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水平考试(中级)软件设计师上午(基础知识)试题模拟试卷34
-
(72)
- A.subjected
- B.submitted
- C.sent
- D.suffered
-
(70)
- A.both
- B.neither
- C.no
- D.either
-
(71)
- A.whereas
- B.Although
- C.However
- D.And then
-
XP is (71) of interesting twists that encourage one to think--for example, how about "Test and then code"? I've worked with software companies and a few IT organizations in (72) programmer performance was measured on lines of code delivered and testing was measured on defects found-- (73) side was motivated to reduce the number of defects prior to testing. XP uses two types of testing: unit and functional. (74) , the practice for unit testing involves developing the test for the feature prior to writing the code and further states that the tests should be automated. Once the code is written, it is immediately (75) to the test suite bringing instant feedback.
- A.filled
- B.stuff
- C.pack
- D.full
-
(69)
- A.them
- B.where
- C.that
- D.which
-
(66)
- A.对象基表达
- B.场景描述
- C.合成编码
- D.描述符接口
-
(67)
- A.非可分等级编码模式和可分等级编码模式
- B.合成数据对象和自然数据对象
- C.传输关系和媒体关系
- D.具有特殊品质服务(QoS)的信道和面向每个基本流的带宽
-
MPEG-4是(53),MPEG-4主要由音频编码、视频编码、数据平面、(54)、缓冲区管理和实时识别等部分构成,其中数据平面包括(55)两部分。
- A.电视图像和伴音信息的通用编码
- B.高数据速率数字存储媒体的电视图像和伴音编码
- C.一套多媒体内容描述符接口标准
- D.一套多媒体通信标准
-
(64)
- A.20世纪60年代中期,IBM的管理专家首先提出了独立需求和相关需求的概念,将企业内的物料分成独立需求物料和相关需求物料两种类型,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了一种新的管理理论,即物料需求计划(Material Requirements Planning)理论,也称为基本MRP。
- B.MRP-Ⅱ阶段的理论的主要特点是在传统的基础上引入了时间分段和反映产品结构的物料清单,使得需求者能按时按量获得所需要的物料
- C.1977年,美国生产管理专家提出了一个新概念“制造资源计划(Manufacturing Resources Planning)”,亦简称MRP,为与基本MRP区别,改称MRP-Ⅱ,它围绕企业的基本经营目标,以生产计划为主线,对企业制造的各种资源进行统一计划和控制,使企业的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畅通无阻。
- D.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ERP)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利用现代企业的先进管理思想,全面集成了企业的所有资源,包括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为企业提供决策、计划、控制与经营业绩评估的全方位和系统化的管理。
- E.ERP系统是一种软件,仅仅是一个信息系统。
-
(63)
