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质量检测员基础知识模拟考试及答案(1)
-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常用的土石分级,依( )等 ,土分为4级,岩石分为12级。
- A.开挖方法
- B.开挖难易
- C.冲击钻钻孔时间
- D.冲击钻钻孔难易
- E.坚固系数
-
按照《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的规定,水利水电工程根据其( ),划分为五等,适用于不同地区、不同条件下建设的防洪、灌溉、发电、供水和治涝等水利水电工程。
- A.工程规模
- B.工程效益
- C.工程投资
- D.工程位置
- E.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
-
均质土坝最常用的土料是( ),要求其应具有一定的抗渗性和强度。
- A.砂质黏土
- B.黏土
- C.细砂
- D.砂砾石
- E.壤土
-
根据《堤防工程施工规范》(5L260一98)规定,对填筑作业应满足强制性要求即是( )。
- A.严禁在堤身两侧设计规定的保护范围内取土
- B.地面起伏不平时,应按水平分层由低处开始逐层填筑,不得顺坡填筑
- C.堤防横断面上的地面坡度陡于1:5时,应将地面坡度削至缓于1,5
- D.作业面应分层统一铺土、统一碾压
- E.作业面应配各人员或平土机
-
在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中不同等级的建筑物所采用的按某种频率或重现期表示的汐水称为洪水标准,包括( )。
- A.洪峰流量
- B.设计洪水标准
- C.校核洪水标准
- D.洪水总量
- E.洪水时间
-
检验和分析数据可靠性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
- A.检查取样应具有代表性
- B.检验方法及仪器设备应符合国家及行业规定
- C.操作应准确无误
- D.记录应准确无误
- E.误差应在允许范围之内
-
关键部位单元工程是指对工程( )有显著影响的单元工程。
- A.安全
- B.效益
- C.质量
- D.造价
- E.功能
-
质量事故发生后,有关单位应按"三不放过"原则,调查事故原因,研究处理措施查明事故责任者,并根据 《水利工程质量事故处理暂行规定》作好事故处理工作。其中, “三不放过”原则,是指( )。
- A.事故原因不查清不放过
- B.主要事故责任者和职工朱受到教育不放过
- C.补救和防范措施不落实不放过
- D.处理方案不落实不放过
- E.主要事故责任者不处理不放过
-
阶段验收与分部工程验收的不同点在于( )。
- A.每个分部工程内的单元工程完成后,即应进行该分部工程验收
- B.分部工程验收是工程建设过程中阶段性的工作
- C.分部工程验收是工程建设过程中经常性的工作
- D.工程阶段验收时,对于工程的单位和分部工程完成情况并没有具体要求
- E.工程阶段验收时,要求工程的单元和分部工程都己完成
-
单元工程质量达不到合格标准时,必须及时处理,其质量等级应确定为( )。
- A.全部返工重作的,也只能评定为合格
- B.全部返工重作的,可重新评定质量等级
- C.经加固补强并经鉴定能达到设计要求的,其质量只能评定为合格
- D.经鉴定达不到设计要求,但施工单位认为能基本满足安全和使用功能要求的,可不加固补强
- E.经加固补强后,造成外形尺寸改变或永久性缺陷的,经项目法人确认能基本满足设计要求,其质量可按合格处理
-
碾压混凝土拌合可以采用人工拌合与机械拌合两种。 ( )
- 正确
- 错误
-
常态混凝土和碾压混凝土测定初凝时间都采用贯入阻力仪,所用测针直径一样。 ( )
- 正确
- 错误
-
劈裂抗拉强度试验时,需在试件与压板之间垫上垫条,垫条形状和尺寸与试验结果无关。 ( )
- 正确
- 错误
-
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筋锈蚀的主要原因是碳化和氯离子含量超标。
- 正确
- 错误
-
未凝固碾压混凝土拌合物性能与常态混凝土完全不同。 ( )
- 正确
- 错误
-
粉煤灰必须在碱性激发剂和硫酸盐激发剂作用下,才能发挥二次水化反应。( )
- 正确
- 错误
-
粉煤灰的需水量比硅粉小许多。
- 正确
- 错误
-
碾压混凝土采用人工砂时,石粉含量不宜超过10%,否则会对和易性不利。( )
- 正确
- 错误
-
水泥水化速率与温度成反比,温度愈高,凝结硬化愈慢。( )
- 正确
- 错误
-
在相同用水量条件下,选用需水量比较低的粉煤灰,混凝土有较好的流动性。( )
- 正确
- 错误
-
制造止水铜片用的铜材是( )。
- A.黄铜
- B.软态紫铜
- C.硬态紫铜
- D.软态黄铜
-
变形缝相对静止状态时止水带的抗绕渗能力决定于( )。
- A.材质的不透水性
- B.材质的回弹力
- C.材质的永久压缩变形
- D.材质的耐水性
-
止水铜片连接应采用( )。
- A.搭接熔焊
- B.黄铜斜焊一遍
- C.黄铜钎焊两遍
- D.银焊
-
自流平自密实混凝土不宜掺用( )。
- A.减水剂
- B.缓凝剂
- C.引气剂
- D.速凝剂
-
碾压混凝土拌合物工作度测定的指标为( )。
- A.坍落度
- B.坍扩度
- C.维勃稠度VB值
- D.VC值
-
掺合料等量取代水泥,不能降低胶凝材料水化热的掺和料为( )。
- A.粉煤灰
- B.硅粉
- C.矿渣粉
- D.石灰岩粉
-
水泥的物理力学性能技术要求包括细度、凝结时间、安定性和( )等。
- A.烧失量
- B.强度
- C.碱含量
- D.三氧化硫
-
人工砂生产细度模数控制较佳范围为( )。
- A.2.0~2.4
- B.2.4~2.8
- C.2.8~3.2
- D.大于3.0
-
泵送混凝土水泥不宜采用( )。
- A.硅酸盐水泥
- B.普通硅酸盐水泥
- C.中热硅酸盐水泥
- D.矿渣硅酸盐水泥
-
提高混凝土抗冻性的措施有:严格限制水灰比、选用优质骨料和掺加( )。
- A.引气剂
- B.早强剂
- C.高性能减水剂
- D.抗冻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