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下半年电气施工员岗位知识及专业实务《建筑强电系统安装》习题(1)
-
接地线沿建筑物墙壁水平敷设时.( )符合要求。
- A.离地面距离宜为500~700 mm
- B.接地线与建筑物墙壁间的间隙宜为0~10 mm
- C.离地面距离宜为250~300 mm
- D.接地线与建筑物墙壁间的间隙宜为10~15 mm
-
配电箱、开关箱( )操作顺序正确。
- A.送电操作顺序为: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开关箱
- B.送电操作顺序为:开关箱——分配电箱——总配电箱
- C.停电操作顺序为:总配电箱——分配电箱一一开关箱
- D.停电操作顺序为:开关箱——分配电箱一一总配电箱
-
吊扇安装时,下列( )符合规定要求。
- A.吊扇挂钩安装牢固.吊扇挂钩的直径不小于吊扇挂销直径.且不小于8 mm
- B.吊扇扇叶距地高度不小于2.2 m
- C.吊杆间.吊杆与电机间螺纹连接.啮合长度不小于20 mm.且防松零件齐全紧固
- D.吊扇组装不改变扇叶角度,扇叶固定螺栓防松零件齐全
-
一般敞开式220V灯具,灯头对地面距离符合要求的是( )。
- A.室外墙上安装:2.5 m
- B.厂房:2.8 m
- C.室内:1.8 m
- D.软吊线带升降器的灯具在吊线展开后:0.8 m
-
用作配电线路保护的电气有( )。
- A.断路器
- B.熔断器
- C.接触器
- D.热继电器
-
如电缆隧道装设机械通风,一旦发生火灾时,以下机械通风装置的处理措施( )是错误的。
- A.报警,延时3min自动关闭
- B.报警,人工手动关闭
- C.可靠地自动关闭
- D.报警,继续通风
-
刚性导管经柔性导管与电气设备.器具连接,柔性导管的长度应符合( )要求。
- A.在动力工程中不大于0.8 m
- B.在照明工程中不大于1.2 m
- C.在火灾报警工程中不大于2 m
- D.在火灾报警工程中不大于5 m
-
电缆夹层的净空高度不得小于( ),但不宜大于( )。
- A.1800 mm
- B.2000 mm
- C.2500 mm
- D.3000 mm
-
电器设备器材到达现场后,应及时做下列验收检查( )。
- A.包装和密封应完好
- B.技术文件应齐全,并有装箱清单
- C.按装箱清单检查清点.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附件备件应齐全
- D.外观应与图片相符
-
导线芯线与电器设备的连接应符合( )规定。
- A.截面积在10m㎡及以下的单股铜芯线和单股铝芯线直接与设备,器具的端子连接
- B.截面积在2.5 m㎡及以下的多股铜芯线拧紧搪锡或接续端子后与设备.器具的端子连接
- C.截面积大于2.5 m㎡的多股铜芯线,除设备自带插接式端子外,接续端子后与设备或器具的端子连接;多股铜芯线与插接式端子连接前,端部拧紧搪锡
- D.每个设备和器具的端子接线不多于3根电线
-
在公路.铁路桥上敷设电缆要采取的措施有( )。
- A.不得敷设在通行的路面上
- B.防火及抗震
- C.35KV及以上大截面电缆宜以蛇形敷设
- D.穿绝缘管
-
架空线路导体截面不应小于( )。
- A.35KV线路铝绞线及铝合金线:35m㎡
- B.35KV线路钢芯铝绞线:25 m㎡
- C.居民区10KV线路铝绞线及铝合金线:35 m㎡
- D.居民区10KV线路钢芯铝绞线:25 m㎡
-
下列( )说法是正确的。
- A.水准仪是测量地面两点问高差的仪器
- B.经纬仪是测量水平和竖直角度的测绘仪器
- C.经纬仪是是测量地面两点间高差的仪器
- D.水准仪是测量水平和竖直角度的测绘仪器
-
下列( )插座接线符合要求。
- A.单相两孔插座,面对插座的右孔或上孑1与相线连接,左孔或下孔与零线连接
- B.单相三孔插座.面对插座的右孔与相线连接,左孔与零线连接
- C.三相四孔及三相五孔插座的接地(PE)或接零(PEN)线接在下孔
- D.同一场所的三相插座,接线的相序一致
-
( )系统能装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
- A.TN—S
- B.TN—C
- C.TT
- D.TN—C—S
-
电缆路径选择要求有( )。
- A.尽量缩短电缆长度
- B.方便敷设.维护
- C.避开绿地
- D.避开将挖掘施丁.地段
-
低压配电室内通道上方有裸带电体时,则该裸带电导体距地面高度:屏前通道不小于( ) m,屏后通道不小于( )m。
- A.2.5
- B.2.3
- C.2.2
- D.2.1
-
当用于( ),且技术经济比较合理,可采用单芯电缆。
- A.工厂企业配电
- B.水下敷设
- C.工作电流较大的回路
- D.重要建筑物
-
下列等电位联结的线路截面( )符合规定。
- A.干线为铜材,截面16 m㎡
- B.支线为铜材,截面4 m㎡
