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施工员习题集单项练习卷二《岗位知识与专业技能》
-
起重机如需负载移动时,载荷不得超过允许起重量的( )
- A.60%
- B.70%
- C.80%
- D.90%
-
单机的起重载荷不得超过允许载荷的( )
- A.60%
- B.70%
- C.80%
- D.90%
-
单导梁组安装时,各节点应连接牢固,在桥跨中推进时,悬臂部分不得超过已拼好导梁全长度的( )
- A.1/2
- B.1/3
- C.1/4
- D.1/4
-
构件装车后,牵引行进速度不得大于( )。
- A.3m/min
- B.5m/min
- C.8m/min
- D.10m/min
-
起吊时,离地( )后暂停,经检查安全可靠后,方可继续起吊。
- A.0.2~0.3m
- B.0.3~0.4m
- C.0.4~0.5m
- D.0.5~0.6m
-
基础施工应进行支护,基坑深度超过( )的对基坑支护结构必须按有关标准进行设计计算。
- A.5m
- B.8m
- C.10m
- D.12m
-
临边护栏与基坑边的距离不小于( )
- A.0.3m
- B.0.5m
- C.0.8m
- D.1.0m
-
焊接作业现场应按规定配置消防器材,周围( )范围内不得堆放易燃易爆物品。
- A.10m
- B.20m
- C.50m
- D.100m
-
施工中,项目部应派专人对地下管线进行现场监护,必要时请( )派员现场监护和指导。
- A.项目经理
- B.项目技术负责人
- C.现场监理
- D.管理单位
-
桩机和吊机顶部上方( )范围内不准有任何架空障碍物,如有架空线路必须采取相应安全技术保护措施。
- A.1m
- B.2m
- C.3m
- D.4m
-
施工中,项目部应派专人对地下管线进行现场监护,必要时请( )派员现场监护和指导。
- A.项目经理
- B.项目技术负责人
- C.现场监理
- D.管理单位
-
桩机和吊机顶部上方( )范围内不准有任何架空障碍物,如有架空线路必须采取相应安全技术保护措施。
- A.1m
- B.2m
- C.3m
- D.4m
-
下列关于模板工程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模版或成材的堆垛高一般不高于1.8m
- B.场地的设置应避开高压线路
- C.模板施工前项目技术负责人应向有关作业人员进行安全交底
- D.在支架模板上施工作业时堆物不宜过多
-
当风力5级时,仅允许吊装( )及以下模板和构件。
- A.5m
- B.10m
- C.15m
- D.20m
-
支设高度在( )以上的立柱模板和盖梁模板时,四周必须设牢固支撑
- A.2m
- B.3m
- C.4m
- D.5m
-
高处作业工程模板安装,在( )及二层以上操作时周围应设安全网、防护栏杆。
- A.2m
- B.3m
- C.4m
- D.5m
-
基础及地下工程模板安装,槽上口边沿( )以内不得堆放模板及材料。
- A.1.0m
- B.1.5m
- C.1.8m
- D.2.0m
-
高处作业工程模板安装,作业高度在( )及以上时就按照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和防护。
- A.1.0m
- B.1.5m
- C.1.8m
- D.2.0m
-
大雾、大雨、雪天和( )级以上的大风时,不得进行脚手架上的高处作业。
- A.四
- B.五
- C.六
- D.七
-
模版或成材的堆垛高一般不高于( )
- A.1.2m
- B.1.5m
- C.1.8m
- D.2.0m
-
下列关于脚手架材质的要求,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脚手架用钢管应采用外径不小于48mm的钢管
- B.钢管的壁厚不小于3.5mm
- C.必须选用无锈蚀的钢管
- D.钢管不允许有裂纹
-
关于脚手架材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有( )
- A.脚手架杆件不得钢木混搭
- B.扣件可采用锻造铸铁制作
- C.不得使用镀锌钢丝和其他材料绑扎
- D.每块脚手板的重量不得大于20kg
-
对于高大异形的脚手架,应报( )审批后才能搭设。
- A.项目经理
- B.项目技术负责人
- C.建设单位
- D.企业技术负责人
-
脚手架用钢管应采用外径不小于( )mm,壁厚不小于3.5mm的钢管。
- A.42
- B.44
- C.46
- D.48
-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作业属性的不安全状态的是( )
- A.起重安装作业
- B.整体升降作业
- C.高处作业
- D.拆除作业
-
跨度超过( )的模板支护工程属于超高跨、超重、大跨度模板支护工程。
- A.5m
- B.8m
- C.10m
- D.18m
-
