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2015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给水排水专业知识)上午冲刺试卷3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下列游泳池中,(  )的池水,宜采用顺流式循环方式。

    • A.竞赛游泳池
    • B.公共游泳池
    • C.训练游泳池
    • D.露天游泳池
  2. 热水机组机房易与其他建筑物分离独立设置,当机房设在建筑物内时,不应设置在人员密集场所的(  ),并应设对外的安全出口。

    • A.通道内
    • B.下
    • C.贴邻
    • D.上
  3. 中水系统由(  )部分组成。

    • A.中水原水系统
    • B.中水供水系统
    • C.中水处理系统
    • D.中水给水系统
  4. 建筑屋面雨水管道设计流态宜符合的规定有(  )。

    • A.檐沟外排水宜按压力流设计
    • B.天沟外排水宜按重力流设计
    • C.高层建筑的屋面雨水排水宜按重力流设计
    • D.工业厂房、库房、公共建筑的大型屋面雨水排水宜按压力流设计
  5. 生活用水量受当地(  )和用水设备的完善程度以及水价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故用水量不均匀。

    • A.地形
    • B.生活习惯
    • C.建筑物使用性质
    • D.卫生器具
  6. 室外消火栓的布置原则有(  )。

    • A.室外消火栓的间距不应超过120m
    • B.室外消火栓的保护半径不应超过150m
    • C.人防工程室外消火栓距人防工程出入口不宜小于5m
    • D.室外消火栓应设置在便于消防车使用的地点
  7. 工业废水处理的吸附法中,吸附过程影响着吸附速度,影响吸附速度的过程有(  )。

    • A.吸附质向活性炭颗粒表面的扩散过程
    • B.吸附质在活性炭颗粒内部孔隙间的扩散阶段
    • C.吸附在活性炭颗粒内部孔隙表面上的吸附反应阶段
    • D.吸附在活性炭颗粒内部孔隙表面上的扩散阶段
  8. 污泥中水的存在形式大致分为(  )。

    • A.颗粒间的间隙水
    • B.颗粒间毛细管内的毛细水
    • C.污泥内部的内部水
    • D.颗粒表面的吸附水
  9. 温度是影响微生物生命活动的重要因素,根据产甲烷菌的最适温度厌氧工艺一般分为(  )。

    • A.常温
    • B.低温
    • C.中温
    • D.高温
  10. 城市污水处理厂设计基本步骤有(  )。

    • A.确定污水处理厂厂址及用地面积
    • B.根据污水处理流程进行单体构筑物设计计算、工程造价计算
    • C.污水处理厂平面布置和高程布置,污水连接管线计算,确定泵的扬程和泵的数量
    • D.污水处理厂污泥工艺设计计算
  11. 生物化学处理法的处理对象是水中的(  )。

    • A.胶体性有机物
    • B.可溶性有机物
    • C.漂浮物
    • D.悬浮物
  12. 活性污泥法净化污水的三要素包括(  )。

    • A.微生物
    • B.有机物
    • C.无机物
    • D.溶解氧
  13. 常用排水管渠中陶土管的缺点是(  )。

    • A.质脆易碎
    • B.不宜长途运输
    • C.抗弯抗拉强度低
    • D.不能收内压
  14. 排水管道的基础一般由(  )部分组成。

    • A.地基
    • B.基础
    • C.轴线
    • D.管座
  15. 循环冷却水处理中,表面活性剂杀菌剂主要以季铵盐类化合物为代表。常用的是(  )。

    • A.ATM
    • B.DBA
    • C.DBL
    • D.EDTA
  16. 污水管道的最小管径设计坡度的具体规定为(  )。

    • A.管径200mm的最小设计坡度为0.004
    • B.管径300mm的最小设计坡度为0.003
    • C.管径200mm的最小设计坡度为0.003
    • D.管径300mm的最小设计坡度为0.004
  17. 城市污水回用系统一般由(  )等部分组成。

    • A.污水收集系统
    • B.再生水厂
    • C.回用水管理
    • D.再生水输配系统
  18. 水厂厂址的选择应在整个给水系统设计方案中全面规划,综合考虑,最终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根据设计规范,在选择厂址时,一般应考虑(  )问题。

