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装饰施工员实务考试试题(1)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施工现场污水排放要与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市政管理部门签署污水排放许可协议、申领( )。

    • A.《污水排放许可证》
    • B.《废水排放许可证》
    • C.《临时排水许可证》
    • D.《施工废水排放许可证》
  2. 夜间施工的,需办理( ),并公告附近社区居民。

    • A.施工许可证明
    • B.夜间施工许可证明
    • C.噪声施工许可证明
    • D.安全施工许可证明
  3. 在城市市区范围内从事建筑工程施工,项目( )向工程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管理部门申报登记。

    • A.必须在工程开工前
    • B.可在工程开工前期
    • C.必须在工程开工后
    • D.可在工程开工前
  4. 环境因素是指一个组织的活动、产品和服务中能与环境发生( )的要素。

    • A.良好作用
    • B.副作用
    • C.相互作用
    • D.作用
  5. 环境影响是指( )由组织的环境因素给环境造成的任何有害或有益的变化。

    • A.整体和局部
    • B.全部和部分
    • C.全部或部分
    • D.整体或局部
  6. 现场应设宣传栏、报刊栏,悬挂安全标语和安全警示标志牌,加强( )。

    • A.文明施工宣传
    • B.安全施工宣传
    • C.标化施工宣传
    • D.安全文明施工宣传
  7. 环境是指组织运行活动的( ),包括空气、水、土地、自然资源、植物、动物、人,以及它们之闻的相互关系。

    • A.自然存在
    • B.外部存在
    • C.内部存在
    • D.真实存在
  8. 高层建筑要设置专用的消防水源和消防立管,( )留设消防水源接口。

    • A.每层
    • B.两层
    • C.三层
    • D.四层
  9. 明火作业应严格执行动火审批手续和( )制度。

    • A.明火使用
    • B.动火监护
    • C.明火操作
    • D.动火操作
  10. 现场应设置畅通的排水沟渠系统,保持场地道理的干燥坚实,泥浆和污水( )。

    • A.可直接排放
    • B.可间接排放
    • C.可放置一段时间再排放
    • D.未经处理不得直接排放
  11. 现场应设置本公司、宿舍、食堂、厕所、淋浴间、开水房、文体活动室、密闭式垃圾站或容器(垃圾分类存放)及盥洗设施等临时设施,所用建筑材料应符合( )、()要求。

    • A.安全文明
    • B.施工管理
    • C.安全环保
    • D.环保消防
  12. 现场的临时用房应选址合理,并应符合( )、()要求和国家相关规定。

    • A.防火安全
    • B.安全消防
    • C.防火消防
    • D.消防防电
  13. 现场的施工区域应与办公、生活区划分清晰,并应采取相应的隔离防护措施,在建工程内( )。

    • A.可以住少部分人
    • B.严禁住人
    • C.可以住管理人员
    • D.严禁进入
  14. 现场的办公、生产和临时设施等的布置与搭设,均应符合( )及相关规定的要求。

    • A.总包
    • B.监理
    • C.施工平面图
    • D.业主
  15. 现场出入口明显处应设置“( )”。

    • A.四牌一图
    • B.五牌一图
    • C.六牌一图
    • D.三牌一图
  16. 一般路段的围挡高度不得低于(),市区主要路段的围挡高度不得低于( )。

    • A.1.8m2.5m
    • B.2.5m1.8m
    • C.1.9m2.5m
    • D.1.8m2.6m
  17. 企业建立并实施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是( )的一项主要内容,是强化企业管理的需要,  也是体现企业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 A.企业
    • B.公司
    • C.建设工程项目管理
    • D.管理
  18. 如业主不批准,则在调整施工进度计划时不能采用( )的方法。

    • A.增加资源的投入
    • B.改变某些工作间的逻辑关系
    • C.增减工作范围
    • D.提高劳动生产率
  19. 在工程网络计划的工期优化过程中,在缩短工作持续时间对质量和安全影响不大的情况下,应选择的压缩对象是( )的关键工作。

    • A.持续时间最长且资源消耗最少
    • B.缩短持续时间所需增加费用最少
    • C.持续时间最长且有充足备用资源
    • D.便于进行缩短持续时间。
  20. 工程网络计划资源优化的目的之一是为了寻求( )。

