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八大员测量员证考试题及答案(1)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圆曲线终点YZ的桩号等于其JD的桩号加切线长。()

    • 正确
    • 错误
  2. 闭合导线纵横坐标增量总和的理论值应为零。()

    • 正确
    • 错误
  3. 一般大中型民用或工业建筑场地中,多采用方格网形式的控制网作为施工控制网。

    • 正确
    • 错误
  4. 国产水准仪型号下标中的数字表示的含义是指一公里往返测高差 中数的中误差。 ( )

    • 正确
    • 错误
  5. 水准测量内业计算的内容就是进行高差闭合差的分配和计算高程等。 ( )

    • 正确
    • 错误
  6. 《建筑施工测量技术规程》(DB11/T446-2007)中规定;整体开挖基础放线,桩允许误差为±20㎜。()

    • 正确
    • 错误
  7. 施工测量平面资料主要包括施工图纸中的平面图、红线桩资料、施工放样记录等。 ( )

    • 正确
    • 错误
  8.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中力的单位为公斤(Kg)。

    • 正确
    • 错误
  9. 取盘左、盘右竖直角的平均值不能消除指标差的影响。

    • 正确
    • 错误
  10. 圆曲线详细测设目前常用的方法有:()。

    • A.偏角法
    • B.直角坐标法
    • C.极坐标法
    • D.视准线法
  11. 网络图中的关键线路的特点为()。

    • A.该线路工作持续时间最长
    • B.在网络图中可能有两条以上的关键线路
    • C.非关键线路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关键线路
    • D.关键线路上的工作各时差均为零
  12. 导线布设的形式有()。

    • A.闭合导线
    • B.三角网
    • C.附合导线
    • D.支导线
  13. 标准砖的规格:长、宽、高依次为()。

    • A.240mm
    • B.120mm
    • C.115mm
    • D.53mm
  14. 全站仪可以进行()的测量,由机械、光学、电子元件组合而成的测量仪器。

    • A.平距
    • B.高差
    • C.高程
    • D.水平角
    • E.坐标
  15. 圆弧形平面建筑物的现场施工方法一般有()。

    • A.直接拉线法
    • B.几何作图法
    • C.坐标计算法
    • D.经纬仪测角法
  16. 比例尺精度是指地形图上0.1mm所代表的地面上的实地距离,则( )。

    • A.1:500比例吃精度为0.05m
    • B.1:2000比例吃精度为0.20m
    • C.1:5000比例尺精度为0.50m
    • D.1:1000比例尺精度为0.10m
    • E.1:2500比例尺精度为0.25m
  17. 地面上测设点的平面位置常用的方法有()。

    • A.全站仪坐标法
    • B.平面直角坐标法
    • C.极坐标法
    • D.角度交会法
  18. 平面位置放样的方法有:()。

    • A.直角坐标法
    • B.极坐标法
    • C.距离交会法
    • D.三角高程测量
  19. 下列属于外加剂的内容有()

    • A.减水剂
    • B.早强剂
    • C.引气剂
    • D.缓凝剂
  20. 在建筑施工图中,楼层的分层构造由()所组成。

    • A.结构层
    • B.楼面面层
    • C.板底天棚
    • D.垫层和找平层
  21. 以下测量中需要进行对中操作是()。

    • A.水平角测量
    • B.水准测量
    • C.垂直角测量
    • D.三角高程测量
  22. DS3水准仪主要由以下部分组成()。

    • A.望远镜
    • B.脚螺旋
    • C.水准器
    • D.基座
  23. 影响钢尺量距的因素主要有()。

    • A.尺长
    • B.温度测定
    • C.拉力不均
    • D.对准误差
    • E.倾斜
  24. 等水准测量一测站的作业限差有()。

    • A.前、后视距差
    • B.高差闭合差
    • C.红、黑面读数差
    • D.红黑面高差之差
    • E.视准轴不平行水准管轴的误差
  25. 下列水泥中不宜用于大体积混凝土工程、化学侵蚀及海水侵蚀工程的有()。

