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城市规划师考试《城市规划原理》模拟测试八
-
公民、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实施城市规划的作用体现为( )。
- A.有偿使用
- B.主动参与
- C.客观实现
- D.监督实施
- E.控制实施
-
行政区划中需要考虑的客观因素有:
- A.政治因素
- B.经济因素
- C.人口因素
- D.文化因素
- E.资源因素
-
在城镇中划定历史文化保护区范围时应注意:
- A.历史真实性
- B.规模的合理性
- C.生活延续性
- D.风貌完整性
- E.保护可行性
-
要搞好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规划需要掌握哪些资料?
- A.文字记载的历史,考古发现的城址变迁
- B.现存的地上地下的文物古迹、历史建筑与街区、风景园林、地貌遗迹等
- C.传统文化、民俗、手工艺等
- D.历史文化遗产的濒危情况
- E.现实利用与游览情况
-
下列论述符合城市排水管渠布置的原则和要求的是:
- A.管渠布置应简洁顺直,避免绕弯,尽量减少主干管渠的长度
- B.根据污水量确定污水主干管的走向与数量
- C.尽可能在管线较短和埋深较小的情况下,让最大区域的污水自流排出
- D.雨水应尽可能结合地形分散收集,集中后统一排放
- E.管线布置考虑城市的远、近期规划及分期建设的需要
- F.排水管渠的布置应与竖向设计相一致,与道路标高、坡度相协调,减少土石方量和施工难度
-
依据《城市防洪标准》,我国防洪标准的设置按照重现期设置有:
- A.≥200年
- B.100~200年
- C.50~100年
- D.20~50年
- E.≤20年
-
铁路是城市主要的对外交通设施,与城市生产和生活关系密切的设施是:
- A.客运站
- B.编组站
- C.综合性货运站
- D.货场
- E.客车整备场
-
在居住区规划中,为了达到卫生要求,须考虑哪些方面:
- A.卫生环境
- B.日照
- C.通风
- D.防空气污染
- E.防噪
-
行人交通系统可以包括:
- A.街坊内道路
- B.人行道
- C.人行天桥
- D.地道
- E.步行街区
-
2006年4月1日起实施的《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分区规划在道路交通方面增加了:
- A.支路的走向
- B.支路的宽度
- C.公交站场
- D.交通枢纽
- E.社会停车场
-
在详细规划中,需要进行日照分析的建筑有:
- A.住宅
- B.图书馆
- C.医院
- D.学校
- E.托幼
-
控制性详细规划在用地的功能方面做出的强制性内容有:
- A.停车场
- B.出人口
- C.基础设施配套
- D.交通管制措施
- E.公共服务设施配套
-
中心城区规划,在确定绿地系统的发展目标及总体布局时,要划定什么保护范围。
- A.公共绿地
- B.防护绿地
- C.专用绿地
- D.各种功能绿地
- E.河湖水面
-
规划中根据什么来划定城市规划区:
- A.城市的影响范围
- B.城市建设的需要
- c.城市发展的需要
- D.城市管辖范围
- E.城市资源管理的需要
-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中规定,在城市详细规划的编制中,如何听取所涉及的单位、公众的意见?
- A.发调查表
- B.开座谈会
- C.公示
- D.征询
- E.派调查队
-
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纲要作为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的组成部分,对于市域范围内一些方面提出了目标和保护要求,以下哪些在其中:
- A.城镇化水平
- B.生态环境
- C.土地资源
- D.能源
- E.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
按《村庄整治技术导则》,村庄整治的规划要求完成的基本成果中的三图是:
- A.现状图
- B.规划图
- C.道路图
- D.工程图
- E.设施图
-
《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中明示,农村居民住宅设计应当符合的要求有:
- A.卫生
- B.合理
- C.美观
- D.紧凑
- E.安全
-
城市人民政府在提出编制总体规划之前,应依据全国城镇体系规划和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对城市的哪些方面进行前瞻性的研究?
