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自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及答案03706
-
联系实际论述如何用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对待人生境遇。
-
试述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及遵守社会公德的重要意义。
-
简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的关系。
-
简述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义务。
-
简述建立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现实要求。
-
当代大学生应该怎样确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
在新时期怎样做一个忠诚坚定的爱国者?
-
下列选项中属于知识产权方面的规范性法律文件有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
- B.《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
- C.《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
- D.《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
-
合法行为要求行为的内容和形式都与法律的要求相一致,它主要表现为
- A.禁令的遵守
- B.积极义务的履行
- C.正当权利的行使
- D.法律条文的规避
-
国家安全问题事关国家安危和民族存亡,事关每个公民的切身利益。保障国家安全就必须保障
- A.国体和政体的稳固
- B.国家统治职能的实现
- C.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 D.国家和人民的重大利益不受威胁和侵害
-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有力地保障和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具有中国特点和时代特征
- B.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反映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 C.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由建国以来制定的全部法律规范组成
- D.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由我国全部现行法律规范所划分的法律部门组成
-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指从中华民族历史上流传下来的中华民族道德文明的精华,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下列选项中属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有
- A.爱国奉献,以天下为己任
- B.求真务实,敬重诚实守信
- C.君君臣臣,重视等级纲常
- D.乐群贵和,强调入际和谐
-
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是由社会经济基础决定的。社会经济基础对道德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
- A.社会经济关系相同必然导致道德规范完全相同
- B.社会经济关系的发展变化必然引起道德的变化
- C.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直接决定社会道德体系的性质
- D.社会经济关系中所表现出来的利益直接决定着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
-
新时期的爱国主义是历史上最高类型的爱国主义。与以往的爱国主义相比,它必然带有一些自己的时代特征,表现为
- A.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的统一
- B.爱国主义与弘扬民族精神的统一
- C.爱国主义与弘扬时代精神的统一
- D.爱国主义与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
-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共同的理想信念,它的基本内容有
- A.坚定对中国一切传统文化的信仰
- B.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信任
- C.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
- D.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
作为一种优良传统,爱国主义始终以其巨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维护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统一,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华夏文明。下列选项中,属于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优良传统的有
- A.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团结
- B.抵御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
- C.开发祖国山河,创造中华文明
- D.心系民生苦乐,推动历史进步
-
犯罪构成包括犯罪客体、犯罪主体、犯罪客观方面和犯罪主观方面四个要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犯罪主体只能是有生命的、达到法定责任年龄的自然人
- B.犯罪客体是刑法所保护的而为犯罪行为所危害的社会关系
- C.犯罪客观方面包括危害行为、危害结果以及犯罪的目的、动机等因素
- D.犯罪主观方面是犯罪主体实施犯罪行为时所持的直接故意的心理态度
-
理想信念是人类特有的精神现象,是人们心灵世界的核心。理想信念的基本特点有
- A.思想性和实践性
- B.时代性和阶级性
- C.虚幻性和易变性
- D.多样性和共同性
-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凡需要提起公诉的案件一律由
- A.人民法院审查决定
- B.人民政府审查决定
- C.人民检察院审查决定
- D.人民代表大会审查决定
-
权利主体依法享有的直接支配其特定物并享受其利益的排他性权利,属于民事权利的
- A.物权
- B.债权
- C.继承权
- D.人身权
-
民事主体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有完全的意志自由,其参加民事活动、作出民事行为,不受任何组织和个人的非法干预。这指的是我国民法中的
- A.平等原则
- B.自愿原则
- C.公平原则
- D.诚实信用原则
-
法律的实施包括法律适用和法律执行。其中,法律适用的主体是
- A.司法机关
- B.行政机关
- C.立法机关
- D.社会团体
-
法律解释可分为正式解释和非正式解释,非正式解释对法律适用有参考价值,但不具法律约束力。下列选项中属于非正式解释的是
- A.最高人民法院的审判解释
- B.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法律解释
- C.国务院对有关行政法规的解释
- D.中国法学会在法学研究中的解释
-
法律公布以后,还涉及法律完善的问题。下列选项中,具有立法性质的法律完善形是
- A.法律清理
- B.法律汇编
- C.法律编纂
- D.法律宣传
-
通过法律实施,法律对准备采取同类行为的人或一般人发生了积极影响,这说明法具有
- A.评价作用
- B.教育作用
- C.预测作用
- D.制裁作用
-
我国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可分为实体法和程序法。下列选项中属于实体法的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