    • A.硅酸盐水泥
    • B.普通硅酸盐水泥
    • C.矿渣水泥
    • D.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
  26. 道路的建设程序可分为()三个阶段。

    • A.勘测设计
    • B.定线设计
    • C.施工
    • D.走向设计
    • E.竣工
  27. 下列属于装饰抹灰的有()。

    • A.干粘石
    • B.水磨石
    • C.普通抹灰
    • D.水刷石
  28. 测控制网分为(  )两种。

    • A.三角控制网
    • B.网络控制网
    • C.平面控制网
    • D.高程控制网
  29. 大地水准面可以用一个与它非常接近的椭球面来代替,这个椭球面称为( )。

    • A.参考面
    • B.参考椭球面
    • C.地球面
    • D.参考地球面
  30. 水准器的分划值越大,说明()。

    • A.内圆弧的半径大
    • B.其灵敏度低
    • C.气泡整平困难
    • D.整平精度高
  31. 已知点A的高程为282.000m,hAB=4.500m,则B点的高程应为( )。

    • A.286.500m
    • B.4.500m
    • C.277.500m
    • D.284.500m
  32. 有线随钻测斜仪在工作时,X轴加速度计向上时,高边工具面值应为()。

    • A.可能为一定值
    • B.零度
    • C.180度
    • D.90度
  33. 高层建筑施工中,向施工层传递高程应至少选择()个传递点。

    • A.1
    • B.2
    • C.3
    • D.4
  34. ( )是根据两个控制点的连线,用两角度交会出一点。

    • A.直角坐标法
    • B.极坐标法
    • C.距离交汇法
    • D.角度交汇法
  35. 在尺长改正数计算中,用名义长50.000m,实长49.9951m的钢尺,往返测得两点间的距离为175.828m,其尺长改正数为()。

    • A.-0.0172m
    • B.0.0172m
    • C.0.0187m
    • D.-0.0187m
  36. 我国以()作为测深基准面。

    • A.平均海水面
    • B.大地水准面
    • C.理论最低潮面
    • D.最高潮水面
  37. DS3型水准仪i角的限差是()。

    • A.5″
    • B.10″
    • C.20″
    • D.30″
  38. 竖直角的最大角值为()。

    • A.90°
    • B.180°
    • C.270°
    • D.360°
  39. 已知B点的高程为282.000m,hBA=-4.200m,则A点的高程应为( )。

    • A.286.200m
    • B.-4.200m
    • C.277.800m
    • D.284.200m
  40. 极坐标法是根据()测设点的平面位置的方法。

    • A.高差
    • B.水平角
    • C.水平距离
    • D.水平角和水平距离
  41. 适用于渗透系数10~250m/d,降水深度>15m的井点是()。

    • A.电渗井点
    • B.喷射井点
    • C.深井井点
    • D.轻型井点
  42. 下面的()不是钢尺精密量距的改正项目。

    • A.温度改正
    • B.气压改正
    • C.拉力改正
    • D.倾斜改正
  43. 在点位测量中,若测角精度为±24〃,则与其匹配的量距精度为()

    • A.1/8500
    • B.1/8600
    • C.±1/8500
    • D.±1/8600
  44. 从平行于坐标轴的方向线的北端起,顺时针至直线间的夹角,称为该直线的()。

    • A.磁方位角
    • B.坐标方位角
    • C.真方位角
    • D.方位角
  45. 基本模数的数值为()。

    • A.600mm
    • B.300mm
    • C.100mm
    • D.50mm
  46. 一批材料进场后,()应首先进行进场检验。

    • A.建设单位
    • B.供应单位
    • C.施工单位
    • D.检测单位
  47. 测设坡度的方法有( )和水平视线法。

    • A.应用水准仪
    • B.应用经纬仪
    • C.高差法
    • D.倾斜视线法
  48. ( )是根据两个控制点,计算两段距离交会出一点。

    • A.直角坐标法
    • B.极坐标法
    • C.距离交汇法
    • D.角度交汇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