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下半年土建施工员考试岗位知识及专业实务《施工技术》习题(1)
-
混凝土现场搅拌常用投料顺序有( )。
- A.一次投料法
- B.二次投料法
- C.三次投料法
- D.水泥裹砂石法
-
采用普通砖砌筑的砖墙,组砌形式有( )。
- A.一顺一丁
- B.二顺一丁
- C.三顺一丁
- D.梅花丁
-
属于卷材防水屋面施工艺的有( )。
- A.基层处理
- B.抹找平层
- C.抹灰饼
- D.铺贴卷材
-
钢筋机械连接常用的连接方式有( )。
- A.电渣压力焊
- B.套筒挤压连接
- C.螺纹套筒连接
- D.闪光对焊连接
-
下列关于碗扣式脚手架的搭设作业,正确的有( )。
- A.底座的轴心应与地面垂直
- B.严禁任意拆除连墙件
- C.先立杆再横杆
- D.先连墙件再立杆
-
混凝土的振捣方式分类包括( )。
- A.人工振捣
- B.手动振捣
- C.机械振捣
- D.自动振捣
-
冬期施工中配制混凝土用的水泥.应选用( )。
- A.活性高的硅酸盐水泥
- B.水化热大的硅酸盐水泥
- C.普通硅酸盐水泥
- D.掺用防冻剂的高铝水泥
-
砖的品种、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进场时应有( )。
- A.产品合格证书
- B.性能检测报告
- C.施工方案
- D.供应计划
-
下列关于钢管扣件式脚手架的拆除作业,正确的有( )。
- A.由上到下逐层进行
- B.严綦上下同时作业
- C.每层先拆连墙件,再拆脚手架
- D.分段拆除高差大于两步时,应增设连墙件
-
根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02)(2011年版),下列现浇混凝土构件,底模拆除时混凝土强度需满足≥100%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的是( )。
- A.跨度为9m的板
- B.跨度为9m的梁
- C.跨度为2m的粱
- D.挑出2m的雨篷
-
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模板的拆除.应遵循的原则有( )。
- A.先支先拆,后支后拆
- B.先支后拆,后支先拆
- C.先拆非承重部位,再拆承重部位
- D.先拆承重部位,再拆非承重部位
-
当打桩面积大且桩的密度较高时,可以采用的打桩顺序有( )。
- A.自中间向四周
- B.自四周向中间
- C.自中间向两个方向对称
- D.分区域
-
防水工程施工在工期的安排上应尽量避开( )施工。
- A.春季
- B.冬季
- C.雨季
- D.旱季
-
物料提升机拆除作业前,应对( )等部位进行检查.确认无误后方能进行拆除作业。
- A.脚手架
- B.导轨架
- C.附墙架
- D.剪刀撑
-
混凝土振捣时所采用的振捣机械有( )。
- A.内部振动器
- B.外部振动器
- C.表面震动器
- D.震动台
-
我国高强度螺栓的形式有( )。
- A.大六角头螺拴
- B.大八角头螺栓
- C.弯剪型螺栓
- D.扭剪型螺栓
-
预应力混凝土工程采用后张法施工时,孔道留设的方法主要有( )。
- A.钢管抽芯法
- B.预埋波纹管法
- C.沥青麻丝法
- D.胶管抽芯法
-
基坑开挖完成后应进行验槽,验槽时应在基底进行轻型动力触探检验的有( )。
- A.支护结构有位移
- B.持力层明显不均匀
- C.浅部有软弱下卧层
- D.有浅埋古井等
-
深基坑支护采用排桩支护结构时,排桩的形式有( )。
- A.钢管桩
- B.钻孔灌注桩
- C.人工挖孔桩
- D.碎石桩
-
若天然地基不能满足强度和变形要求,必须进行地基处理,地基处理的方法有( )。
- A.机械压实法
- B.排水固结法
- C.换土垫层法
- D.逆作拱墙法
-
预应力混凝土工程采用后张法施工时,主要施工工艺有( )。
- A.孔道留设
- B.张拉钢筋
- C.浇筑混凝土
- D.上蜡
-
钢管扣件式脚手架中杆件之问的连接件形式有( )。
- A.直角扣件
- B.旋转扣件
- C.对接扣件
- D.搭接扣件
-
民用建筑外保温复合墙体的施工做法不包括( )。
- A.内墙外保温
- B.外墙外保温
- C.外墙内保温
- D.夹芯保温墙
-
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打桩过程中,每阵锤击贯人度随锤击阵数的增加而逐渐( ).桩的承载力逐渐( )。
- A.减少,减少
- B.减少,增加
- C.增加,增加
- D.增加,减少
-
某钢筋混凝土柱采用木模板,则柱模组成部分不包括( )。
- A.内拼板
- B.外拼板
- C.柱箍
- D.底模板
-
根据《混凝土结构1二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02)(2011年版).混凝土浇水养护的次数为( )。
- A.Id l次
- B.ld 7次
- C.7dl次
- D.保持湿润即可
-
如图所示为( )的基本单元。
- A.钢管扣件式脚手架
- B.剪刀式脚手架
- C.硫扣式脚手架
- D.门式脚手架
-
直钢筋下料长度等于( )。
- A.构件长度
- B.构件长度一保护层厚度+弯钩增加长度
- C.构件长度一保护层厚度弯钩增加长度
- D.构件长度保护层厚度+弯钩增加长度十斜段长度
-
某钢筋混凝土悬臂粱的跨度为2m,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混凝土强度满足( )时方可拆除底模。
