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建筑工程职称法律法规考试题库及答案(1)
-
根据《建筑法》第8条的规定,申请领取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不必具备下列条件( )。
- A.在城市规划区的建筑工程,已经取得规划许可证
- B.已经确定建筑施工企业
- C.建设资金已经落实
- D.拆迁工作已经全部完成
-
《建筑法》第7条规定: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工程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申请领取施工许可证。但是,( )除外。
- A.国家级重点工程
- B.中央政府投资工程
- C.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确定的限额以下的小型工程
- D.国家计委审批的项目
-
建造师执业划分为14个专业,注册建造师应当在相应的岗位上执业。但同时,国家鼓励和提倡注册建造师( )。
- A.一师专岗
- B.一师多岗
- C.专岗专职
- D.一师全岗
-
建造师经( )后,才能以建造师的名义从事建设工程施工项目的管理工作。
- A.取得执业资格
- B.执业培训合格
- C.取得执业资格并经注册
- D.资格考试合格
-
商标权的客体是( )。
- A.商标
- B.注册的商标
- C.文字和图案
- D.商标的图像
-
商标的主体不包括( )。
- A.企业单位
- B.事业单位
- C.个体工商户
- D.一般自然人
-
专利是对于( )所享有的独占权。
- A.技术秘密
- B.商业秘密
- C.发明创造
- D.公开的发明创造
-
取得专利权的原则不包括( )。
- A.单一性原则
- B.先使用原则
- C.先申请原则
- D.优先权原则
-
外观设计取得专利权的条件是( )。
- A.创造性
- B.实用性
- C.先进性
- D.新颖性
-
下列权利不属于著作人身权的是( )。
- A.发表权
- B.发行权
- C.署名权
- D.修改权
-
民法上所谓的他物权是指( )。
- A.他人所享有的物权
- B.在他人的所有物上设定的物权
- C.某些特定物上的物权
- D.没有所有人的物权
-
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第139条的规定,在诉讼时效期间最后六个月,因( ),诉讼时效中止。
- A.不可抗力
- B.权利人放弃其债权
- C.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时
- D.债务人履行了债务
-
( )是引起债权债务关系发生的最主要最普遍的根据。
- A.侵权行为
- B.无因管理
- C.合同
- D.不当得利
-
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 适用2年普通诉讼时效和1年的短期诉讼时效是从( )起计算。
- A.权利被侵害之日
- B.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
- C.当事人主张权利时
- D.当事人要求义务人履行其义务时
-
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 从( )起超过20年,当事人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
- A.权利被侵害之日
- B.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
- C.当事人主张权利时
- D.当事人要求义务人履行其义务时
-
我国法律规定的特殊诉讼时效是指( )。
- A.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和技术进出口合同争议提起诉讼或仲裁的期限为4年
- B.《民法通则》规定的适用1年诉讼时效的情形
- C.适用20年诉讼时效的情形
- D.适用2年以上诉讼时效的情形
-
我国《民法通则》规定的普通诉讼时效通常为( )。
- A.1年
- B.2年
- C.4年
- D.5年
-
我国《民法通则》规定的短期诉讼时效期间为( )。
- A.1年
- B.2年
- C.4年
- D.5年
-
委托代理不会因下列何种原因的出现而自行终止( )。
- A.约定的代理事务完成
- B.被代理人丧失民事行为能力
- C.被代理人因伤致残
- D.被代理的法人终止
-
公民甲接受乙的委托代其购买一批A标号的水泥,甲自行购买了一批廉价的B标号的水泥冒充A标号的水泥,赚取中间的差价。甲的行为构成( )。
- A.无权代理
- B.滥用代理权
- C.欺诈行为
- D.侵权行为
-
诉讼时效届满,根据法律的规定权利人的( ) 消灭。
- A.诉权
- B.胜诉权
- C.请求权
- D.获得赔偿权
-
对于无权代理,如果未经被代理人追认,则应由( )承担法律责任。
- A.被代理人
- B.代理人
- C.第三人
- D.行为人
-
下列代理行为中,不属于滥用代理权的是( )。
- A.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同自己实施法律行为
- B.代理双方当事人实施同一个法律行为
- C.代理人与第三人恶意串通,损害被代理人的利益
- D.代理人超越代理权限实施法律行为
-
下列委托代理行为中,根据法律规定必须要由被代理人和代理人订立书面合同的是( )。
- A.由代理人代签工程建设合同
- B.由代理人代缴电话费
- C.由代理人代为交付货物
- D.由代理人代为交付货款
-
法定代理的成立,是基于( )。
- A.代理人与被代理人之间的亲属关系
- B.法律的直接规定
- C.被代理人的请求
- D.代理人的请求
-
对于法律规定的不要式行为,当事人可以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选择( )。
- A.口头形式
- B.书面形式
- C.其他形式
- D.口头形式、书面形式或其他形式
-
下列民事行为中属于代理的是( )。
- A.由于事务繁忙,甲委托王某代其邀请张三赴宴
- B.乙雇佣李四为其修缮房屋
- C.丙委托中介为其征婚
- D.丁企业委托律师事务所代其办理营业执照
-
必须采用法律所规定的特定行为形式才能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法律行为,被称为( )。
- A.规定行为
- B.不要式行为
- C.要式行为
- D.特定行为
-
民事权利能力是指( )。
- A.获取民事权利的资格
- B.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
- C.承担民事责任的资格
- D.处分自己权利的能力
-
民事行为能力是指( )。
- A.处分自己财产的能力
- B.缔结合同的能力
- C.通过自己的行为取得民事权利和负担民事义务的资格
- D.参与民事活动的资格
-
法律事实是指( )。
- A.实际发生的社会现象
- B.法律得以产生的事实
- C.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原因
- D.法律关系产生的事实
-
法律事件是指( )。
- A.一般社会事件
- B.不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现象
- C.客观现象
- D.社会突发事件
-
作为法律事实的的行为是指( )。
- A.自然人的有意识的行为
- B.自然人的任何行为
- C.人的有意识的活动
- D.人的任何活动
-
下列社会现象中,不属于法律关系变更的是( )。
- A.买卖关系中,卖方收款后将标的物交付与买方
- B.买卖关系中,买卖双方改换了标的物
- C.买卖关系中,买方发生变更
- D.买卖关系中,买方根据卖方的请求延缓了其交货的期限
-
因发生不可抗力而发生的法律关系终止,应当归属( )。
- A.自然终止
- B.协议终止
- C.违约终止
- D.特殊终止
-
关于法律关系的终止,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法律关系的终止,可分为自然终止、协议终止和违约终止
- B.法律关系的终止,必须要有当事人双方的同意
- C.法律关系的自然终止是指法律关系的目的实现
- D.违约终止也包括不可抗力导致的法律权利无法实现
-
以下法律关系的内容中,不属于法律权利的是( )。
- A.买卖关系中,买方在付款后可以要求卖方交付标的物
- B.物的所有人排除其他人对于物的不当妨碍
- C.公安机关逮捕犯罪嫌疑人
- D.某公民对于其肖像的利用
-
以下法律关系的内容中,不属于法律义务的是( )。
- A.在买卖关系中,卖方在收取价款后交付标的物
- B.行人遵守交通规则
- C.公民缴纳个人所得税
- D.达到法定婚龄的公民结婚
-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法律关系要素的是( )。
- A.主体
- B.标的
- C.客体
- D.内容
-
表现为法律关系客体的财一般是指( )。
- A.货币
- B.资金及各种有价证券
- C.有价证券
- D.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