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注册城市规划师城市规划原理模拟试卷25
-
城市规划实施中的经济机制主要表现为:政府依据( )有偿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从而既实现了符合规划的物业开发,又可为城市建设筹集资金。
- A.法律规定
- B.城市规划的控制条件
- C.国家标准
- D.土地出让计划
-
作为行政区划的地域空间要素与自然区域、经济区域的空间要素相比,其范围应有 ( )边界线,即行政区域界线。
- A.法定的
- B.明确的
- C.封闭的
- D.可识别的
-
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与其他各行政主管部门是平行的职能机构。各个机构依据 ( ),各有其主管的事物范畴,互不覆盖。
- A.行政法规
- B.法律授权
- C.职能划分
- D.同级地方人民政府的指定
-
下列四项中,哪些是城市防灾系统总体工程规划的主要内容?
- A.布局城市消防、防洪、人防等设施
- B.确定规划范围内疏散通道、疏散场地布局
- C.制定防灾对策和措施
- D.组织城市防灾生命线系统
-
应在修建性详细规划的规划说明书中表述的内容是( )。
- A.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 B.建筑空间组织和环境景观
- C.建筑物后退红线距离的规定
- D.近期建设计划
-
城市道路系统规划的程序包括( )。
- A.现状调查和资料准备
- B.绿地规划
- C.交通环境保护
- D.城市道路系统初步规划方案
-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地块划分图中应标明( )。
- A.用地性质
- B.地块划分具体界线
- C.建议的总平面形式
- D.地块编号
-
控制性详细规划之所以能成为管理的依据,建设的引导,是因为( )。
- A.它是政府组织编制的
- B.层次、深度适宜
- C.它采用规划管理语言表述规划的原则和目标
- D.它符合市场经济规律
-
在城市总体规划文本中应明确( )。
- A.市(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的要点
- B.各项专业规划
- C.城市环境质量建议指标,改善或保护环境的措施
- D.实施规划的措施
-
分区土地利用规划图的内容包括( )。
- A.分区位置
- B.土地利用现状
- C.对外交通设施用地界线
- D.文物古迹、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范围
-
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纲要应提出( )。
- A.城市性质
- B.城市发展目标
- C.城市规划区范围
- D.城市发展用地
-
城市总体规划中应提出规划期内城市人口及用地发展规模,确定城市建设与发展用地的( )。
- A.空间布局
- B.发展目标
- C.控制范围
- D.功能分区
-
城镇体系规划是对城镇发展战略的研究,是在一个特定的地区范围内合理地进行城镇布局,并明确不同层次的城镇的( )。
- A.地位
- B.等级
- C.性质
- D.作用
-
城市用地的建设条件是指组成城市各项物质要素的现有状况与它们在近期内( )的可能,以及它们的服务水平与质量。
- A.建设
- B.发展
- C.改进
- D.规划
-
城市的工程地质条件涉及到的因素有( )。
- A.土质
- B.岩溶
- C.地震
- D.地形条件
-
自然气象因素包括( )。
- A.水文和水文地质
- B.降雨
- C.气温
- D.大气污染
-
城市规划调查中主要运用的方法有( )。
- A.现场踏勘或观察调查
- B.实验法
- C.访谈和座谈会调查
- D.文献资料分析
-
属于城镇体系规划主要任务的是( )。
- A.明确不同层次的城镇地位、性质和作用
- B.确定城镇发展规模和发展方向
- C.合理地进行城镇布局
- D.确定不同层次城镇的隶属关系
-
详细规划编制的主要任务是( )。
- A.对城市土地利用做出进一步的规划安排
- B.细分地块并规定其使用性质
- C.直接对建设项目做出具体的安排和规划设计
- D.强化规划的控制功能
-
我国人口众多,资源不足,土地资源尤为紧缺。为了明确和强化城市规划对于城市土地利用的管制作用,确保城市土地得以合理利用。规划和建设中应该做到:( )
- A.合理确定城市用地规模和布局
- B.尽量遵守国家用地标准
- C.按照法定程序审批各项建设用地
- D.充分利用闲置土地,尽量少占基本农田
-
根据实际需要,( )可以在总体规划基础上编制分区规划。
- A.大城市
- B.中等城市
- C.小城市
- D.所有城市
-
城市环境规划分为( )两个层次。
- A.城市大气环境整治规划
- B.城市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 C.城市环境宏观规划
- D.城市环境专项规划
-
在我国城市规划编制体系层次中的是( )。
- A.区域规划
- B.城镇体系规划
- C.总体规划纲要
- D.修建性设计
-
我国现行的城市规划体系是由( )所构成的。
- A.法规体系
- B.编制体系
- C.行政体系
- D.监督体系
-
城市规划是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具体落实,但在落实时城市规划必须要根据城市的那些特点来加以考虑?