- 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 C.《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
- D.《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
按照法的原理、原则和立法精神分析、解决法律问题的习惯和思想取向,称为
- A.法治理念
- B.法律思维
- C.法律程序
- D.法律文化
-
下列社会规范中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是
- A.道德规范
- B.宗教规范
- C.纪律规范
- D.法律规范
-
下列有关法治与人治区别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法治是一人或几人之治,人治是众人之治
- B.法治是对国家事务的管理,人治是对社会事务的管理
- C.法治是国家法律制度的简称,人治是人民民主制度的简称
- D.法治强调法律高于个人意志,人治强调个人意志凌驾于法律之上
-
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属于中国传统道德修养方法中的
- A.省察克治
- B.陶冶情操
- C.慎独自律
- D.积善成德
-
在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的各个环节,做到相同的情况相同对待,不同的情况不同对待,这集中体现了
- A.树立改革创新观念的要求
- B.维护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要求
- C.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
- D.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要求
-
家庭美德是调节人们在家庭生活方面的关系和行为的道德准则。家庭美德的主要内容包括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和
- A.办事公道
- B.邻里团结
- C.爱岗敬业
- D.服务群众
-
个人品德的形成过程包含多种心理成分的相应发展。其中,伴随着道德认识出现的内心体验,比如助人行善后产生的愉悦感、见难不助后产生的惭愧感,属于
- A.道德情感
- B.道德意志
- C.道德信念
- D.道德规范
-
“真正的爱情在个人的生活中是永恒的,它排斥昙花一现的钟情,也排斥另觅新欢的轻率。”苏霍姆林斯基的这句话主要说明了爱情具有
- A.平等互爱性
- B.专一排他性
- C.强烈持久性
- D.纯洁严肃性
-
大力倡导和弘扬有利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努力践行与人为善、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的美德;坚决抵制和反对一切损害他人、损公肥私、假公济私、危害社会的思想和行为。这体现了“八荣八耻”
- A.“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的要求
- B.“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的要求
- C.“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的要求
- D.“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的要求
-
职业产生于社会分工,每种职业都有它的服务内容和服务要求,由此产生的职业道德的具体内容是不同的。这导致了职业道德具有很强的
- A.稳定性
- B.专业性
- C.强制性
- D.统一性
-
道德建设的核心体现着社会道德建设的根本性质和发展方向,道德建设的原则体现着社会道德建设的根本要求。下列关于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原则
- B.以公平正义为核心,以团结互助为原则
- C.以诚实守信为核心,以知荣明耻为原则
- D.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
关于道德起源问题,人们曾有过许多探索。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揭示了道德的起源,认为
- A.道德起源于人性中的情感、欲望
- B.道德起源于人先天具有的某种良知和善良意志
- C.道德产生于人类的历史发展和人们的社会实践中
- D.道德起源于“天”的意志、“神”的启示或“上帝”的意志
-
恩格斯曾经指出,道德“或者为统治阶级的统治和利益辩护,或者当被压迫阶级变得足够强大时,代表被压迫者对这个统治的反抗和他们的未来利益”。这主要说明的是
- A.道德可以保障人们正常的生活和交往
- B.道德是影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种重要力量
- C.道德能够保护或者破坏一定阶级的政治统治
- D.道德对其他意识形态的存在和发展具有重大影响
-
在东西方传统文化中,都有重视荣辱的思想观念。莎士比亚曾说:“生命是每一个人所重视的,可是高贵的人重视荣誉远过于生命。”下列格言中与这段话含义一致的是
- A.礼之用,和为贵
- B.宁可毁人,不可毁誉
- 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D.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人生实践体现出两种价值: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下列关于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人生的自我价值是指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 B.一个人社会价值的大小与他对社会的贡献无关
- C.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共同构成了人生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 D.人生的社会价值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自己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
-
不同时代有不同时代的任务,这一任务反映到爱国主义的内容上,就是特定时代条件下爱国主义的主题。新时期我国爱国主义的主题是
- A.争取民族解放
- B.谋求国家独立
- C.实现共产主义
- 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护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
- A.人文精神
- B.时代精神
- C.创新精神
- D.民族精神
-
人生观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在人生观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
- A.人生目的
- B.人生态度
- C.人生价值
- D.人生境界
-
由于人们的社会生活可以分为不同的领域,理想信念也就呈现出不同的类型。其中,人们在做人方面的向往和追求是
- A.道德领域的理想信念
- B.职业领域的理想信念
- C.社会领域的理想信念
- D.生活领域的理想信念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有着内在的联系。它们是
- A.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
- B.生活理想与道德理想的关系
- C.阶段性理想与最终理想的关系
- D.科学理想与非科学理想的关系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四个方面,其中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本质要求的是
- A.社会主义荣辱观
- B.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 D.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