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2015年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人员考试《材料》模拟试题(二)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筒述沥青含蜡量试验步骤及方法概要。

  2. 回答沥青软化点测定的试验步骤。

  3. 简述粗集料磨耗试验(洛杉矶法)的试验步骤。

  4. 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包括哪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目的是什么?

  5. 简述密度测定试验(环刀法)的步骤。

  6. 沥青老化后,其质量将减轻。 ( )

    • 正确
    • 错误
  7. 水泥混凝土抗折强度即弯拉强度。 ( )

    • 正确
    • 错误
  8. 细度模数相同的细集料,其级配也相同。 ( )

    • 正确
    • 错误
  9. 沥青混合料矿料组成设计修正的实质是调整矿料的间隙率。( )

    • 正确
    • 错误
  10. 锰会对钢的性能产生一系列不良的影响,是一种有害元素。 ( )

    • 正确
    • 错误
  11. 集料表观相对密度与表观密度属于同一概念,只是叫法不同。( )

    • 正确
    • 错误
  12. 坍落度小于70mm的新拌水泥混凝土,在试件成型时,既可采用人工插捣的方式成型,也可采用机械振动法成型。( )

    • 正确
    • 错误
  13. 沥青}昆合料试件的高度变化并不影响所测流值,仅对稳定度的试验结果有影响。( )

    • 正确
    • 错误
  14. 成型温度是沥青混合料密实度的主要影响因素。( )

    • 正确
    • 错误
  15. 残留稳定度是评价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的一项指标。( )

    • 正确
    • 错误
  16. 水泥的细度达不到要求按不合格品处理。( )

    • 正确
    • 错误
  17. 沥青含量试验(蒸留法)中,乙醚一乙醇(1:1)混合液主要作用是冷却作用。( )

    • 正确
    • 错误
  18. T 0630--201 1压力老化容路加速沥青老化试验,既能用来评价不同沥青在试验温度和压力条件下的抗氧化老化能力,又能说明混合料因素的影响或沥青实际使用条件下时老化的影响。( )

    • 正确
    • 错误
  19. 沥青混合料用粗集料可以采用级配碎石或级配卵石。.( )

    • 正确
    • 错误
  20. 通常沥青针入度值愈小,表示沥青愈硬。( )

    • 正确
    • 错误
  21. 沥青混合料就是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的简称。( )

    • 正确
    • 错误
  22. 集料的含泥量是指粒径小于0.075mm颗粒的含量。( )

    • 正确
    • 错误
  23. 闪点是保证沥青加热质量和施工安全的一项重要指标。( )

    • 正确
    • 错误
  24. 碎石坚固性试验中,共需进行5次浸泡一烘干循环。从第二次循环开始,浸泡与烘干时间均为4h。( )

    • 正确
    • 错误
  25. 石料的磨光值愈大,表示石料越不易磨耗。( )

    • 正确
    • 错误
  26. 水泥强度测定是采用标准稠度的水泥净浆来制作试件。( )

    • 正确
    • 错误
  27. 砂率是砂的质量与石子质量的百分比。( )

    • 正确
    • 错误
  28. 沥青的密度与沥青路面性能无直接关系。( )

    • 正确
    • 错误
  29. 我国现行规范规定,采用马歇尔试验进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

    • 正确
    • 错误
  30. 两种细度模数相同的砂,其级配必然相同。( )

    • 正确
    • 错误
  31. 道路石油沥青(包括重交通与中轻交通道路沥青)标号的划分是根据25℃时针人度的大小来确定的。( )

    • 正确
    • 错误
  32. 材料的孔隙率越大,其强度值越小。( )

    • 正确
    • 错误
  33. 细度模数真实反映了砂中粗、细颗粒的分布情况。( )

    • 正确
    • 错误
  34. 级配曲线中,通过量与筛孔尺寸为坐标,级配线靠近范围图上线的砂通过量越小,相对较粗,即靠近下线的砂则相对较粗。( )

    • 正确
    • 错误
  35. 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调整要解决的问题是( )。

    • A.确定拌和温度
    • B.确定各热料仓矿料的配合比例
    • C.确定沥青用量
    • D.确定拌和时间
  36. 黏稠沥青针人度≤300(0.1mm),针人度>300(0.1mm)则为液体沥青。( )

    • 正确
    • 错误
  37. 土体的压缩主要表现为( )。

    • A.孔隙体积的减小
    • B.土粒密度
    • C.固体颗粒的变形
    • D.水的体积
  38. 土的压缩系数与土的( )有关

    • A.相应荷载作用下孔隙比的变化
    • B.孔隙水的排出
    • C.相应压应力水平
    • D.孔隙水本身的压缩变形
  39. 相对密实度指标( )。