- A.发展的阶段性
- B.发展的连续性
- C.发展的长期性
- D.投资的时效性
-
城市规划实施的行政公开原则要求做到( )。
①行政立法程序公开;
②行政决策程序公开;
③行政裁决程序公开;
④行政赔偿公开;
⑤行政诉讼公开;
⑥公众参与公开
- A.①②③④⑤
- B.①②③④⑥
- C.①②③④
- D.①②③⑤
-
当前进行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重点是( )。
- A.省会城市地铁沿线地区
- B.边境城市的人防设施
- C.沿海城市商业区
- D.大城市中心城区
-
城市规划实施中维护公民、法人和社会团体利益的最后保障是( )。
- A.行政管理
- B.行政复议
- C.司法程序
- D.司法监督
-
下列哪组是我国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工作层次?( )
- A.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城市设计
- B.保护历史文化遗产;重建历史文化遗产;维修历史文化遗产
- C.保护文物古迹;保护传统历史街区;保护历史文化名城
- D.调查历史文化遗产;报批历史文化遗产;公布历史文化遗产
-
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是( )。
- A.考古学研究的需要
- B.研究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 C.城市规划学科发展的需要
- D.人类现代生活发展的需要
-
财政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在参与社会产品分配和再分配过程中与各方面发生的 ( )。
- A.利益关系
- B.经济关系
- C.行政联系
- D.行政行为
-
财政机制在城市规划实施中有重要地位的表现为:政府可以通过( )来促进和限制某些投资和建设活动,以实现城市规划的目标。
- A.导向
- B.税收杠杆
- C.奖励和惩罚措施
- D.发放贷款
-
我国宪法赋予了县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依法管理本行政区的( )的权力。
- A.城市规划
- B.城乡规划
- C.城市建设
- D.城乡建设
-
根据1993年民政部提出,经国务院批准的设立县级市标准,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400人以上的县,设市撤县必须满足的一个条件是:县人民政府所在镇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不低于( ),其中具有非农业户口的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不低于( )。
- A.15万,10万
- B.12万,8万
- C.10万,8万
- D.8万,5万
-
各级行政区都应有一个行政中心,它是该行政区( )的驻地。
- A.权力机关
- B.司法机关
- C.人民政府
- D.行政机关
-
下列属于城镇型行政区通名的是( )。
(1)省
(2)市
(3)市辖区
(4)自治区
(5)县
(6)直辖市
(7)乡
(8)镇
(9)特区
- A.(1)、(2)、(4)、(5)、(7)、(8)
- B.(1)、(5)、(7)
- C.(2)、(5)、(7)、(8)、(9)
- D.(2)、(3)、(6)、(8)
-
文化遗产是全人类的财富,为保护这些财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一系列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文献,其中《保护历史城镇与城区宪章》是( )通过的。
- A.1964年
- B.1972年
- C.1977年
- D.1987年
-
平遥历史文化名城属于哪种类型?
