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计算机软考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上午模拟试题
-
Developing the project schedule is often an iterative process. It determines the planned start and finish dates for project activities and milestones. Schedule development can require the review and revision of duration estimates and resource estimates to create an approved project schedule that can serve as a baseline to
(75) progress.
(75)
- A. analyze
- B. track
- C. level
- D. extend
-
Estimating activity durations uses information on activity scope of (74), required resource types, estimated resource quantities, and resource calendars.
(74)
- A. milestone
- B. baseline
- C. quality
- D. work
-
The Estimate Activity Resource process is closely coordinated with the (73)process.
(73)
- A. Estimate Costs
- B. Sequence Activities
- C. Plan Communications
- D. Conduct Procurements
-
Define Activities is the process of identifying the specific actions to be performed to produce the (71).
(71)
- A. project elements
- B. work drafts
- C. work package
- D. project deliverables
-
Project work packages are typically decomposed into smaller components called activities to provide a basis for (72), scheduling, executing, and monitoring and controlling the project work.
(72)
- A. reviewing
- B. estimating
- C. auditing
- D. expecting
-
一项任务的最早开始时间是第3天,最晚开始时间是第13天,最早完成时间是第9天,最晚完成时间是第19天。该任务(70) 。
(70)
- A.在关键路径上
- B.有滞后
- C.进展情况良好
- D.不在关键路径上
-
在项目每个阶段结束时进行项目绩效评审是很重要的,评审的目标是(68) 。
(68)
- A.根据项目的基准计划来决定完成该项目需要多少资源
- B.根据上一阶段的绩效调整下一阶段的进度和成本基准
- C.得到客户对项目绩效认同
- D.决定项目是否可以进入下一个阶段
-
某项目经理在公司负责管理一个产品开发项目。开始时,产品被定义为“最先进的个人运输工具” ,后来被描述为“不需要汽油的先进个人运输工具” 。最后,与设计工程师进行了整夜的讨论后,被描述为“成本在15000美元以下,不需要汽油、不产生噪声的最先进的个人运输工具” 。这表明产品的特征正在不断地改进,不断地调整,但是应注意将其与(69)协调一致。
(69)
- A.范围定义
- B.项目干系人利益
- C.范围变更控制系统
- D.客户的战略计划
-
关于项目范围的陈述,正确的是(67) 。
(67)
- A.在项目早期,项目范围包含某些特定的功能和其他功能,并且随着项目的进展添加更详细的特征
- B.项目范围在项目章程中被定义并且随着项目的进展进行必要的变更
