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标准员继续教育考试题库判断题练习(1)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在任何情况下违反自愿采用的推荐性标准,都不必承担经济或法律方面的责任。

    • 正确
    • 错误
  2. 企业对标准的正确性和实施后果不承担责任。

    • 正确
    • 错误
  3. 标准的宣贯和培训可以纳入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计划。

    • 正确
    • 错误
  4. 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应当对工程建设施工、监理、验收等阶段执行强制性标准的情况实施监督。

    • 正确
    • 错误
  5. 施工企业的工艺标准可作为施工计价的依据。

    • 正确
    • 错误
  6. 施工企业应制定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教育计划,对企业职工开展标准化工作的培训。

    • 正确
    • 错误
  7. 标准应根据其特点和性质,采用“标准”、“规范”或“规程”作为特征名。

    • 正确
    • 错误
  8. 试验阶段的研究成果可以直接纳入标准的技术内容。

    • 正确
    • 错误
  9. 标准中的物理量和计量单位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

    • 正确
    • 错误
  10. DBJ13是福建省建设工程标准代号。

    • 正确
    • 错误
  11. GJB是我国建筑行业标准代号。

    • 正确
    • 错误
  12. 对在福建省标准制定和标准实施推广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将颁发“福建省标准贡献奖”。

    • 正确
    • 错误
  13. 工程建设标准的编号是由标准代号、发布标准的顺序号、发布标准的年号组成。

    • 正确
    • 错误
  14. JGJ是表示我国建工行业建设标准的代号。

    • 正确
    • 错误
  15. 工程建设行业专用的试验、检验和评定等方法可制定福建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 正确
    • 错误
  16. 工程建设专用的信息技术要求不需要制定福建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 正确
    • 错误
  17. 福建省标准成果可按有关规定作为申报高级工程师或享受教授、研究员待遇高级工程师专业技术职务的工作业绩。

    • 正确
    • 错误
  18. 标准成果可以作为企业业绩。

    • 正确
    • 错误
  19. 工程建设地方标准、标准设计图集和企业技术标准等标准成果不属于科技成果。

    • 正确
    • 错误
  20. 标准设计图集不属于工程建设标准。

    • 正确
    • 错误
  21. 福建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不得与国家、行业标准相抵触,地方标准之间应当协调、统一,避免重复。

    • 正确
    • 错误
  22. 福建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的制订、修订程序一般包括立项、编写、送审和报批四个阶段。

    • 正确
    • 错误
  23. 工程建设标准是指建设工程设计、施工方法和安全保护的统一的技术要求及有关工程建设的技术术语、符号、代号、制图方法的一般原则。

    • 正确
    • 错误
  24. 强制性条文应采用黑体字标志。

    • 正确
    • 错误
  25. 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 正确
    • 错误
  26. 强制性条文中引用其他标准,仅表示在执行该强制性条文时,必须同时执行被引用标准的有关规定。

    • 正确
    • 错误
  27. 国家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由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确定。

    • 正确
    • 错误
  28.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新建、扩建、改建等工程建设活动,必须执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

    • 正确
    • 错误
  29. 强制性标准以外的标准是推荐性标准。

    • 正确
    • 错误
  30. 强制性标准是国家通过法律的形式明确要求对于一些标准所规定的技术内容和要求必须执行,不允许以任何理由或方式加以违反、变更。

    • 正确
    • 错误
  31. 强制性标准,必须执行;推荐性标准,国家鼓励企业自愿采用。

    • 正确
    • 错误
  3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和产品质量法规定,不符合强制性标准的产品应责令停止生产、销售,并处以罚款,情节严重可以追究刑事责任。

    • 正确
    • 错误
  33. 对违反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的,按照《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处罚。

    • 正确
    • 错误
  34. 为使信息化获得最佳社会秩序,对信息化过程中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的一系列活动。即对信息的收集、储存、加工、传递、利用、管理等信息活动及信息技术制定、发布及实施各种信息技术标准,达到各种所需要的统一局面,以获得最佳经济和社会效益。

    • 正确
    • 错误
  35. 信息技术标准化是推广普及信息活动和信息技术的前提,也是信息化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基础工作。

    • 正确
    • 错误
  36. 现代信息技术主要包括传感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等,如信息编码、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软件工程、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计算机图形和图像处理等。

    • 正确
    • 错误
  37. 信息技术标准化是指对信息化过程中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的活动。

    • 正确
    • 错误
  38. 信息技术的超前性、开放性和通用性是其标准化的三大特点。

    • 正确
    • 错误
  39. 信息技术是指信息的收集、加工、运输、处理、存储与利用等方面的技术。

    • 正确
    • 错误
  40. 企业信息化就是指企业普及应用计算机。

    • 正确
    • 错误
  41. 信息技术不仅只包含计算机与网络技术。

    • 正确
    • 错误
  42. 信息技术属于高新技术领域,所以它的标准化与非信息技术领域的标准化工程师毫不相干。

    • 正确
    • 错误
  43. 危险源便是是指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 正确
    • 错误
  44.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与环境管理体系都采用相同的PDCA管理模式。

    • 正确
    • 错误
  45.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所说的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对可能造成工作环境破坏的危险源是环境管理体系所说的环境因素,不属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范畴。

    • 正确
    • 错误
  46. 环境影响是由全部或是部分地由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给环境造成的任何有害或有益的变化。

    • 正确
    • 错误
  47. 环境因素是指一个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与环境发生作用的要素。

    • 正确
    • 错误
  48. 环境审核作用是为验收和改进环境表现提供一次重要手段,环境审核包括了环境管理体系的审核。

    • 正确
    •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