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2011年网络工程师考试考前密卷(七)-上午试题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In low-speed network,it is usu

    • ally adequate to wait for congestion to occur and then react to it
    • by telling the sour
    • ce of packets to slow
    • down.In high-speed networks, this approach often works poorly, because in the (71) between sending the notification and notification arriving at the source, thousands of additional (72) may arrive.In ATM network , a major tool for prev
    • B.time
    • C.slot
    • D.delay    (72) A.packets
    • B.cells
    • C.message
    • D.files    (73) A.collision
  2. ●For e

    • ach
    • blank,
    • choose the best answer from the four choices an
    • d write down on the answer sheet.    (66) is a six bytes OSI layer 2 address which is burned into every networking device that provides its unique identity for point to point communication.    (67) is a pr
    • B.The IP address
    • C.The subnet address
    • D.The virtual address    (67) A.ISO
    • B.ANSI
    • C.CCITT
    • D.IEEE    (68) A.The hub
  3. ●DNS的作用是 (65) 。

    (65)

    • A.为客户机分配IP地址    &n
    • bsp;  B.访问HTTP的应用程序    
    • C.将计算机名翻译为IP地址    
    • D.将MAC地址翻译为IP地址
  4. ●HTTP协议是常用的应用层协议,它通过 (60) 协议提供服务,上下层协议默认时,使用 (61) 端口进行服务识别。HTTP双方的一次会话与上次会话是 (62) ,即协议是无状态的。从交换信息的整体性说是 (63) ,SHTTP对HTTP的扩展在于 (64) 。

    (60)

    • A.IP    &n
    • bsp;  B.U
    • CP
    • C.T
    • DP
    • D.ICMP    (61) A.23
    • B.80
    • C.125
    • D.21    (62) A.同一个
    • B.顺序的
  5. ●MIB-Ⅱ组的组织结构是一种 (59) 。

    (59)

    • A.链表结构    &n
    • bsp;  B.线性结构    
    • C.树形结构    
    • D.分层结构
  6.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是对BOOTP协议的扩充,DHCP与BOOTP的主要区别是DHCP具有 (53) 机制。DHCP协议支持的中继代理(Rel

    • ay Agent)是一种&n
    • bsp;(54) ,它可以在不同的网段之间传送报文。DH
    • CP具有多种地址分配方案,对于移动终端(比如笔记本电脑)最适合的分配方案是 (55) 。使用Win
    • dows 2000操作系统的DHCP客户机,如果启动时无法与DHCP服务器通信,它将 (56) 。因为DHCP报文是装入 (57) 数据单元中传送的,所以它是不安全的。    (53) A.动态地址绑定和租约
    • B.报文扩充
    • C.配置参数提交
    • D.中继代理    (54) A.使用DHCP协议的路由器
    • B.转发DHCP报文的主机或路由器
    • C.可访问到的DHCP主机
    • D.专用的服务器    (55) A.自动分配
  7. ●Telnet采用 (58) 方法确定对方的TS

    • AP。    (58) A.静态分配TSAP    &n
    • bsp;  B.动态分配TSAP    
    • C.名字服务器    
    • D.随机选取TSAP
  8. ●在分布式环境中实现身份认证可以有多种方案,以下选项中最不安全的身份认证方案是 (50) 。

    (50)

    • A.用户发送口令,由通信对方指定共享密钥    &n
    • bsp;  B.用户发送口令,由智能卡产生解秘密钥    
    • C.用户从K
    • DC获得会话密钥
    • D.用户从CA获得数字证书
  9. ●标准访问控制列表以 (52) 作为判别条件

    (52)

    • A.数据包的大小    &n
    • bsp;  B.数据包的源地址    
    • C.数据包的端口号    
    • D.数据包的目的地址
  10. ●Kerberos的设计目标不包括 (51) 。

    (51)

