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电气安装施工员基础考试试题(1)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表示钢材塑性变形能力的指标有( )。

    • A.屈服点
    • B.伸长率
    • C.屈强比
    • D.断面收缩率
  2. 砂浆的和易性包括( )。

    • A.粘聚性
    • B.流动性
    • C.保水性
    • D.耐久性
  3. 混凝土在非荷载作用下的变形有( )

    • A.化学收缩
    • B.干湿变形
    • C.温度变形
    • D.徐变
  4. 采用下列( )方法,可有效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

    • A.掺用混凝土高效减水剂
    • B.掺用混凝土早强剂
    • C.减小水灰比
    • D.增大粗骨料粒径
  5. 配制高强混凝土,可采用以下哪些有效方法( )。

    • A.使用高效减水剂
    • B.增加骨料粒径
    • C.采用低水灰比
    • D.掺入引气剂
  6. 混凝土非标准试件的尺寸通常有( )mm。

    • A.100×100×100
    • B.150×150×150
    • C.200×200×200
    • D.250×250×250
  7. 某种材料,当孔隙率增大时,在以下性质中,一定下降的是( )

    • A.密度
    • B.表观密度
    • C.吸水率
    • D.强度
  8. 脆性材料具有以下哪些力学性质( )

    • A.试件拉伸过程中没有屈服现象
    • B.压缩强度极限比拉伸强度极限大得多
    • C.试件拉伸过程中变形量很小
    • D.常用来制作受拉的构件
  9. 材料的含水率是( )。

    • A.材料在自然状态下所含的水分质量与材料湿重之比
    • B.材料在自然状态下所含的水分质量与材料干重之比
    • C.表示吸水性的指标
    • D.表示吸湿性的指标
  10. 材料的含水率是( )。

    • A.材料在自然状态下所含的水分质量与材料湿重之比
    • B.材料在自然状态下所含的水分质量与材料干重之比
    • C.表示吸水性的指标
    • D.表示吸湿性的指标
  11. 导热系数λ是衡量绝热材料性能优劣的主要指标,下列哪项描述正确的是( )。

    • A.λ值越小,其绝热性能越好
    • B.表观密度大的材料其孔隙率大,因此导热系数小,绝热性能好
    • C.孔隙率相同时,孔隙尺寸越小,导热系数越小
    • D.孔隙相互连通比不连通者的导热系数大,绝热性能差
  12. 关于剖面图的标注方法,正确的有( )。

    • A.用剖切位置线表示剖切平面的位置,用长6~10mm的粗实线表示
    • B.剖切后的投射方向用垂直于剖切位置线的长4~6mm的短粗线表示
    • C.剖面图与被剖切图样可以不在同一张图纸内
    • D.剖切符号一般不用编号
  13. 下列关于建筑平面图中轴线编号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详图中不注写轴线编号
    • B.横向轴线编号用阿拉伯数字按从左至右的顺序注写
    • C.竖向轴线编号用大写拉丁字母按从下至上的顺序注写
    • D.拉丁字母中
    • E.Q、Z不得用于轴线编号
  14. 以下关于剖面图的适用情况正确的是( )。

    • A.全剖面图一般用于对称形体的剖切
    • B.半剖面图一般用于对称形体的剖切
    • C.全剖面图一般用于不对称形体的剖切
    • D.半剖面图一般用于不对称形体的剖切
  15. 投影面垂直面有三种不同情况,其中说法正确的有( )。

    • A.垂直于H面,倾斜于V面和W面
    • B.垂直于H面,平行于V面和W面
    • C.垂直于V面,倾斜于H面和W面
    • D.垂直于V面,平行于H面和W面
  16. 以下关于剖面图和断面图的区别正确的有( )。

    • A.剖面图包含断面图,断面图是剖面图的部分
    • B.剖切符号的表示不同,断面图的剖切符号只有剖切位置线
    • C.剖面图只需绘出剖切到的断面轮廓投影
    • D.形体被剖切到的断面轮廓内均要填充材料符号
  17. 属于三个基本投影面的是( )。

    • A.H
    • B.H2
    • C.V
    • D.W
  18. 下列关于投影叙述正确的是( )。

    • A.平行于投影面的直线,在该投影面上的投影仍为直线,且与原直线平行等长。
    • B.垂直于投影面的直线,在该投影面上的投影为一线段,与原直线不等长。
    • C.平行于投影面的平面,在该投影面上的投影反映平面实形。
    • D.垂直于投影面的平面,在该投影面上的投影积聚为一直线。
  19. 在建筑工程图样上,尺寸的组成包括( )。

    • A.尺寸界线
    • B.尺寸线
    • C.尺寸起止符号
    • D.尺寸大小
  20. 正投影的投影关系有( )。

    • A.高相等
    • B.长对正
    • C.高对齐
    • D.宽相等
  21. 下列有关施工图中详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施工图中,如有某一局部另绘有详图,应以索引符号牵引,索引符号是用直径10mm的细实线绘制的圆圈。在符号中,分母表示详图所在图纸的编号,分子表示详图编号
    • B.施工图中,如有某一局部另绘有详图,应以索引符号牵引,索引符号是用直径10mm的细实线绘制的圆圈。在符号中,分子表示详图所在图纸的编号,分母表示详图编号
    • C.施工图中,索引符号如用于索引剖视详图,应在原图绘制剖切位置线,并以引出线引出索引符号
    • D.施工图中,如有某一局部另绘有详图,应以索引符号牵引,索引符号是用直径8mm的细实线绘制的圆圈。在符号中,分子表示详图所在图纸的编号,分目表示详图编号
  22. 下列有关图纸标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在施工图中,标高是标注建筑物或地势高度的符号
    • B.在施工图中,标高可分为绝对标高和相对标高
    • C.在施工图中,绝对标高一般标在结构平面图中
    • D.在施工图中,绝对标高一般标在总平面图中
  23. 成套的建筑电气工程施工图的内容一般不包含( )。