- A.城市规模
- B.城市定位
- C.发展目标
- D.城市功能
- E.空间布局
-
下列哪些是《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规定的集镇建设规划的主要内容:
- A.住宅、乡(镇)村企业
- B.公益事业等各项建设的用地布局
- C.乡(镇)村公共设施
- D.居住用地形态
- E.用地规划
-
在对城市土地经济进行评价时,处于基本因素层的是:
- A.城市规划
- B.土地区位
- C.城市设施
- D.自然条件
- E.环境优劣度
-
城市处在不同的地区,在用地评定的时候,也可根据情况有所侧重。丘陵地区的城市评价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条件
- B.地貌条件
- C.水文条件
- D.降水量
- E.气象条件
-
对城市建设用地的自然条件评价主要有:
- A.工程地质条件
- B.水文地质条件
- C.气候条件
- D.地形条件
- E.地貌情况
-
研究和确定城市人口规模,是通过对城市历史人口变动情况进行研究来预测的。对人口的自然变动涉及到:
- A.文化结构
- B.年龄结构
- C.年龄中位线
- D.性别结构
- E.自然增长率
-
区域规划是区域的自然,经济.社会和技术的有机结合,区域规划是区域各项事业和基础设施的建设总纲领,区域规划除了涉及方方面面的技术经济内容外,还涉及到大量的政策问题。根据描述,总结区域规划所具有的特点是:
- A.长期性
- B.复杂性
- C.综合性
- D.战略性
- E.政策性
-
虽然各国城市的标准各有不同,但设市的标准一般是根据:
- A.人口规模
- B.人口密度
- C.非农业人口比重
- D.政治、经济因素
- E.资源环境
-
罗马城的君权化特征最为集中体现的地方,在于:
- A.重要公共建筑的布局
- B.城市中心的广场群
- C.城市的轴线体系
- D.城市雕像
- E.城市的宏大尺度
-
各国的开发控制形式各有不同,其形式主要有:
- A.图则式
- B.通则式
- C.区划式
- D.案例式
- E.判例式
-
城市布局中的分散式空间结构形态,包括:
- A.组团式
- B.带状式
- C.星状式
- D.放射式
- E.环状式
-
区域条件对城市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其中较为重要的是在城市哪些方面?
- A.城市性质的确定
- B.城市能源动力的选择
- C.城市规模
- D.城市布局
- E.城市发展方向
-
城市用地竖向规划工作的基本内容不包括( )。
- A.结合城市用地选择,分析研究自然地形,充分利用地形,尽量少占或不占良田,对一些需要加以工程措施后才能用于城市建设的地段提出工程措施方案
- B.合理地组织城市空间布局
- C.综合解决城市规划用地的各项控制标高问题
- D.合理地、经济地组织好城市用地的土方工程,考虑填方和挖方的平衡,避免填方土无土源,挖方土无出路,或土方运距过大
-
在城市景观建设时,有时会借助到山脉、河湖、林地等自然景观大背景,我们可将其称为:
- A.整体性原则
- B.引人性原则
- C.因借性原则
- D.延伸性原则
-
气化和混气站的液化石油气储罐(总容积10m3以下)与站外大于300户的居民区,村镇和重要公共建筑的最小防火间距是( )m。
- A.25
- B.30
- C.35
- D.40
-
在郊区,公共汽车的大站快车的站距是:
- A.1000~1500m
- B.1000~2000m
- C.1500~2000m
- D.1500~2500m
-
新建的城市、工业园区和重点工矿企业一般采用( )的排水体制。
- A.完全分流制
- B.截流式合流制
- C.直排合流制
- D.不完全分流制
-
城市交通调查中的居民出行调查,涉及的对象不包括:
- A.12岁以下的人口
- B.8岁以下的人口
- C.6岁以下的人口
- D.3岁以下的人口
-
城市出租汽车规划拥有量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大城市的计算标准是,
- A.3.0辆/千人
- B.2.5辆/千人
- C.2.0辆/千人
- D.1.5辆/千人
-
为了方便出行,支路的间距以______为宜。
- A.100~200m
- B.150~250m
- C.100~250m
- D.150~350m
-
以高层为主的住宅区,住宅建筑面积的净密度不应超过:
- A.3.0万m2
- B.3.2万m2
- C.3.5万m2 D.3.8万m2
-
在北方地区,高层塔式住宅,其侧面有窗且往往具有正面的功能,一般认为合理间距为:
- A.13m
- B.15m
- C.20m
- D.24m
-
下列哪项不是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指导性原则?