    • A.在符合城镇整体规划的前提下,能使给水系统布局合理
    • B.施工、运行和维护方便
    • C.少拆迁,不占或少占良田;要有发展扩建余地
    • D.有较好的废水排除条件,使沉淀池排泥及滤池冲洗水排除方便
  19. 根据水被淋洒成的冷却表面形式可分为(  )。

    • A.点滴式
    • B.薄膜式
    • C.点滴薄膜式
    • D.干湿式
  20. 机械搅拌澄清池是利用转动的叶轮使泥渣在池内循环流动,完成(  )。

    • A.接触絮凝
    • B.泥渣回流
    • C.澄清过程
    • D.接触反应
  21. 关于普通快滤池适用条件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可适用于大中小型水厂
    • B.单池面积一般不宜大于100m2
    • C.有条件时尽量采用表面冲洗或空气助洗设备
    • D.单池面积可达150m2
  22. 关于常用助凝剂骨胶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骨胶有粒状和片状两种,来源丰富,骨胶一般和三氯化铁混合使用
    • B.投加量少,投加方便
    • C.原来取自海草,海带根或海带等
    • D.SA价格较贵,产地只限于沿海
  23. 虹吸管取水的适用条件有(  )。

    • A.在河流水位变幅较大,河滩宽阔,河岸又高,自流管埋设很深
    • B.枯水期时,主流离岸较远而水位较低
    • C.受岸边地质条件限制,自流管需埋设在岩层时
    • D.在防洪堤内建泵房又不可破坏洪堤时
  24. 管网附件的止回阀类型有(  )等形式。

    • A.旋启式
    • B.单一功能水泵控制阀
    • C.微阻缓闭式
    • D.多功能水泵控制阀
  25. 综合开发利用水源的措施主要有(  )方面。

    • A.工业用水宜采用地表水源,饮用水宜采用地下水源
    • B.利用经处理后的污水灌溉农田
    • C.利用海水作为某些工业的给水水源
    • D.人工回灌地下水即用地表水补充地下水,以丰水年补充缺水年,以用水少的冬季补充用水多的夏季
  26. 下列选项中,(  )在整个管网中所占费用相对较小。

    • A.水厂
    • B.水池
    • C.泵站
    • D.水塔
  27. 对于新设计的给水工程,用水量变化规律只能按该工程所在地区的气候、人口、(  )等情况,参考附近城市的实际资料确定。

    • A.居住条件
    • B.工业生产工艺
    • C.产值
    • D.设备能力
  28. 给水管网中管材的选择,取决于承受的(  )和材料供应等条件确定。

    • A.水压
    • B.外部荷载
    • C.施工维护
    • D.土的性质
  29. 工业用水水量平衡的目的是通过对生产工艺用水要求及变化规律的了解,挖掘(  )的潜力,以做到合理用水、节约用水。

    • A.重复使用
    • B.循环利用
    • C.重复利用
    • D.循环使用
  30. 城镇给水系统分为(  )。

    • A.统一系统
    • B.分质系统
    • C.分压系统
    • D.分区系统
  31. 关于饮水小时变化系数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体育场、影剧院的小时变化系数与教学楼相同
    • B.住宅的饮水小时变化系数比宾馆大
    • C.小时变化系数不可能小于1
    • D.饮水的小时变化系数指饮水供应时间内的变化系数
  32. 居住小区雨水管道宜按满管重力流设计,管内流速宜大于(  )m/s。

    • A.0.65
    • B.0.75
    • C.0.85
    • D.0.95
  33. 当排水温度大于40℃时,室内排水管道不应采用(  )。

    • A.柔性接口机制铸铁排水管
    • B.耐热塑料管
    • C.普通UPVC管
    • D.钢筋混凝土管
  34. 某居住小区中的住宅和公共建筑的热水皆由小区加热间集中供应,已知公共建筑的最大用水时发生在上午9~11点,则该小区的设计小时耗热量应按(  )计算。