    • A.授权    &n
    • bsp;  B.加密    
    • C.认证    
    • D.记帐
  11. ●100B

    • ASE-T和100VG-Any在MAC层使用的访问控制方法分别是&n
    • bsp;(44) 。    (44) A.
    • CSMA/C
    • D、CSMA/CD
    • B.DPAM、DPAM
    • C.CSMA/CD、DPAM
    • D.DPAM、CSMA/(D
    • A向
    • B发送消息P,并使用公钥体制进行数字签名。设E表示公钥,D表示私钥,则B要保留的证据是 (45) 。基于数论原理的RSA算法的安全性建立在 (46) 的基础上。Kerberos是MIT为校园网设计的身份认证系统,该系统利用智能卡产生 (47) 密钥,可以防止窃听者捕获认证信息。为了防止会话劫持,Kerberos提供了 (48) 机制,另外报文中还加入了 (49)  ,用于防止重发攻击(Replay
    • ck)。    (45) A.EA(P)
    • B.EB(P)
    • C.
    • DA(P)
    • D.DB(P)    (46) A.大数难以分解因子
    • B.大数容易分解因子
    • C.容易获得公钥
    • D.私钥容易保密    (47) A.私有
  12. ●世界上很多国家都相继组建了自己国家的公用数据网,现有的公用数据网大多采用 (38) 。

    (38)

    • A.分组交换方式    &n
    • bsp;  B.报文交换方式    
    • C.电路交换方式    
    • D.空分交换方式
  13. ●路由信息协议RIP是内部网关协议IGP中使用得最广泛的一种基于 (39) 的协议,其最大优点是 (40) 。RIP规定数据每经过一个路由器,路由跳数增加1,实际使用中,一个通路上最多可包含的路由器数量是 (41) ,更新路由表的原则是使到各目的网络的 (42) 。更新路由表的依据是:若相邻路由器X说"我到目的网络Y的距离为N",则收到此信息的路由器K就知道:"若将下一站路由器选为X,则我到网络Y的距离为 (43) "。

    (39)

    • A.固定路由算法    &n
    • bsp;  B.距离矢量路由算法    
    • C.集中式路由算法    
    • D.链路状态路由算法    (40) A.简单
    • B.可靠性高
    • C.功能强
    • D.速度快    (41) A.1个
    • B.18个
    • C.15个
    • D.无数个    (42) A.距离最短
  14. ●在ISDN网络中,与ISDN交换机直接相连的是 (32) 设备,他们通过 (33) 实现互连。NT1到用户设备之间的连接点是 (34) 。对于非ISDN设备要通过 (35)  设备接入ISDN网络,该设备的主要作用是 (36) 。

    (32)

    • A.TA    &n
    • bsp;  B.TN1    
    • C.TN2    
    • D.TE1    (33) A.TA
    • B.TN1
    • C.TN2
    • D.TE1    (34) A.U参考点
    • B.T参考点
    • C.S参考点
    • D.R参考点    (35) A.U参考点
  15. ●能检测出所有奇数个错、单比特错、双比特错和所有小于、等于校验位长度的突,发错的校验码是 (37) 。

    (37)

    • A.海明码    &n
    • bsp;  B.循环冗余码    
    • C.正反码    
    • D.水平垂直奇偶校验码
  16. ●在多个数据字符组成的数据块之前以一个或多个同步字符SYN作为开始,帧尾是另一个控制字符,这种传输方案称为 (31) 。

    (31)

    • A.面向字符的同步传输    &n
    • bsp;  B.起止式传输    
    • C.面向位的同步传输    
    • D.异步传输
  17. ●在CSM

    • A/CD 传输控制方式中,冲突次数多的一个帧,其发送的优先程度&n
    • bsp;(28) 。在DQDB协议中,一个站点得到一个空时槽时,它可以使用或放过,这是通过 (29) 。    (28) A.高
    • B.不变    
    • C.降低    
    • D.不定    (29) A.站点的计数器控制
    • B.站点有无数据发送
    • C.站点优先级
    • D.时间退避
  18. ●帧中继网络没有采用流量控制机制,只有拥塞控制功能。采用显式信令控制时,如果L

