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软件评测师题库试卷(1)
-
以下关于软件生命周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软件生命周期包括以下几阶段:项目规划,需求定义和需求分析、软件设计、程序编码、软件测试、运行维护
- B.程序编码阶段是将软件设计的结果转换成计算机可运行的程序代码。为了保证程序的可读性、易维护性和提高程序的运行效率,可以通过在该阶段中制定统一并符合标准的编写规范来使编程人员程序设计规范化
- C.软件设计阶段主要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对整个软件系统进行设计,如系统框架设计,数据库设计等
- D.需求分析阶段对软件需要实现的各个功能进行详细分析。软件需求一旦确定,在整个软件开发过程就不能再变化,这样才能保证软件开发的稳定性,并控制风险
-
()不属于测试人员编写的文档。
- A.缺陷报告
- B.测试环境配置文档
- C.缺陷修复报告
- D.测试用例说明文档
-
GB 17859-1999《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中将计算机安全保护划分为()个级别。
- A.3
- B.4
- C.5
- D.6
-
下列算法中,不属于公开密钥加密算法的是()。
- A.ECC
- B.DSA
- C.RSA
- D.DES
-
测试过程中,正确的测试顺序应该是()。 ①单元测试 ②集成测试 ③系统测试
- A.①②③
- B.③①②
- C.②③①
- D.③②①
-
为验证某呼叫中心是否能够承受大量呼叫信息同时呼入并得到正确处理,测试工程师一般采用 ()测试工具。
- A.负载压力
- B.代码
- C.网路伪真
- D.故障诊断
-
软件测试的目的是______。
- A.试验性运行软件
- B.找出软件中的全部错误
- C.证明软件正确
- D.发现软件错误
-
软件可靠性管理把软件可靠性活动贯穿于软件开发的全过程,成为软件工程管理的一部分。确定软件可靠性度量活动属于()阶段。
- A.需求分析
- B.概要设计
- C.详细设计
- D.测试阶段
-
()属于概要设计说明书的评测内容。 ① 分析该软件的系统结构、子系统结构,确认该软件设计是否覆盖了所有已确定的软件需求,软件每一成分是否可追溯到某一项需求。 ② 系统定义的目标是否与用户的要求一致。 ③ 从软件维护的角度出发,确认该软件设计是否考虑了方便未来的维护。 ④ 是否所有界面与更高级别文档中的需求一致。
- A.① ② ③
- B.① ③ ④
- C.② ③ ④
- D.① ② ③ ④
-
模拟攻击试验是一种基本的软件安全性测试方法,以下关于模拟攻击试验的叙述 中,正确的是()。
- A.模拟攻击试验必须借助于特定的漏洞扫描器才能完成
- B.对安全测试来说,模拟攻击试验是一组特殊的白盒测试案例,必须在充分了解系统安全机制的软件组成基础上,才能进行相应攻击试验的设计与试 验
- C.缓冲区溢出攻击是一种常见的模拟攻击试验,此类攻击者通常通过截获含有身份鉴别信息或授权请求的有效消息,将该消息进行重演
- D.服务拒绝攻击是一种常见的模拟攻击试验,此类攻击者通常通过向服务器发送大量虚假请求,使得服务器功能不能正常执行
-
假定X为整数类型变量,X>=1并且X<=10,如果用边界值分析法,X在测试中应该取()值。
- A.1,10
- B.0,1,10,11
- C.1,11
- D.1,5,10,11
-
以下关于V模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V模型是瀑布模型的变种,它反映了测试活动与分析和设计的关系
- B.V模型的软件测试策略既包括低层测试又包括高层测试
- C.V模型左边是测试过程阶段,右边是开发过程阶段
- D.V模型把测试过程作为在需求、设计及编码之后的一个阶段
-
对“功能测试的回归测试经常要多次重复”的正确理解是()。
- A.回归测试应该执行初测时所用的全部测试用例
- B.回归测试只要执行发现缺陷的那些测试用例即可
- C.通过多次的回归测试可以发现所有缺陷
- D.回归测试就是验收测试
-
编译器对高级语言源程序的处理过程可以划分为词法分析、语法分析、语义分析、中间代码生成、代码优化、目标代码生成等几个阶段,其中,()并不是每种编译器都必需的。
- A.词法分析和语法分析
- B.语义分析和中间代码生成
- C.中间代码生成和代码优化
- D.代码优化和目标代码生成
-
