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水平考试(中级)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上午(基础知识)试题模拟试卷3
-
Project (75).Management:includes the processes required to ensure that the project includes au the word required, and only the work required, to complete the project successfully.
- A.Integration
- B.Configuration
- C.Scope
- D.Requirement
-
The project team members should also be aware of one of the fundamental tenets of modem quality management:quality is planned, designed and built in, not (74).
- A.check-in
- B.inspected in
- C.executed in
- D.look-in
-
PDM includes four types of dependencies or precedence relationships…(73),the initiation of the successor activity,depends upon the initiation of the predecessor activity.
- A.Finish-to-Start
- B.Finish-to-Finish
- C.Start-to-Start
- D.Start-to-Finish
-
(71) means that every project has a definite beginning and a definite end.
- A.Project phase
- B.Unique
- C.Closure
- D.Temporary
-
(72) from one phase are usually reviewed for completeness and accuracy and approved before work starts on the next phase.
- A.Deliverables
- B.Milestone
- C.Work
- D.Process
-
在每次团队会议上项目经理都要求团队成员介绍其正在做的工作,然后给团队成员分配新任务。由于要分配很多不同的任务,使得这样的会议变得很长。以下不是导致这种情况发生的主要原因是(70)。
- A.WBS制订得不完整
- B.缺少责任矩阵
- C.缺少资源平衡
- D.缺少团队成员对项目计划编制的参与
-
(69),人们对风险的承受能力越小。
- A.项目的收益越大
- B.项目的投入越大
- C.管理人员的地位越高
- D.项目拥有的资源越多
-
风险评估的首要工作是(66)。
- A.风险影响范围大小的评估
- B.风险后果严重程度的评估
- C.风险发生时间的评估
- D.确定风险事件的概率分布
-
(68)是将企业内外部条件各方面内容进行综合和概括,进而分析组织的优势和劣势,以及面临的机会和威胁的一种分析方法。
- A.波特五力模型
- B.价值链分析法
- C.竞争态势矩阵(CPM)
- D.态势分析法(SWOT)
-
某项目为满足某种产品的市场需求,拟提出新建、扩建和改建3个方案。方案中销路好的概率为0.3,销路一般的概率为0.5,销路差的概率为0.2。不同销路的损益值见表3-3。假设该项目经营期为10年,那么该项目所做的决策是(67)。
- A.选择新建方案
- B.选择扩建方案
- C.选择改建方案
- D.条件不足,无法得出结论
-
项目经理已经对项目进度表提出了几项修改意见。在某些情况下,进度延迟变得严重时,为了确保获得精确的绩效衡量信息,项目经理应该尽快(65)。
- A.为增加项目资源做准备
- B.发布变更信息
- C.设计一个主进度表
- D.重新修订项目进度计划
-
合同可以变更,但是当事人对合同变更的内容约定不明确的,推定为(64)。
- A.未变更
- B.部分变更
- C.已经变更
- D.变更为可撤销
-
合同收尾过程涉及(63)。