- A.古城的格局风貌比较完整
- B.古城风貌犹存
- C.存在若干体现传统历史风貌的街区
- D.文物古迹较多,并有保存较好的周围环境
-
国务院于2001年增补的历史文化名城是:
- A.祁县
- B.山海关和吉安
- C.山海关和风凰县
- D.代县和凤凰县
-
在进行城市规划时,《城市绿地分类标准》中被确定为附属绿地(G4)的绿地面积,不参与( )的用地平衡表。
- A.修建性详细规划
- B.城市总体规划
- C.风景名胜区规划
- D.控制性详细规划
-
何者要素不属于城市景观范畴?
- A.流经城市的河流
- B.城市道路
- C.历史性建筑
- D.具有传统特色的生活场景
-
瓶装供应液化石油气站的瓶库与民用建筑的防火间距:当总存瓶容积分别为≤10m3与 >10m3时。与民用建筑的防火间距分别为( )m。
- A.30;35
- B.10;15
- C.20;25
- D.10;10
-
电话管道与房屋建筑红线(或基础)的最小距离为( )m。
- A.0.5
- B.1.0
- C.1.5
- D.2.0
-
生活垃圾收集点的服务半径一般不超过( )m,通往环境卫生设施的通道宽度不应小于( )m。
- A.70;3
- B.70;4
- C.80;3
- D.80;4
-
城市供热一级管网宜采用( )。
- A.闭式
- B.开式
- C.开式双管制
- D.闭式单管制
-
C3级民用机场的指标为( )。
- A.机场长度800~<1200m;翼展:24~36m
- B.机场长度1200~<1800m;翼展:24~36m
- C.机场长度1200~<1800m;翼展:15~24m
- D.机场长度≥1800m;翼展:52~65m
-
规划城市人口超过多少万人口的城市,应控制预留设置快速轨道交通用地?
- A.50万
- B.100万
- C.200万
- D.300万
-
城市干道网的结构类型为( )。
- A.方格网式、环形放射式、自由式、混合式
- B.快速道路网和常速道路网
- C.交通性路网和生活服务性路网
- D.货运路网和客运路网
-
城市公共停车场的用地总面积可以按城市人口每人平均为( )。
- A.0.2~0.4m2
- B.0.6~0.8m2
- C.0.8~1.0m2
- D.1.5~2.0m2
-
下列控制指标中属于控制性详细规划强制性内容指标的是( )。
(1)建筑高度
(2)容积率
(3)主要用途
(4)基础设施配套规定
(5)人口容量
(6)建筑体量
(7)建筑面积
- A.(1)、(4)、(?)
- B.(2)、(3)、(5)、(6)
- C.(1)、(2)、(3)、(4)
- D.(1)、(2)、(3)、(4)、(5)、(6)、(7)
-
对历史文化保护区内重点保护地段的建设控制指标和规定,是城市( )内容
- A.总体规划工作的
- B.详细规划的强制性
- C.修建性详细规划的
- D.控制性详细规划的
-
进行控制性详细规划时,居住用地的分类,最小可分至:
- A.大类
- B.中类
- C.小类
- D.小小类
-
分区现状图图纸比例一般为( )。
- A.1:20000
- B.1:10000
- C.1:5000
- D.1:2000
-
城市服务人口的多少是随着( )而变动的。
- A.职工人数
- B.城市规模
- C.经济发展水平
- D.城市产业结构
-
影响土地利用的社会构成状况主要表现在人口结构及其分布的密度,以及城市各项物质设施的分布及其容量,同( )之间的适应性。
- A.城市发展规模
- B.居民需求
- C.城市经济水平
- D.城市性质
-
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强制性内容规定,市域内必须控制开发的地域包括:风景名胜区、湿地、水源保护区等( ),基本农田保护区,地下矿产资源分布地区。
- A.生态敏感
- B.资源保护区
- C.严格保护区
- D.环境控制区
-
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编制中城市规划示意图的比例一般为( )。
- A.1:50000~1:200000
