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2016年安全评价师考试试题《基础知识》精选练习卷(2)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安全评价应贯穿于工程、系统的设计、建设、() 和( ) 整个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

    • A.改造,退役
    • B.运行,退役
    • C.运行,终结
    • D.改造,终结
  2. 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完善的事故应急救援体系,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也还没有专门机构负责。《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对事故应急救援体系的建立提出了要求:在现有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制基础上,用()年的时间,分( ) 步建立国家级生产安全应急救援体系。

    • A.2,2
    • B.3,3
    • C.2,3
    • D.3,2
  3. 危险因素是指 ()

    • A.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害的因素
    • B.能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对物造成慢性损害的因素
    • C.根据定性、定量评价结果,提出消除或减弱危险、有害因素的技术和管理措施及建设
    • D.系统中存在导致发生不期望后果的可能性超过了人们的承受程度
  4. 求事故树的最小径集的方法一般是利用最小径集和最小割集的对偶性,求出事故树的对偶树,即()的最小割集。

    • A.成功树
    • B.失败树
    • C.故障树
    • D.疏忽树
  5. 我国开展的危险化学品生产和经营单位的安全评价属于()

    • A.安全验收评价
    • B.专项安全评价
    • C.安全现状评价
    • D.安全预评价
  6.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的方法大致可分为()和()

    • A.类比法,分析法
    • B.对照、经验法,类比法
    • C.直接法,系统分析法
    • D.直观经验分析法,系统安全分析法
  7. 评价单元划分是根据()和(),将系统划分成范围清晰、危险因素特征明确、便于评价的单元。

    • A.法律法规,技术标准
    • B.评价目标,评价方法
    • C.危险因素,有害因素
    • D.事故调查,规章制度
  8. 对在用的YSP-0.5型、YSP-2.0型、YSP-5.O型、YSP-10型和YSP-15型钢瓶,自制造日期起,第一次至第三次检验的检验周期均为()

    • A.2年
    • B.4年
    • C.5年
    • D.6年
  9. 职业病是指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 A.职业岗位上
    • B.生产工作中
    • C.劳动过程中
    • D.职业活动中
  10. 下列陈述中属于高瓦斯矿井的是()

    • A.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大于30m3/t
    • B.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大于20m3/t
    • C.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等T-10m3/t
    • D.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等于50m3/t
  11. 安全评价中常用()和()的方法进行危险因素的分类。

    • A.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参照事故类别
    • B.系统分析,实际案例
    • C.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导致事故的间接因素
    • D.导致事故的原因,相关事故的借鉴
  12. 《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实施办法》规定,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应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数量不得低于本企业生产人员数量的()

    • A.0.5%
    • B.1%
    • C.1.5%
    • D.2%
  13. 对产生尘、毒危害较大的工艺、作业和施工过程,应采用有效的密闭()吸收、净化等综合措施和检测装置,防止尘、毒的泄漏、扩散和溢出。

    • A.高压
    • B.中压
    • C.零压
    • D.负压
  14.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消防车道的宽度不应小于()

    • A.6m
    • B.5.5m
    • C.4m
    • D.3.5m
  15. 在生产过程中使用或产生爆炸下限≥10%的气体属于生产火灾危险性分类中的()

    • A.甲类
    • B.乙类
    • C.丙类
    • D.丁类
  16.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安全生产法律体系框架的最高层次,其中第四十二条中的() 是有关安全生产方面最高法律效力的规定。

    • A.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
    • B.提高劳动报酬和福利待遇
    • C.防止安全生产事故,保障劳动者安全健康
    • D.创造劳动就业条件
  17. 在DOW火灾爆炸指数评价法中,若工艺单元为一封闭单元,并在封闭区域内、闪点以上处理含量超过4540kg的易燃液体,则其危险系数为()

    • A.0.3
    • B.0.45
    • C.0.6
    • D.O.9
  18. 在DOW火灾爆炸指数评价法中,评价()是否合理,必须估算易燃、可燃物总量以及消防水能否在事故时得到及时排放。

    • A.物料处理与输送
    • B.安全措施
    • C.防火措施
    • D.排放和泄漏控制
  19. 下列对重大危险源叙述错误的是()

    • A.《安全生产法》第九十六条规定,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 B.中国是最早系统地研究重大危险源控制技术的国家
    • C.对危险设施定义为:长期地或临时地加工、生产、处理、搬运、使用或储存数量超过临界量的一种或多种危险物质,或多类危险物质的设施(不包括核设施、军事设施以及设施现场外的非管道的运输)
    • D.20世纪80年代以来,预防重大工业事故已成为各国社会、经济和技术发展的重点研究对象之一,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重视
  20. DOW法中,氧化反应属于中等放热反应,危险系数为O.5。若所分析的工艺单元中使用硝酸这类氧化剂发生氧化反应时,危险系数取为()

    • A.0.5
    • B.0.75
    • C.1.OO
    • D.1.50
  21. 下列不属于事故致因因素安全评价方法有(  )。

    • A.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
    • B.事故树分析
    • C.安全检查表法
    • D.模糊矩阵法
  22. 根据工程、系统生命周期和评价的目的,安全评价分为四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安全预评价、
    • B.安全验收评价、
    • C.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D.安全现状综合评价、
  23. 对于从业人员超过(  )人的其他生产经营单位,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在(  )人以下的,应当配备专职或首兼职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委托具有国家规定的相关专业技术资格的上程技术人员提供安全生产管理服务。

    • A.三百、二百
    • B.三百、三百
    • C.四百三百
    • D.二百、一百
  24. 从事危险化学品的生产经营单位,应有安全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在(  )人以下的,有专职或兼职安全管理人员;个体工商户可委托具有国家规定资格的人员提供安全管理服务。

