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2016年安全评价师考试试题《基础知识》精选练习卷(1)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危险是指( )

    • A.系统中存在导致发生不期望后果的可能性超过了人们的承受程度
    • B.危险环境、危险条件、危险状态、危险场所、危险人员、危险因素
    • C.人员伤亡、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或其他损失的事件
    • D.危险是人们对事物的具体认识
  2. 下列情况不属于认定工伤的情况是( )

    • A.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 B.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内抢救无效死亡的
    • C.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
    • D.患职业病的
  3. 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应该做到( ),通过有效的管理和技术手段,减少和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

    • A.管理为主
    • B.以人为主
    • C.预防为主
    • D.采取措施为主
  4. 1986年,我国建立了() 的( )核事故应急管理体制,由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为牵头单位,在国务院设立国家核事故应急协调委员会。

    • A.国家和核电厂,两级
    • B.国家、地区和核电厂,三级
    • C.国家、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地、盟)和县,四级
    • D.国家、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地、盟)、县和核电厂,五级
  5. 锅炉运行时锅炉内的水应为( )

    • A.中性水
    • B.碱性水
    • C.酸性水
    • D.饱和中性水
  6. 危险化学品的贮存方式不包括( )

    • A.分割贮存
    • B.隔开贮存
    • C.分离贮存
    • D.隔离贮存
  7. 下列( )项不是相关性原理中系统的基本特征。

    • A.目的性
    • B.相关性
    • C.整体性
    • D.多样性
  8. 在DOW法中,“易燃和不稳定物质的数量”分为3种类型,用各自的系数曲线分别评价。对每个单元而言,只能选取一个系数,依据是的物质。( )

    • A.密度最小
    • B.点火最容易
    • C.含量最大
    • D.已确定为单元物质系数代表
  9. 安全管理中的本质安全化原则来源于本质安全化理论,该原则的含义是指从初始和从本质上实现了安全化,就从_消除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从而达到预防事故发生的目的。

    • A.思想上
    • B.技术上
    • C.管理上
    • D.根本上
  10. 在DOW法中,“易燃和不稳定物质的数量”主要讨论单元中易燃物和不稳定物质的数量与( )的关系。

    • A.化学活性
    • B.危险性
    • C.反应能量
    • D.反应速度
  11. 在水利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内容中,水利科学研究实验和检测不包括( )

    • A.水利试验厅(室)和仪器设备安全管理措施
    • B.大型实验设备使用安全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执行情况
    • C.水利工程勘测设计
    • D.有毒化学危险品的安全管理和防护情况
  12. 在烟花爆竹企业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内容中,高感度工房室温超过( )、一般工房室温超过35℃以及雷雨等不适宜生产天气时,应按规定落实停产制度。

    • A.20℃
    • B.25℃
    • C.30℃
    • D.32℃
  13. 培训的对象主要分为3个层次,其中( )是体系建立和顺利实施的根本,其目的是使员工了解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并在今后工作中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各项实践。

    • A.管理层培训
    • B.内审员培训
    • C.操作层培训
    • D.全体员工培训
  14. 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审核类型中,内部审核又称为( )

    • A.认证审核
    • B.第一方审核
    • C.第二方审核
    • D.第三方审核
  15. 在应急预案演练的类型中,( )是指由应急组织的代表或关键岗位人员参加的,按照应急预案及其标准工作程序,讨论紧急程序时应采取行动的演练活动。

    • A.桌面演练
    • B.功能演练
    • C.实战模拟演练
    • D.全面演练
  16. 在演练结果的评价中,( )指演练过程中观察或识别出的,单独不可能在应急救援中对公众的安全与健康造成不良影响的应急准备缺陷。

    • A.合格项
    • B.不足项
    • C.整改项
    • D.改进项
  17. 在事故应急救援响应机制中,( )响应需要成立现场指挥部来统一指挥现场的应急救援行动。

    • A.特级紧急情况
    • B.一级紧急情况
    • C.二级紧急情况
    • D.三级紧急情况
  18. 在应急响应中,( )在应急救援和应急恢复决策中具有关键的支持作用。

    • A.通信
    • B.事故监测与评估
    • C.公共关系
    • D.医疗与卫生
  19. 在重大事故应急预案的层次中,( )主要是针对临时活动中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预先对相关应急机构的职责、任务和预防措施做出的安排。

    • A.单项预案
    • B.综合预案
    • C.专项预案
    • D.现场预案
  20. 工业企业生产车间和作业场所的工作地点的最高噪声标准为( )

    • A.95dB
    • B.90dB
    • C.85dB
    • D.80dB
  21. 特别重大或者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省级人民政府、国务院有关部门要在( )内向国务院报告,同时通报有关地区和部门。

    • A.24h
    • B.12h
    • C.8h
    • D.4h
  22. 1961年吉布森提出了事故是一种不正常的或不希望的能量释放,( )的能量是构成伤害的直接原因。

    • A.控制
    • B.各种形式
    • C.一种形式
    • D.危险
  23.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规定单位和个人在灭火救援时的义务为( )

    • A.任何人发现火灾时,都应当立即报警
    • B.任何单位、个人都应当无偿为报警提供便利,不得阻拦报警
    • C.公共场所发生火灾时,该公共场所的现场工作人员有组织、引导在场群众疏散的义务
    • D.以上选项都对
  24. 在事故应急救援的特点中,不确定性和(  )是各类公共安全事故、灾害与事件的共同特征,大部分事故都是突然爆发,爆发前基本没有明显征兆,而且一旦发生,发展蔓延迅速,甚至失控。

    • A.偶然性
    • B.突发性
    • C.复杂性
    • D.经常性
  25. 《安全生产法》第六十八条规定:“(  )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制定本行政区域内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应急救援体系。”