- A.建筑色彩
- B.建筑体型
- C.建筑体量
- D.建筑高度
-
下列哪项是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内容?
- A.各级道路的断面
- B.道路的交叉形式
- C.规划地段的交通组织方案
- D.规划地段的停泊车位
-
不是控制性详细规划中解决的市政工程问题是:
- A.管线的内容
- B.管线的位置
- C.管径
- D.管线综合
-
按《城市规划编制办法》中规定,在编制城市规划时,要执行强制性内容的是:
- A.涉及城市重大基础设施
- B.划定旧区范围
- C.风景名胜区
- D.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原则和建设方针
-
依据《近期建设规划工作暂行办法》中的规定,哪项与近期建设规划的指导性内容不符?
- A.提出城市河湖水系的治理和建设意见
- B.提出城市绿化的治理和建设意见
- C.提出城市广场等的治理和建设意见
- D.提出近期城市环境综合污染措施
-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是以什么为依据制定的?
- A.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 B.国家政策
- C.国家有关规定
- D.建设部的技术要求
-
可以从村中穿过的公路是:
- A.汽车专用公路
- B.四级公路
- C.二级公路
- D.三级公路
-
依据《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农村居民住宅设计不应过分要求的是:
- A.紧凑
- B.美观
- C.合理
- D.安全
-
依据《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风景旅游城市及绿化条件较好的城市,其绿地占建设用地的比例可大于:
- A.10%
- B.12%
- C.15%
- D.18%
-
《村镇规划标准》中,中心镇的公共建筑用地占建设用地的:
- A.6%~12%
- B.9%~16%
- C.11%~19%
- D.12%~20%
-
在进行现状用地调查和分析时,应将储蓄所归于哪类用地?
- A.商业用地
- B.金融保险用地
- C.贸易咨询用地
- D.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
在进行现状用地调查和分析时,应将公安局归于哪类用地?
- A.行政办公用地
- B.其他公共设施用地
- C.军事用地
- D.保安用地
-
影响城市土地经济评价的因素不仅复杂多样,而且具有不同的层次,属于因子层的是:
- A.交通通达度
- B.商业服务中心等级
- C.社会服务设施
- D.建筑容积率
-
与“城市内部不同地段土地的相对应位置及其相互关系”内容相对应的是:
- A.城市土地的宏观区位
- B.城市土地的中观区位
- C.城市土地的微观区位
- D.城市土地的区位
-
某城市全年的盛行风向有两个方向,且不为90°,如何布置工业区域居住区较为恰当?
- A.呈90°角布置
- B.布置在同一侧
- C.分别布置在两侧
- D.无所谓
-
以下哪条在做城市用地的评价时,可以不考虑?
- A.经济性评价
- B.自然条件评价
- C.环境条件评价
- D.建设条件评价
-
根据城市基础设施的支持能力或自然资源供应能力计算城市人口的方法称之为:
- A.城市化法
- B.区域分配法
- C.综合平衡法
- D.环境容量法
-
在城市的支柱工业、交通运输业以及其他不屈于地方性的行政、财经、文教等单位中工作的人员。这个叙述与以下能对应的是:
- A.基础人口
- B.基本人口
- C.服务人口
- D.劳动人口
-
在估算城市人口时,可以不考虑的是:
- A.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 B.区域人口总量
- C.经济发展的需求
- D.环境的容量
-
以下哪项受到城市性质的影响较小?