- B.1:10000~1:50000
- C.1:10000~1:25000
- D.1:5000~1:10000
-
建制镇总体规划的内容可以根据其( )和实际需要适当简化。
- A.性质
- B.规模
- C.等级
- D.范围
-
交通通达度属于影响城市土地经济评价因素层次的( )。
- A.基本因素层
- B.派生因素层
- C.因子层
- D.相关因子
-
城市用地布局模式是针对不同( )的概括表述。
- A.城市性质
- B.城市地理环境
- C.城市规模
- D.城市形态
-
降水量的大小和降水强度对城市较为突出的影响是( )设施。
- A.防洪
- B.水利
- C.给水
- D.排水
-
城市建设用地分为( )大类。
- A.十
- B.九
- C.八
- D.七
-
城市用地应按土地使用的( )进行划分和归类。
- A.功能
- B.性质
- C.综合性质
- D.主要性质
-
城市环境容量是对城市建设发展规模以及人们在城市中各项活动的状况提出的 ( )。
- A.容许限度
- B.最大规模
- C.合理规模
- D.基本规模
-
城市性质是由城市形成与发展的( )的特点所决定的。
- A.基本因素
- B.主导因素
- C.主要因素
- D.关键因素
-
常用的空间模型表达方法有( )。
- A.实物模型与抽象模型两类
- B.实体模型与图纸模型两类
- C.空间模型、实体模型与几何图表模型三类
- D.实体模型与概念模型两类
-
城市( )的保护状况是城市文明的重要标志。
- A.生态环境
- B.土地资源
- C.风景名胜区
- D.历史文化遗产
-
城市分区规划应当依据已经依法批准的( )进行编制。
- A.城市区域规划
- B.城镇体系规划
- C.城市总体规划
- D.城市行政区域划分
-
在规划区范围内,土地利用和各项专业规划都要服从( )。
- A.区域规划
- B.城镇体系规划
- C.国土规划
- D.城市总体规划
-
( )对城市布局尤其是工业区与居住区的布局有重大影响。
- A.风向
- B.风速
- C.风象
- D.风频
-
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强制性内容中,没有要求进行的是:
- A.确定城镇的等级和规模结构
- B.确定控制开发的区域
- C.确定重大基础设施
- D.确定区域性公共设施的布局
-
总体规划编制可以分为( )个层次。
- A.六
- B.五
- C.三
- D.二
-
下列哪一项是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编制所特有的要求:
- A.文本
- B.相应的图纸
- C.说明书
- D.专题研究报告
-
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是指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城市详细规划中涉及区域协调发展、( )、环境保护、风景名胜资源管理、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公众利益和公共安全等方面的内容。
- A.资源利用
- B.城市性质
- C.城市规模
- D.基础设施
-
城市历史环境的调查首先要通过对( )的调查,把握城市发展动力以及城市形态的演变原因。
- A.城市性质发展与演变过程
- B.城市规模演变过程
- C.城市形成和发展过程
- D.城市历史沿革
-
城镇体系调查,主要是为了确定所规划城市在城镇体系中的( )以及未来发展的潜力优势。
- A.位置
- B.作用和地位
- C.规模等级
- D.城市化水平
-
下列那一项不属于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的强制性内容。
- A.省域内的经济区域划分
- B.省域内必须控制开发的区域
- C.省域内的区域性重大基础设施的布局
- D.涉及相邻城市的重大基础设施布局
-
以下哪项不包括在城市环境保护规划中?