下列选项中,属于状态属性的不安全状态的是( )
- A.现场周边围挡防护
- B.高处作业
- C.现场场地和障碍物
- D.临建和施工设施
-
下列选项中,属于场地属性的不安全状态的是( )
- A.临时建筑
- B.脚手架
- C.高处作业
- D.临建和施工设施
-
某些部位的混凝土表面的裂缝,经检查分析,属于养护不当的表面干缩微裂,不影响结构使用功能,可以( )
- A.加固处理
- B.返工处理
- C.限制使用
- D.不作处理
-
高度超过( )的模板支护工程属于超高跨、超重、大跨度模板支护工程。
- A.5m
- B.8m
- C.10m
- D.20m
-
当混凝土的裂缝宽度较深时,应采取( )进行处理。
- A.表面密封法
- B.嵌缝密闭法
- C.灌浆修补法
- D.置换混凝土法
-
当工程质量缺陷采取修补处理后,仍无法保证达到规定的使用要求和安全要求,但是不具备返工处理条件时,应采取( )。
- A.加固处理
- B.返工处理
- C.限制使用
- D.报废处理
-
当验收批或分项工程质量缺陷经分析评估后不能满足所定的质量标准要求,并对其他工程项目质量验收有影响时,则必须采取( )。
- A.加固处理
- B.返工处理
- C.限制使用
- D.报废处理
-
当混凝土的裂缝宽度不大于0.2mm时,可采用( )进行处理。
- A.表面密封法
- B.嵌缝密闭法
- C.灌浆修补法
- D.置换混凝土法
-
当混凝土的裂缝宽度大于0.3mm时,采用( )进行处理。
- A.表面密封法
- B.嵌缝密闭法
- C.灌浆修补法
- D.置换混凝土法
-
初步的调查结果要整理撰写成事故调查快报,其主要内容不包括( )
- A.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
- B.事故发生的简要经过
- C.伤亡人数
- D.事故初步认定的责任人
-
某些混凝土结构表面出现蜂窝、麻面,经分析评估,该部位采用( ),不会影响其使用及外观。
- A.修补处理
- B.加固处理
- C.返工处理
- D.报废处理
-
事故处理完毕后,必须尽快地提交完整的事故处理报告,其内容不包括( )
- A.事故项目及各参建单位概况
- B.事故发生经过和事故救援情况
- C.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
- D.事故的赔偿方式
-
事故发生后,( )应立即向企业负责人和工程建设单位负责人报告事故的状况。
- A.第一发现人
- B.旁站监理
- C.项目技术负责人
- D.项目经理
-
事故发生后,企业负责人和工程建设单位负责人应于接到报告后( )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及有关部门报告。
- A.1
- B.2
- C.24
- D.48
-
起重设备故障造成梁体损坏所造成的施工质量事故属于( )
- A.技术原因
- B.管理原因
- C.人为事故
- D.社会与经济原因
-
某些施工企业盲目追求利润对工程质量不够重视所造成的施工质量事故属于( )事故
- A.技术原因
- B.管理原因
- C.人为事故
- D.社会与经济原因
-
同一结构类型的附属构筑物不大于( )个为一个验收批。
- A.5
- B.8
- C.10
- D.20
-
因设计考虑不周造成的施工质量事故属于( )事故
- A.技术原因
- B.管理原因
- C.人为事故
- D.偶然事故
-
设计图审查有缺失或造成的施工质量事故属于( )事故
- A.技术原因
- B.管理原因
- C.人为事故
- D.偶然事故
-
对于暗挖与现浇施工管道,顶管每顶进( )m为一个验收批。
- A.50
- B.80
- C.100
- D.200
-
对于暗挖与现浇施工管道,盾构掘进每( )环为一个验收批。
- A.50
- B.80
- C.100
- D.200
-
常见的探测试验不包括( )
- A.超声波探测
- B.小应变检测
- C.混凝土强度回弹检测
- D.焊缝质量检测
-
一般应选择作为质量控制点的不包括( )
- A.关键部位、工序、环节及隐蔽工程
- B.施工过程中的薄弱环节
- C.业主有特殊要求的部位
- D.对下道工序有较大影响的上道工序
-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进场的水泥应按要求进行强度和安定性的复验
- B.预应力钢筋超张拉的目的是为了加速钢筋松弛的早发展,减少钢筋松弛的应力损失
- C.冷拉钢筋,一定要先对焊后冷拉
- D.蜂窝、麻面、渗水等都与工艺操作有关
-
现场质量检查内容不包括( )
- A.开工前检查
- B.验收批和分项工程交接检查
- C.隐蔽工程检查
- D.已完工程检查
-
下列不属于物理力学性能检验的是( )
- A.抗拉强度
- B.含水量
- C.安定性
- D.抗腐蚀性
-
常用的无损检测的方法有( )
- A.超声波探测
- B.X射线探测
- C.γ射线探测