- A.城市规模的大小
- B.城市用地的布局结构
- C.城市空间结构
- D.城市各种市政公用设施的水平
-
研究城市性质,是从很多层面去研究的,但可以不受以下哪个范围的限制?
- A.国家
- B.省域
- C.地区
- D.城市本身
-
例如,某城市规划了一个加工工业区,在为其配建居住用地,参照了另一城市的同类型的指标取值,可将此方法称为:
- A.参照法
- B.模型法
- C.比较法
- D.相关分析法
-
对于城市中的民风民俗以及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对历史状况的描述的调查,哪种调查更适合?
- A.抽样调查
- B.问卷调查
- C.观察调查
- D.访谈调查
-
一般对居民的居住地区环境的综合评价、改建的意愿、居民拆迁的意愿等的调查,采取哪种方法,更为妥当?
- A.观察调查
- B.访谈调查
- C.问卷调查
- D.座谈会调查
-
在调查城市中各产业部门的经济状况时,下面哪个产业部门可以不包括在内?
- A.农业
- B.教育业
- C.商业
- D.基础设施
-
城市人口的部门构成实际也是反映了:
- A.城市人口的职业结构
- B.城市产业结构
- C.城市的经济部类构成
- D.城市的产业部门构成
-
在调查资料的汇总时,城市废弃物的处置应归于:
- A.自然地理环境
- B.自然气象环境
- C.自然生态环境
- D.城市建设环境
-
在城市布局时,以下哪项在布置时对于风向的影响相对较小?
- A.污水处理厂
- B.铁路货运站
- C.垃圾掩埋场
- D.储气站
-
在1982年前后,我国的一些城市就陆续开始制定了城市环境保护规划,这时候的环境保护规划的主要内容是:
- A.制定环境保护措施
- B.环境污染防治
- C.环境污染整治
- D.环境卫生整治
-
城市人口适宜容量规划是什么规划的内容?
- A.城镇体系规划
- B.城市总体规划
- C.城市环境保护规划
- D.城市生态规划
-
哪个层级的土地利用规划不包含土地供需分析
- A.国家级
- B.省级
- C.地极
- D.县级
-
城市规划在对国民经济计划和社会发展计划落实时要做出个长远的计划,就需要根据城市发展的什么特性?
- A.长期性和连续性
- B.物质性空间的连续性
- C.物质性和社会性
- D.功能性和长期性
-
以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地区的区域规划是:
- A.地区综合发展规划
- B.城市地区规划
- C.工矿地区规划
- D.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规划
-
下面的哪项描述符合判例式开发控制:
- A.开发项目只要符合规定,就可获得规划许可
- B.规划许可的获得,是对照着相关规定来裁定的
- C.每个开发项目都得申请规划许可
- D.开发项目参照法定规划,就可获得规划许可
-
在大型工矿区和大城市连片地区进行区域规划较普遍的国家是:
- A.英国
- B.德国
- C.美国
- D.前苏联
-
下面哪种说法与战略发展规划的含义相吻合:
- A.制定的是城市长期发展规划
- B.制定的是城市中长期发展规划
- C.制定的是城市整体发展规划
- D.制定的是城市与区域发展规划
-
下面哪种规划不属于战略发展规划:
- A.日本的土地利用分区
- B.美国的综合规划
- C.我国的总体规划
- D.德国的土地利用规划
-
1949年,英国颁发的《国家公园法》,是属于:
- A.主干法
- B.从属法
- C.专项法
- D.相关法
-
城市土地使用的规划和管理既是城市规划的核心,也是城市规划______。
- A.编制的主要内容
- B.实施的主要工具
- C.理论核心
- D.工作的对象
-
作为我国最大和最有影响力的开发区——上海浦东新区,是哪一年宣告建立的:
- A.1987年
- B.1988年
- C.1990年
- D.1991年
-
知识经济时代的高科技园区是促进高科技产业发展所需要的建成环境。一般来说,将以科学研究为中心,不直接与制造业相联系的园区类型称为:
- A.高科技园区
- B.科技都会
- C.技术园区
- D.科技城
-
环境规划的概念是由哪个国家,在何时提出的:
- A.美国1990年
- B.英国1990年
- C.美国1993年
- D.英国1993年
-
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的《我们共同的未来》,全面阐述了:
- A.全球环境保护的措施
- B.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框架
- C.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 D.可持续发展的行动纲领
-
《马丘比丘宪章》首先对《雅典宪章》是肯定的,并列举出了哪些在今天仍然是有效的,这其中不包含在内的是:
- A.建筑内容与功能的关系
- B.建筑工程与建筑的再统一
- C.不协调的原则
- D.技术对建筑的作用
-
格迪斯在他的著作《进化中的城市》中提出的自然地区作为城市规划研究的基本框架,后被谁发扬光大,形成了对区域的综合研究和区域规划。
- A.沙里宁(E.Saarinen)
- B.阿伯克龙比(P.Aebcrombie)
- C.赖特(F.L.Wright)
- D.芒福德(L.Mumford)
-
新城与卫星城的主要区别点在于:
- A.更强调了城市的相对独立性
- B.更强调了城市的独立性
- C.在经济、社会、文化上均能独立的具有现代城市
- D.在这种城市提供了一定的就业岗位
-
综合规划所反映的特征不包括:
- A.综合性
- B.系统性
- C.总体性
- D.长期性
-
柯市西耶在1922年发表的“明日城市”的规划方案,该方案提供了一个多少万人口的规划图:
- A.100
- B.300
- C.500
- D.800
-
法国的圣密启而山城位于山顶的教堂具有庞大的体量和高耸的尖塔,是欧洲哪个时期的特点:
- A.古希腊时期
- B.古罗马时期
- C.中世纪
- D.文艺复兴时期
-
哪一条不是构成城镇体系所要具备的条件?
- A.各城镇所具备的资源条件
- B.各城镇在地域空间上要临近
- C.各城镇均有各自功能
- D.各城镇之间有等级差异
-
“因天才,就地利,故城廓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是哪本书中的记载:
- A.《周礼》
- B.《管子》
- C.《墨子》
- D.《商君书》
-
具有经典意义的威尼斯的圣马可广场,经历了相当长的建设时期,最终完成于哪个时期:
- A.古罗马时期
- B.中世纪
- C.文艺复兴时期
- D.巴洛克时期
-
1950年至今,城市化在——推广、普及和加快阶段。
- A.全世界范围
- B.北美
- C.欧洲
- D.中国
-
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作为城市化水平指标的主要缺陷是:
- A.城镇人口统计标准不一致
- B.城镇数量统计不准确
- C.各国的城镇人口定义不同
- D.各国的城镇定义不同
-
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城市中——比较高的地区,土地价值比较高。
- A.容积率
- B.密度
- C.人均收入
- D.可达性
-
在我国,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型,社会收入差别呈现逐渐扩大的趋势,在城市中形成以经济收入为主要特征的不同社会阶层,这种现象将会使城市社会空间在一定程度上产生______。
- A.分异
- B.郊区化
- C.聚合
- D.重组
-
在发展中国家,出现了以出口加工类型的城市,导致其出现的因素是:
- A.国家的经济发展
- B.区域经济的发展
- C.城市经济的发展
- D.全球经济一体化
-
当城市的第三产业主导地位越来越显著,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迁移的现象已基本消失,反之出现了人口从城市向郊区迁移的现象。我们称这个时期的城市为:
- A.绝对集中时期
- B.相对集中时期
- C.相对分散时期
- D.绝对分散时期
-
城市化与经济发展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 A.城市化推动经济发展
- B.经济推动城市化
- C.互无关系
- D.相互推动
-
当城市中的基本经济部类带动非基本经济部类,形成完整的城市经济体,城市则处于:
- A.第一阶段——专门化
- B.第二阶段——综合化
- C.第三阶段——成熟化
- D.第四阶段——区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