    • A.住宅平均时耗热量+公共建筑平均时耗热量
    • B.住宅平均时耗热量+公共建筑最大时耗热量
    • C.住宅最大时耗热量+公共建筑平均时耗热量
    • D.住宅最大时耗热量+公共建筑最大时耗热量
  35. 消火栓栓口出水压力控制在(  )MPa。

    • A.0.35
    • B.0.5
    • C.0.7
    • D.0.9
  36. 化粪池的总容积V=V1+V2+V3,其中V2是指(  )。

    • A.保护容积
    • B.污水部分容积
    • C.污泥部分容积
    • D.化粪池总容积
  37. 当以优质杂排水和杂排水为中水水源时,中水处理工艺流程为(  )。

    • A.原水→格栅→调节池→生物处理→沉淀→过滤一消毒→中水贮水池
    • B.原水→格栅→调节池→生物处理→沉淀池→混凝沉淀→过滤→消毒→中水贮水池
    • C.原水→调节池→物化处理→过滤→消毒→中水贮水池
    • D.原水→格栅→物化处理→过滤→消毒→中水贮水池
  38. 民用建筑的耐火等级为三级所对应的最多允许层数为(  )。

    • A.9层及9层以下
    • B.7层
    • C.5层
    • D.2层
  39. 水泵吸水管口应设置向下的喇叭口,喇叭口低于水池最低水位,不宜小于(  )m。

    • A.1
    • B.0.5
    • C.1.5
    • D.2
  40. 不能直接用作室内生活给水管道的是(  )。

    • A.铝塑复合管
    • B.涂塑钢管
    • C.镀锌钢管
    • D.PPR管
  41. 随流量的不断增加,立管中水流状态主要经过3个阶级,依次为(  )。

    • A.水塞流,附壁螺旋流,水膜流
    • B.附壁螺旋流,水膜流,水塞流
    • C.水膜流,水塞流,附壁螺旋流
    • D.附壁螺旋流,水塞流,水膜流
  42. 在没有压力膨胀罐的集中热水供应系统中,压力膨胀罐应设置在(  )。

    • A.热水出水管上
    • B.热媒出水管上
    • C.冷水出水管上
    • D.热水回水管上
  43. 按(  ),泡沫灭火系统可分为高倍数、中倍数和低倍数三种类型。

    • A.泡沫液的发泡倍数
    • B.泡沫液与水的混合比倍数
    • C.泡沫液与水的密度倍数
    • D.泡沫液与水的重量比倍数
  44. DN80mm以上的生活给水管道的水流速度不宜大于(  )m/s。

    • A.1.5
    • B.1.2
    • C.1.8
    • D.1.6
  45. 主要用于处理重金属离子、难降解的有机物以及色变和异味的方法是(  )。

    • A.废水吸附法
    • B.吸附法
    • C.降解法
    • D.离子交换法
  46. 工业废水物化处理方法包括:混凝、(  )、吸附、膜分离和离子交换法。

    • A.气浮
    • B.氧化还原
    • C.调节
    • D.中和
  47. 关于地下管线布置的一般原则,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小口管径让大口管径
    • B.无压管让有压管
    • C.设计管线让已建管线
    • D.支管让干管
  48. 应采用自灌式泵站的是(  )。

    • A.污水泵站
    • B.合流污水泵站
    • C.给水泵站
    • D.雨水泵站
  49. 关于反渗透说法正确的是(  )。

    • A.反渗透处理技术只能去除无机盐类
    • B.反渗透是一种膜分离技术,多用于污水中有机物的分离
    • C.反渗透处理工艺的核心部件是半渗透膜
    • D.反渗透前处理技术不因原水水质而异
  50. 关于生物膜说法正确的是(  )。

    • A.在氧气不能透入的里侧深部是厌氧性膜
    • B.是高度疏水物质
    • C.与水层之间没有物质传递
    • D.厌氧层分解有机物的产物是CO2和H2O
  51. 宜作为回用水水源的有(  )。

    • A.放射性废水
    • B.排除口污水氨氮150mg/L以上
    • C.排除口污水总溶解固体1500mg/L以上
    • D.生活污水
  52. 城镇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处理系统是(  )。

