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bim应用初级考试试题1(技术概论)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下列选项中,属于IFC整体框架分层的是()。

    • A.资源层
    • B.作业层
    • C.核心层
    • D.共享层
    • E.领域层
  2. 管道综合图包括()。

    • A.管道总平面布置
    • B.路面结构
    • C.各管线的平面布置
    • D.场外管线接入点的位置及其城市和场地建筑坐标
    • E.指北针
  3. 招投标阶段的BIM工具软件主要包括()。

    • A.算量软件
    • B.造价软件
    • C.碰撞检查软件
    • D.深化设计软件
    • E.结构分析软件
  4. BIM的参数化设计包括()。

    • A.参数化图元
    • B.参数化操作
    • C.参数化修改引擎
    • D.参数化提取数据
    • E.参数化模型展示
  5. BIM技术在设计阶段的应用主要体现在()。

    • A.可视化设计交流
    • B.设计分析
    • C.协同设计与冲突检查
    • D.设计阶段造价控制
    • E.移动终端现场管理
  6. 下列选项中,属于BIM技术的算量软件功能的是()。

    • A.自动按照各地清单、定额规则
    • B.利用三维图形技术,进行工程量自动统计
    • C.进行施工进度模拟
    • D.大幅度提高预算员的工作效率
    • E.施工场地布置
  7. 三维扫描技术与BIM技术结合的优势主要体现在()。

    • A.现场数据采集
    • B.现场的数据整理
    • C.三维激光扫描的数据应用
    • D.统一的数据管理方式
    • E.现场人员的调配
  8. 伊士曼博士把应用软件进行了分类,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BIM基础软件
    • B.Revit软件
    • C.BIM工具软件
    • D.BIM平台软件
    • E.Navisworks软件
  9. 目前碰撞检查软件与设计软件的互动方式主要可分为()。

    • A.通过软件之间的通讯。在同一台计算机上的碰撞检查软件与设计软件进行直接通讯,在设计软件中定位发生碰撞的构件
    • B.通过碰撞结果数据的输入。碰撞检测结果导出为数据表格,通过在设计软件中位置数据的输入从而对碰撞点进行定位
    • C.通过第三方软件的传递转化。将碰撞结果导入第三方软件中进行转化处理,再导入设计软件中
    • D.通过碰撞结果文件的互动。碰撞检测的结果导出为结果文件,再设计软件中加载该结果文件,定位发生碰撞的构建
    • E.通过图像观测识别。基于三维BIM模型专业人员对模型碰撞点及碰撞情况进行观察,而后在设计软件中根据观察结果
  10. BIM技术在项目方案策划阶段的应用包括()。

    • A.现状建模
    • B.成本核算
    • C.节能分析
    • D.优化总体规划
    • E.场地分析
  11. 伊士曼教授将BIM应用软件按其功能分为三大类,下列不属于其分类的是()。

    • A.BIM环境软件
    • B.BIM平台软件
    • C.BIM工具软件
    • D.BIM建模软件
  12. 下列选项关于《建筑工程设计信息模型交付标准》相关规定,说法不正确的是(182)。

    • A.建筑工程信息模型的信息粒度与建模精度可不完全一致,应以模型信息作为优先采信的有效信息
    • B.在建筑工程信息模型全生命周期内,同一对象和参数的命名应保持前后一致
    • C.在满足项目需求的前提下,宜采用较高的建模精细度
    • D.建筑工程信息模型精细度应由信息粒度和建模精度组成
  13. ()即利用BIM的可视化特性可以将复杂的构造节点全方位呈现,如复杂的钢筋节点、幕墙节点等。

    • A.复杂构造节点可视化
    • B.设计可视化
    • C.机电管线碰撞检查可视化
    • D.施工组织可视化
  14. 两个软件之间的信息互用需要依靠一个双方都能识别的中间文件来实现,这种信息互用方式称之为()。

