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市政施工员基础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1)
-
道路平面设计必须遵循( ) 的线性设计的总原则。
- A.行车安全
- B.迅速
- C.经济
- D.舒适
-
梁桥桥台按构造,可分为( ) 桥台。
- A.重力式
- B.轻型
- C.框架式
- D.组合式
-
悬臂、连续梁桥的施工方法不同与简支梁桥,目前的施工方法有( ) 。
- A.逐孔施工法
- B.悬臂施工法
- C.顶推施工法
- D.转体法
-
大体积混凝土工程优先选用( ) 。
- A.普通硅酸盐混凝土
- B.复合硅酸盐混凝土
- C.矿渣硅酸盐混凝土
- D.火山灰质硅酸盐混凝土
-
混凝土按干密度分类可分为( ) 。
- A.重混凝土
- B.轻混凝土
- C.普通混凝土
- D.耐热混凝土
-
为了校核测量数据和控制整个观测区域,侧区内的水准点通常布设成一定的线性,包括哪些( ) 。
- A.闭合水准路线
- B.附合水准路线
- C.支水准路线
- D.重合水准路线
-
工程测量确定一个点的空间位臵,必须确定这个点在直角坐标平面上的( ) 等参数。
- A.投影点的坐标值
- B.绝对高程
- C.相对高程
- D.测角
-
测量工作要遵循的基本组织原则是( ) 。
- A.布局上要从整体到局部
- B.程序上要先碎部后控制
- C.精度上要从高级到低级
- D.精度上要从低级到高级
-
木材作为建筑材料的主要优点包括:( )
- A.轻质、比强度高,富有弹性和韧性,能承受冲击和振动;
- B.对热、声、电的绝缘性好;
- C.易加工,加工工具简单;
- D.含水率发生变化时,构件易发生涨缩变形或开裂
-
市政工程测量的任务包括以下哪些方面( ) 。
- A.建立工程控制网
- B.地形测绘
- C.施工放样
- D.变形测量
-
A2图纸幅面的尺寸规格是( ) 。
- A.594×841
- B.420×630
- C.420×594
- D.297×420
-
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变形,当外力取消后能完全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称为( ) 。
- A.刚性
- B.塑性
- C.半刚性
- D.耐久性
-
( ) 是指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 A.密度
- B.堆积密度
- C.体积密度
- D.比重
-
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等级不包括( ) 。
- A.不合格
- B.合格
- C.中
- D.优良
-
违反《民用建筑节能条例》规定,施工单位在建筑活动中使用列入国家禁止使用目录的技术、工艺、材料和设备的,由( ) 以上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责令整改。
- A.省级
- B.市级
- C.县级
- D.乡级
-
( ) 负责去全国建筑节能的监督管理工作。
- A.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
- B.国务院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
- C.国务院发展计划部门
- D.国务院经济贸易主管部门
-
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自批准之日起超过( ) ,方决定该项目开工建设的,起环境培训评价文件应当报原评审部门重新审核。
- A.1年
- B.2年
- C.3年
- D.5年
-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规定,从事危险作业的人员意外伤害保险费由( ) 支付。
- A.建设单位
- B.用人单位
- C.施工单位
- D.设计单位
-
国家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实行分类管理,对影响很小、不需要进行环境评价的,应当( ) 。
- A.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
- B.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
- C.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
- D.填报环境影响调查表
-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规定,施工单位应当为施工现场从事危险作业人员办理( ) 。
- A.意外伤害险
- B.工伤保险
- C.健康保险
- D.养老保险
-
生产、经营、储存、使用危险品的车间、商店、仓库不得与员工宿舍在同一座建筑物内,并与员工保持( ) 。
- A.一段距离
- B.运输要求距离
- C.建筑要求距离
- D.安全距离
-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规定,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现场入口处、施工起重机械、基坑边沿、爆破物及有害危险气体和液体存放处等危险部位,设臵明显的( ) 。
- A.禁行指示牌
- B.危险提示牌
- C.安全警示标志
- D.照明装臵
-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规定,建设工程施工前,施工单位( ) 应当对有关安全施工的技术要求向施工作业班组、作业人员作出详细说明,并由双方签字。
- A.技术负责人
- B.负责项目管理的技术人员
- C.项目经理
- D.总监理工程师
-
建设工程项目的安全措施应当与( ) 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使用。
