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全国2009年7月自考组织行为学真题答案及解析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试分析领导威信的特点与作用,并谈谈提高领导威信的方法。

  2. 动机与行为之间关系的复杂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3. 简述在管理实践中有效应用强化手段应遵循的原则。

  4. 试述x理论与y理论的基本观点及相应的领导方式和领导行为。

  5. 简述研究事业生涯设计与开发的作用。

  6. 影响群体思维的因素有哪些?

  7. 工作生活质量

  8. 简述组织行为学的理论体系。

  9. 组织的管理层次

  10. 面谈法

  11. 群体间互动

  12. 领导的资源控制权

  13. 合理的组织目标应具备的特征,除了一致性、协调性、可行性外,还具有( )

    • A.适应性
    • B.可操作性
    • C.实现度
    • D.认知度
    • E.对应性
  14.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生理需要包括( )

    • A.对食物的要求
    • B.对友谊的要求
    • C.对休息的要求
    • D.对性的要求
    • E.对爱情的要求
  15. 凝聚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群体行为的( )

    • A.效用
    • B.效率
    • C.效果
    • D.效能
    • E.效价
  16. 能力按其适应性可分为( )

    • A.智力
    • B.才能
    • C.专门能力
    • D.创造力
    • E.智商
  17. 组织管理人的精神世界中最核心、最本质的东西是( )

    • A.组织战略
    • B.组织目标
    • C.组织文化
    • D.组织行为
  18. 在人们的心理上存在着一种自然的倾向,即向对象索取完善性,要求对象始终处在“十全十美”、“万无一失”的状态之中。这就是影响组织改革顺利进行的( )

    • A.安全性心理
    • B.求稳性心理
    • C.求全性心理
    • D.习惯性心理
  19. 组织行为学所具有的学科性质有( )

    • A.边缘性
    • B.系统性
    • C.两重性
    • D.针对性
    • E.应用性
  20. 从如何增强组织活力和保持动态平衡的角度来看,组织变革和发展的具体目标是( )

    • A.使组织具有对外有适应性和高效性的组织功能
    • B.使组织具有足够的适应性
    • C.使组织具有对内有协调性和高效性的组织功能
    • D.使组织具有科学、合理和系统的组织结构
  21. 组织的基层管理层负责实施上级所安排的具体计划或工作,因此基层管理层也称为( )

    • A.战略层
    • B.计划层
    • C.业务层
    • D.作业层
  22. 双因素理论认为,能使人们产生工作满意感的因素是( )

    • A.激励因素
    • B.保健因素
    • C.维持因素
    • D.满意因素
  23. 斯金纳把人们为了达成某种目的而作用于环境的行为称为( )

    • A.答应性行为
    • B.本能性行为
    • C.操作性行为
    • D.学习性行为
  24. 综合型激励理论的数学表达式为:,其中Via表示的是( )

    • A.任务本身的内在激励
    • B.工作任务完成的效价
    • C.任务外在报酬的效价
    • D.任务结果激励
  25. 领导决策的效力必须有一定的时间限期,这称作领导决策的( )

    • A.时效原则
    • B.数量原则
    • C.周期原则
    • D.效率原则
  26. 组织行为学中,把整个动机结构中对人的行为起决定性作用的、最为强烈的动机称为( )

    • A.原始动机
    • B.优势动机
    • C.一般动机
    • D.习得动机
  27. 权力具有的性质是( )

    • A.情景性
    • B.确定性
    • C.独立性
    • D.稀缺性
  28. “没有一种能适应任何情况的领导模式,只能提出在特定情况下相对来说最有效的领导模式。”这种观点是下述哪种理论的主要观点? ( )

    • A.领导有效性理论
    • B.权变领导理论
    • C.途径——目标论
    • D.领导生命周期论
  29. 为冲突情境中的各方提供总体的行为指南的是( )

    • A.行为意向
    • B.决策
    • C.价值观系统
    • D.个体特征
  30. 在相互依赖关系的类型中,依赖关系最为复杂的是( )

    • A.联营式关系
    • B.顺序式关系
    • C.互惠式关系
    • D.协作式关系
  31. 人们见面的次数越多、越熟悉,越可能相互喜欢。这个结论的得出者是( )

    • A.伦林
    • B.扎琼克
    • C.费斯廷格
    • D.奥斯卡普
  32. 人际心理关系形成的基础是( )

    • A.人们的直接感情相互作用
    • B.人们的直接血缘关系
    • C.人们的宗教道德观念
    • D.人们的政治法律观念
  33. 影响信息沟通的基本因素除了信息源、接收者、编码与解码以外,还包括( )

    • A.通道
    • B.工具
    • C.情境
    • D.路线
  34. 冲突较多,不太容易随机应变的群体是( )

    • A.正式群体
    • B.非正式群体
    • C.同质群体
    • D.异质群体
  35. 间断—平衡模型指出,群体在第一阶段结束时,群体发生一次转变,这个转变正好发生在群体寿命周期的( )

    • A.初期阶段
    • B.第二阶段
    • C.中间阶段
    • D.最后阶段
  36. 把性格划分为A型、B型、C型、D型和E型,其分类的依据是( )

    • A.某种倾向性
    • B.人的行为模式
    • C.何种心理机能占优势
    • D.思想行为的独立性
  37. 下列选项不属于创造性行为的特点的是( )

    • A.主动性
    • B.适应性
    • C.有用性
    • D.独特性
  38. 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就必须建立起正确的对人关系的( )

    • A.知觉
    • B.态度
    • C.观念
    • D.价值观
  39. “效率就是生命”是一种( )

    • A.理性价值观
    • B.政治性价值观
    • C.社会价值观
    • D.集体价值观
  40. 一般应用于分析,受多种因素影响现象的方法是( )

    • A.抉择分析
    • B.相关分析
    • C.趋势分析
    • D.因素分析
  41. 最早提出“组织科学”这一概念的是( )

    • A.莱维特
    • B.梅奥
    • C.维卡
    • D.泰勒
  42. 人的行为特点具有( )

    • A.系统性
    • B.可控性
    • C.静态性
    • D.单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