- C.项目范围在项目的早期被描述出来并随着项目的进展而更加详细
- D.项目范围在项目的早期被描述出来并随着范围的蔓延而更加详细
-
下图中活动“G”可以拖延(66)周而不会延长项目的最终结束日期。
(66)
- A.0
- B.1
- C.3
- D.4
-
制订项目管理计划的输入包含(63) 。
(63)
- A.范围说明书(初步)
- B.工作分解结构
- C.风险管理计划
- D.质量计划
-
在滚动式计划中,(65) 。
(65)
- A.关注长期目标,允许短期目标作为持续活动的一部分进行滚动
- B.近期要完成的工作在工作分解结构最下层详细规划
- C.远期要完成的工作在工作分解结构最下层详细规划
- D.为了保证项目里程碑,在战略计划阶段做好一系列详细的活动计划
-
项目管理中,保证客户和干系人满意的最重要的活动是(64) 。
(64)
- A. 绩效测评存档
- B. 变更汇报和项目计划更新以及其他适当的项目文件
- C. 及时且有规律地汇报项目绩效
- D. 将需求记录下来整理为文件
-
关于项目生命周期和产品生命周期的叙述,错误的是(61) 。
(61)
- A. 产品生命周期开始于商业计划,经过产品构思、产品研发、产品的日常运营直到产品不再被使用
- B. 为了将项目与项目实施组织的日常运营联系起来,项目生命周期也会确定项目结束时的移交安排
- C. 一般来说,产品生命周期包含在项目生命周期内
- D. 每个项目阶段都以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可交付物的完成和正式批准为标志,这种可交付物是一种可度量、可验证的工作产物
-
在项目的一个阶段末,开始下一阶段之前,应该确保(62) 。
(62)
- A. 下个阶段的资源能得到
- B. 进程达到它的基准
- C. 采取纠正措施获得项目结果
- D. 达到阶段的目标以及正式接受项目阶段成果
-
在大型项目或多项目实施的过程中,负责实施的项目经理对这些项目大都采用(57)的方式。投资大、建设周期长、专业复杂的大型项目最好采用(58)的组织形式或近似的组织形式。
(57)
- A.直接管理
- B.间接管理
- C.水平管理
- D.垂直管理 (58)
- A.项目型
- B.职能型
- C.弱矩阵型
- D.直线型
-
-
小张负责组织内部的一个系统集成项目。因为组织内部的很多人对该系统及其进展感兴趣,他决定准备一份项目沟通管理计划。准备这一计划的第一步是(56)。
(56)
- A. 进行项目干系人分析以评价对信息的需求
- B. 确定一个生产进度来显示什么时间进行什么类型的沟通
- C. 描述计划分配的信息
- D. 建立所有项目文件的信息库以便于快速查找
-
以下关于项目干系人管理的叙述中,(55)的表述是不正确的。
(55)
- A.对项目干系人的管理,由项目团队每个成员分别负责
- B.项目干系人管理提高了干系人的满意度
- C.项目干系人管理帮助解决与干系人相关的事宜
- D.项目干系人管理加强了人员的协调行动能力
-
团队成员第一次违反了团队的基本规章制度,项目经理对他应该采取(54)形式的沟通方法。
(54)
- A.口头
- B.正式书面
- C.办公室会谈
- D.非正式书面
-
权变措施是在风险管理的(52)过程确定的。
(52)
- A.风险识别
- B.定量风险分析
- C.风险应对规划
- D.风险监控
-
-
沟通、领导和磋商是属于(51)的技能。
(51)
- A.项目管理
- B.一般管理
- C.团队管理
- D.执行管理
-
(49) 不是项目目标特性。
(49)
- A.多目标性
- B.优先性
- C.临时性
- D.层次性
-
正式批准项目进入下一阶段,这个决定的过程属于(50)的一部分。
(50)
- A.授权
- B.控制
- C.启动
- D.计划
-
公式(47)能最准确地计算项目活动的工作量。
(47)
- A.工作量 = 历时/ 人员生产率
- B.工作量 = 历时/ 人力资源数量
- C.工作量 =(最乐观时间 + 4最可能时间 + 最悲观时间)/ 6
- D.工作量 = 项目规模 /人员生产率
-
某公司为多个行业编写客户账目管理软件,张某是该公司的项目经理。现在有一个客户要求进行范围变更,(48)不是此变更所关注的。
(48)
- A. 管理变更
- B. 变更筛选
- C.影响导致变更的原因
- D.确定变更已经发生
-
小王正在负责为一家水厂开发 MIS 系统,虽然他没有管理类似项目的经验,但其团队的一名成员做过类似的项目。该成员的这些经历为准确估算项目的成本做出了贡献,这一点对实现赢利很有帮助。上述情况表明(43) 。