- A.客户满意度分析和最终付款
- B.管理收尾和档案保存
- C.向承包商最终付款和整理经验
- D.产品验收和管理收尾
-
在招标过程中,下列中的(62)应在开标之前完成。
- A.答标
- B.制定评标原则
- C.确认投标人资格
- D.发放中标通知书
-
对承建方来说,固定单价合同适用于(61)的项目。
- A.工期长,工程量变化幅度很大
- B.工期长,工程量变化幅度较小
- C.工期短,工程量变化幅度较大
- D.工期短,工程量变化幅度较小
-
自制或外购的决定需要考虑(60)。
- A.战术成本和战略成本
- B.管理成本和项目成本
- C.拖延成本和滞留成本
- D.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
以下不属于合同管理的直接依据是(57)。
- A.已批准的变更申请
- B.索赔管理
- C.绩效报告
- D.选中的供方
-
某电影公司计划使用IT系统把我国建国60周年国庆阅兵仪式做成一个有史以来最好的数字格式纪录片。项目承建方允许项目经理使用任何需要的资源,但是项目经理提出的能胜任此任务的最佳人选却正在执行另一个项目,可见该项目最主要的约束是(59)。
- A.项目资源
- B.项目进度
- C.项目质量
- D.项目范围
-
(58)不是解决项目合同纠纷的主要方式。
- A.项目终止
- B.仲裁解决
- C.调解解决
- D.诉讼解决
-
当项目成员不在一起办公时,为了让他们关注自己的团队,此时,项目经理应(56)。
- A.要求每个团队成员都使用E-mail、QQ作为沟通工具
- B.向团队成员提供沟通技术并命令对其的使用
- C.要求团队成员提供统一格式的日工作情况报告
- D.建立与各个小组进行密切联系的统一沟通方式和渠道
-
某个新的网络工程项目由5个子系统组成。管理层希望该项目以较低的成本带来较高的效益。虽然项目经理老杨想花时间和金钱来整合一些可以为公司带来长远利益的问题,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子系统的项目经理们聘用了一些比团队成员平均工资高得多的高级职员。通常,当与项目干系人一起工作时,项目经理老杨应该(55)。
- A.认识到角色和责任可能重叠
- B.注意到项目干系人经常有着截然不同的目标,这就使项目干系人管理复杂化
- C.将项目干系人分组以便于辨认
- D.尽量预测并减少可能会对项目产生不良影响的项目干系人的活动
-
以下关于表3-2的描述中,错误的是(53)。
注:R:对任务负责任;A:负责执行任务;I:拥有既定特权、应及时得到通知;C:提供信息辅助执行任务
- A.该表是一个责任分配矩阵
- B.该表表示了需要完成的工作和团队成员之间的关系
- C.该表不应包含虚拟团队成员
- D.该表可用于人力资源计划编制
-
通常,沟通障碍主要导致(54)。
- A.敌对情绪增多
- B.士气低落
- C.冲突增多
- D.效率降低
-
项目人力资源管理比一般人力资源管理更强调(51)。
- A.有效性与效率
- B.团队建设与灵活性
- C.协作性与沟通性
- D.采用科学的方法
-
( )不是组建项目团队的输出。
- A.资源日历
- B.团队绩效评估
- C.项目人员分配
- D.可能做出的项目管理计划更新
-
项目质量管理的质量基准和过程改进计划等管理文件或手册,是承担该项目实施任务各方应共同遵循的管理依据,它在(50)过程中形成。
- A.执行质量保证
- B.综合变更控制
- C.执行质量控制
- D.编制质量管理计划
-
项目团队中丰要负责质量控制的成员应当具有统计知识,以完成质量控制活动。其中,最重要的知识是( )。
- A.属性抽样和变量抽样
- B.例外和控制线
- C.特殊原因和随机原因
- D.抽样和概率
-
某网络工程项目的一名关键团队成员小谢已经出现进度延误的迹象,并且工作质量也开始出问题。项目经理老陈相信该成员非常清楚工作的最终期限和质量规范要求。老陈现在应采取的措施是(48)。
- A.立即找到小谢,强调并提醒进度和质量的重要性
- B.把问题报告给人力资源经理以便采取纠正措施
- C.把这种情况上报给小谢所在部门的职能经理,并请求协助
- D.重新把一些工作分配给其他团队成员,直到绩效开始改进
-
项目经理小郭正在负责为一家水厂开发管理信息系统,虽然他没有管理类似项目的经验,但其团队的一名成员做过类似的项目。该成员的这些经历为准确估算项目的成本做出了贡献,这一点对实现赢利很有帮助。上述情况表明(46)。