- A.20世纪60年代中期,IBM的管理专家首先提出了独立需求和相关需求的概念,将企业内的物料分成独立需求物料和相关需求物料两种类型,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了一种新的管理理论,即物料需求计划(Material Requirements Planning)理论,也称为基本MRP。
- B.MRP-Ⅱ阶段的理论的主要特点是在传统的基础上引入了时间分段和反映产品结构的物料清单,使得需求者能按时按量获得所需要的物料
- C.1977年,美国生产管理专家提出了一个新概念“制造资源计划(Manufacturing Resources Planning)”,亦简称MRP,为与基本MRP区别,改称MRP-Ⅱ,它围绕企业的基本经营目标,以生产计划为主线,对企业制造的各种资源进行统一计划和控制,使企业的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畅通无阻。
- D.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ERP)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利用现代企业的先进管理思想,全面集成了企业的所有资源,包括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为企业提供决策、计划、控制与经营业绩评估的全方位和系统化的管理。
- E.ERP系统是一种软件,仅仅是一个信息系统。
-
(61)
- A.3,2,1,4
- B.3,2,4,1
- C.4,2,3,1
- D.4,3,2,1
- E.1,2,3,4
-
ERP理论的形成是随着产品复杂性的增加、市场竞争的加剧及信息全球化而产生的。ERP首先由美国咨询公司Garter Group Inc. 提出,其形成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基本 MRP阶段、(32)、MRP-Ⅱ阶段以及ERP形成阶段。
下列关于ERP理论的说法不正确的有(33)、(34) (答案须按顺序排列)。
- A.闭环MRP阶段
- B.开环MRP阶段
- C.循环MRP阶段
- D.高级MRP阶段
-
(60)
- A.3,2,1,4
- B.3,2,4,1
- C.4,2,3,1
- D.4,3,2,1
- E.1,2,3,4
-
(58)
- A.V1 V2 V6 V3 V5 V4 V8 V7
- B.V1 V3 V2 V4 V6 V5 V8 V7
- C.V1 V2 V3 V4 V6 V5 V8 V7
- D.V1 V2 V3 V4 V6 V5 V7 V8
-
栈和队列都是(2)。若进栈序列为1,2,3,4,则(3) 不可能是一个出栈序列。若进队列的序列为1,2,3,4,则(4)是一个进队列序列。
- A.顺序存储的线性结构
- B.链式存储的线性结构
- C.限制存取点的线性结构
- D.限制存取点的非线性结构
-
(57)
- A.V1 V2 V6 V5 V4 V3 V8 V7
- B.V1 V2 V3 V5 V4 V6 V8 V7
- C.V1 V2 V6 V3 V7 V5 V4 V8
- D.V1 V2 V6 V3 V5 V4 V8 V7
-
设有向图G=(V,E),其中V={V1,V2,V3,V4,V5,V6,V7,V8),E={V1,V2>,<V1,V3>,<V2,V4>,<V2,V6>,<V3,V5>,<V4,V8>,<V5,V4>,<V6,V3>,<V6,V7>, (V7,V5>,<V8,V7>),那么该图的邻接表可以是(10),按照该邻接表从V1,出发,图G的深度优先遍历序列为(11),广度优先遍历序列为(12)。
- A.
- B.
- C.
- D.
- A.
-
(55)
- A.JPEG
- B.MPEG
- C.MIDI
- D.Video
-
若视频图像每帧的数据量为8.4 MB,帧速率为25帧/秒,则显示10 s的视频信息,其原始数据量为(67)MB。考虑存储和传输的要求,可使用(68)标准对原始视频进行有效的压缩。
- A.84
- B.840
- C.2100
- D.4200
-
职员关系模式为E(Eno,Ename,Dept,Eage,Eaddr),其中Eno表示职员号,Ename表示职员名,Dept表示职员所在部门,Eage表示年龄,Eaddr表示职员的家庭住址。建立“开发部”职员的视图DS_E(DS表示开发部)如下,要求进行修改、插入操作时保证该视图只有开发部的职员。
CREATE VIEW DS_E
- AS SELECT Eno,Ename,Dept,Eage,Eaddr
- FROM E WHERE (64) 如下SQL语句可以查询开发部姓“王”职员的姓名和家庭住址。 SelectEname,Eaddr From DS_E Where (65);