(43)
- A. 专业成本建议总是需要的
- B. 团队里每个项目干系人都可能具有对制定项目管理计划有用的技能和知识
- C. 参数模型应该与专家的判断一起用,作为一次性付款合同理想的成本估计方法
- D. 一个人要提供精确的信息,并不一定要知道当地的环境等情况
-
软件项目中,技术风险威胁到要开发软件的质量及交付时间,而(44)不属于技术风险。
(44)
- A.采用先进技术开发目前尚无用户真正需要的产品或系统
- B.软件需要使用新的或未经证实的硬件接口
- C.产品需求中要求开发某些程序构件,这些构件与以前所开发的构件完全不同
- D.需求中要求使用新的分析、设计或测试方法
-
某正在进行中的项目,当前的PV=2200元、EV=2000元、AC=2500元,当前项目的
SV和项目状态是(45) ,该项目的CPI和成本绩效是(46) 。
(45)
- A.-300元;项目提前完成
- B.+200元; 项目提前完成
- C.+8000元; 项目按时完成
- D.-200元; 项目比原计划滞后 (46)
- A.0.20; 实际成本与计划的一致
- B.0.80; 实际成本比计划成本要低
- C.0.80; 实际成本超出了计划成本
- D.1.25; 实际成本超出了计划成本
-
在管理信息系统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不仅需要管理过程,也需要技术过程、支持过程、过程改进和商务过程等,它们分别来自项目管理知识、项目环境知识、通用的管理知识和技能、软技能或人际关系技能以及(41) 。
(41)
- A. 软件开发方法体系的知识、标准和规定
- B. 软件工具和软件工程环境的知识、标准和规定
- C. 用户或客户业务领域的知识、标准和规定
- D. 信息技术及客户业务领域的知识、标准和规定
-
在项目管理工作中,项目管理师认识到如果只有领导能力而没有管理能力或只有管理能力而没有领导能力,都可能带来不好的结果。以下这些能力中(42)最能代表项目管理师的领导才能。
(42)
- A. 确立方向,招募人员,激发和鼓励其他人
- B. 通过其他人来完成工作
- C. 运用超凡的人格魅力来激发其他人
- D. 运用各种适当的力量作为激发工具
-
(39)不属于制定WBS过程的功能。
(39)
- A. 为提高项目成本、活动历时估算和资源估算的准确度建立基础
- B. 定义绩效考核和控制的基准
- C. 形成清晰的职责任命
- D. 建立项目经理和项目干系人之间的沟通网络
-
小王所在单位的项目管理委员会每月开一次项目评审会,负责对任何预算在一百万元以上项目的实施情况进行评审。小王最近被提升为高级项目经理并负责管理一个大型项目,项目管理委员会要求小王介绍项目目标、边界和配置管理等材料。为此,小王需要准备(40) 。
(40)
- A. 总体设计方案
- B. 项目范围说明书
- C. 产品描述
- D. WBS和WBS词典
-
在质量管理的PDCA 循环中,P 阶段的职能包括(36)等。
(36)
- A.确定质量改进目标,制定改进措施
- B.明确质量要求和目标,提出质量管理方案
- C.采取应急措施,解决质量问题
- D.规范质量行为,组织质量计划的部署和交底
-
项目质量的形成过程,体现了从目标决策到目标细化再到目标实现的过程,而质量目标的决策是(37)的职能。
(37)
- A.建设单位
- B.设计单位
- C.监理单位
- D.项目总承包单位
-
项目质量管理的质量基准和过程改进计划等管理文件或手册,是承担该项目实施任务各方应共同遵循的管理依据,它在(38)过程中形成。
(38)
- A.制定系统质量管理制度
- B.编制系统质量管理计划
- C.分析系统质量管理界面
- D.明确系统质量管理网络
-
项目范围变更控制,包括(34) 。
(34)
- A. 一系列正规的证明文件,用于定义正规项目文件的变更步骤
- B. 一系列文档程序,用于实施技术和管理的指导和监督,以确定和记录项目条款的功能和物理特征、记录和报告变更、控制变更、审核条款和系统,由此来检验其与要求的一致性
- C. 审批项目范围变更的一系列过程,包括书面文件、跟踪系统和授权变更所必须的批准级别
- D. 用于项目需求获取的一些措施,如果没有执行这些措施就不能被变更
-
根据《GB/T19000-ISO9000(2000) 》的定义,质量管理是指确立质量方针及实施质量方针的全部职能及工作内容,并对其工作效果进行(35)的一系列工作。
