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信息安全工程师试题及答案信息化能力建设试卷(1)
-
( )是企业在信息时代市场竞争中生存和立足的根本。
- A.人才优势
- B.原材料优势
- C.经营方式优势
- D.信息优势
-
市场恒古不变的主题是( )。
- A.降低成本
- B.增加成本
- C.扩大市场
- D.缩小市场
-
信息系统开发一般不包括以下哪个阶段()
- A.系统分析
- B.系统设计
- C.系统实施
- D.系统维护
-
专家调查法的常见种类( )。
- A.法尔菲法、头脑风暴法、比较法、推理法
- B.法尔菲法、头脑风暴法、交叉影响分析法、层次分析法
- C.法尔菲法、交叉影响分析法、比较法、推理法
- D.法尔菲法、头脑风暴法、比较法、层次分析法
-
信息分析的特点是( )。
- A.针对性、交流性、科学性、推象性、近似性、局限性
- B.针对性、交流性、科学性、近似性、局限性
- C.针对性、交流性、具体性、近似性、局限性
- D.针对性、交流性、透明性、近似性、局限性
-
不是信息检索类型新分类的是( )。
- A.文献检索
- B.文本检索
- C.数值检索
- D.音/视频检索
-
教育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 )的基本内容是教育信息化建设取得实效的关键。
- A.教育信息化
- B.信息化建设
- C.电子商务
- D.专业技术
-
信息化指数是反应( )的总指标。
- A.信息装备率
- B.通信主体水平
- C.信息系数
- D.社会经济信息化
-
信息产业的重要特征是( )。
- A.高风险型产业
- B.知识能力密集型产业
- C.高回报型产业
- D.搞创新型产业
-
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 )。
- A.信息市场
- B.金融市场
- C.劳动力市场
- D.房地产市场
-
信息化能力建设包括( )两个方面内容。
- A.投入和产出
- B.硬件和软件
- C.动态和静态
- D.劳动投入量
-
以下关于目前我国电子政务立法特点的描述哪项不正确? ()
- A.信息化标准及信息基础设施立法是我国当前电子政务立法的主体
- B.基本杜绝了各自为政的局面,不需要部门协调
- C.行政性电子政务立法相对成熟,但面向公众开放部分的立法基本空白
- D.我国电子政务立法还处于初级阶段
-
以下选项中,哪个不属于网民? ()
- A.12岁上网的小孩
- B.网吧上网的管理员
- C.在中国的外籍互联网工作人员
- D.80岁没用过电脑的老年人
-
信息分析的本质( )。
- A.扩大生产规模
- B.增加人民收入
- C.为领导提供决策
- D.满足用户的信息要求
-
下列关于政务内网和外网的关系,哪项描述是不准确的? ()
- A.两者适用级别不同
- B.两者对安全要求的级别不同
- C.两者主要服务的对象不同
- D.两者是完全独立的
-
以下哪项属于政务外网运行的政府业务? ()
- A.辅助决策
- B.网上审批
- C.办公自动化
- D.网络安全
-
上下级政府、不同地方政府、不同政府部门之间的电子政务,称之为电子政务的( )方式。
- A.GtoG
- B.GtoB
- C.GtoC
- D.GtoE
-
政府通过电子网络系统为公众提供各种服务的方式,称之为电子政务的( )方式。
- A.GtoG
- B.GtoB
- C.GtoC
- D.GtoE
-
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相比?()
- A.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一样
- B.电子政务超过电子商务
- C.电子政务落后于电子商务
- D.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没有差距
-
关于电子政府与传统政府的区别以下哪项描述不正确? ()
- A.虚拟性
- B.分权
- C.扁平化结构
- D.服务职能弱化
-
电子政务实施的物质基础是( )。
- A.计算机软、硬件设备
- B.计算机网络技术
- C.数据库
- D.办公自动化技术
-
电子政务对提高政府决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以下哪项描述不正确? ()
- A.促进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 B.减少决策的盲目性
- C.提高决策的时效性
- D.可完全替代人工决策
-
以下哪项不属于电子政务的特点? ()
- A.电子政务有助于实现政府行政流程的集约化、标准化和高效化
- B.电子政务的实施将使政府的每一项业务不需要人的干预而自动完成
- C.电子政务将打破政府部门之间的界限
- D.电子政务有利于政府各部门之间信息共享
-
系统发生故障,以下记录方法中哪像是正确的()
- A.需要完善准确记录
- B.可记录,也可不记录
- C.无需记录
- D.随便记录,不需详细记录
-
以下哪项不属于信息社会的重要特征? ()
- A.信息资源是核心资源
- B.知识成为社会发展的巨大资源
- C.文化模式日趋虚拟化、单一性
- D.社会生活逐步计算机化、自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