    • A.单向直接互用
    • B.双向直接互用
    • C.中间翻译互用
    • D.间接互用
  15. 信息的传递与互用的基本方式不包括()。

    • A.双向直接互用
    • B.直接单双项互用
    • C.中间翻译互用
    • D.间接互用
  16. ()表示的是在不同的模型精细度下,建筑工程信息模型所容纳的几何信息和非几何信息的单元大小和健全程度。

    • A.材料信息
    • B.信息粒度
    • C.建模精度
    • D.建模几何精细度
  17. BIM实施目标不包括()。

    • A.经济
    • B.智能
    • C.高效
    • D.环保
  18. 在对模型进行碰撞检查阶段,实施方工作内容是()。

    • A.提前发现设计图纸中安装各专业间的碰撞,以及安装与结构间的碰撞
    • B.注明碰撞所在位置、涉及图纸以及碰撞详细情况
    • C.对可能发现碰撞点提前预警
    • D.实施方通过后台数据中心进行碰撞检测,最后提交相关碰撞结果。
  19. 下列选项对IFC理解正确的是()。

    • A.IFC是对建筑资产从建成到退出使用整个过程中对环境影响的评估
    • B.IFC是对整个项目阶段、所有项目成员、整个业务流程所需要交换的信息以及由该流程产生的信息的定义
    • C.IFC是一个包含各种建设项目、施工、运营各个阶段所需要的全部信息的一种基于对象的、公开的标准文件交换格式
    • D.IFC是一种在建筑的合作性设计施工和运营中基于公共标准和公共工作流程的开放资源工作方式
  20. 关于BIM参数化概念,下列选项中描述错误的是()。

    • A.参数化设计的本质是在可变参数的作用下,系统能够自动维护所有的不变参数
    • B.“参数化修改引擎”指的是参数更改技术使用户对建筑设计或文档部分作的任何改动,都可以自动的在其它相关联的部分反映出来,在参数化设计系统中,设计人员根据工程关系和几何关系来指定设计要求
    • C.“参数化图元”指的是BIM中的图元是以构件的形式出现,这些构件之间的不同,是通过参数的调整反映出来的,参数保存了图元作为数字化建筑构件的所有信息
    • D.参数化建模指的是通过参数(常量)而不是数字建立和分析模型,简单地改变模型中的参数值就能建立和分析新的模型
  21. 下列选项中,自觉发展BIM技术的是()。

    • A.美国
    • B.英国
    • C.中国
    • D.北欧国家
  22. BIM技术理论在21世纪之前没有得到广泛推广的原因是()。

    • A.由于当时民众思想的局限性,不赞同BIM的理论概念
    • B.受制于当时经济发展状况,缺少足够的经济支持
    • C.当时对BIM的研究深度不够,没有完备统一的应用标准
    • D.受到计算机硬件与软件水平的限制
  23. 下列选项中,体现了BIM在施工中的应用的是()。

    • A.BIM工具创建建筑设备模型、周转材料模型、临时设施模型等,以模拟施工过程,确定施工方案,进行施工组织。通过创建各种模型,可以在电脑中进行虚拟施工,以达到缩短施工工期,降低成本的目的。
    • B.BIM的技术核心是一个由计算机三维模型所形成的数据库,不仅包含了建筑师的设计信息,而且可以容纳从设计到建成使用,甚至是使用周期终结的全过程信息。
    • C.BIM使建筑、结构、给排水、空调、电气等各个专业基于同一个模型进行工作,从而使真正意义上的三维集成协同设计成为可能
    • D.BIM模型作为一个富含工程信息的数据库,可真实地提供造价管理所需的工程量数据
  24.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BIM技术在施工阶段施工安全管理方面的应用的是()。

    • A.模型试验
    • B.施工动态监测
    • C.灾害应急管理
    • D.限额领料
  25. ()包含了不同专业的所有的信息、功能要求和性能,把一个工程项目的所有的信息包括在设计过程、施工过程、运营管理过程的信息全部整合到一个建筑模型中。

    • A.三维信息模型
    • B.建筑模型
    • C.建筑信息模型
    • D.三维模型
  26. 4D进度管理软件是在三维几何模型上,附加施工()形成4D模型,进行施工进度管理。