(35)
- A.考核和评价
- B.评价和记录
- C.预测和评价
- D.评价和改进
-
某单位有很多项目机会但没有足够的资源来完成所有的项目,这就需要项目经理领导团队来建立一个筛选和确定项目优先级的方法。在建立项目筛选模型的众多准则中,此时最重要的准则是待开发的系统(32) 。
(32)
- A.功能强大
- B. 容易使用
- C. 容易实现
- D. 成本低廉
-
自制或外购的决定需要考虑(33) 。
(33)
- A.战术成本和战略成本
- B.管理成本和项目成本
- C.拖延成本和滞留成本
- D.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的规定,供应商可以在知道或者应知其权益受到损害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以书面形式向采购人提出质疑。(29)不属于质疑的范围。
(29)
- A.采购过程
- B.采购文件
- C.合同效力
- D.中标、成交结果
-
可行性研究主要从( 31 )等方面进行研究。
(31)
- A. 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操作可行性
- B.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系统可行性
- C.经济可行性,系统可行性,操作可行性
- D.经济可行性,系统可行性,时间可行性
-
对承建方来说,固定单价合同适用于(30)的项目。
(30)
- A.工期长,工程量变化幅度很大
- B.工期长,工程量变化幅度不太大
- C.工期短,工程量变化幅度不太大
- D.工期短,工程量变化幅度很大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隐蔽工程在隐蔽以前,承包人应当通知(27)来检查。若其没有及时来检查,承包人可以顺延工程日期,并有权要求赔偿停工等造成的损失。
(27)
- A.承建人
- B.发包人
- C.分包人
- D.设计方
-
在建设工程合同的订立过程中,投标人根据招标内容在约定期限内向招标人提交的投标文件,此为(28) 。
(28)
- A.要约邀请
- B.要约
- C.承诺
- D.承诺生效
-
RUP是信息系统项目的生命周期模型之一, “确保软件结构、需求、计划足够稳定;确保项目风险已经降低到能够预计完成整个项目的成本和日程的程度。 针对项目的软件结构上的主要风险已经解决或处理完成”是该模型(25)阶段的主要任务。
(25)
- A.构造
- B.细化
- C.初始
- D.移交
-
合同可以变更,但是当事人对合同变更的内容约定不明确的,推定为(26) 。
(26)
- A. 变更为可撤销
- B.部分变更
- C.已经变更
- D. 未变更
-
根据《信息技术 软件产品评价 质量特性及其使用指南 GB/T 16260-2002》的定义,(23)不属于质量的功能性子特性。
(23)
- A.适合性
- B.准确性
- C.互用性
- D.适应性
-
根据《计算机软件质量保证计划规范 GB/T 12504-1990》 , (24)是指在软件开发周期中的一个给定阶段的产品是否达到在上一阶段确立的需求的过程。
(24)
- A.验证
- B.确认
- C.测试
- D.验收
-
根据《软件文档管理指南 GB/T16680-1996》 , (22)不属于基本的开发文档。
(22)
- A.可行性研究和项目任务书
- B.培训手册
- C.需求规格说明
- D.开发计划
-
● 按照开放的接口、服务和支持的规范而实现的系统称为开放系统。开放系统环境中的人机界面、系统管理工具、通信服务和安全性等方面都是按公开标准实现的,这种环境有利于实现应用软件的 (20) 。
(20)
- A. 可移植性、可裁剪性和互操作性
- B. 可靠性、可用性和可维护性
- C. 兼容性、安全性和可理解性
- D. 完整性、可扩充性和可推广性
-
(21) 不属于网络接入技术范畴。
(21)
- A.ADSL
- B.802.11
- C.UDDI
- D. Cable Modem
-
某企业拥有多个应用系统,分别采用不同的语言和平台独立构建而成,企业需要集成来自不同系统的数据,并使用可定制格式的数据频繁地、立即地、可靠地、异步地传输数据。以下集成方式,最能满足这种要求的是 (19) 。
(19)
- A. 文件共享
- B. 数据库共享