    • A.资源均衡施工条件下最短工期安排
    • B.工程总成本最低条件下的资源均衡安排
    • C.资源使用量最少条件下的合理工期安排
    • D.工期影响最小条件下的资源均衡安排
  21. 在网络计划工期优化过程中,当出现多条关键线路时,在考虑对质量、安全影响的基础上,优先选择的压缩对象应是各条关键线路上( )。

    • A.直接费用率之和最小的工作组合,而压缩后的工作可能变为非关键工作
    • B.直接费用率之和最小的工作组合,且压缩后的工作仍为关键工作
    • C.直接费之和最小的工作组合,而压缩后的工作可能变为非关键工作
    • D.直接费之和最小的工作组合,且压缩后的工作仍为关键工作
  22. 当计算工期不能满足合同要求时,应首先压缩( )的持续时间。

    • A.关键工作
    • B.非关键工作
    • C.总时差最长的工作
    • D.持续时间最长的工作
  23. 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的绘制方法包括( )。

    • A.间接法绘制和直接法绘制
    • B.实测法绘制和分析法绘制
    • C.计算法绘制和统计法绘制
    • D.时标绘制和时间法绘制
  24. 先绘制出标时网络计划,计算各工作的最早时间参数,再根据最早时间参数在时标计划表上确定节点位置,连线完成。这样的编制方法称为( )。

    • A.直接绘制法
    • B.间接绘制法
    • C.分段绘制法
    • D.连续绘制法
  25. 在某工程双代号网络计划中,如果以关键节点为完成节点的工作有3项,则该3项工作( )。

    • A.自由时差相等
    • B.总时差相等
    • C.全部为关键工作
    • D.至少有一项为关键工作
  26. 当双代号网络计划的计算工期等于计划工期时,对关键工作的错误提法是( )。

    • A.关键工作的持续时间最长
    • B.关键工作的自由时差为零
    • C.相邻两项关键工作之间的时间间隔为零
    • D.关键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与最迟开始时间相等
  27. 双代号网络图中的节点表示( )。

    • A.工作的连接状态
    • B.工作的开始
    • C.工作的结束
    • D.工作的开始或结束
  28. 工程网络计划的计划工期应( )。

    • A.等于要求工期
    • B.等于计算工期
    • C.不超过要求工期
    • D.不超逑计算工期
  29. 在某工程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中,除了以终点节点为完成节点的工作外,工作箭线上的波形线表示( )。

    • A.工作的总时差
    • B.工作的持续时间
    • C.工作与其紧前工作之间的时间间隔
    • D.工作与其紧后工作之间的时间间隔
  30. 某双代号网络图中(以天为单位),工作Q最早开始时间为6天,工作持续时间为4天,工作R的最迟完成时间为22天,工作持续时间为10天,工作S的最迟完成时间为20天,工作持续时间为5天已知工作R、S是工作Q的仅有的两项紧后工作,工作Q的总时差为( )天。

    • A.3
    • B.4
    • C.2
    • D.5
  31. 关于网络计划中关键工作判别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与紧前工作之间时间间隔为零的工作是关键工作
    • B.总时差最小的工作为关键工作
    • C.与紧后工作之间时间间隔为零的工作是关键工作
    • D.最迟开始时间与最早开始时间之差最大的工作是关键工作
  32. 下列桥梁工程施工双代号网络计划的计算工期为( )。

    • A.39天
    • B.40天
    • C.55天
    • D.63天
  33. 在双代号网络计划中,如果其计划工期与计算工期相等,且工作i—j的完成节点在关键线路上,则工作i-j的自由时差( )。

    • A.等于零
    • B.小于零
    • C.小于其相应的总时差
    • D.等于其相应的总时差
  34. 双代号网络图中,某非关键工作的拖延时间不超过自由时差,则( )。