    • A.进度信息
    • B.成本信息
    • C.时间信息
    • D.管理信息
  27. 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参数化建模是指通过数字建立和分析模型,简单地改变模型中的数值就能建立和分析新的模型
    • B.基于BIM技术建筑师在设计过程中赋予所创建的虚拟建筑模型大量建筑信息(几何信息、材料性能、构件属性等),然后将BIM模型导入相关性能分析软件,就可得到相应分析结果。
    • C.BIM及其配套的各种优化工具提供了对复杂项目进行优化的可能,对设计施工方案进行优化,可以带来显著的工期和造价改进
    • D.通过BIM模型对建筑构件的信息化表达,可在BIM模型上直接生成构件加工图,不仅能清楚地传达传统图纸的二维关系,而且对于复杂的空间剖面关系也可以清楚表达,同时还能够将离散的二维图纸信息集中到一个模型中,这样的模型能够更加紧密地实现与预制工厂的协同和对接
  28. 钢结构深化设计BIM应用的业务流程为()。

    • A.开始→创建钢结构深化设计模型→节点设计→模型审核→工程量统计→生成图纸→审核→结束
    • B.开始→创建钢结构深化设计模型→模型审核→节点设计→工程量统计→生成图纸→审核→结束
    • C.开始→创建钢结构深化设计模型→节点设计→工程量统计→模型审核→生成图纸→审核→结束
    • D.开始→创建钢结构深化设计模型→模型审核→工程量统计→节点设计→生成图纸→审核→结束
  29. 下列关于CAD时代与BIM时代的协同设计方式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在CAD时代一般的设计流程是各专业将本专业的信息条件以电子版和打印出的纸质文件的形式发送给接收专业
    • B.在CAD时代信息的传递都是单向的
    • C.BIM技术大大减少了项目实施中由于信息和沟通不畅导致的工程变更和工期延误等问题的发生,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项目实施管理效率
    • D.基于BIM技术的协同平台的利用,实现不了人员的集成和协同
  30. 包含各种建设项目设计、施工、运营各个阶段所需要的全部信息的一种基于对象的、公开的标准文件交换格式是()。

    • A.Date Exchange Specification
    • B.IFC
    • C.CDE
    • D.PAS1192
  31. ()即基于BIM技术建筑师在设计过程中赋予所创建的虚拟建筑模型大量建筑信息(几何信息、材料性能、构件属性等),然后将BIM模型导入相关性能分析软件,就可得到相应分析结果。

    • A.建筑物光照分析仿真
    • B.建筑物绿色分析仿真
    • C.建筑物能源分析仿真
    • D.建筑物性能分析仿真
  32. 下列关于LOD等级的说法错误的是()。

    • A.LOD100–Conceptual概念化。该等级等同于概念设计,此阶段的模型通常为表现建筑整体类型分析的建筑体量,分析包括体积,建筑朝向,每平方造价等等
    • B.LOD200–Approximategeometry近似构件(方案及扩初)。该等级等同于方案设计或扩初设计,此阶段的模型包含了普遍性系统包括的大致数量、大小、形状、位置以及方向等信息
    • C.LOD300–Precisegeometry精确构件。该等级等同于传统施工图和深化施工图层次。此阶段模型应当包括业主在BIM提交标准里规定的构件属性和参数等信息
    • D.LOD400–As-built竣工。该阶段的模型表现了项目竣工的情形。模型将包含业主BIM提交说明里制定的完整的构件参数和属性
  33. 在传统情形下,影响设计的主要因素不包括()。

    • A.设施计划
    • B.建筑材料
    • C.设计方案
    • D.建筑法规
  34. ()的职责是进行性能分析和虚拟建造。

    • A.BIM模型生产工程师
    • B.BIM专业分析工程师
    • C.BIM信息应用工程师
    • D.BIM操作人员
  35. 以下不属于BIM应用软件特征的是()。