- A.参数模型应该与专家的判断一起用,作为一次性付款合同理想的成本估计方法
- B.团队成员不一定要知道当地的环境因素就可能提供较准确的信息
- C.要求团队成员提出专业性的成本建议是必要的
- D.团队里各项目干系人都可能具有对制定项目管理计划有用的技能和知识
-
除(47)外,以下各项都是项目质量管理的原则。
- A.考虑质量成本
- B.管理者对持续改进负责
- C.注重过程质量和项目交付成果质量
- D.满足项目利益相关者的需求
-
(45)不是项目成本预算的直接依据。
- A.资源需求计划
- B.工作分解结构
- C.项目范围说明书
- D.活动成本估算的支持性细节
-
某项目已进展到第9周,对项目前8周的实施情况总结如下:PV=2200万元,EV=2000万元,AC=2300万元,则SV和项目状态为(43)。
- A.-200万元,进度滞后
- B.100万元,进度超前
- C.-300万元,进度滞后
- D.200万元,进度超前
-
以下关于成本基准计划的描述,不正确的是(44)。
- A.它是成本估算阶段的产物
- B.现金流预测是度量支出的成本基准之一
- C.它是用来量度与临测项目成本绩效的,按时间分段预算
- D.许多项目可能有多个成本基准,以便度量项目成本绩效的各个方面
-
(41)能最准确地计算活动的历时(AD)。
- A.AD=工作量/人员生产率
- B.AD=工作量/人力资源数量
- C.AD=(最乐观时间+4最可能时间+最悲观时间)/6
- D.AD=人员生产率×项目规模
-
项目进度网络图是(42)。
- A.活动定义的结果和活动历时估算的输入
- B.活动排序的结果和进度计划编制的输入
- C.活动计划编制的结果和进度计划编制的输入
- D.活动排序的结果和活动历时估算的输入
-
在计划编制完成后,项目团队认为所制定的进度时间太长,分析表明不能改变工作网络图,但该项目有附加的资源可利用。项目经理采用的最佳方式是( )。
- A.快速追踪项目
- B.引导一项Monte Carlo分析
- C.利用参数估算
- D.赶工
-
进度控制是避免项目工期拖延的一种方法。进度控制中的纠正行为通常加速某些活动以确保这些活动能够及时完成。为了重新编制和执行进度表,纠正行为通常要求(38)。
- A.做项目团队成员都不喜欢的决策
- B.资源平衡
- C.及时调整基线
- D.进行原因分析
-
某工程计划如图3-3所示,各个作业所需的天数见表3-1,设该工程从第0天开工,则作业I最迟应在第(39)天开工。
- A.11
- B.13
- C.14
- D.16
-
项目范围说明书编制的主要依据是( )。
- A.项目章程
- B.WBS
- C.需求说明书
- D.项目构思
-
创建WBS的输出不包括(36)。
- A.范围基线
- B.组织过程资产
- C.更新的范围说明书
- D.更新的范围管理计划
-
小谢所在单位的项目管理委员会每月开一次项目评审会,负责对任何预算在100万元以上的项目的实施情况进行评审。小谢最近被提升为项目经理并负责管理一个大型项目,项目管理委员会要求小谢介绍项目目标、边界和配置管理等材料。为此,小谢需要准备(35)。
- A.总体设计方案
- B.项目范围说明书
- C.产品描述
- D.WBS和WBS词典
-
通常,项目整体管理的流程是:项目启动→(34)→整体变更控制→项目收尾。
- A.编制项目管理计划→编制项目范围说明书→监督和控制项目→指导和管理项目的执行
- B.编制项目范围说明书→编制项目管理计划→监督和控制项目→指导和管理项目的执行
- C.编制项目管理计划→编制项目范围说明书→指导和管理项目的执行→监督和控制项目
- D.编制项目范围说明书→编制项目管理计划→指导和管理项目的执行→监督和控制项目
-
在项目每个阶段结束时进行项目绩效评审是很重要的,评审的目标是(33)。
- A.根据项目的基准计划来决定完成该项目需要多少资源
- B.根据上一阶段的绩效调整下一阶段的进度和成本基准
- C.得到客户对项目绩效的认同
- D.决定项目是否可以进入下一个阶段
-
项目小组建设对于项目的成功来说很重要。如果项目经理想要考查项目小组用于完成项目过程的工具和技术,则这些相关信息可以在(32)中找到。
- A.组织过程资产
- B.人员配备管理计划
- C.项目管理计划
- D.小组章程
-
以下不具有“完成一开始”关系的两个活动是(31)。
- A.系统设计,设计评审
- B.需求评审,周例会
- C.系统分析,需求评审