国标16260中,在描述外部(内部)效率度量时,给出了若干针对计算机系统时间消耗的定义,以下描述项中正确的有()。 ① 响应时间是指从按下传送键到得到结果为止所需要的时间。 ② 处理时间是指从接受一个消息到送出它的结果之间计算机的历时时间。 ③ 周转时间是指从提出要求到得到结果所需要的时间。 ④ 响应时间包括处理时间和传输时间。
- A.① ② ③ ④
- B.① ③
- C.② ③
- D.① ② ④
-
以下关于边界值测试法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边界值分析法不仅重视输入域边界,而且也必须考虑输出域边界
- B.边界值分析法是对等价类划分方法的补充
- C.发生在输入输出边界上的错误比发生在输入输出范围的内部的错误要少
- D.测试数据应尽可能选取边界上的值,而不是等价类中的典型值或任意值
-
在软件评审中,设计质量是指设计的规格说明书符合用户的要求。设计质量的评审内容不包括 __ 。
- A.软件可靠性
- B.软件可测试性
- C.软件性能实现情况
- D.软件模块层次
-
以下关于模块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每个模块的规模越小越好,这样开发每个模块的成本就可以降低了
- B.每个模块的规模越大越好,这样模块之间的通信开销就会降低了
- C.应具有高内聚和低耦合的性质
- D.仅适用于结构化开发方法
-
关于软件质量,______的叙述是正确的。 ①软件满足规定或潜在用户需求特性的总和 ②软件特性的总和,软件满足规定用户需求的能力 ③是关于软件特性具备“能力”的体现 ④软件质量包括“代码质量”、“外部质量”和“使用质量”3部分
- A.①③
- B.①②
- C.②③
- D.②④
-
程序描述语言(PDL)是软件开发过程中用于______阶段的描述工具。
- A.需求分析
- B.概要设计
- C.详细设计
- D.编程
-
以下属于安全测试方法的是()。 ①安全功能验证②安全漏洞扫描 ③模拟攻击实验④数据侦听
- A.①③
- B.①②③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用边界值分析法,假定X为整数,10≤X≤100,那么X在测试中应该取()边界值。
- A.X=10,X=100
- B.X=9,X=10,X=100,X=101
- C.X=10,X=11,X=99,X=100
- D.X=9,X=10,X=50,X=100
-
某财务系统在使用过程中,因个人所得税政策变化,需修改计算工资的程序。这种修改属于()维护。
- A.正确性
- B.适应性
- C.完善性
- D.预防性
-
软件可靠性管理把软件可靠性活动贯穿于软件开发的全过程,成为软件工程管理的一部分。确定软件可靠性度量活动属于()阶段。
- A.需求分析
- B.概要设计
- C.详细设计
- D.测试阶段
-
关于软件测试对软件质量的意义,有以下观点:
①度量与评估软件的质量;
②保证软件质量:
③改进软件开发过程;
④发现软件错误。
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软件内部/外部质量模型中,以下()不是功能性包括的子特性。
- A.适合性
- B.准确性
- C.稳定性
- D.互操作性
-
在输入输出控制方法中,采用______可以使得设备与主存间的数据块传送无需CPU干预。
- A.程序控制输入输出
- B.中断
- C.DMA
- D.总线控制
-
GB/T16260—2003《软件工程产品质量》规定的软件产品使用质量特性包括______。
- A.适应性、生产率、可靠性、满意度
- B.有效性、生产率、安全性、满意度
- C.有效性、可靠性、适应性、满意度
- D.适应性、适用性、效率、满意度
-
为保证测试活动的可控性,必须在软件测试过程中进行软件测试配置管理,一般来说,软件测试配置管理中最基本的活动包括______
- A.配置项标识、配置项控制、配置状态报告、配置审计
- B.配置基线确立、配置项控制、配置报告、配置审计
- C.配置项标识、配置项变更、配置审计、配置跟踪
- D.配置项标识、配置项控制、配置状态报告、配置跟踪
-
内存采用段式存储管理有许多优点,但“()”不是其优点。
- A.分段是信息的逻辑单位,用户不可见
- B.各段程序的修改互不影响
- C.地址变换速度快、内存碎片少
- D.便于多道程序共享主存的某些段
-
在程序执行过程中,Cache与主存的地址映像由 () 。
- A.硬件自动完成
- B.程序员调度
- C.操作系统管理
- D.程序员与操作系统协同完成
-
()不属于电子邮件协议。
- A.POP3
- B.SMTP
