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2016年三级安全评价师模拟题《专业能力》练习(1)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某化工产品生产装置中有一加热炉工段。该工段包括熔盐系统和导热油系统,熔盐系统包括熔盐加热炉、熔盐回收罐、熔盐循环泵、加热炉烟囱、加热炉鼓风机、空气预热器等设备,主要用于最终产品反应炉的热量供应。在熔盐系统开始循环前,使用一套独立的导热油系统来预热反应器,在正常操作时导热油系统不运行,它包括:导热油加热炉、导热油循环泵、导热油回收罐等。熔盐加热炉采用天然气作为燃料,提供热量。

        依据以上信息,请分析:

        1、简述预先危险性分析法的分析步骤。

    2、预先危险性分析法能达到的目的。

  2. 某储运公司仓储区占地300m×300m,共有8个库房,原用于存放一般货物。3年前,该储运公司未经任何技术改造和审批,擅自将1号、4号和6号库房改存危险化学品。

    2008年3月14日12时18分,仓储区4号库房内首先发生爆炸,12分钟后,6号库房也发生了爆炸,爆炸引发了火灾,火势越来越大,之后相继发生了几次小规模爆炸。消防队到达现场后,发现消火栓不出水,消防蓄水池没水,随后在1公里外找到取水点,并立即展开灭火抢险救援行动。

    事故发生前,1号库房存放双氧水5t;4号库房存放硫化钠10t、过硫酸铵40t、高锰酸钾10t、硝酸铵130t、洗衣粉50t;6号库房存放硫磺15、甲苯4t、甲酸乙脂10t。事故导致15人死亡、36人重伤、近万人疏散,烧损、炸毁建筑物39000m2和大量化学物品等,直接经济损失1.2亿元。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1)依据《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GB18218—2000),辨识出重大危险源辨识?说明理由。

       (2)本案中,第一次爆炸最可能的直接原因。

       (3)该仓储区应采取的安全技术措施。

       (4)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该起事故直接经济损失。

  3. 为了准备评价单元的F&EI和风险分析汇总,需要准备()等。

    • A.该单元的准确设计方案
    • B.工艺流程图等工艺资料
    • C.DOW最新版本的火灾、爆炸指数表
    • D.有关装置的更换费用数据
  4. 某企业有玻璃器皿生产车间。该企业的玻璃器皿制造分为烧制玻璃熔液、吹制成型和退火处理三道主要工序,烧制玻璃溶液的主要装置是玻璃熔化池炉。烧制时,从炉顶部侧面人工加入石英砂(二氧化硅)、纯碱(氢氧化钠)、三氧化二砷等原料,用重油和煤气作燃料烧至1300-1700℃,从炉底侧面排出玻璃熔液。

    玻璃器皿的生产车间厂房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房顶是水泥预制板。厂房内有46t玻璃熔化池炉1座,炉高6m,炉顶距厂房钢制房梁1.7m,炉底高出地面15m。距炉出料口3m处是玻璃器皿自动吹制成型机和退火炉。煤气调压站距厂房直线距离15m,重油储罐距厂房直线距离15m。房内有员工20人正在工作。

    由于熔化池炉超期服役,造成炉顶内拱耐火砖损坏,烈焰冲出炉顶近1m,炉两侧的耐火砖也已变形,随时有发生溃炉的可能。2008年6月11日,当地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在进行监督检查时;发现该炉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当即向企业发出暂时停炉、停产的指令。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1992)的规定,指出该车间存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

     (2)、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1986),指出该车间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别并说明依据。

     (3)、针对该企业现状,提出防范生产安全事故的建议。

  5. 下列关于安全标志的分类与功能,叙述正确的是()

    • A.禁止标志:表示不准或制止人们的某种行为
    • B.警告标志:使人们注意可能发生的危险
    • C.指令标志:表示必须遵守,用来强制或限制人们的行为
    • D.提示标志:示意目标地点或方向
  6. 下列基本事件发生概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机械杠杆的故障率是10-9~10-6
    • B.继电器的故障率是10-7~10-4
    • C.人阅读说明书的可靠度约0.9918
    • D.路由器的故障率是10-8~10-2
  7. 下列关于采取一定措施后,噪声级仍达不到要求,采取消声措施正确的有()