- D.确定项目范围,制定WBS
-
以下对于信息系统工程项目招标过程按顺序描述,正确的是(30)。
- A.招标、投标、评标、开标、决标、授予合同
- B.招标、投标、评标、决标、开标、授予合同
- C.招标、投标、开标、评标、决标、授予合同
- D.招标、投标、开标、决标、评标、授予合同
-
项目论证一般分为机会研究、初步可行性研究和详细可行性研究3个阶段。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29)。
- A.机会研究的内容为项目是否有生命力,能否盈利
- B.详细可行性研究是要寻求投资机会,鉴别投资方向
- C.初步可行性研究阶段在多方案比较的基础上选择出最优方案
- D.项目论证是编制计划、设计、采购、施工,以及机构设置、资源配置的依据
-
不属于项目管理办公室(PMO)日常性职能的是(27)。
- A.建立企业内项目管理的支撑环境,以及提供项目管理的指导
- B.组织内的多项目的管理和监控
- C.提供项目管理的指导和咨询,培养项目管理人员
- D.项目组合管理和提高组织项目管理能力
-
如果产品范围做了变更,下一步应该调整(28)。
- A.项目范围
- B.进度表
- C.工作说明书(SOW)
- D.质量基准
-
(25)指对主体访问和使用客体的情况进行记录和审查,以保证安全规则被正确执行,并帮助分析安全事故产生的原因。
- A.安全授权
- B.安全管
- C.安全服务
- D.安全审计
-
对IT项目而言,“一次性”是指(26)。
- A.项目随时可能取消
- B.项目周期短、成本低
- C.项目将在未来不能确定的时候完成
- D.每个项目都有明确的起止时间
-
以下关于公钥密码体制的描述中,错误的是(24)。
- A.加密和解密使用不同的密钥
- B.一定比对称加密机制更安全
- C.可用于数字签名、认证等方案
- D.公钥不需要保密
-
以下关于信息安全管理的描述中,错误的是(23)。
- A.安全管理贯穿于计算机网络系统规划、设计、实施和运维等各个阶段,既包括行政手段,又包括技术措施
- B.一级安全管理制度的控制点有两个,二级、三级、四级安全管理制度的控制点有3个
- C.信息安全的3条基本管理原则是:单独工作原则、限制使用期限原则和责任分散原则
- D.在安全管理中,最活跃的因素是人,对人的管理基于完备安全管理政策和制度为前提
-
层次化网络设计方案中,(21)是核心层的主要任务。
- A.高速数据转发
- B.边界路由和接入Internet
- C.MAC层过滤和网段微分
- D.实现网络的访问策略控制
-
在进行机房设计时,采用先进的管理监控系统设备及软件,实现集中管理及实时监控,实时灯光、语音报警,并实时记录相关事件。这属于机房工程设计的( )原则。
- A.实用性和先进性
- B.标准化和开放性
- C.安全可靠性
- D.可管理性
-
在某电子政务系统集成项目中,对单位内部各台工作机安装隔离卡。这属于对信息安全(22)的防护措施。
- A.保密性
- B.数据完整性
- C.不可抵赖性
- D.可用性
-
在Windows操作系统中,运行netstat-r命令后得到如图3-2所示的结果。图3-2中224.0.0.0是一个(19)。
- A.本地回路地址
- B.公网IP地址
- C.组播IP地址
- D.私网IP地址
-
以下关丁TCP/IP的描述中,错误的是(18)。
- A.ICMP用于控制数据报传送中的差错情况
- B.RIP根据交换的路由信息动态生成路由表
- C.FTP在客户/服务器之间建立起两条连接
- D.RARP根据IP地址查询对应的MAC地址
-
数据仓库通过数据转移从多个数据源中提取数据,为了解决不同数据源格式不统一的问题,需要进行(16)操作。
- A.集成
- B.简单转移
- C.清洗
- D.聚集和概括
-
SOA(Service Oriented Architecture)是一种设计和实现信息应用系统的架构模型,它的基本单元是(17)。
- A.接口
- B.服务
- C.协议
- D.对象
-
以下关于RUP特点的描述中,错误的是(14)。
- A.可视化建模,在项目初期可降低风险
- B.使用组件体系结构,使软件体系架构更具弹性
- C.贯穿整个开发周期的测试和质量核查
- D.开发复用保证了软件质量,也增加了开发人员的工作量
-
UML中有多种类型的图,其中协作图显示在某种情况下对象之间发送的消息,(15)与协作图类似,但其强调的是顺序而不是连接。
- A.顺序图
- B.用例图
- C.活动图
