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自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及答案03706
-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论述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如何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
论述当代大学生为什么要用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指引人生方向。
-
简述刑事诉讼中强制措施的概念和类型。
-
为什么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
-
简述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要求。
-
根据社会生活领域的不同,理想信念可以划分为哪些类型?
-
下列关于我国《仲裁法》基本原则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
- A.仲裁的整个过程应受有关行政机关的领导
- B.仲裁应当根据事实,符合法律规定,公平合理地解决纠纷
- C.当事人采用仲裁方式解决纠纷,应当双方自愿,达成仲裁协议
- D.仲裁裁决作出后,当事人就同一纠纷提出起诉的,法院应当受理
-
为什么说诚实守信是当前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点?
-
民事制裁是人民法院对民事责任主体依其所应承担的民事责任而实施的强制措施。下列选项中属于民事制裁方式的有 ( )
- A.罚金
- B.罚款
- C.赔偿损失
- D.赔礼道歉
-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下列关于人民民主专政制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 A.人民民主专政制度是我国的国体
- B.人民民主专政制度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
- C.人民民主专政制度决定了我国的国家性质
- D.人民民主专政制度居于我国政治制度多层次结构中的核心
-
按照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要求,其深刻内涵可以概括为依法治国及( )
- A.执法为民
- B.公平正义
- C.服务大局
- D.党的领导
-
爱岗敬业是职业道德的核心和基础。下列选项中,体现了从业人员爱岗敬业要求的有 ( )
- A.对本职工作马虎大意,大错不犯,小错不断
- B.喜欢自己的工作,心情愉快,乐观向上地从事自己的职业
- C.用一种恭敬的态度对待工作,勤奋认真,不偷懒,不怠工
- D.对于被动选择的职业岗位敷衍了事,消极应付,争取早日调换工作
-
良好个人品德的形成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表现在,它是 ( )
- A.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
- B.提升个体精神境界的要求
- C.限制个人行动的要求
- D.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目标要求
-
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要知荣知耻,树立荣辱意识。我国古代的思想文化中有重视荣辱的观念。下列古代名言警句中包含了这一观念的有 ( )
- A.宁可毁人,不可毁誉
- B.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 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D.不知荣辱乃不能成人
-
道德同社会经济关系相比,是第二性的、被决定的;但道德一经产生就对社会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下列选项中属于道德的社会作用的有 ( ,)
- A.道德决定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
- B.道德能够保护或者破坏一定阶级的政治统治
- C.道德是影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
- D.道德对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存在和发展有着重大影响
-
在刑事诉讼程序中,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在未证实犯罪和查获犯罪行为人时,依照法律进行的专门调查工作和采取的措施是 ( )
- A.立案
- B.侦查
- C.提起公诉
- D.刑事审判
-
“理想信念”是由理想和信念两个概念结合而成的,包含了理想和信念各自的含义,并使二者有机融合在一起。其中理想是 ( )
- A.人们凭空产生的脱离现实的主观想象
- B.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 C.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
- D.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移并身体力行的态度
-
青年时期是一个人确立理想信念最集中和突出的时期。青年人在确立自己的理想信念时,应该注意的有 ( )
- A.把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结合起来
- B.学会对不同的理想信念进行辨别和选择
- C.把个人的理想信念与社会的理想信念结合起来
- D.离开人的生活体验和实际行动,单纯地读书学习
-
行政诉讼是人民法院根据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请求,依法审理和解决行政案件的活动。下列选项中当事人依法可提起行政诉讼的是 ( )
- A.不服行政机关内部的奖惩、任免决定的
- B.不认同行政机关制定、发布的规章制度的
- C.不服行政机关对自己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的
- D.不认同新闻播出的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的
-
权利主体依法享有直接支配其特定物,并享受其利益的排他性权利是民事权利中的 ( )
- A.物权
- B.债权
- C.继承权
- D.人身权
-
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依照法律规定行使权力和权利以及履行职责和义务的活动,称为 ( )
- A.法律遵守
- B.法律制裁
- C.法律解释
- D.法律监督
-
在我国国家机构体系中,行使国家立法权、决定国家重大事项、监督其他国家机关工作等职权的是 ( )
- A.国务院
- B.国家主席
- C.中央军事委员会
-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法律适用是指有关主体按照法律规定的职权和程序运用法律规范处理具体案件的活动。在我国法律适用的主体是 ( )
- A.党的纪检和监察机关
- B.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 C.中央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 D.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
-
根据解释主体和解释效力的不同,法律解释可以分为正式解释和非正式解释。下列选项中属于非正式解释的是 ( )
- A.审判解释
- B.学理解释
- C.检察解释
- D.行政解释
