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2012年10月自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真题及答案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联系实际论述如何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2. 联系实际论述如何正确认识并处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3. 简述法律解释的概念与分类。

  4. 简述社会公德的含义和主要内容。

  5. 简述“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内涵。

  6. 简述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的基本内涵。

  7. 简述爱国主义的历史作用。

  8. 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形式的有

    • A.外资经济
    • B.全民所有制经济
    • C.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
    • D.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
  9. 仲裁是解决民事纠纷的重要方式之一。根据我国《仲裁法》的基本原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仲裁不同于审判,仲裁案件应当在当地行政机关的指导下进行
    • B.当事人之间没有仲裁协议,一方申请仲裁的,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
    • C.仲裁裁决作出后,当事人就同一纠纷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予以受理
    • D.仲裁裁决作出后,当事人就同一纠纷再申请仲裁的,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
  10. “法是体现统治阶级意志的社会规范。”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有

    • A.法体现了最高统治者的意志
    • B.法是所有社会成员意志的反映
    • C.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整体体现
    • D.法是通过国家意志表现出来的统治阶级的意志
  11. 爱岗敬业是职业道德的核心和基础。从业人员的下列表现中,体现了爱岗敬业要求的有

    • A.对本职工作马马虎虎,敷衍了事
    • B.忠于职守,积极乐观地从事自己的工作
    • C.对于被动选择的职业岗位消极应付,争取早日调换工作
    • D.用一种认真的态度对待工作,踏实勤奋,不偷懒,不怠工
  12.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实行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理念。下列关于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关系的理解中,正确的有

    • A.依法治国属于政治文明,以德治国属于精神文明
    • B.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都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治国方略
    • C.以德治国是在依法治国的基础上,对人们的思想道德提出的更高要求
    • D.在道德标准与法律标准发生冲突的场合,最终应当坚持法律的立场,依法办事
  13. 人生实践体现出两种价值:一种是社会价值,一种是自我价值。下列关于人生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不创造社会价值就无从实现自我价值
    • B.人生的自我价值必须通过社会价值表现出来
    • C.一个人社会价值的大小取决于其自我价值实现的程度
    • D.社会价值的创造过程和个人价值的实现过程是统一的
  14. 创造有价值的人生,应当协调好人生道路上的各种关系。这些关系有

    • A.人与自然的关系
    • B.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 C.个人与他人的关系
    • D.自我生理与心理的关系
  15.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和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重要意义在于,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 A.有利于对公民进行道德教育
    • B.是对公民道德要求的高度概括
    • C.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要求
    • D.是每个公民都能高度认同并自觉做到的
  16.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时代发展的重要趋势。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需要

    • A.坚持国家的主权和利益
    • B.完全否定本国的历史传统
    • C.拒绝接受其他民族、国家的先进东西
    • D.利用全球化带来的机遇,推动本国经济的发展
  17. 以天下为己任,无论身居何位,都心忧天下,关心国家的命运和民生的苦乐,自觉地把个人的前途和国家的兴衰联系起来,把爱国的思想付诸行动。下列选项中,体现了这种爱国主义优良传统的有

    • A.“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 B.“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 C.“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D.“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18. 行政行为是行政主体在其职权范围内依法对行政相对人实施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行为。下列属于行政行为的是

    • A.政府采购
    • B.内部任免
    • C.吊销执照
    • D.业务培训
  19. 刑事诉讼程序包含若干阶段,其开始的标志是

    • A.侦查
    • B.立案
    • C.审判
    • D.公诉
  20. 债根据其发生的原因可以区分为不同的类型。在现实生活中,最常见多发的债是

    • A.合同之债
    • B.侵权之债
    • C.不当得利之债
    • D.无因管理之债
  21. 居于我国政治制度多层次结构的核心,并决定了我国国家性质的是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C.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 D.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22. 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原则是

    • A.民主集中制
    • B.首长负责制
    • C.少数服从多数
    • D.保障个人权威
  23. 司法权是司法机关的一项专有权力,其他任何国家机关、团体和个人都不享有此项权力。在我国享有司法权的主体是人民法院和

    • A.公安机关
    • B.监察机关
    • C.律师协会
    • D.人民检察院
  24. 我国宪法规定,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

    • A.公民
    • B.人民
    • C.人民政府
    • D.人民代表大会
  25. 一个国家的全部法律规范可以按照一定标准分类组合为不同的法律部门,在此基础上构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称为

    • A.法律汇编
    • B.法律编纂
    • C.法律体系
    • D.法律渊源
  26.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在维护公平正义,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方面的作用可归属于

    • A.法在政治建设方面的作用
    • B.法在经济建设方面的作用
    • C.法在文化建设方面的作用
    • D.法在社会建设方面的作用
  27. 法在满足国家管理和社会管理需要以及维护全体社会成员公共利益方面的作用,属于法的

    • A.指引作用
    • B.教育作用
    • C.社会作用
    • D.制裁作用
  28. 法律思维是按照法律原理、原则和立法精神,分析、解决法律问题的习惯和思想取向。下列选项中,符合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思维的是