    • A.对空气动力机械辐射的空气动力性噪声,应采用消声器进行消声处理
    • B.当噪声呈中高频宽带特性时,可选用共振型消声器
    • C.当噪声呈明显低中频脉动特性时,可选用扩展室型消声器
    • D.消声器的消声量一般不宜超过60dB
  8. 安全评价企业指导书是安全评价工作的指导性文件,而安全评价分为()等。

    • A.预评价
    • B.实施评价
    • C.验收评价
    • D.现状评价
  9. 下列选项中,符合()等条件之一的蒸汽锅炉可以只装设一个直读式水位表。

    • A.额定蒸发量小于等于1.5t/h 的锅炉
    • B.电加热锅炉
    • C.额定蒸发量小于等于1.5t/h 且装有一套可靠的水位示控装置的锅炉
    • D.装有两套各自独立的远程水位显示装置的锅炉
  10. 锅炉使用单位应当建立锅炉安全技术档案,档案的内容应当包括()等。

    • A.锅炉的设计、制造、安装、维修技术文件和资料
    • B.定期检验和定期自行检查的记录
    • C.锅炉本体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的日常维护保养记录
    • D.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
  11. 以下属于安全预评价报告内容的是()

    • A.评价项目的概况
    • B.评价方法和评价单元确定
    • C.安全对策和建议
    • D.事故分析与重大事故模拟
    • E.强制检测设备设施情况检查
  12. 下列视觉颜色与信息内容,叙述正确的有()

    • A.蓝色表示警告操作者状况紧急,应迅速采取行动
    • B.红色表示禁止和停止,是危险警报,要求立即处理
    • C.黄色提示注意和警告
    • D.绿色表示正常工作状态
  13. 根据评价对象的工艺特征和类型, ()适用于机械、电气系统的安全评价。

    • A.道化学评价法
    • B.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
    • C.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法
    • D.预先危险性分析法
  14. 机械工厂安全性评价分级,采用千分制分级法按设备、设施安全状态和管理效果分为特级安全级、安全级、临界级、不合格。请选出临界级的评分范围 ()

    • A.300~500分
    • B.600~800分
    • C.500~800分
    • D.400~700分
  15. 以下属于常用的典型的安全评价方法有()

    • A.预先危险性分析法
    • B.火灾爆炸指数法
    • C.事故树分析法
    • D.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E.调查表法
  16. 所有基本事件的发生概率都等于() 时,概率重要系数等于结构重要系数。

    • A.1/2
    • B.1/3
    • C.1/4
    • D.1
  17.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一阶最小割集中出现的所有基本事件结构重要度大于所有高阶最小割集中基本事件的结构重要系数
    • B.两事件结构的重要度系数大小由它们出现的次数决定,出现次数大的系数大
    • C.相比较的两事件仅出现在基本事件个数不等的若干最小径集中
    • D.用最小割集判别基本事件结构重要度顺序与最小径集判别结果一样
  18. 易燃和不稳定物质的数量主要讨论单元中易燃物和不稳定物质的数量()的关系。

    • A.储存方式
    • B.毒性
    • C.化学活性
    • D.危险性
  19. 物质系数(MF)是表述物质在燃烧或发生其他化学反应引起的火灾、爆炸时释放大小的内在特性,()是一个最基础的数值。

    • A.能量
    • B.毒性
    • C.污染物
    • D.气体
  20. 下列()安全评价方法属于定性安全评价方法。

    • A.马尔可夫模型分析
    • B.因素图分析法
    • C.统计图表分析法
    • D.易燃、易爆、有毒重大危险源评价法
  21. 火灾、爆炸危险指数方法中,当温度超过() 时,物质系数要修正。

    • A.50℃
    • B.60℃
    • C.70℃
    • D.80℃
  22. 根据《煤矿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监察规定》,设计或者新增的生产能力在()万吨/年以上的井工煤矿建设项目,由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负责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

    • A.80
    • B.100
    • C.120
    • D.150
  23. 下列不属于电气火灾灭火器的是()

    • A.干粉灭火器
    • B.二氧化碳灭火器
    • C.泡沫灭火器
    • D.1211灭火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