- C. 远程方法调用
- D. 消息机制
-
在软件开发的V模型中,应该在(18)阶段制定单元测试计划。
(18)
- A.需求分析
- B.概要设计
- C.详细设计
- D.代码编写
-
某软件公司欲开发一个在线交易系统。为了能够精确表达用户与系统的复杂交互过程,应该采用UML的 (17) 进行交互过程建模。
(17)
- A. 类图
- B. 序列图
- C. 部署图
- D. 对象图
-
根据《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1993) 》 ,计算机网络机房应选择采用四种接地方式。(16)接地系统是将电源的输出零电位端与地网连接在一起,使其成为稳定的零电位。要求该接地的地线与大地直接相通,其接地电阻要求小于1Ω。
(16)
- A. 交流工作
- B. 线槽
- C. 直流工作
- D. 防雷
-
适用于项目需求清晰、在项目初期就可以明确所有需求、不需要二次开发的软件生命周期模型是(14) ;适用于项目事先不能完整定义产品所有需求、计划多期开发的软件生命周期模型是(15) 。
(14)
- A.瀑布模型
- B.迭代模型
- C.快速原型开发
- D.快速创新开发 (15)
- A.快速原型开发
- B.快速创新开发
- C.瀑布模型
- D.迭代模型
-
● 软件的维护并不只是修正错误。为了满足用户提出的修改现有功能、增加新功能以及一般性的改进要求和建议,需要进行(10) ,它是软件维护工作的主要部分;软件测试不可能发现系统中所有潜在的错误,所以这些程序在使用过程中还可能发生错误,诊断和更正这些错误的过程称为(11) ;为了改进软件未来的可维护性或可靠性,或者为了给未来的改进提供更好的基础而对软件进行修改,这类活动称为(12) 。
(10)
- A.完善性维护
- B.适应性维护
- C.预防性维护
- D.改正性维护 (11)
- A.完善性维护
- B.适应性维护
- C.预防性维护
- D.改正性维护 (12)
- A.完善性维护
- B.适应性维护
-
统一建模语言(UML)是面向对象开发方法的标准化建模语言。采用UML对系统建模时,用(13)模型描述系统的功能,等价于传统的系统功能说明。
(13)
- A.分析
- B.设计
- C.用例
- D.实现
-
安全管理是信息系统安全能动性的组成部分,它贯穿于信息系统规划、设计、运行和维护的各阶段。安全管理中的介质安全属于(9) 。
(9)
- A.技术安全
- B.管理安全
- C.物理安全
- D.环境安全
-
(8)指对主体访问和使用客体的情况进行记录和审查,以保证安全规则被正确执行,并帮助分析安全事故产生的原因。
(8)
- A.安全授权
- B.安全管理
- C.安全服务
- D. 安全审计
-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是指(6) 。
(6)
- A.网络维护人员的组织体系
- B.信息系统的安全设施体系
- C.防火墙等设备、设施构建的安全体系
- D.组织建立信息安全方针和目标并实现这些目标的体系
-
下列选项中,(7)是最安全的信息系统。
(7)
- A. ERP-CRM
- B. MRPII
- C. MIS-S
- D. S-MIS
-
TCP/IP在多个层引入了安全机制,其中TLS协议位于 (4) 。
(4)
- A. 数据链路层
- B. 网络层
- C. 传输层
- D. 应用层
-
企业信息系统项目的基础是企业信息战略规划,规划的起点是将(2)与企业的信息需求转换成信息系统目标,实施信息系统项目是要为企业建立起数据处理中心,以满足各级管理人员关于信息的需求,它坚持以(3)为中心的原则。
(2)
- A.事务处理
- B.现行人工和电算化混合的信息系统
- C.企业战略目标
- D.第一把手要求 (3)
- A.数据
- B.过程
- C.功能
- D.应用
-
关于 RSA 算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5) 。
(5)
- A.RSA 算法是一种对称加密算法
- B.RSA 算法的运算速度比DES慢
- C.RSA 算法可用于某种数字签名方案
- D.RSA 的安全性主要基于素因子分解的难度
-
(1)是企业信息系统的重要目标。
- A. 技术提升
- B. 数据标准化
- C. 企业需求分析
- D. 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