-
程序法是规定保障权利和义务实现的程序方面的法律规范。下列规范性法律文件中属于程序法的是 ( )
- A.公司法
- B.保险法
- C.仲裁法
- D.收养法
-
决定一个国家法律的本质、内容和发展方向的根本因素是该国的 ( )
- A.地理环境
- B.风俗习惯
- C.统治阶级的意志
- D.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
法的规范作用可以分为指引、评价、教育等几个方面,其中教育作用是指 ( )
- A.法有对违法行为进行制裁和惩罚的功能
- B.法作为一种社会规范为人们提供某种行为模式
- C.法的实施可以对准备采取同类行为的人或一般人产生积极的影响
- D.法的稳定性和普遍性可以使人们对外部主体某种行为进行预先分析和预测
-
全新的国家安全观包含丰富的内容,其中公共卫生安全属于 ()
- A.科技安全
- B.经济安全
- C.生态安全
- D.社会公共安全
-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是 ( )
- A.依人治国
- B.依法治国
- C.以德治国
- D.以礼治国
-
讲程序是法律思维的一个重要特征。下列关于法律程序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公正的法律程序对维护实体正义具有积极意义 (C)
- B.合法权利受到侵害时,应通过法律程序获得有效救济
- C.公民培养讲程序的法律思维必须要做到重程序、轻实体
- D.法律程序是实现实体权利、义务的合法方式和必要条件
-
“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是社会主义公民素质的基本要求。其中遵循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自觉遵守和维护公共纪律,是“四有”中 ( )
- A.有理想的要求
- B.有道德的要求
- C.有纪律的要求
- D.有文化的要求
-
重视道德修养的自觉性,强调一个人在独处、没有外在监督的情况下也能做到严于律己、保持操守。这种道德修养方法称为 ( )
- A.慎独
- B.自省
- C.积善成德
- D.见贤思齐
-
在社会公共生活中,衣着整齐得体,不袒胸赤膊;礼让老幼病残,礼让女士;不讲粗话,不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等。这体现了社会公德中 ( )
- A.文明礼貌的要求
- B.爱护公物的要求
- C.助人为乐的要求
- D.保护环境的要求
-
无论从事什么职业的人,在职业活动中都应该表里如一、恪守诺言、讲求信誉、遵守职业纪律。这是职业道德中 ( )
- A.诚实守信的要求
- B.爱岗敬业的要求
- C.办事公道的要求
- D.服务群众的要求
-
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同时,也强调 ( )
- A.维护小团体的利益
- B.先私后公,先己后人
- C.压制个人,束缚个性
- D.重视、保障和发展个人的正当利益
-
人类社会需要道德,也产生和发展了道德。关于道德起源的科学解释是 ( )
- A.道德起源于人性中的情感、欲望
- B.道德是动物合群感和社会本能的简单延续
- C.道德起源于人先天具有的某种良知和善良意志
- D.道德产生于人类的历史发展和人们的社会实践中
-
道德建设的核心体现并决定着道德建设的根本性质和发展方向,规定着道德领域的种种道德现象。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 ( )
- A.共产主义
- B.集体主义
- C.以人为本
- D.为人民服务
-
人生价值是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评价一个人社会价值的大小,第一位的是看他 ( )
- A.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 B.从社会获得的尊重和满足
- C.是否选择了正确的人生价值目标
- D.从事创造性的实践活动的思想动机
-
一个健康的人,不仅要有健康的身体,而且要有健康的心理,即所谓“身心健康”。下列表现中,属于心理健康的是 ( )
- A.能够适应自然环境的变化
- B.经常处于焦虑、郁闷状态,不能自拔
- C.不善于与别人相处,自我封闭、孤芳自赏
- D.具有自我调节以适应自身及外界环境变化的能力
-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规范、精神气质的总和。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伟大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 )
- A.集体主义
- B.爱国主义
- C.社会主义
- D.人道主义
-
做新时期忠诚坚定的爱国者,除了需要培育强烈的爱国情感、保持民族自尊和自信,努力学习和工作、以实践行动和贡献履行爱国义务外,还需要 ( )
- A.拒绝接受其他国家的一切东西
- B.维护民族团结,促进祖国统一
- C.全面接受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和道德
- D.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的一切领域都与西方接轨
-
人生观的作用主要通过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三个方面体现出来。人生目的回答人为什么活着,人生态度表明人应当怎样对待生活,人生价值判断什么样的人生才有意义。这三个方面互相联系、互相制约,其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 )
- A.人生价值
- B.人生态度
- C.人生目的
- D.人生价值观
-
不同时代有不同时代的任务,这一任务反映到爱国主义的内容上,就是特定时代条件下爱国主义的主题。新时期我国爱国主义的主题是 ()
- A.救亡图存
- B.新民主主义革命
- C.实现共产主义
- D.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戚继光抗击倭寇,郑成功收复台湾,三元里人民抗英,轰轰烈烈的义和团运动,浴血八年的全民族抗日战争等,这些爱国壮举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优良传统中 ( )
- A.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团结的精神
- B.抵御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的精神
- C.心系民生苦乐,推动历史进步的精神
- D.开发祖国山河,创造中华文明的精神
-
“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川上的桥梁。”这形象地说明 ( )
- A.理想就是现实
- B.现实不能成为理想
- C.理想是可以自发实现的
- D.理想的实现必须落实在行动上
-
邓小平曾经指出:“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干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由此可见,理想信念是 ( )
- A.人生的精神支柱
- B.人们的丰富想象
- C.人生的现实境遇
- D.人们的主观意志
-
现在,我们尚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正在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有着内在的联系,它们之间是 ( )
- A.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关系
- B.生活理想和道德理想的关系
- C.阶段性理想和最终理想的关系
- D.可能实现的理想和根本不可能实现的空想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