- C.IMAP
- D.MPLS
-
确定采用哪种软件体系结构是在()阶段进行的。
- A.需求分析
- B.概要设计
- C.详细设计
- D.软件实现
-
为说明某一问题,在学术论文中需要引用某些资料。以下叙述中, ()是不正确的。
- A.既可引用发表的作品,也可引用未发表的作品
- B.只能限于介绍、评论作品
- C.只要不构成自己作品的主要部分,可适当引用资料
- D.不必征得原作者的同意,不需要向他支付报酬
-
系统功能测试过程中,验证需求可以正确实现的测试用例称为()。
- A.业务流程测试用例
- B.功能点测试用例
- C.通过测试用例
- D.失败测试用例
-
通常测试用例很难100%覆盖测试需求,因为()。 ① 输入量太大。 ② 输出结果太多。 ③ 软件实现途径多。 ④ 测试依据没有统一标准。
- A.① ②
- B.① ③
- C.① ② ③
- D.① ② ③ ④
-
依据著作权法,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保护的对象是指______。
- A. 计算机硬件
- B. 计算机软件
- C. 计算机硬件和软件
- D. 计算机文档
-
在数据库管理系统中,()不属于安全性控制机制。
- A.完整性约束
- B.视图
- C.密码验证
- D.用户授权
-
与多模光纤相比较,单模光纤具有______等特点。
- A. 较高的传输率、较长的传输距离、较高的成本
- B. 较低的传输率、较短的传输距离、较高的成本
- C. 较高的传输率、较短的传输距离、较低的成本
- D. 较低的传输率、较长的传输距离、较低的成本
-
以下各项中,()属于安装测试应关注的内容。 ① 安装手册的评估 ② 安装选项和设置的测试 ③ 安装顺序测试 ④ 修复安装测试与卸载测试
- A.①、②、③
- B.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以下控制流图的圈复杂度V(g)为() 。
- A.4
- B.6
- C.8
- D.10
-
关于软件质量的描述,正确的是______。
- A.软件质量是指软件满足规定用户需求的能力
- B.软件质量特性是指软件的功能性、可靠性、易用性、效率、可维护性、可移植性
- C.软件质量保证过程就是软件测试过程
- D.以上描述都不对
-
关于软件测试的说法,()是不正确的。
- A.代码审查是代码检查的一种,是由程序员和测试员组成一个审查小组,通过阅读、讨论和争议,对程序进行静态分析的过程
- B.软件测试的对象不仅仅是程序,文档、数据和规程都是软件测试的对象
- C.白盒测试是通过对程序内部结构的分析、检测来寻找问题的测试方法
- D.单元测试是针对软件设计的最小单位--程序模块进行正确性检验的测试工作,它通常需要开发辅助的桩模块作为主程序调用被测模块来完成测试
-
某磁盘盘组共有10个盘面,每个盘面上有100个磁道,每个磁道有16个扇区,假定分配以扇区为单位。若使用位示图管理磁盘空间,则位示图需要占用______字节空间。
- A.16000
- B.1000
- C.2000
- D.1600
-
V模型是具有代表意义的测试模型,以下理解正确的是______。
- A.V模型认为测试阶段是与开发阶段并行的
- B.V模型是软件开发螺旋模型的变种,它反映了测试活动与分析和设计的关系
- C.V模型造成需求分析阶段隐藏的问题一直到后期的验收测试才被发现
- D.V模型是对W模型的改进
-
以下关于负载压力测试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负载压力测试用于确认系统是否支持性能需求
- B.负载压力测试能得到系统可承受的业务量增长
- C.负载压力测试是在一定约束条件下测试系统所能承受的最大负载压力
- D.负载压力测试不用于发现不同负载场景下的速度变慢、内存泄露等问题
-
设系统中有R类资源m个,现有n个进程互斥使用。若每个进程对R资源的最大需求为w,那么当m、n、w取下表的值时,对于下表中的a~e五种情况,()两种情况可能会发生死锁。
- A.a和b
- B.b和c
- C.c和d
- D.c和e
-
对需求说明书评测的内容包括()。 ①.系统定义的目标是否与用户的要求一致 ②.被开发项目的数据流与数据结构是否足够、确定 ③.与所有其它系统交互的重要接口是否都已经描述 ④.主要功能是否已包含在规定的软件范围之内,是否都已充分说明 ⑤.确定软件的内部接口与外部接口是否已明确定义
- A.①③⑤
- B.②③⑤
- C.①②④⑤
- D.①②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