    • A.不能评价各种土的密实状态
    • B.可以评价黏性土的密实状态
    • C.可以评价砂性土的密实状
    • D.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缺陷
  40. 细集料棱角性试验方法有( )。

    • A.间隙率法
    • B.流动时间法
    • C.砂浆长度法
    • D.游标卡尺法
  41. 关于砂的细度模数,叙述正确的有(  )。

    • A.细度模数是评价砂粗细程度的一种指标,细度模数愈大,表示砂愈粗
    • B.细度模数的数值主要决定于0.15mm筛至2.36mm筛5个粒径的累计筛余量,粗颗粒分计筛余的“权”比细颗粒大,细度模数的数值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粗颗粒含量
    • C.细度模数的数值与小于0.15mm的颗粒无关
    • D.不同级配的砂可以具有相同的细度模数
  42. 集料的堆积密度是指单位堆积体积集料的质量,堆积体积包括( )。

    • A.集料实体体积
    • B.集料颗粒的闭口孔隙体积
    • C.集料颗粒的开口孔隙体积
    • D.集料粒问空隙体积
  43. 水泥混凝土抗折强度试验,在( )情况下试验结果作废。

    • A.一个试件破坏断面位于加荷点外侧
    • B.两个试件破坏断面位于加荷点外侧
    • C.整组试件破坏断面位于加荷点外侧
    • D.有两个测值与中间值差值超过中问值的15%
  44. 25℃时,测得比重瓶充满水时的质量为55.062 29,瓶加沥青再充满水时的质量为55.189 29,其中沥青质量为159,沥青的相对密度为( ),密度为( )(保留三位小数,25℃时水的相对体积为0.99098)。

    • A.1.009
    • B.0.998
    • C.0.012
    • D.1.015
  45. 通过配合比设计,可以决定沥青混合料的( )。

    • A.材料品种
    • B.矿料级配
    • C.沥青用量
    • D.碾压温度
  46. 沥青混合料试件成型时,料装入模后用插刀沿周边插捣( )次,中间插捣( )次。

    • A.13
    • B.I2
    • C.15
    • D.10
  47. 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包括( )阶段。

    • A.初步配合比
    • B.目标配合比
    • C.生产配合比D。生产配合比验证
  48. 矿质集料的级配类型有( )。

    • A.密级配
    • B.开级配
    • C.连续级配
    • D.间断级配
  49. 为保持结构的耐久性,在设计混凝土配合比时应考虑允许的( )。

    • A.最大水灰比
    • B.最小水泥用量
    • C.最大水泥用量
    • D.最小水灰比
  50. 压力机安全操作要求( )。

    • A.严禁过载使用
    • B.发现异常,应立即停机检查处理
    • C.严禁液压缸室顶试压
    • D.工作完毕后,应将油缸回位,切断电源
  51. 对混凝土拌和物流动性有显著影响的因素是( )。

    • A.早强剂
    • B.用水量
    • C.砂率
    • D.水泥强度等级
  52. 沥青混合料试件的矿料间隙率包括( )两部分。

    • A.空隙率
    • B.沥青体积百分率
    • C.混合料间隙率
    • D.骨料空隙率
  53. 下列影响沥青混合料技术性质的因素中,与矿料间隙率不相关的是( )。

    • A.集料最大粒径
    • B.细砂用量
    • C.石粉用量
    • D.沥青针入度
  54. 若施工中发现混凝土拌和物有明显的离析现象,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

    • A.骨料级配差
    • B.水泥浆用量过大
    • C.拌和不均匀
    • D.拌和时间过长
  55. 混凝土粗骨料中针、片状颗粒含量过高将会影响混凝土的( )。

    • A.影响混凝土的强度
    • B.影响混凝土拌和物的流动性
    • C.影响混凝土的保水性
    • D.影响混凝土单位用水量
  56. 能够降低沥青混合料流值的因素是( )。

    • A.加大矿料的最大粒径
    • B.增加沥青用量
    • C.提高沥青标号
    • D.提高集料的棱角
  57. 车辙试验用的试件尺寸为( )的板块试件。

    • A.300mm×300mm x 50mm
    • B.300mm x 300mm×100mm
    • C.300mm×300mm×300mm
    • D.300mm×300mm×500mm
  58. 沥青的相对密度是指在规定温度下,沥青质量与同体积( )的质量之比。