    • A.省
    • B.市
    • C.县
    • D.镇
  26. 《安全生产法》第十七条规定:“(  )具有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职责。”

    • A.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
    • B.班组长
    • C.生产经营单位其他负责人
    • D.生产经营单位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及其工作人员
  27. 下列关于提出安全对策措施的一般步骤的说法中不正确的包括(  )。

    • A.评价单元的特点关系到安全对策措施的全面性、准确性
    • B.安全对策措施的主要作用是指导被评价单位针对所存在的事故隐患进行改进,以降低评价对象的运行风险,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 C.在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前,制订一个详尽的符合性检查表是十分必要的
    • D.对于国家标准、法规中无强制规定而由事故案例和经验所提出的安全对策措施,一般要用“必须、严禁、应、不得”等强制性词汇
  28. 评价单元的技术对策措施不包括(  )。

    • A.防火防爆工艺对策措施
    • B.本质安全技术对策措施
    • C.机械化和自动化技术对策措施
    • D.调整、维修的安全
  29. 提出安全对策措施的一般步骤不包括(  )。

    • A.分析评价单元的一般步骤
    • B.制订符合性检查表
    • C.提出安全评价的方法
    • D.确定评价单元所固有的危险和有害因素及其可接受程度,并按其风险大小排序
  30. 符合性评价检查表制订的依据不包括(  )。

    • A.被评价单元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分布情况及风险程度
    • B.被评价单元安全验收评价的基本情况
    • C.被评价单元安全生产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
    • D.被评价单元的安全管理现状
  31. 有自然发火、瓦斯突出、瓦斯煤尘爆炸和透水危险的矿井,每年要由矿井总工程师(技术负责人)组织编制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并( )修改一次。

    • A.每年
    • B.每季
    • C.每半年
    • D.每月
  32. 医疗机构对交通事故中的受伤人员应当及时抢救,不得因( )而拖延救治。

    • A.抢救费用未及时支付
    • B.伤者病情过重
    • C.家属未送红包
    • D.交通部门未作出事故结论
  33. 煤矿企业应当以( )为单位,在申请领取煤炭生产许可证前,依照《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的规定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

    • A.煤矿企业
    • B.矿务局
    • C.煤矿集团
    • D.矿(井)
  34. 禁止用( )生产灭鼠药以及其他可能进入人民日常生活的化学产品和日用化学品。

    • A.化学品
    • B.剧毒化学品
    • C.农药
    • D.粮食
  35. 坝高15米以下、10米以上或者库容100万立方米以下、10万立方米以上,对重要城镇、交通干线、重要军事设施、工矿区安全有潜在危险的大坝,其安全管理参照( )执行。

    • A.《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
    • B.《特种设备监察条例》
    • C.《安全生产许可条例》
    • D.《矿山安全监察条例》
  36. 爆炸物品的安全管理,由各生产,储存,销售,运输,使用爆炸物品单位的( )负责.

    • A.主管领导人
    • B.管理人员
    • C.使用人员
    • D.第二责任人
  37. 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当在宣告后当场交付;当事人不在场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或者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应当在( )内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将行政处罚决定书送达当事人。

    • A.10日
    • B.15日是
    • C.30日
    • D.七日
  38. 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建设项目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应当进行( );

    • A.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
    • B.安全条件论证
    • C.劳动专篇的制订
    • D.安全评价
  39. 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审查煤矿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设计,应当自收到审查申请起( )日内审查完毕。

    • A.60日
    • B.7日
    • C.15日
    • D.30日
  40.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明确规定: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 )的未成年人。

    • A.十六周岁
    • B.十四周岁
    • C.十三周岁
    • D.十八周岁
  41. 起重机械使用单位应当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在安全检验合格有效期届满前( ),向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提出定期检验要求。

    • A.2个月
    • B.1个月
    • C.6个月
    • D.3个月
  42. 爆炸危险环境内的电气设备必须是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并有国家检验部门( )合格证的产品。

    • A.防爆
    • B.安全
    • C.检验
    • D.质量
  43. 起重机械作业潜存的危险性是( )。

    • A.高空坠物
    • B.机械伤害
    • C.物体打击
    • D.高处坠落
  44. 消除或减少爆炸性混合物属( )防火防爆措施。

    • A.本质性
    • B.一般性
    • C.关键性
    • D.特殊性
  45. 安全带是高处作业人员进行高处作业时预防坠落伤亡的个体防护用品,安全带的正确使用方法是( )

    • A.低挂高用
    • B.高挂低用
    • C.水平挂用
    • D.钩挂牢靠,挂位不受限制
  46. 对工艺物料管道、热力管道、电缆等设施的地面管沟,为防止可燃气体或蒸气扩散到其他车间的管沟空间,应设置阻火分割设施。可能采用阻火分隔沟坑,坑内材料选用( )。

    • A.干砂或碎石
    • B.保温材料
    • C.隋性气体
    • D.水
  47. 某些因果连锁,又有一系列原因( )组成伤亡事故后果,叫复合型。

    • A.集中、复合
    • B.相互复合
    • C.复合
    • D.相互连锁
  48. 危险因素是指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 )的因素。

    • A.一般性损害
    • B.重大伤害
    • C.毁灭性伤害
    • D.突发性损害
  49. 开采矿产资源,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缴纳( )和资源补偿费。

    • A.增值税
    • B.资源税
    • C.矿产税
    • D.开采税
  50. 矿山建设工程安全设施竣工后,由管理矿山企业的( )验收,并须有劳动行政主管部门参加;不符合矿山安全规程和行业技术规范的,不得验收,不得投入生产。

    • A.厂长
    • B.矿山安全委员会
    • C.主管部门
    • D.安全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