    • A.后续工作最早可能开始时间不变
    • B.仅改变后续工程最早可能开始时间
    • C.后续工作最迟必须开始时间改变
    • D.紧后工作最早可能开始时间改变
  35. 已知工作A的紧后工作为B和C,工作B的最迟开始时间为14天,最早开始时间为10天,工作C的最迟完成时间为16天,最早完成时间为14天,工作A的自由时差为5天,则工作A的总时差为( )天。

    • A.5
    • B.9
    • C.7D。11
  36. 在工程网络计划的执行过程中,发现某工作的实际进度比其计划进度拖后5天,影响总工期2天,则该工作原来的总时差为( )天。

    • A.2
    • B.3
    • C.5
    • D.7
  37. 在工程网络计划中,工作M的最迟完成时间为25天,其持续时间为7天。如果工作M最早开始时间为13天,则工作M的总时差为( )天。

    • A.5
    • B.6
    • C.7
    • D.12
  38. 关于利用网络计划中工作自由时差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不会影响紧后工作,也不会影响总工期
    • B.不会影响紧后工作、但会影响总工期
    • C.会影响紧后工作,但不会影响总工期
    • D.会影响紧后工作,也会影响总工期
  39. 已知某网络计划中工作M的自由时差为3天,总时差为5天,通过检查分析,发现该工作的实际进度拖后,且影响总工期1天。在其他工作均正常的前提下,工作M的实际进度拖后( )天。

    • A.1
    • B.4
    • C.6
    • D.9
  40. 已知某工作的持续时间为4天,最早开始时间为7天,总时差为2天,则该工作的最迟完成的时间为( )天。

    • A.4
    • B.9
    • C.11
    • D.13
  41. 假设工作C的紧前工作仅有A和B,它们的最早开始时间分别为6天和7天,持续时间分别为4天和5天,则工作C的最早开始时间为( )天。

    • A.10
    • B.11
    • C.12
    • D.13
  42. 已知单代号网络计划中,工作A最早开始时间(ES)和最早完成时间(EF)分别为10天和24天,则其紧后工作B的最早开始时间(ES2)和最早完成时间(ES2)分别为( )。

    • A.10天和18天
    • B.18天和32天
    • C.18天和24天
    • D.24天和32天
  43. 已知在双代号网络计划中,某工作有两项紧前工作,他们的最早完成时间分别为18天和23天。如果该工作的持续时间为6天,则该工作最早完成时间为( )。

    • A.18天
    • B.23天
    • C.24天
    • D.29天
  44. 在某双代号网络计划中,工作A最早开始时间为第10天,其持续时间为6天,该工作有两项紧后工作,它们的最早开始时间分别为第26天和第31天,最迟开始时间分别为第27天和第34天,则工作A的总时差和自由时差( )天。

    • A.均为11
    • B.分别为10和9
    • C.均为10
    • D.分别为11和10
  45. 某工程网络计划中,工作W的最早开始时间和最迟开始时间分别为第12天和第15天,其持续时间为5天,工作W后有3个紧后工作,它们的最早开始时间分别为第21天,第24天和第28天,则W的自由时差为( )。

    • A.4
    • B.7
    • C.11
    • D.6
  46. 下列关于单代号网络图与双代号网络图特点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两种网络图中工作都可以用虚箭头表示
    • B.单代号网络图中不使用虚箭头和虚工作
    • C.双代号网络图的持续时间不是表示在节点之中的
    • D.单代号网络图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会产生更多的纵横变叉现象
  47. 在双代号网络图中,如果某节点既有指向它的箭线,又有背离它的箭线,那么,该节点称为( )。

    • A.起点节点
    • B.中间节点
    • C.终点节点
    • D.共有节点
  48. 在双代号网络图中,为了正确的表达图中的工作关系,往往需要使用虚箭线,它表示工作间的( )。

    • A.时间间歇
    • B.搭接关系
    • C.逻辑关系
    • D.自由时差
  49. 项目部为宪成某施工过程,安排2个班组进行施工,每个班组10人,该施工过程所需的劳动:日)为100天,则该施工过程持续时间为( )天。

    • A.5
    • B.10
    • C.50
    • D.100
  50. 在双代号网络图中,表示工作的是( )。

    • A.箭线两端的节点
    • B.箭线
    • C.箭线与其两端的节点共同表示一项工作
    • D.网络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