- D.类图
-
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中,(13)是利用可重用成分构造软件系统的最有效的特性,它有利于提高系统的可扩充性。
- A.继承
- B.封装
- C.多态
- D.抽象
-
在软件质量管理过程中,(12)的目的是提供软件产品和过程对于可应用的规则、标准、指南、计划和流程的遵从性的独立评价。
- A.管理评审
- B.技术评审
- C.走查
- D.软件审计
-
软件的维护并不只是修正错误。为了改进软件未来的可维护性或可靠性,或者为了给未来的改进提供更好的基础而对软件进行修改,这类活动称为(11)。
- A.完善性维护
- B.适应性维护
- C.预防性维护
- D.改正性维护
-
某软件系统集成项目在开发时,用户已经定义了软件的一组一般性目标,但不能标识出详细的输入、处理及输出需求;开发者也可能暂时不能确定算法的有效性、操作系统的适应性或人机交互的形式。在这种情况下,采用(9)开发最恰当。
- A.瀑布模型
- B.迭代模型
- C.原型化模型
- D.螺旋模型
-
当(10)时,用例是捕获系统需求最好的选择。
- A.系统具有很少的用户
- B.系统具有很少的接口
- C.系统算法复杂,功能单一
- D.系统有很多参与者
-
以ISO冠名的标准属于(7)。
- A.国际标准
- B.国家标准
- C.行业标准
- D.企业规范
-
王某在《电脑与编程》杂志上看到谢某发表的一组程序颇为欣赏,就复印了80份作为程序设计辅导材料发给了学生。王某又将这组程序逐段加以评析,写成评论文章后投到《电脑与编程》杂志上发表。王某的行为(8)。
- A.不侵犯谢某的著作权,其行为属于合理使用
- B.侵犯了谢某的著作权,因为在评论文章中全文引用了发表的程序
- C.侵犯了谢某的著作权,因为其未经许可,擅自复印谢某的程序
- D.侵犯了谢某的著作权,因为其擅自复印,又在其发表的文章中全文引用了谢某的程序
-
以下不能作为监理依据的是(6)。
- A.国际、国家IT行业质量标准
- B.建设单位和承建单位的合同
- C.现行国家、各省、市、自治区的有关法律、法规
- D.承建单位的指令
-
某位参加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的考生通过当当网购买相关考试图书,其登录的电子商务网站的部分交易界面如图3-1所示。该电子商务交易方式为(4)。
- A.B2B
- B.B2C
- C.C2C
- D.G2B
-
以下关于企业资源规划(ERP)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购买使用一个商业化的ERP软件,转化成本高,失败的风险也很大
- B.除了制造和财务,ERP系统可以支持人力资源、销售和配送
- C.ERP为组织提供了升级和简化其所用的信息技术的机会
- D.ERP的关键是事后监控企业的各项业务功能,使得质量、有效性、客户满意度和工作成果等可控
-
以下关于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企业资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2)。
- A.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企业资质共分4个级别,其中第一级为最低级
- B.该资质可先由认证机构认证,再由信息产业主管部门审批
- C.目前,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企业资质证书有效期为4年
- D.申报二级资质的企业,其具有项目经理资质的人员数目应不少于8名
-
以下不属于敏捷供应链特点的是(3)。
- A.支持供应链中跨企业的生产方式的快速重组,实现对市场变化的快速响应
- B.支持供应链中跨企业信息系统的集成、调整、重构和信息共享
- C.供应链中各个企业能根据要求方便地进行组织、管理的调整和企业生产模式的转变
- D.可以辅助销售人没展开推销,增加客户在产品生命周期中的价值
-
以下关于信息的描述中,正确的是(1)。
- A.关于客观事实的知识是可以全部得到的
- B.信息不可能转换为物质
- C.信息的价值与时间无关
- D.信息是能够用来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