    • AP-D帧中的FECN位置1,则表示&n
    • bsp;(30) 。    (30) A.在帧的传送方向上出现了拥塞
    • B.在与帧传送相反的方向上出现了拥塞    
    • C.在两个传送方向上同时出现了拥塞    
    • D.没有出现拥塞
  19. ●保留给自环测试的IP地址是 (27) 。

    (27)

    • A.164.0.0.0    &n
    • bsp;  B.130.0.0.0    
    • C.200.0.0.0    
    • D.127.0.0.0
  20. ●WCDM

    • A信道编解码主要采用&n
    • bsp;(26) 码。    (26) A.Turbo
    • B.卷积    
    • C.Ree
    • d-Solomon
    • D.QPSK
  21. ●IEEE802.5令牌环网中,时延由 (21) 决定。要保证环网的正常运行,环的时延必须有一个最低限度,即 (22) 。如果达不到这个要求,可以采用的一种办法是通过增加电缆长度,人为地增加时延来解决。

    设有某一个令牌环网长度为 400 m ,环上有 28 个站点,其数据传输率为 4 Mb/s,环上信号的传播速度为 200 m/μs,每个站点具有 1 bit 时延,则环上可能存在的最小和最大时延分别是  (23) bit 和 (24) bit。当始终有一半站点打开工作时,要保证环网的正常运行,至少还要将电缆的长度增加 (25) m。

    (21)

    • A.站点时延和信号传播时延    &n
    • bsp;  B.令牌帧长短和数据帧长短    
    • C.电缆长度和站点个数    
    • D.数据传输率和信号传播速度    (22) A.数据帧长
    • B.令牌帧长
    • C.信号传播时延
    • D.站点个数    (23) A.1
    • B.8
    • C.20
    • D.24    (24) A.9
  22. ●ISO为传输层定义了4种类型的服务原语,由传输服务用户产生的原语是 (19) 。

    (19)

    • A.请求原语,指示原语    &n
    • bsp;     B.请求原语,响应原语    
    • C.指示原语,确认原语    
    • D.响应原语,确认原语
  23. 网络层中,可以采用有效的方法防止阻塞现象的发生。在阻塞控制方法中,直接对通信子网中分组的数量进行严格、精确地限制,以防止阻塞现象发生的方法为 () 。

    • A.定额控制法   
    • B.分组丢弃法   
    • C.缓冲区预分配法   
    • D.存储转发法
  24. ●子网掩码产生在那一层 (17) 。

    (17)

    • A.表示层    &n
    • bsp;  B.网络层    
    • C.传输层    
    • D.会话层
  25. ●用数据报服务时,负责端到端的流量控制的是 (18) 。

    (18)

    • A.主机(端系统)和通信子网    &n
    • bsp;  B.通信子网    
    • C.主机(端系统)    
    • D.交换机
  26. ●在OSI模型中,N层提供的服务是 (16) 与对等层实体交换信息来实现的。

    (16)

    • A.利用N-1层提供的服务以及按N层协议    &n
    • bsp;  B.利用N层提供的服务以及按N-1协议    
    • C.利用N+1层提供的服务以及N层协议    
    • D.利用N层提供的服务以及按N+1协议
  27. ●Internet是全球最大的、开放的、由众多网络互联而形成的计算机网络,狭义Internet是指由上述提到网络中采用IP协议的网络互联而成的,广义Internet是指狭义Internet加上所有 (12) 的网络。

    Internet体系结构具有良好扩充性的主要原因在于它 (13) 。广义Internet的这种基于单一主干核心结构的弊端在于 (14) 。这种结构将逐渐被 (15) 所取代。

    (12)