- A.≥50%设计强度
- B.≥75%设计强度
- C.≥l00%设计强度
- D.保证混凝土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而受损坏
-
根据《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3—2011).普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的水平灰缝饱满度不得低于( )%。
- A.70
- B.80
- C.85
- D.90
-
根据《建筑装饰装修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10-2001),下列器具,吊顶工程的龙骨上可以安装的是( )。
- A.饰而板
- B.重型灯具
- C.电扇
- D.重型设备
-
基坑不加支撑时的开挖容许深度,坚硬的黏性土( )碎石土。
- A.大于
- B.等于
- C.小于
- D.小于或等于
-
根据《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 50496 2009),大体积混凝土是指结构物实体( )大体量混凝土,或预计会因混凝土中胶凝材料水化引起的温度变化和收缩而导致有害裂缝产生的混凝土。
- A.最小儿何尺寸不小于2m
- B.最小几何尺寸不小于1m
- C.最大几何尺寸不大于1m
- D.最大几何尺寸不大于2m
-
按照上部结构对地基的要求,对地基进行必要的加固和改良,提高地基土的承载力,保证地基稳定的措施统称为( )。
- A.地基承载力
- B.单桩承载力
- C.地基处理
- D.基础设计
-
砌体结构中,构造柱处砖墙应砌成马牙槎,每一马牙槎沿高度方向不超过( )mm。
- A.300
- B.500
- C.800
- D.1000
-
根据《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9-2002),水地板中的木搁栅、毛地板和垫木等必须做( )处理。
- A.防冻
- B.防腐
- C.防火
- D.防碱背涂
-
土钉墙支护结构的组成部分不包括( )。
- A.土钉
- B.原位土体
- C.地下连续墙
- D.喷射混凝土面层
-
下列关于控制基坑开挖深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超挖后应立即填平
- B.严禁超挖
- C.一次开挖到底
- D.超挖后可不填平
-
砖基础施工时,摆砖之后应进行的工序是( )。
- A.立皮数杆
- B.挂线
- C.抄平
- D.勾缝和清理
-
某跨度为6m的钢筋混凝土粱采用木模板,设计无规定时粱的底模起拱高度为( )mm。
- A.O~12
- B.6~18
- C.24~30
- D.24~36
-
如图所示钢管扣件式脚手架的立面图,7对应的构件称为( )。
- A.立杆
- B.斜撑
- C.剪刀撑
- D.抛撑
-
根据《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5 -2001).设计要求全焊透的一、二级焊缝,应采用( )检查进行内部缺陷的检验。
- A.磁粉探伤
- B.超声波
- C.使用焊缝量规
- D.使用放大镜
-
混凝土施工自高处倾落时.其自由倾落的高度不宜超过( )m。
- A.1
- B.2
- C.3
- D.4
-
某现浇楼板的跨度为6m,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混凝土强度满足( )时方可拆除底模。
- A.≥50%设计强度
- B.≥75%设计强度
- C.≥l00%设计强度
- D.保证混凝土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而受损坏
-
民用建筑地下室防水采用外防外贴法时,特点不包括( )。
- A.受结构沉降变形影响小
- B.需要较大工作面
- C.土方量小
- D.工序多
-
沉管灌注桩预先将带有活瓣式桩尖或预制钢筋混凝土桩尖的钢套管沉人土中,下列关于钢套管的处理方式正确的是( )。
- A.混凝土全部浇筑完成后开始拔出钢套管
- B.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开始拔出钢套管
- C.边浇筑混凝土边拔钢套管
- D.永久埋在地下
-
不承重的侧模扳,包括粱、柱侧模,混凝土强度满足( )时方可拆除。
- A.≥50%设计强度
- B.≥75%设计强度
- C.≥l00%设计强度
- D.保证混凝土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而受损坏
-
下列关于路基辗压施工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先快后慢
- B.先轻后重
- C.轮迹重叠
- D.分层压实
-
模板拆除的顺序,应遵循的原则是先拆( ),后拆( )。
- A.梁底模,梁侧模
- B.底模.柱侧模
- C.承重部位.非承重部位
- D.非承重部位,承重部位
-
下列钢筋焊接方法中,主要用于小直径钢筋的交叉连接.可成型为钢筋网片或骨架,用以代替人工绑扎的是( )。
- A.闪光对焊
- B.电弧焊
- C.电渣压力焊
- D.电阻点焊
-
高强度螺栓的预拉力在安装螺栓时通过( )来实现。
- A.缩小螺孔
- B.增大螺孔
- C.坚固螺帽