    • A.300
    • B.100
    • C.30
    • D.10
  25. 下列哪些不是安全评价机构开展安全评价的基本原则(  )。

    • A.科学
    • B.公正
    • C.公平
    • D.合法
  26. 评价单元就是在危险、有害因素识别与分析的基础上,根据评价(  )和评价方法的需要,将系统分成有限的、确定范围的评价单元。

    • A.对象
    • B.内容
    • C.目标
    • D.单元
  27. 风险判别指标或判别准则的(  ),是用来衡量系统风险大小以及危险、危害性是否可接受的尺度。

    • A.量化评价值
    • B.目标值
    • C.标准值
    • D.评价值
  28. 雷管、非电导爆系统试验站危险等级应为(  )级

    • A.C 级
    • B.A级
    • C.D 级
    • D.B级
  29. 各类安全评价导则是根据(  )的总体要求制定的,是安全评价通则总体指南的具体化和细化。

    • A.安全评价通则
    • B.宪法
    • C.各类安全评价通则
    • D.法律
  30. 安全预评价是根据建设项目( )的内容,分析和预测该建设项目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的种类和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

    • A.可行性研究报告
    • B.初步设计
    • C.竣工图纸
    • D.验收报告
  31. 高温车间的纵轴应与当地夏季主导风向相垂直。当受条件限制时,其角度不得小于(  )度。

    • A.30℃
    • B.37℃
    • C.45℃
    • D.60℃
  32. 火灾对周围环境影响的主要热传递方式是( )。

    • A.爆炸
    • B.燃烧
    • C.反应热
    • D.热辐射
  33. 下面对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不正确的是( )。

    • A.合法行政
    • B.合理行政
    • C.程序正当
    • D.人为行政
  34. 安全评价师泄露被评价单位的技术和商业秘密不违背职业守则中( )的条款。

    • A.遵纪守法,客观公正
    • B.诚实守信,勤勉尽责
    • C.加强自律、规范执业
    • D.钻研业务,提高素质
  35. 某厂在充装液氯时没有洗罐,罐内残留杂质发生化学反应,造成钢瓶爆炸,液氯泄漏扩散,导致多人死亡和中毒。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86),这起事故的类别为( )。

    • A.容器爆炸
    • B.中毒窒息
    • C.化学爆炸
    • D.其他伤害
  36. 在运用作业条件危险性法进行安全评价时,一般将危险程度分为( )等级。

    • A.3个
    • B.4个
    • C.5个
    • D.6个
  37. 法应当包括宪法、法律、( )、地方性法规和行政规章。

    • A.部门规章
    • B.行政法规
    • C.技术法规
    • D.技术标准
  38. 职业道德是人们在从事职业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内在的、( )约束机制。

    • A.强制性
    • B.非强制性
    • C.社会性
    • D.法律性
  39. 下列关于项目选址的对策措施中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不得在地震烈度高于八度地震区建设
    • B.产生有毒气体的工厂不宜设在盆地窝风处
    • C.生产和使用氰化物的建设项目禁止建在水源的上游附近
    • D.公路、地区架空电力线路或区域排洪沟严禁穿越厂区
  40. 职业技能是指人在( )范围内需要掌握的技能。

    • A.职业活动
    • B.日常生活
    • C.生产劳动
    • D.国家职业标准
  41. 下列关于易燃液体危险性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易燃性。闪点越低,越容易点燃,火灾危险性就越大
    • B.易产生静电。易燃液体中多数都是电介质,电阻率高,易产生静电积聚,火灾危险性较大
    • C.流动扩散性
    • D.易燃液体的蒸气一般不会形成重气扩散
  42. 下面哪项不是法所具有的特征( )。

    • A.法是由特定的国家机关制定的
    • B.法是依照特定的程序制定的
    • C.法是依照农民阶级的利益制定的
    • D.法具有国家强制性
  43. 锅炉压力容器承压元件最常见的破裂形式有韧性破裂、脆性破裂、疲劳破裂、( )和蠕变破裂。

    • A.应力破裂
    • B.刚性破裂
    • C.冲击破裂
    • D.腐蚀破裂
  44. 职业具有目的性、社会性、稳定性、规范性和( )五大特征。

    • A.科学性
    • B.合理性
    • C.先进性
    • D.群体性
  45. 运用道化学火灾爆炸危险指数法进行评价时,某单元一般工艺危险系数F1=2,特殊工艺危险系数F2=3,则该单元工艺单元危险系数应为( )。

    • A.5
    • B.1
    • C.6
    • D.1.5
  46. 关于法的效力下面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关于人的效力
    • B.关于物的效力
    • C.关于地域的效力
    • D.关于时间的效力
  47. 扑救C类火灾应选用( )型灭火器。

    • A.磷酸铵盐
    • B.二氧化碳
    • C.抗溶泡沫
    • D.泡沫
  48. 可燃气与空气混合,达到爆炸下限,有足够能量的点火源作用,发生火灾、爆炸现象。在下面案例中,可燃气与空气混合为基本事件1,点火源作用为基本事件2,火灾、爆炸为顶上事件,则用故障树分析时,表达该案例的最佳逻辑门应为( )。

    • A.与门
    • B.条件与门
    • C.或门
    • D.条件或门
  49. 法的目的在于维护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关系和( ),是统治阶级实现其统治的一项重要工具。

    • A.统治基础
    • B.社会结构
    • C.社会秩序
    • D.社会稳定
  50. 职业是从业人员为获取( )所从事的社会工作类别。

    • A.职业资格
    • B.职业技能
    • C.主要生活来源
    • D.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