    • A.以好氧菌为主体的微生物种群,被处理的原污水内必须含有足够的溶解氧
    • B.以好氧菌为主体的微生物种群,曝气池内必须有足够的溶解氧
    • C.以厌氧菌为主体的微生物种群,被处理的原污水内不能含有溶解氧
    • D.以厌氧菌为主体的微生物种群,曝气池内不能有溶解氧
  53. 引起水体污染的原因有(  )。

    • A.点源污染和非点源污染
    • B.无机物和有机物
    • C.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
    • D.初期雨水
  54. 下列(  )不是城市污水二级处理厂出水的直接利用。

    • A.农业灌溉
    • B.水产养殖
    • C.景观用河道水
    • D.生活用水
  55. 沉淀池的总高度H=h1+h2+h3+h4+h5其中h5是指(  )。

    • A.超高
    • B.缓冲层高
    • C.污泥斗高度
    • D.有效水深
  56. 污水排水系统设置的界限称为(  )。

    • A.排水区界
    • B.排水界限
    • C.排水定额
    • D.排水极限
  57. 关于排水系统体制,常用于老城区改造的是(  )排水系统。

    • A.直流式合流制
    • B.分流制
    • C.截流式合流制
    • D.完全分流制
  58. 是指污水排入水体的渠道和出口。

    • A.压力管道
    • B.水房
    • C.出水口
    • D.泵站
  59. 对于胶体的结构,叙述错误的是(  )。

    • A.胶体由胶核、电位形成离子组成
    • B.胶体由胶核、电位形成离子、束缚反离子和自由反离子构成
    • C.胶体由胶核及其周围的双包层构成
    • D.胶体由胶核、吸附层和扩散层构成
  60. 滤池洗砂槽的平面面积应小于滤池面积的(  )。

    • A.0.2
    • B.0.3
    • C.0.15
    • D.0.25
  61. 絮凝池的动力学控制参数G值和GT值分别为(  )。

    • A.20~70S-1,104~105
    • B.20~65S-1,103~105
    • C.20~70S-1,103~104
    • D.20~60S-1,104~105
  62. 当管网中没有水塔时,管网的设计流量(  )二级泵站的设计流量。

    • A.小于
    • B.大于
    • C.等于
    • D.不确定
  63. 对于循环冷却水水质处理,要解决的问题是使系统达到(  )。

    • A.不产生污染、不散发气味、不损坏设备
    • B.不发生腐蚀、不产生沉积物、不繁衍微生物
    • C.不污染道路、不损坏绿化、不影响产品
    • D.不产生噪声、不散发大量水汽、不扬起粉尘
  64. 水泵扬程H=H0+h1+hw2+hw3+hw4+h5,其中h1是指(  )。

    • A.水泵扬程,m
    • B.水泵压水管路和吸水管路的水头损失,m
    • C.排水槽顶与清水池最低水位高差,m
    • D.安全水头,m
  65. 用水量定额只是一个(  ),在设计时还需要考虑每日、每时的用水量变化。

    • A.平均值
    • B.假设值
    • C.估计值
    • D.标准值
  66. 进行环状管网水力计算时,利用解环方程法是以(  )为未知数。

    • A.管段流量
    • B.折算流量
    • C.节点水压
    • D.校正流量
  67. 配水管网应按(  )进行计算。

    • A.最高日最高时用水量
    • B.最高用水量
    • C.最高日最高时用水量及设计水压
    • D.最高日平均用水量
  68. 关于给水系统的布置形式说法正确的是(  )。

    • A.分区给水系统应用最广
    • B.分区给水系统的水泵型号单一,长期运行电费较高
    • C.分质给水系统水处理费用低
    • D.统一给水系统简单,应用最广泛
  69. 对于有水塔的管网,在管网用水最高时,(  )。

    • A.管网设计水量Qh等于泵站最高级供水量与水塔供水量之和
    • B.管网设计水量Qh等于塔供水量
    • C.管网设计水量Qh等于泵站最高级供水量与水塔供水量之差
    • D.管网设计水量Qh等于泵站供水量
  70. 采用直接抽水时,室外管网的水压不得低于(  )kPa,以保证外网不会出现负压。

    • A.50
    • B.100
    • C.150
    • D.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