    • A.面向对象
    • B.基于三维几何模型
    • C.包含其他信息和支持开放式标准
    • D.易于操作
  36. 管线综合体现BIM在()的应用。

    • A.施工阶段
    • B.勘察阶段
    • C.运营维护阶段
    • D.全生命周期
  37. BIM模型的建立分预算版和施工版,关于预算模型与施工模型的区别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预算模型主要根据国家清单计算规则或者当地定额计算规则进行模型建立并计算工程量,而施工BIM模型则主要根据施工技术规范、方案等建立BIM模型
    • B.预算模型主要用于项目预决算和施工进度款申请,而施工模型主要用于实际施工现场管理
    • C.BIM建立的标准和计算规则设置与预算BIM模型基本一致
    • D.施工BIM模型需要分施工段、按实扣减计算
  3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参数化建模指的是通过数字(常量)建立和分析模型,简单地改变模型中的数值就能建立和分析新的模型。
    • B.建筑与设备专业的碰撞主要包括建筑与结构图样中的标高、柱、剪力墙等的位置是否不一致等。
    • C.一体化指的是基于BIM技术可进行从设计到施工再到运营贯穿了工程项目的全生命周期的一体化管理。
    • D.设计可视化就是在设计阶段建筑物构件不能以三维的方式呈现出来。
  39.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BIM发展中“level3”的描述的是()。

    • A.达到所谓的“OpenBIM”
    • B.使用一个在CDE环境中的共享性的项目模型
    • C.所有参与方都各用各自的3D模型进行数据整合
    • D.避免了信息冲突的风险
  40. 较早启动建筑业信息化研究的国家是()。

    • A.英国
    • B.美国
    • C.新加坡
    • D.丹麦
  41. BIM与GIS融合应用的优势不包括()。

    • A.更好协调
    • B.改善可视化
    • C.增加了成本
    • D.提供持续性设计
  42. 在项目BIM实施过程中,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来保障项目顺利进行,下列选项中,属于系统运行工作计划内容的是()。

    • A.成立BIM系统领导小组
    • B.编制碰撞检查计划
    • C.BIM系统联合团队成员定期开会
    • D.总包BIM系统执行小组定期开会
  43. 下列关于BIM实施模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设计主导管理模式适用于大型规模且BIM技术应用很成熟的项目
    • B.咨询辅助管理模式在项目竣工后必须交由第三方运营管理
    • C.施工主导管理模式适用于工程总承包的项目
    • D.业主自主管理模式规模较小,专业组成简单的小型项目
  44. 碰撞检查属于BIM应用中的()。

    • A.模型建立
    • B.深化设计
    • C.数据分析
    • D.施工模拟
  45. BIM的中文全称是()。

    • A.建筑信息化
    • B.建筑信息库
    • C.建筑信息模型
    • D.建筑模型
  46. 施工仿真的应用内容不包括()。

    • A.施工方案模拟,优化
    • B.施工变更管理
    • C.工程量自动计算
    • D.消除现场施工过程干扰或施工工艺冲突
  47. 下列选项中,属于BIM参数化设计内容的是()。

    • A.参数化设计
    • B.参数化结构
    • C.参数化修改引擎
    • D.参数化模型
  48. 建模过程中对模型文件的大小是如何要求的()。

    • A.越大越好,越详细
    • B.越小越好
    • C.适当控制大小,降低电脑损耗
    • D.无所谓
  49. 在1975年提出了BIM概念的是()。

    • A.查克伊士曼博士
    • B.罗伯特·艾什
    • C.阿尔弗雷德
    • D.艾德里安
  50. 对参数化设计中的尺寸约束描述,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

    • A.单纯的几何约束往往不能提供对草图的满约束,还需要定义尺寸约束
    • B.尺寸约束仅仅包括标在图形上的尺寸,不包括尺寸的参数化定义和尺寸之间的关系
    • C.尺寸标注也可以数学方程式的形式给出
    • D.参数化建模可以通过求解尺寸及尺寸之间关系的数学约束方程式来描述图形的几何形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