    • A.设计说明
    • B.流程图
    • C.系统图
    • D.平面图
  24. 长期工作和停留的房间,照明光源的显色指数(Ra)不宜小于( )。

    • A.60
    • B.70
    • C.80
    • D.90
  25. 办公室、教室等房间一般照明的照度均匀度不应小于( )。

    • A.0.5
    • B.0.6
    • C.0.7
    • D.0.8
  26. 在备用照明、疏散照明回路上( )设置插座。

    • A.可以
    • B.不应
    • C.没有规定
    • D.根据情况确定是否
  27. 照明系统中的每一单相分支回路的电流不宜超过( )A。

    • A.5
    • B.10
    • C.16
    • D.25
  28. 某场所照明设计中,按GB50034-2004《建筑照明设计标准》确定了照度标准值和允许的LPD限值,同时已选择了某种高效光源和灯具,应( )来确定需要的光源数量。

    • A.通过照度计算
    • B.按标准规定的LPD限值计算
    • C.按该场所灯具允许的距高比计算
    • D.该场所布灯相对的对称性
  29. 卤钨灯主要用于( )。

    • A.展厅、广场
    • B.宾馆
    • C.剧场
    • D.工业企业照明
  30. 用利用系数法计算照度,计入维护系数后,计算结果是( )值。

    • A.空间平均照度
    • B.空间最小照度
    • C.工作面维持最小照度
    • D.工作面维持平均照度
  31. 高度为12m的工业厂房,没有显色性要求,适宜的光源选择为( )。

    • A.直管荧光灯
    • B.荧光高压汞灯
    • C.高压钠灯
    • D.自镇流高压汞灯
  32. 高层建筑内主通道和楼梯间应设置( )。

    • A.疏散照明
    • B.安全照明
    • C.备用照明
    • D.警卫照明
  33. 第二类防雷建筑物避雷网的网格尺寸不应大于( )。

    • A.5m×5m或6m×4m
    • B.10m×10m或12m×8m
    • C.15m×15m或18m×12m
    • D.20m×20m或24m×16m
  34. 第三类防雷建筑物接闪网的网格尺寸不应大于( )。

    • A.5m×5m或6m×4m
    • B.10m×10m或12m×8m
    • C.15m×15m或18m×12m
    • D.20m×20m或24m×16m
  35. 第一类防雷建筑物,防闪电感应的接地装置和电气设备接地装置共用,其工频接地电阻不应大于( )Ω。

    • A.1
    • B.4
    • C.5
    • D.10
  36. 埋于土壤中的人工垂直接地体不宜采用( )m。

    • A.热镀锌圆钢
    • B.热镀锌扁钢
    • C.热镀锌角钢
    • D.热镀锌钢管
  37. 第二类、三类防雷建筑物,当利用无绝缘被覆盖的不锈钢面板兼作接闪器时,如屋面板下面无易燃物品,则其厚度不应小于( )mm。

    • A.0.5
    • B.1.0
    • C.1.5
    • D.2.0
  38. 电气设备保护接地的接地电阻应为( )。

    • A.交流电阻
    • B.工频电阻
    • C.高频电阻
    • D.冲击电阻
  39. 变电所内不同用途和不同电压的电气装置、设施,应( )。

    • A.按用途分设接地装置
    • B.按电压等级分设接地装置
    • C.使用一个总的接地装置
    • D.设置可分可合的接地装置
  40. 雷电保护接地的接地电阻应为( ).

    • A.交流电阻
    • B.工频电阻
    • C.高频电阻
    • D.冲击电阻
  41. 对于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独立接闪杆、架空接闪线或架空接闪网应设独立的接地装置,每一引下线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宜大于( )Ω。

    • A.10
    • B.15
    • C.20
    • D.30
  42. 接地连接线是( )。

    • A.埋入大地中并直接与大地接触的金属导体
    • B.从接地端子、等电位连接带至接地体的连接导体
    • C.接地线和接地极的总和
    • D.由垂直和水平接地极组成的接地网
  43. 接地电阻的数值等于( )。

    • A.接触电位差与接地故障电流的比值
    • B.系统相线对地标称电压与接地故障电流的比值
    • C.接地装置对地电位与通过接地极流入地中电流的比值
    • D.接地装置对地电位与接地故障电流的比值
  44. 二类防雷建筑物防闪电感应措施中,平行敷设的管道、构架和电缆金属外皮等长金属物,其静距小于( )mm时,应采用金属线跨接,跨接点的间距不应大于30m。

    • A.100
    • B.150
    • C.200
    • D.300
  45. 三类防雷建筑防直击雷的措施中,专设引下线不应少于2根,并沿建筑物四周均匀对称分布,其间距沿周长计算不应大于( )m。

    • A.12
    • B.18
    • C.25
    • D.30
  46. 选择室外裸导体时,环境温度应取( )。

    • A.当地年最高温度
    • B.当地年最低温度
    • C.当地最热月平均最高温度
    • D.该处通风设计温度
  47. 接闪网、接闪杆及引下线采用热镀锌圆钢时,其直径不应小于( )mm。

    • A.8
    • B.10
    • C.12
    • D.16
  48. 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电线,线芯长期允许工作温度为( )°。

    • A.70
    • B.85
    • C.90
    • D.105
  49. ( )℃以上高温环境,宜选择矿物绝缘电缆。

    • A.60
    • B.70
    • C.90
    • D.100
  50. 实际环境温度与基准环境温度不一致时,导体的( )应进行修正。

    • A.允许载流量
    • B.短路电流
    • C.设备的额定电流
    • D.过载电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