- A.Dept=DS
- B.Dept=DS WITH CHECK OPTION
- C.Dept='DS'
- D.Dept='DS' WITH CHECK OPTION
-
(53)
- A.Ename='王%'
- B.Ename LIKE'王%'
- C.Ename='王*'
- D.Ename LIKE'王*'
-
(51)
- A.ABD
- B.ADE
- C.ACD
- D.CD
-
(49)
- A.联机输入/输出
- B.脱机输入/输出
- C.通道技术
- D.程序查询
-
给定关系模式R(U,F),U={A,B,C,D,E,F},F={B→F,D→A,A→E, AE→B},那么属性A的闭包为(62),R的候选关键字为(63)。
- A.ADE
- B.ABE
- C.ABCE
- D.ABEF
-
(47)
- A.P(S2)、V(S2)和V(S1)
- B.P(S1)、V(S1)和V(S2)
- C.V(S1)、P(S2)和V(S2)
- D.V(S2)、P(S1)和V(S1)
-
在主机控制下进行的输入/输出操作称为(58)操作,在外围机控制下进行的输入/输出操作称为(59)。
- A.联机输入/输出
- B.脱机输入/输出
- C.DMA
- D.中断
-
某仓库有两名发货员,一名审核员。当顾客提货时,只要发货员空闲,允许顾客进入仓库提货,顾客离开时,审核员检验顾客提货是否正确。其工作流程如图13-15所示。为了利用PV操作正确地协调他们之间的工作,设置了两个信号量S1和S2,且S1的初值为 2,S2的初值为1。图中的a应填写(54);图中的b、c和d应分别填写(55)。
- A.P(S1)
- B.P(S2)
- C.V(S1)
- D.V(S2)
-
有一矩阵“int a[50][50]”以行为序进行存储,有一个虚拟存储系统,物理内存共有 3页,其中1页用来存放程序,其余2页用于存放数据。假设程序已在内存中占1页,其余 2页空闲。
程序A:
for(i=0; i<=49;i++)
for(j=0; j<=49;j++)
- A[i][j]=0; 程序B:
- for(i=0; i<=49; i++)
- for(j=0; j<=49; j++)
- A[i][j]=0; 若每页可存放50个整数,执行程序A会发生(52)次缺页,执行程序B会发生(53)次缺页。
- A.50
- B.100
- C.1000
- D.2500
-
(45)
- A.50
- B.500
- C.2000
- D.2500
-
(43)
- A.组合
- B.关联
- C.聚合
- D.泛化
-
(31)表示了类间“is-a”的关系,而(32)表示了类之间的“contains-a”关系。
- A.组合
- B.引用
- C.聚合
- D.继承
-
(39)
- A.预防成本
- B.鉴定成本
- C.内部失败成本
- D.外部失败成本
-
(40)
- A.预防成本
- B.鉴定成本
- C.内部失败成本
- D.外部失败成本
-
(41)
- A.预防成本
- B.鉴定成本
- C.内部失败成本
- D.外部失败成本
-
(38)
- A.预防成本
- B.鉴定成本
- C.内部失败成本
- D.外部失败成本
-
质量计划属于:(21)。测试设备属于:(22)。测试属于:(23)。设备校准和维护属于:(24)。修复属于:(25)。退换产品属于:(26)。
- A.预防成本
- B.鉴定成本
- C.内部失败成本
- D.外部失败成本
-
(37)
- A.预防成本
- B.鉴定成本
- C.内部失败成本
- D.外部失败成本
-
著名的软件工程专家Boehm于1983年提出了软件工程的七条基本原理:用分阶段的生命周期计划严格管理、(10)、实行严格的产品控制、采用现代程序设计技术、明确责任、(11)、承认不断改进软件工程实践的必要性。(注意,答案须按顺序排列。)
- A.坚持进行阶段评审
- B.采用带风险分析的软件开发模型
- C.对开发小组成员要进行相关培训
- D.开发小组的人员应该少而精
- E.要制定详细的软件测试计划
-
(35)
- A.坚持进行阶段评审
- B.采用带风险分析的软件开发模型
- C.对开发小组成员要进行相关培训
- D.开发小组的人员应该少而精
- E.要制定详细的软件测试计划
-
xDSL技术包括了(69)。
- A.DDN
- B.ADSL
- C.ISDN
- D.SDH
-
编译C语言程序时,程序中的注释部分(70)。
- A.参加编译,并会出现在目标程序中
- B.参加编译,但不会出现在目标程序中
- C.不参加编译,但会出现在目标程序中
- D.不参加编译,也不会出现在目标程序中
-
假设高速缓存Cache的工作速度为主存的6倍,且Cache被访问的概率为90%,则采用Cache后,能使整个存储系统获得加速比SP为(68)。
