保存期( )。
- A.不少于1年
- B.不少于3年
- C.不少于5年
- D.不少于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