    • A.采用应用网关互联    &n
    • bsp;  B.能通过路由选择至目的站    
    • C.采用点到点协议直接互联    
    • D.通过协议转化而可以访问资源    (13) A.基于树形结构,具有层次性和单向依赖性
    • B.基于客户机服务器结构,具有单向依赖性
    • C.基于星形结构,结点之间无依赖性
    • D.基于环形结构,结点之间无依赖性    (14) A.访问是单向的,造成有些资源无法访问
    • B.不利于Internet的扩充
    • C.造成寻径表规模太长,寻径困难,不利于低层网络的寻径
    • D.对核心网关结构依赖严重,一旦出现故障,整个Internet的工作将受到影响    (15) A.星形主干结构
  28. ●知识产权一般都具有法定的保护期限,一旦保护期限届满,权力将自行终止,成为社会公众可以自由使用的知识。 (11) 受法律保护的期限是不确定的,一旦为公众所熟悉,即成为公众可以自由使用的知识。

    (11)

    • A.发明专利    &n
    • bsp;     B.商标    
    • C.作品发表    
    • D.商业秘密
  29. ●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CMM(C

    • apa
    • bility Maturity Model)描述和分析了软件过程能力的发展与改进的程度,确立了一个软件过程成熟程度的分级标准。在初始级,软件过程定义几乎处于无章可循的状态,软件产品的成功往往依赖于个人的努力和机遇。在 (7) ,已建立了基本的项目管理过程,可对成本、进度和功能特性进行跟踪。在 (8) ,用于软件管理与工程两方面的软件过程均已文档化、标准化,并形成了整个软件组织的标准软件过程。在已管理级,对软件过程和产品质量有详细的度量标准。在 (9)&nb
    • B.已管理级    
    • C.功能级    
    • D.成本级    (8) A.标准级
    • B.已定义级
    • C.可重复级
    • D.优化级    (9) A.分析级
    • B.过程级
    • C.优化级
  30. ●《计算机软件产品开发编制指南》(GB 8567-1988)是 (10) 标准。

    (10)

    • A.强制性国家    &n
    • bsp;  B.推荐性国家    
    • C.强制性行业    
    • D.推荐性行业
  31. ●下面有关NTFS文件系统优点的描述中, (5) 是不正确的。要把F

    • AT32分区转换为NTFS分区,并且保留原分区中的所有文件,不可行的方法是&n
    • bsp;(6) 。    (5) A.NTFS可自动地修复磁盘错误
    • B.NTFS可防止未授权用户访问文件    
    • C.NT'FS没有磁盘空间限制    
    • D.NTFS支持文件压缩功能    (6) A.利用磁盘分区管理软件同时实现FAT32到NTFS的无损转换和文件拷贝
    • B.先把FAT32分区格式化为NTFS分区,再把盘上的文件转换为NTFS文件
    • C.先把分区中的文件拷贝出来,然后把分区格式化为NTFS,再把文件复制回去
    • D.利用分区转换工具"Convert.exe"将FAT32转换为NFS并实现文件拷贝
  32. ●CPU 芯片中使用流水线技术的目的是 (4) 。

     (4)

    • A.扩充功能    &n
    • bsp;  B.降低资源消耗    
    • C.提高运行速度    
    • D.减少功耗
  33. ●某计算机字长32位,存储容量8MB。按字编址,其寻址范围为 (2) 。

     (2)

    • A.0~1M-1    &n
    • bsp;  B.0~2M-1    
    • C.0~4M-1    
    • D.0~8M-1
  34. ●与内存相比,外存的特点是 (3) 。

     (3)

    • A.容量大、速度快
    • B.容量小、速度慢
    • C.容量大、速度慢
    • D.容量小、速度快
  35. 为了保证程序能连续执行,CPU必须确定下一条指令的地址,起到这一作用的是 () 。

    • A.指令寄存器  
    • B.状态寄存器  
    • C.地址寄存器  
    • D.程序计数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