- A.3
- B.4
- C.5
- D.6
-
计算机网络系统由两个子网构成,它们是(64)。
- A.有线网和无线网
- B.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
- C.数据子网和通信子网
- D.点对点网和广播式网
-
版本管理是对系统不同的版本进行(67) 的过程。
- A.发布变更
- B.标识变更
- C.标识与跟踪
- D.控制变更
-
63. 在同一可访问区内有如下8个函数:
①double calculate(double x)
②double calculate(double x, double y);
③double calculate(double x. int y);
④double calculate(int x, double y);
⑤double calculate(int x);
⑥float calculate(float x);
⑦float calculate(double x);
⑧float calculate(int x,double y)。
那么关于函数重载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63)。
- A.②③④⑤中任两个函数均构成重载
- B.①③构成重载
- C.②⑧肯定构成重载,⑥⑦也肯定构成重载
- D.④⑧构成重载
-
继承表示了对象间“(60)”的关系。
- A.is-a
- B.is-son
- C.is-object
- D.is-one
-
已经发布实施的标准(包括已确认或修改补充的标准),实施一定时期后,对其内容再次审查,以确保其有效性、先进性和适用性,其周期一般不超过(59)年。
- A.6
- B.5
- C.4
- D.3
-
为保证邮件安全,目前最流行的方法是(56)技术。
- A.PGP
- B.SSL
- C.SET
- D.DSS
-
若一个硬盘驱动器的硬盘组由9个硬盘盘片组成,则它的读/写磁头数是(41)。
- A.1个
- B.8个
- C.9个
- D.16个
-
Decorator模式的结构图如图13-4所示。关于其说法不正确的是(50)。
- A.动态地给一个对象添加一些额外的职责。就增加功能来说,Decorator模式相比生成子类更为灵活。
- B.在不影响其它对象的情况下,以动态、透明的方式给单个对象添加职责。
- C.Decorator模式的两个主要优点是:比静态继承更灵活,避免在层次结构高层的类有太多的特征。
- D.Decorator模式是一种行为模式。
-
(49)语言不是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
- A.Java
- B.C++
- C.Smalltalk
- D.Fortran77
-
根据运算前后的符号位可判别溢出。设X、Y、Z分别表示两个参加运算的数的符号位及运算结果的符号位,那么若逻辑表达式X.Y.
的值与
.
.Z的值进行(38)运算的结果为1,则表示溢出。
- A.与
- B.或
- C.与非
- D.异或
-
静态流水线是指(37)。
- A.只有一种功能的流水线
- B.功能不能改变的流水线
- C.同时只能完成一种功能的流水线
- D.可同时执行多种功能的流水线
-
某计算机系统由图13-3所示的部件构成,假定每个部件的千小时可靠度R均为0.9,则该系统的千小时可靠度约为(36)。
- A.0.882
- B.0.951
- C.0.9
- D.0.99
-
下列是关于浮点数的说法:
①浮点数编码方式不但扩大了数值的表示范围,而且也增加了数据表示的数量。
②IEEE754是关于浮点数定义和规格化的工业标准,制定这一标准的目的是提高浮点数的运算速度和精度。
③IEEE754标准中求移码的偏移量跟求普通移码所采用的偏移量相差1。
④在完整的最终的编码中,若阶码总编码位数为R(包括阶码符号位),尾数总编码位数为w(包括符号位),那么IEEE754标准下的规格化浮点数的最大负数为
。
其中,正确的说法有(35)。
- A.1
- B.2
- C.3
- D.4
-
信贷额度关系credit-in(C_ name,Limit,Credit_ balance)中的三个属性分别表示用户姓名、信贷额度和到目前为止的花费。表13-1为关系credit-in的一个具体实例。若要查询每个用户还能花费多少,相应的SQL语句应为:Select(31)From credit-in。
- A.C_ name,Credit balance-limit
- B.C_ name, limit-Credit_ balance
- C.C_ name, limit, Credit_ balance