    • A.重权利轻义务
    • B.重证据讲程序
    • C.重实体轻程序
    • D.重程序轻实体
  29. 作为国家安全的基础,经济安全是指国民经济能够抗御国内外各种经济风险而保持平稳有序运行的态势。下列选项中属于经济安全的是

    • A.粮食安全
    • B.文化安全
    • C.科技安全
    • D.生态安全
  30. 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具有丰富的内涵,其中具体体现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是

    • A.依法治国
    • B.服务大局
    • C.公平正义
    • D.执法为民
  31. 良好的个人品德体现为对道德原则和规范的自觉遵守。个人的言行合乎社会的要求和礼节的规定,尊老爱幼,孝亲敬长,说话和气,以礼待人,服饰整洁大方,举止端庄文雅。这是良好个人品德中

    • A.勇于进取的表现
    • B.文明礼貌的表现
    • C.正直无私的表现
    • D.敬业好学的表现
  32. 个人进行道德修养有多种途径和方法。通过反复检查以发现和找出自己思想中的不良念头和行为上的不良习惯,并将其坚决克服和整治掉,使自己的品德高尚、人格完善。这是完善个人道德品质中

    • A.陶冶情操的修养方法
    • B.省察克治的修养方法
    • C.慎独自律的修养方法
    • D.学思明理的修养方法
  33. 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对待服务对象不能有亲疏、贵贱之分,都应自觉遵守规章制度,一视同仁、周到服务。这是职业道德中

    • A.助人为乐的要求
    • B.爱国守法的要求
    • C.办事公道的要求
    • D.尊老爱幼的要求
  34. 社会主义道德区别和优越于其他社会形态道德的显著标志是,社会主义道德

    • A.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 B.对社会行为的调节具有强制性
    • C.对社会生活的调整具有广泛性
    • D.对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存在和发展具有重大影响
  35. 关于爱情的话题,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说过:“为着品德而去眷恋一个情人,总是一件很美的事。”近代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也认为:“我们之所以爱一个人,是由于我们认为那个人具有我们所尊重的品质。”他们表达的意思为,在爱情中起主导作用的应该是

    • A.生理欲求
    • B.衣着和相貌
    • C.财富和地位
    • D.道德和精神
  36. 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产生于

    • A.人性中的情感、欲望
    • B.“天”的意志或“神”的启示
    • C.人先天具有的某种良知和善良意志
    • D.人类的历史发展和人们的社会实践
  37. 在人类社会的规范体系中,道德与法律是两种最重要的规范。下列关于二者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法律是道德形成的基础,能够为道德规范的制定提供依据
    • B.凡是道德所反对和谴责的行为,必定是为法律所制裁的行为
    • C.法律的调节更具有广泛性,能够渗透到道德不能调节的领域
    • D.凡是法律所禁止和制裁的行为,通常也是道德所反对和谴责的行为
  38. “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句话说明,人的本质属性在于其

    • A.自然性
    • B.社会性
    • C.抽象性
    • D.生物性
  39. 人生观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问题的根本看法。在人生观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

    • A.人生价值
    • B.人生态度
    • C.人生目的
    • D.人生道路
  40. 人的生活实践对于社会、他人和自身需要的满足,或对于社会、他人和自身所具有的意义,称为

    • A.人生价值
    • B.人生态度
    • C.人生理想
    • D.人生目的
  41.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伟大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 A.社会主义
    • B.集体主义
    • C.爱国主义
    • D.人道主义
  42. 实践一再证明,在当代中国,人民的团结、社会的安定、民主的发展、国家的统一,都要靠

    • A.共产党的领导
    • B.弘扬时代精神
    • C.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 D.参与经济全球化
  43. 在人类历史上,对美好生活和理想社会的向往和追求源远流长。共产党人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

    • A.实现工业化
    • B.实现共产主义
    • C.实现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
    • D.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44. 热爱自己的国家是爱国主义的必然政治要求。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首先体现在

    • A.对社会主义新中国的热爱上
    • B.对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热爱上
    • C.对世界各国一切文明成果的热爱上
    • D.对祖国壮丽河山、秀美风景的热爱上
  45. 任何社会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在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中,涵盖了人生态度、社会风尚的方方面面,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的是

    • A.社会主义荣辱观
    • B.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 D.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46. “理想信念”是由理想和信念两个概念结合而成,包含了理想和信念各自的含义。其中,信念是指

    • A.人们对未来发展状况的随心所欲的想象
    • B.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
    • C.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
    • D.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移并身体力行的态度
  47. 人们的理想信念遍及社会生活的所有领域,呈现出许多不同的类型。其中,追求高尚的理想人格,使自己富有人格魅力,做一个为他人所喜欢、为社会所推崇的人,属于

    • A.生活领域中的理想信念
    • B.职业领域中的理想信念
    • C.道德领域中的理想信念
    • D.社会领域中的理想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