- A.基础工程
- B.装饰装修工程
- C.主体工程
- D.给排水工程
-
建筑施工企业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应当根据建筑工程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对专业性较强的项目,应当编制( ) 并采取安全技术措施。
- A.安全施工组织设计
- B.专项安全施工组织设计
- C.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
- D.专项的安全技术措施
-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坚持( ) 的方针。
- A.预防第一,安全为主
- B.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 C.安全第一,重在预防
- D.安全高于一切
-
较大事故是指造成( ) 直接经济损失以的事。
- A.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
- B.1000万元以下
- C.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
- D.一亿元以上
-
建设工程项目工程总承包模式中EPC指的是?( )
- A.设计—采购—建设
- B.设计—建设
- C.设计—管理总承包
- D.设计—采购总承包
-
某公司新建一职工宿舍,合同工期为6个月,工程合同价为2000万元人民币,原则上资金应到位( ) 人民币方能领取施工许可证。
- A.200万
- B.500万
- C.1000万
- D.1500万
-
全面质量管理(TQC)的基本原理就是强调在企业或组织的最高管理者质量方针的指引下,实现全面、全过程和全员参与的质量管理。TQC的主要特点是以( ) 为宗旨。
- A.质量合格
- B.管理科学
- C.材料合格
- D.顾客满意
-
根据安全生产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事故等级划分为较大事故的是以下哪一项?( )
- A.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
- B.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
- C.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
- D.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
-
混凝土养护方法分自然养护和人工养护,自然养护主要以洒水覆盖为主,一般情况下不少于7d,有抗渗要求不少于( ) 。
- A.10d
- B.12d
- C.14d
- D.16d
-
( ) 是设有消能设施的检查井。
- A.连接井
- B.跌水井
- C.溢流井
- D.浅型检查井
-
从事其他招标代理业务的招标代理机构,其资格认定的主管部门由( ) 规定。
- A.国务院
- B.建设单位
- C.市区建设委员单位
- D.省级建设主管部门
-
桥梁设计采用的作用可分为永久作用、可变作用和偶然作用三类,以下哪一项属于可变作用?( )
- A.水的浮力
- B.汽车引起的土侧压力
- C.预加应力
- D.土的重力及土侧压力
-
设计跨径在600米以上时,( ) 是首选桥型,它具有跨越能力大、受力合理、最能发挥材料强度等特点。
- A.拱桥
- B.悬索桥
- C.斜拉桥
- D.地道桥
-
桥梁设计采用的作用可分为永久作用、可变作用和偶然作用三类,以下哪一项属于永久作用?( )
- A.汽车荷载
- B.地震作用
- C.汽车装机作用
- D.汽车制动力
-
桥面在主要承重结构之上的,称作( ) 。
- A.上承式
- B.中承式
- C.下承式
- D.立交式
-
桥梁按上部结构的行车道所处的位臵可分为三种形式,下列不属于这种分类的是( ) 。基础实务P3
- A.上承式桥
- B.中承式桥
- C.全承式桥
- D.下承式桥
-
( ) 道路的优点是布局整齐,有利于建筑布臵和方向识别。
- A.方格网式
- B.环形放射式
- C.自由式
- D.混合式
-
沥青混合料的碾压终了温度应不低于( ) ℃。
- A.60
- B.70
- C.80
- D.85
-
水泥混凝土垫层的宽度应与路基同宽,其最小厚度为( ) mm。
- A.100
- B.150
- C.200
- D.180
-
混凝土外加剂是指在混凝土拌合过程中参入的,用以改善混凝土性能的物质。掺量一般不超过水泥用量的( ) 。
- A.2%
- B.3%
- C.4%
- D.5%
-
桥面排水是借助于纵坡和横坡的作用,桥面横坡一般为( )
- A.1-1.5%
- B.1.5-2%
- C.2-2.5%
- D.2-3%
-
( ) 主要用于道路路面和对耐磨、抗干缩等性能要求较高的其他工程中。
- A.普通硅酸盐水泥
- B.道路硅酸盐水泥
- C.普通铝酸盐水泥
- D.道路铝酸盐水泥
-
材料的抗冻性是指材料在饱和水状态下,能经受多次冻融循环作用而不破坏,强度也不严重降低的性质。用符号( ) 表示。
- A.Bn
- B.Kn
- C.Gn
- D.Fn
-
水泥按( ) 强度又分为普通型和早强型两种类型,其中有代号R者为早强型水泥。
- A.2d
- B.3d
- C.4d
- D.5d
-
材料的( ) 是指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所具有的质量。
- A.堆积密度
- B.表观密度
- C.干密度
- D.密度
-
方圆( ) 范围内,水平角与水平距离测量可不考虑地球曲率的影响。
- A.10km
- B.5km
- C.1km
- D.100km
-
由一个已知高程的水准点开始,顺序测定若干个待测点,最后连续测到另一个已知高程的水准点上,构成( ) 。
- A.附合水准路线
- B.支水准路线
- C.闭合水准路线
- D.传递水准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