- A.大气环境综合整治规划
- B.城市环境整治规划
- C.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 D.固体废弃物综合整治规划
-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主要目标是:
- A.合理安排土地使用的方式
- B.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国土整治和环境保护的要求安排土地使用的方式
- C.保护耕地资源
- D.协调耕地与建设用地的矛盾
-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20世纪50年代,许多国家都处于经济恢复时期,这个阶段的区域规划的主要内容是:
- A.控制疏散大城市人
- B.改善区域交通网络
- C.调整区域产业结构
- D.协调工业和城镇建设的空间
-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与城市规划关系密切的是:
(1)生产力布局
(2)产业结构
(3)人口
(4)城乡建设
(5)资源开发利用
(6)环境保护
(7)自然生态
- A.(1)(3)(5)
- B.(1)(4)(6)(7)
- C.(1)(3)(4)(6)
- D.(1)(2)(4)
-
城市规划法规体系的组成有:
- A.国家制定的有关城市规划的法律、法规
- B.国家和地方制订的有关城市规划的法律、行政法规和技术法规
- C.各地方制订的城市规划法律、行政法规和技术法规
- D.各地方制订的城市规划行政法规和技术法规
-
区域规划和城市规划的关系十分密切,两者的共同点是:
- A.两者都是对城市、村镇进行合理的布局
- B.两者都是对土地的使用性质做出合理的安排
- C.两者都是对城市的发展方向进行研究和安排
- D.两者都是在明确长远发展方向和目标的基础上,对特定地域的各项建设进行综合部署
-
在我国开发区是知识经济、信息社会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城市规划实践,并非完美,由于一些地方政府盲目建立或扩大建设所造成的( )浪费也是触目惊心的。
- A.资金
- B.水资源
- C.耕地和其他资源
- D.人力资源
-
英国城乡规划协会于1993年发表了《可持续环境的规划对策》提出了环境规划的概念,那么以下哪一项不包括在环境规划的主要特征中:
- A.预警性
- B.系统性
- C.整合性
- D.战略性
-
《马丘比丘宪章》摒弃了机械主义和物质空间决定论的思想,倡导和宣扬的是:
- A.社会文化论的思想
- B.历史主义的思想
- C.有机构成的思想
- D.人文主义的思想
-
当代城市规划所面临许多全球性的议题,其中尤为突出的是:
- A.可持续发展和城市化
- B.可持续发展和经济全球化
- C.知识经济和信息化
- D.城市聚集和环境保护
-
《雅典宪章》提出的何种城市规划思想,是对传统的城市规划思想的重大突破,并引导城市规划向科学的方向发展。
- A.功能分区思想
- B.结构主义思想
- C.有机分散思想
- D.邻里单位思想
-
霍华德是针对什么问题提出了田园城市的设想?
- A.伦敦工业发展的需求等
- B.伦敦的建设用地迅速向外扩张等
- C.伦敦的拥挤、卫生等
- D.巴黎的改建等
-
同心圆理论、扇形理论和多核心理论是对城市什么的解释?
- A.道路结构
- B.开放空间结构
- C.土地使用和空间状况
- D.生态环境结构
-
古希腊和古罗马城体现的社会背景是:
- A.奴隶制的民主政体
- B.封建割据与宗教统治
- C.封建统治与教会势力
- D.人文主义思想
-
现代城市规划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 A.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
- B.城市化进程的迅速推进
- C.汽车的出现
- D.恶劣的居住环境
-
在影响城镇体系发展的各种因素中,工业化起到的是什么作用。
- A.基础作用
- B.激发作用
- C.动力作用
- D.后盾作用
-
《周礼.考工记》记载:“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主要是中国古代对哪种城市布局的规定?
- A.边关城市
- B.府城
- C.王城
- D.县城
-
为什么说城市化可以推动现代化?
- A.因为城市生活水平较高
- B.因为城市管理上更加现代化
- C.因为城市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主要载体
- D.因为城市的各项设施日趋完善
-
使用城镇人口的比重作为衡量城市化水平的重要指标,具有很高的实用性,但也有其缺陷,其主要原因是:
- A.行政区划的变更和政治因素的影响
- B.城镇流动人口的数量波动较大
- C.各国对城镇人口统计标准的设定不同
- D.城镇人口难以准确统计
-
老年型人口是指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的比例达到多少的人口形态?
- A.7%.
- B.13%.
- C.10%.
- D.8%.
-
城市物质环境的演化与城市发展的周期有关。当城市处于生长期时,城市物质环境的演化以( )为主。
- A.急剧增长
- B.向外扩张
- C.改造
- D.更新
-
在漫长的农业社会中,城市的主要功能是:
- A.经济
- B.政治
- C.商业
- D.军事
-
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城市出现于( )。
- A.公元前5000年
- B.公元前3500年
- C.公元前3000年
- D.公元前25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