    • A.水
    • B.标准沥青
    • C.酒精
    • D.I
  59. 决定混凝土和易性的因素是( )。

    • A.水泥用量
    • B.用水量
    • C.水灰比
    • D.骨料粒径
  60. 混凝土中加引气剂使混凝土( )显著提高。

    • A.强度
    • B.抗冲击性
    • C.抗冻性
    • D.弹性模量
  61. 泵送混凝土泵送时的坍落度不小于( )。

    • A.50mm
    • B.30mm
    • C.100mm
    • D.150mm
  62. 关于碱集料反应,以下表述错误的是( )。

    • A.碱一硅酸反应试验方法也适用于碳酸类集料
    • B.碱一硅酸反应试验环境要求成型室、测长室的相对湿度应不小于80%
    • C.每次测长后,应对每个试件进行挠度测量和外观检查
    • D.当6个月龄期的膨胀率小于0.10%时,判定为无潜在碱一硅酸反应危害
  63. 混凝土流动性太小,应( )。

    • A.增加用水量
    • B.增加水泥用量
    • C.增加砂率
    • D.水灰比不变增加水泥浆
  64.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11)较旧版(2000年版),在配合比设计时更强调( )。

    • A.混凝土配制强度
    • B.拌和物性能
    • C.长期性能
    • D.耐久性能
  65. 钢材冷拉时效后( )。

    • A.强度、塑性提高
    • B.强度、塑性降低
    • C.强度提高,塑性降低
    • D.强度降低,塑性提高
  66. 根据( )筛孔的累计筛余量,砂分成三个级配区。

    • A.2.5mm
    • B.1.25mm
    • C.0.63mm
    • D.0.315mm
  67. 当水泥混凝土所用的砂由中砂改为粗砂或细砂时,砂率应( )。

    • A.保持不变
    • B.适当增大
    • C.适当减少
    • D.粗砂适当增大,细砂适当减少
  68. 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的评价指标是( )。

    • A.稳定度
    • B.残留稳定度
    • C.动稳定度
    • D.残留强度化
  69. 用于高等级公路路面抗滑表层的粗集料,除满足沥青混凝土粗集料要求的技术性质外,还应满足的指标是( )。

    • A.冲击值
    • B.磨光值
    • C.道瑞磨耗
    • D.压碎值
  70. 影响沥青路面抗滑性能的因素是( )。

    • A.气集料耐磨光性
    • B.沥青用量
    • C.沥青含蜡量
    • D.前三个均是
  71. 沥青材料老化后其质量将( )。

    • A.减小
    • B.增加
    • C.不变
    • D.有的沥青减小,有的增加
  72. 水泥混凝土的砂石比为0.59,那么其砂率为( )。

    • A.2.69
    • B.1.69
    • C.0.73
    • D.0.37
  73. 钢材的屈强比越小,则结构的可靠性( )。

    • A.越大
    • B.越小
    • C.不变
    • D.两者无关
  74. 油石比是指( )的比值。

    • A.沥青与矿料的质量
    • B.沥青与矿料的体积
    • C.沥青与混合料总质量
    • D.沥青与混合料总体积
  75. 水泥混凝土拌和物含水率试验采用( )。

    • A.改进VC法
    • B.坍落度仪法
    • C.混合式气压法
    • D.维勃仪法
  76. 采用标准尺寸试件,测定强度为C20的普通混凝土抗压强度,应选用( )的压力机。

    • A.100kN
    • B.300kN
    • C.500kN
    • D.1 000kN
  77. 评价粗集料力学性能的指标是( )。

    • A.抗压强度
    • B.压碎值
    • C.坚固性
    • D.磨耗值
  78. 用调整水量法测定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时,以试锥下沉深度( )mm时的净浆为标准稠度净浆。

    • A.28±1
    • B.28±2
    • C.28±3
    • D.26 4-2
  79. 石料的磨光值越大,说明石料越( )。

    • A.不易磨光
    • B.易磨光C。强度高
    • C.强度低
  80. 与孔隙体积无关的物理常数是( )。

    • A.密度
    • B.表观密度
    • C.毛体积密度
    • D.堆积密度
  81. 相对密实度主要用来评价(  )。

    • A.各种土的状态
    • B.细粒土的状态
    • C.粗粒土的状态
    • D.黏性土的状态
  82. 液性指数主要应用于评价(  )。

    • A.各种土的状态
    • B.砂土的状态
    • C.细粒土的状态
    • D.粗粒土的状态
  83. 液限与塑限的测定皆是用( )测定的。

    • A.重塑土
    • B.原状土
    • C.饱和土
    • D.黄土
  84. 反映天然含水率与界限含水率关系的指标为(  )。

    • A.A
    • B.B
    • C.C
    • D.D
  85. 工程上含水率的定义为( )的质量与土粒质量之比的百分数。

    • A.结合水和自由水
    • B.结合水
    • C.自由水
    • D.液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