- D.坚固螺杆
-
根据《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3 2011),砖墙上留置临时施工洞口,洞口净宽不应超过( )mm。
- A.500
- B.700
- C.900
- D.1000
-
民用建筑节能工程中,对于石材幕墙、铝材幕墙等,一般采用( )作为保温材料。
- A.保温砂浆
- B.保温岩棉
- C.膨胀珍珠岩
- D.泡沫
-
相同填筑材料,相同填筑厚度,当路基压实度为( )%时,路基强度最高。
- A.85
- B.90
- C.92
- D.95
-
根据《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3——2011),砖砌体竖向灰缝厚度的检验方法是( )。
- A.用尺连续量5个灰缝取最大值
- B.用足连续量5个灰缝取平均值
- C.用尺量2m砌体长度折算
- D.用尺量l0皮砖砌体折算
-
预应力混凝土采用先张法施工时,不需用到的设备和机具是( )。
- A.塑料波纹管
- B.台座
- C.锚夹具
- D.张拉机械
-
民用建筑中,关于防水混凝土结构内部设置的各种钢筋或绑扎铁丝,说法正确的是( )。
- A.与模板刚性拉结
- B.通过预埋件与模板焊接
- C.不得接触模板
- D.通过预埋件与模板栓接
-
( )可降低热影响区冷却速度,防止焊接延迟裂纹的产生。
- A.定位点焊
- B.焊前预热
- C.高温施焊
- D.焊后热处理
-
预应力混凝土采用后张法施工时,预应力通过( )传递。
- A.构件承受的外来
- B.混凝土与预应力的连接
- C.两端锚具
- D.张拉千斤顶
-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是指采用无粘结预应力钢筋的( )预应力混凝土。
- A.先张法
- B.后张法
- C.快张法
- D.慢张法
-
根据《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210-2001),每个检验批的吊顶上程至少抽查10%,并不得少于( )间,不足时应全数检查。
- A.3
- B.10
- C.30
- D.50
-
钢管扣件式脚手架中,( )用于承受立杆传递下来的荷载。
- A.扣件
- B.底座
- C.剪刀撑
- D.连墙件
-
根据《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卜2011).砖砌体的水平灰缝及竖向灰缝厚度应为( )mm。
- A.5~8
- B.8~12
- C.12~15
- D.12~24
-
根据《砌体结构工程施1二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3——2011),抗震设防为6度、7度地区的 砖墙临时间断处设置直槎且加设拉结钢筋时,拉结筋埋入长度应符合( )。
- A.不应小于500mm
- B.不应大于500mm
- C.不应小于1000mm
- D.不应大于l000mm
-
依靠支护结构本身自重和刚度保护坑壁,一般不设支撑的支护形式是( )。
- A.排桩
- B.土钉墙
- C.逆作拱墙
- D.水泥土墙
-
施工电梯的拆卸应由( )负责。
- A.设计单位
- B.监理单位
- C.安装单位
- D.施T单位
-
路基按防护工程类型情况分类,当填筑高度超过6m时,称为( )。
- A.低路堤
- B.一般路堤
- C.高路堤
- D.半填半挖路堤
-
( )主要是对焊缝进行脱氢处理,以防止冷裂纹的产生。
- A.定位点焊
- B.焊前预热
- C.高温施焊
- D.焊后热处理
-
房屋建筑工程相邻基坑开挖时,应遵循( )或同时进行的施工程序。
- A.先浅后深
- B.先深后浅
- C.先大后小(建筑面积)
- D.先小后大(建筑面积)
-
民用建筑地下室边墙施工完成后,直接把防水层贴在防水结构的外墙外表面.最后砌保护墙的施工方法是( )。
- A.外防外贴法
- B.内防外贴法
- C.外防内贴法
- D.内防内贴法
-
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施T时,下放钢筋笼之前应进行的工序是( )。
- A.浇筑混凝土
- B.切割桩头
- C.终孔验收
- D.泥浆循环
-
根据《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3 2011),普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应砌成斜槎。斜槎水平投影长度为( )斜槎高度。
- A.不应大于
- B.不应小于
- C.不应小于2/3
- D.不应大于2/3
-
如图所示钢管扣件式脚手架的扣件,称为( )。
- A.直角扣件
- B.旋转扣件
- C.对接扣件
- D.螺栓扣件
-
根据《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3——2011),砖砌体组砌方法应正确,保证( )。
- A.内外搭砌,卜、下错缝
- B.内外搭砌,上、下通缝
- C.内外间断.上、下错缝
- D.内外间断,上、下通缝
-
根据《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3 2011),常温下,砖应提前( )适度湿润。
- A.A1~2d
- B.7~8d
- C.14d
- D.28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