- D.小应变检测
-
事中质量控制的关键是( )
- A.确保各工程项目质量合格
- B.坚持质量标准
- C.对验收批和质量控制点的控制
- D.按施工合同的约定完成施工任务
-
施工质量控制的关键是( )
- A.确保各工程项目质量合格
- B.坚持质量标准
- C.对验收批和质量控制点等的控制
- D.按施工合同的约定完成施工任务
-
下列选项中,属于物资准备的是( )
- A.生产和生活临时设施
- B.测量控制网布设
- C.计量器具的维修和校验
- D.施工机械设备
-
施工质量控制的目标是( )
- A.确保各工程项目质量合格
- B.坚持质量标准
- C.对验收批和质量控制点的控制
- D.按施工合同的约定完成施工任务
-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的主要工作的是( )
- A.验收批的自检、互检
- B.监理工程师的旁站检查和验收
- C.隐蔽工程验收
- D.准备竣工验收资料
-
环境条件是指对工程质量特性起重要作用的环境因素,以下不属于环境条件的是( )
- A.施工现场自然环境因素
- B.施工质量管理环境因素
- C.施工作业环境因素
- D.施工安全管理因素
-
正式施工前进行的事前主动质量控制的内容不包括( )
- A.技术准备
- B.施工现场准备
- C.物资准备
- D.人员准备
-
对工程材料进行质量控制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
- A.控制材料的性能、标准、技术参数与设计文件的相符性
- B.控制材料的成本与施工合同的相符性
- C.控制材料、构配件及半成品的各项技术性能指标与标准规范要求的相符性
- D.控制材料、构配件及半成品进行验收程序的正确性及质量文件资料的完备性
-
影响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简称4M1E,其中1E指( )
- A.人员
- B.材料
- C.机械
- D.环境
-
市政工程作为一种特殊的产品,有一些自己的特点,下列不属于其特点的是( )
- A.适用性
- B.耐久性
- C.安全性
- D.结构性
-
施工进度计划实施的保证措施不包括( )
- A.全面交底、发动群众
- B.编制月作业计划
- C.签发施工任务书
- D.跟踪施工进度计划的实施
-
施工进度计划跟踪与检查内容的主要工作不包括( )
- A.跟踪检查实际施工进度
- B.收集施工资料
- C.整理统计检查数据
- D.对比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
-
下列不属于对比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常用的方法的是( )
- A.横道图比较法
- B.S形曲线比较法
- C.“香蕉”形曲线比较法
- D.网络图比较法
-
某道路工程安装砌路缘石,需要总劳动量240工日,一班制工作,每天安排作业人员为30人,则施工持续时间为( )天
- A.6
- B.8
- C.10
- D.12
-
某道路路堤填筑采用机械施工,需要76个台班完成,现建设单位要求7天完成,所需挖土机台数为( )台
- A.6
- B.8
- C.10
- D.11
-
已知某桥梁承台基坑的土方开挖量为4029m3,采用人工挖土,每工日产量定额为6.5m3,则完成基坑开挖所需的劳动量为( )工日
- A.580
- B.600
- C.620
- D.640
-
下列关于工程量计算时应注意的问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分部分项工程工程量的计算单位应与相应定额标准的计算单位相一致
- B.工程量的计算应结合施工方法和安全技术要求
- C.按分区、分项等计算工程量
- D.工程量的计算应按从易到难的顺序排列
-
确定劳动量和机械台班量不包括( )
- A.工程量
- B.施工方法
- C.预算定额
- D.施工定额
-
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依据不包括( )
- A.工程的施工图纸
- B.施工合同文件
- C.工程项目施工总进度计划
- D.施工方案
-
下列关于确定施工阶段时应注意的问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施工阶段的划分应与施工方法相一致
- B.施工阶段划分的粗细程度主要根据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所起的客观作用
- C.适当简化施工进度计划内容,突出重点,施工过程划分应尽量细
- D.所有施工阶段应大致按照施工顺序先后排列
-
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的作用不包括( )
- A.控制单位工程的施工进度