- C.干线为钢材,截面80 m㎡
- D.支线为钢材.截面20 m㎡
-
爆炸危险环境照明线路的电线和电缆额定电压不得低于( )V.且电线必须穿于钢导管内。
- A.400
- B.500
- C.750
- D.1000
-
室外导管的管口应设置在盒、箱内。在落地式配电箱内的管口.箱底无封板的.管口应高出基础面( )mm。
- A.20~50
- B.50~80
- C.80~100
- D.100~120
-
配电装置的长度大于( )m时,其柜(屏)后通道应设两个出口,低压配电装置两个出口间的距离超过15 m时,尚应增加出口。
- A.6
- B.7
- C.8
- D.15
-
多层桥架当利用桥架的接地保护干线时,应将每层桥架的端部用( )mm4的软铜线分别连接起来.并与总接地干线相通。
- A.4
- B.6
- C.10
- D.16
-
电缆桥架敷设时,顶部距顶棚或其它障碍物不应小于( )m。
- A.0.3
- B.0.4
- C.0.5
- D.0.6
-
低压断路器与熔断器配合使用时,熔断器应安装在( )。
- A.电源侧
- B.负荷侧
- C.无规定
- D.任意位置
-
当配电箱在砖墙体暗装.配电箱宽度超过( )mm时,应考虑加过梁,避免安装后箱体变形。
- A.200
- B.300
- C.400
- D.500
-
当电线管路与蒸汽管交叉敷设时.净距不宜小于( )mrn。
- A.200
- B.300
- C.500
- D.1000
-
相同电压的电缆在室内并列明敷时,电缆的净距不应小于( )mitt,且不应小于电缆外径。
- A.15
- B.25
- C.35
- D.45
-
母线与电器连接.当电压为660V是,连接处不同相的母线最小电气间隙为( )mm。
- A.5
- B.8
- C.10
- D.14
-
胶盖闸刀开关直接控制电动机时.额定电压大于或等于线路的额定电压.额定电流可选电动机额定电流的( )倍左右。
- A.2
- B.3
- C.5
- D.7
-
在高层建筑中.一般均采用综合接地.其接地电阻不应大于( )Ω。
- A.1
- B.4
- C.10
- D.30
-
防雷接地的人工接地装置的接地干线埋设,经人行通道处埋地深度不应小于( )m.。
- A.0.6
- B.0.8
- C.1.0
- D.1.2
-
矩形硬母线的弯曲宜进行冷弯.如需热弯时,钢加热温度不应超( )。C。
- A.250
- B.350
- C.500
- D.600
-
两组电缆桥架在同一高度平行敷设时,其间净距不小于( )n,。
- A.0.2
- B.0.4
- C.0.6
- D.0.8
-
金属线槽和电缆桥架与一般工艺管道平行敷设时.其最小净距为( )m。
- A.0.3
- B.0.4
- C.0.5
- D.1.0
-
矩形硬母线的弯曲宜进行冷弯,如需热弯时,铜加热温度不应超( )。C。
- A.250
- B.350
- C.500
- D.600
-
当矩形硬母线垂直敷设时,支架架设间距不超过( )n2。
- A.1.5
- B.2.0
- C.2.5
- D.3
-
配电柜上的母线应用颜色标出,11相应用( )色。
- A.黄
- B.绿
- C.红
- D.灰
-
低压配电室内成排布置的配电屏,固定式单排布置时,屏前通道最小宽度是( )mm。
- A.800
- B.1000
- C.1500
- D.I800
-
电缆在排管内敷设时.排管沟底部应垫平夯实,并应铺设不少于( )n1m厚的混凝土垫层。
- A.20
- B.40
- C.60
- D.80
-
油浸变压器起动试运行,是指设备开始带电,并带一定的负荷即可能的最大负荷连续运行 ( )h所经历的过程。
- A.8
- B.12
- C.16
- D.24
-
扁钢接地母线搭接长度为扁钢宽度的2倍,不少于( )面施焊。
- A.一
- B.二
- C.三
- D.四
-
施工用电接地装置的接地线应采用( )根及以上导体.在不同点与接地体做电气连接。
- A.1
- B.2
- C.3
- D.4
-
露天或半露天变电所的变压器外廓与围栏(墙)的净距不应小于( )m。
- A.0.5
- B.0.8
- C.1.0
- D.1.2
-
铁壳开关必须垂直安装.安装高度按设计要求.若设计无要求.可取操作手柄中心距地面 ( )m。
- A.0.8~1
- B.1~1.2
- C.1.2~1.5
- D.1.5~1.8
-
安装按钮时.按钮之间的距离宜为( )1mm.按钮箱之间的距离宜为10~100 mm;当倾斜安装时。其与水平的倾角不宜小于30。。
- A.20~50
- B.50~80
- C.80~100
- D.100~120
-
对500V以下至100V的电气设备或回路测量绝缘电阻时,采用( )的兆欧表。
- A.250V50 mΩ及以上
- B.500V100 mΩ及以上
- C.1000V2000 mΩ及以上
- D.2500V10000 mΩ及以上
-
在TN C—S系统中,保护线和中性线从分开点起( )再相互相联接。
- A.不允许
- B.可以