- D.C_ name, Credit_ balance
-
关于模式分解,有下述说法:
①若要求分解保持函数依赖,那么分解后的关系模式总可以达到3NF,但不一定能达到BCNF。
②若要求分解既保持函数依赖又具有无损连接性,则可以达到3NF,但不一定能达到 BCNF。
③若要求分解具有无损连接性,那么一定可以达到4NF。
其中,正确的说法有(30)。
-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全部
-
已知关系R、S,如图13-1所示。
那么R÷S的结果是(21)。
- A.{a1}
- B.{a2}
- C.{a3}
- D.a1
-
数据库系统的数据独立性是指(20)。
- A.不会因为数据的数值变化而影响应用程序
- B.不会因为系统数据库存储结构与逻辑结构的变化而影响应用程序
- C.不会因为存储策略的变化而影响存储结构
- D.不会因为某些存储结构的变化而影响其它的存储结构
-
COCOMO模型是()。
- A.模块性成本模型
- B.质量控制模型
- C.结构性成本模型
- D.进度管理模型
-
按照ISO/IEC 9126软件质量模型的规定,软件的适应性是指(18)。
- A.软件运行于不同环境中的故障率
- B.软件运行于不同环境中的安全等级
- C.将一个系统耦合到另一个系统所需的工作量
- D.软件运行于不同环境中的能力
-
在信息系统开发过程中,系统规范描述了(17)。
- A.每一个系统功能的实现方案
- B.系统的功能和行为
- C.系统中使用的算法和数据结构
- D.系统仿真需要的时间
-
使开发人员对软件产品的各阶段工作都进行周密的思考,从而减少返工以提高工作效率,编制(16)是非常重要的。
- A.项目开发计划书
- B.软件需求说明书
- C.测试计划书
- D.软件文档
-
关于概率算法,下述说法中错误的是(15)。
- A.数值概率算法所求得的往往是近似解,且精度随着计算时间的增长而不断提高,常用于数值计算
- B.舍伍德算法能求得问题的一个解,但未必正确,正确的概率随着计算时间的增加而提高,通常用于求问题的精确解
- C.若能用拉斯维加斯算法求得一个解,那么它一定正确,其找到解的概率也随着计算时间的增加而提高
- D.蒙特卡罗算法的缺点就是无法有效地判断所求解的正确性
-
若排序前后关键字相同的两个元素相对位置不变,则称该排序方法是稳定的。下列排序算法中,有(14)种排序算法是稳定的:归并排序、快速排序、希尔排序、堆排序、基数排序、直接插入排序、冒泡排序、直接选择排序。
- A.3
- B.4
- C.5
- D.6
-
关于编码有下述说法:
①对字符集进行编码时,如果字符集中任一字符的编码都是其它字符的编码的前缀,则称这种编码称为前缀编码。
②对字符集进行编码时,要求字符集中任一字符的编码都不是其它字符的编码的后缀,这种编码称为后缀编码。
③不存在既是前缀编码又是后缀编码的编码。
④哈夫曼编码属于前缀编码。
⑤哈夫曼编码属于后缀编码。
⑥哈夫曼编码对应的哈夫曼树是正则二叉树。
其中正确的是(13)。
- A.①③④⑥
- B.②④⑥
- C.②③④⑥
- D.①④⑥
-
下列各种线索二叉树中,采用二叉链表存储,遍历时仍需要栈的支持的是(9)。
- A.前序线索二叉树
- B.中序线索二叉树
- C.后序线索二叉树
- D.前、后、中序线索二叉树
-
有算术表达式((a+ b)-c/(d+ e)+f)*(g+ h),其前缀和后缀表达式分别为(7)。
- A.*+-+ab/c+def+gh、ab+cde+/-f+gh+*
- B.*+-ab+/c+def+gh、ab+cde+/-f+gh+*
- C.*+-+ab/c+def+gh、ab+cde+/-+fgh+*
- D.*+-+ab/c+edf+gh、a+bcde+/-f+gh+*
-
在一棵三元树中度为3的结点数为2个,度为2的结点数为1个,度为1的结点数为2个,则度为0的结点数为(6)个。
- A.4
- B.5
- C.6
- D.7
-
将二叉树的有关概念推广到三叉树,则一棵有244个结点的完全三叉树的高度为()。
- A.4
- B.5
- C.6
- D.7
-
假设以行序为主序存储二维数组A[1.,100,1.,100],设每个数据元素占2个存储单元,基地址为10,则A[5,5]的存储首地址LOC[5,5]为(1)。
- A.808
- B.818
- C.1010
- D.1020
-
若长度为n的线性表采用顺序存储结构,在第i≤1≤i≤n+1) 个位置插入一个新元素的算法时间复杂度为(1)。
- A.O(0)
- B.O (1)
- C.O(n)
- D.O(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