- B.确定单位工程的各个施工过程的施工顺序
- C.为编制年度等计划生产作业计划提供依据
- D.控制不同时段的工程成本
-
标准管理工作由( )主持
- A.项目技术负责人
- B.项目经理
- C.总监理工程师
- D.项目资料员
-
凡已履行验收批、分项工程验收程序的,除非( )有明确要求者,一般不再进行隐蔽工程验收。
- A.建设单位
- B.监理单位
- C.施工总承包单位
- D.市政工程管理单位
-
市政工程用沥青施工检验不包括( )试验
- A.延度
- B.针入度
- C.老化
- D.强度
-
市政工程用钢筋施工检验不包括( )
- A.力学性能试验
- B.可焊性试验
- C.抗腐蚀性能试验
- D.化学成分检验
-
水泥物理力学性能试验不包括( )
- A.强度
- B.耐久性
- C.凝结时间
- D.安定性
-
( )既是保证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环节,又是提高市政工程安全性和耐久性的基本保证。
- A.施工测量
- B.施工检验
- C.施工质量检查验收
- D.工程变更
-
项目部应制订工程测量复核制度,实地测量必须按制度进行内部复核,并报( )复核同意后,方可进行施工。
- A.施工项目技术负责人
- B.项目经理
- C.现场监理工程师
- D.总监理工程师
-
( )是工程项目从施工准备到竣工验收全过程中的一项重要的技术管理工作。
- A.施工组织设计
- B.施工检验
- C.施工质量检查验收
- D.施工测量
-
专项方案应采用( )形式,形成书面记录。
- A.会议
- B.现场讲授
- C.书面
- D.书面和现场讲授
-
施工方案可采用( )形式,并形成书面记录。
- A.会议
- B.现场讲授
- C.书面
- D.会议或现场讲授
-
施工组织设计交底应采用( )形式。
- A.会议
- B.现场讲授
- C.书面
- D.会议或书面
-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技术交底的是( )
- A.施工组织设计技术交底
- B.专项方案技术交底
- C.分部分项工程技术交底
- D.应急预案技术交底
-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专项施工方案应由( )审核签字。
- A.项目经理
- B.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
- C.企业技术负责人
- D.总监理工程师
-
应急预案不包括( )
- A.应急指挥体系
- B.应急准备
- C.应急处理措施
- D.善后处理
-
实行施工总承包,专项方案应当由( )及相关专业承包单位技术负责人签章后方可实施。
- A.总承包单位技术负责人
- B.分包单位技术负责人
- C.总监理工程师
- D.项目监理工程师
-
下列专业工程实行分包的,其专项方案不能由专业承包单位组织编制的是( )
- A.高支架模板工程
- B.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工程
- C.深基坑工程
- D.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工程
-
下列选项中,专项施工方案内不需编制监测方案的是( )
- A.基坑支护
- B.承重支架
- C.高支架模板
- D.大型脚手架
-
专项方案经审核合格,应由( )签字。
- A.技术负责人
- B.项目经理
- C.总监理工程师
- D.项目监理工程师
-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施工保证措施的是( )
- A.质量保证措施
- B.安全保证措施
- C.文明施工措施
- D.进度保证措施
-
下列分项工程中,不需要编制专项施工方案的是( )
- A.深基坑工程
- B.高支架模板工程
- C.脚手架工程
- D.起重吊装工程
-
下列选项中,应按规范标准进行结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核算的不包括( )
- A.模板支护
- B.基坑支护
- C.现浇箱梁
- D.施工便桥
-
下列选项中,施工机具和材料的选择主要考虑的因素不包括( )
- A.应尽量选用施工单位现有机具
- B.机具类型应符合施工现场的条件
- C.在同一个工地上施工机具的种类和型号应尽可能多
- D.考虑所选机械的运行成本是否经济
-
施工材料的选择,首先应考虑( )
- A.质量应满足设计要求
- B.价格合理
- C.与施工机具配合
- D.运输储存成本
-
下列选项中,选择施工方案的依据不包括( )
- A.工程特点
- B.工期要求
- C.施工组织条件
- D.施工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