- C.应
- D.不宜
-
具有主触头的低压电器,触头的接触应紧密,采用( )的塞尺检查.接触两侧的压力应均匀。
- A.0.05 mm×10 mm
- B.0.1mm×10 mm
- C.0.2mm×10 mm
- D.0.5 mm×10mm
-
矩形硬母线进行焊接时.同一片母线上宜减少对接焊缝.两焊缝间的距离应不小于( )mm。
- A.100
- B.200
- C.300
- D.500
-
当低压配电柜内装置的相导线的截面积为35 mm2时.与其相应的保护导体的最小截面积应为( )mm2。
- A.6
- B.10
- C.16
- D.35
-
安装矩形硬母线,若设计无规定时,铜母线每隔( )宜设置一个补偿装置。补偿装置可用0.2~o.5mm厚的铜片或铝片叠成后焊接或铆接而成。
- A.20~30 m
- B.30~50 m
- C.35~60 m
- D.50~80 m
-
安装高压配电柜时,其基础型钢顶部宜高出抹平地面( )mm。
- A.5
- B.8
- C.10
- D.15
-
室外0.4 kV配电装置裸带电部分至接地部分和不同相的裸带电部分之间的最小安全净距是 ( )mm。
- A.75
- B.100
- C.150
- D.200
-
对于第一类防雷建筑.为防直击雷,屋面避雷网格的尺寸不大于( )m。
- A.5×5
- B.10×10
- C.15×15
- D.20×20
-
民用主体建筑内的附设变电所和车间内变电所的可燃油油浸变压器室,应设置容量为( )%变压器油量的贮油池。
- A.20
- B.50
- C.50
- D.100
-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设备在( )台及以上,应编制施工临时用电组织设计。
- A.2
- B.3
- C.4
- D.5
-
消防工作区域如消防控制室.配电室.发电机房.水泵房.风机房等,火灾应急照明最少持续时间为( )min。
- A.30
- B.60
- C.120
- D.180
-
电动机频繁启动时,其配电母线上的电压不宜低于额定电压的( )%。
- A.70
- B.80
- C.85
- D.90
-
金属电缆桥架及其支架全长应不少于( )处与接地(PE)或接零(PEN)干线相连接。
- A.1
- B.2
- C.3
- D.5
-
电缆在室内明敷设时.电缆与热力管道的净距不宜小于( )m。
- A.1
- B.1.2
- C.1.5
- D.1.8
-
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的最小允许弯曲半径是( )d(d为电缆外径)。
- A.6
- B.10
- C.15
- D.20
-
室外10 KV配电装置无遮拦带电部分至地(楼)面之间最小安全净距是( )mm。
- A.2 200
- B.2 300
- C.2 500
- D.2 700
-
隧道、人防工程,有高温、导电灰尘或灯具离地面高度低于2.4 m等场所的照明,电源电压应不大于( )V。
- A.12
- B.36
- C.48
- D.110
-
电线或电缆在金属线槽内不宜有接头,但在易于检查的场所.可允许槽内有分支接头,电线、电缆和分支接头的总截面积(包括外护层)不应超过该点线槽内截面积的( )%
- A.20
- B.30
- C.50
- D.75
-
室内10 KV配电装置无遮拦带电部分至地(楼)面之间最小安全净距是( )mm。
- A.2 200
- B.2 300
- C.2 500
- D.2700
-
金属线槽内电线或电缆的总截面积(包括外护层)不应超过线槽内截面积的( )%。
- A.20
- B.40
- C.50
- D.75
-
安装单相三孔插座时,面对插座,( )。
- A.右孔与接地(PE)或接零(PEN)线接,左孔与相线连接,上孔与零线连接
- B.右孔与接地(PE)或接零(PEN)线接,左孔与零线连接,上孔与相线连接
- C.右孔与零线连接,左孔与相线连接,上孔与接地(PE)或接零(PEN)线连接
- D.右孔与相线连接,左孔与零线连接,上孔与接地(PE)或接零(PEN)线连接
-
变压器室、高压配电室的接地干线上应设置不少于( )个供临时接地用的接线柱或接地螺栓。
- A.1
- B.2
- C.3
- D.4
-
低压电器设备和器材在安装前的保管期限.应为( )及以下;当超期保管时.应符合设备和器材保管的专门规定。
- A.3个月
- B.6个月
- C.9个月
- D.一年
-
低压配电柜内相间和相对地间的绝缘电阻值应大于( )mn。
- A.6
- B.10
- C.15
- D.20
-
变压器室、高低压开关室内的接地干线应有不少于( )处与接地装置引出干线连接。
- A.1
- B.2
- C.3
- D.4
-
兆欧表未使用时。其指针应指向( )位置。
- A.中间点
- B.零点
- C.最大点
- D.任意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