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2017年4月自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及答案03706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论述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形成和提出的重要意义。

  2. 论述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

  3. 简述行政执法的概念和特点。

  4. 联系实际论述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应该培养起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5. 简述爱国主义的含义和基本内容。

  6. 简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7.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对人民调解委员会、人民调解员、调解程序和调解协议等作了规定。下列关于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的调解协议不具有法律效力
    • B.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民间纠纷可以自行收取调解费用
    • C.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民间纠纷应当遵循自愿、平等原则
    • D.人民调解委员会是依法设立的调解民间纠纷的司法机构
  8. 下列纠纷中,可以依照《中华人共和国仲裁法》申请仲裁的是()。

    • A.婚姻纠纷
    • B.合同纠纷
    • C.监护纠纷
    • D.继承纠纷
  9. 行政处罚是指特定的行政主体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违反行政法律规范,尚未构成犯罪的违法活动进行法定制裁的行为。下列选项中属于行政处罚的是()。

    • A.管制
    • B.拘役
    • C.罚款
    • D.罚金
  10.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规定,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的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需年满()。

    • A.18周岁
    • B.16周岁
    • C.14周岁
    • D.10周岁
  11. 我国宪法和立法法规定,各级各类国家机关具有相应的立法权限。下列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立法权限的是()。

    • A.制定行政法规,发布决定和命令
    • B.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等基本法律
    • C.制定和修改国务院各部委的行政规章
    • D.制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12. 根据法律规范的内容不同,可将法律规范分为授权性规范、义务性规范和复合性规范。下列选项中属于授权性规范的是()。

    • A.公务员有模范遵守宪法和法律的义务
    • B.消费者有了解其所购买商品的真实情况的权利
    • C.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破坏国家和集体的财产
    • D.著作权人行使著作权,不得违反宪法和法律,不得损害公共利益
  13.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

    • A.建设社会主义制度,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 B.努力贯彻公平正义原则,严格守持公平正义底线
    • C.建设完善的法律服务体系,加强民生领域法律服务
    • 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14. 下列行为规范中,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是()。

    • A.道德规范
    • B.宗教规范
    • C.法律规范
    • D.纪律规范
  15. 法的渊源主要是指法的创制方式和表现形式。下列关于我国法的渊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特别行政区法律不是我国法的渊源
    • B.最高人民法院的判例是我国法的渊源之一
    • C.习惯在我国法的渊源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 D.我国法的渊源是以宪法为核心,以制定法为主
  16.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通过反复检查以发现和找出自己思想中的不良念头和行为上的不良习惯,并将其坚决克服和整治掉。这种完善个人道德品质的修养方法是()。

    • A.陶冶情操
    • B.学思明理
    • C.省察克治
    • D.慎独自律
  17. 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建设,最终都要落实到个人品德的养成上。个人品德是()。

    • A.个人性格中先天固有的道德因素
    • B.社会上实际存在着的道德关系、道德原则规范
    • C.个人在一两次道德行为中偶尔表现出来的内心状态、心理特征
    • D.个人依据一定的道德原则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稳固的倾向和特征
  18. 道德建设的核心,体现并决定这道德建设的根本性质和发展方向,规定着道德领域的种种现象。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

    • A.爱国主义
    • B.集体主义
    • C.以人为本
    • D.为人民服务
  19. 社会生活的不同领域具有不同的道德规范要求。其中,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是()。

    • A.人们在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守的社会公德
    • B.人们在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守的职业道德
    • C.人们在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守的家庭美德
    • D.人们在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守的网络道德
  20. 一般而言,人们的生活可以简单地划分为私人生活与公共生活。下列选项中,正确反映了当代社会公共生活的特点的是()。

    • A.活动范围的广泛性
    • B.活动方式的单一性
    • C.活动内容的隐秘性
    • D.活动空间的封闭性
  21. 任何人要走好自己的人生道路,创造有价值的人生,都应该协调好人与自然、自我生理与心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下列关于人与社会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个人完全被动地由社会决定
    • B.个人可以脱离社会而独立存在
    • C.个人只能适应社会而不能改造社会
    • D.个人与社会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
  22. 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一种特殊的规范调节方式。道德对社会生活的调节,区别于政治、法律等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地方在于()。

    • A.道德调整的社会关系范围相对狭窄
    • B.道德对社会行为的调节是强制性的
    • C.道德是由国家机关制定并保障实施的
    • D.道德是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的
  23. 在人生观三个方面的主要内容中,回答“人为什么活着”这一人生根本问题的是()。

    • A.人生目的
    • B.人生境遇
    • C.人生价值
    • D.人生态度
  24. 当代中国,我们应该大力弘扬的时代精神的核心是()。

    • A.改革创新
    • B.自强不息
    • C.知荣明耻
    • D.与时俱进
  25. 作为一个中国人,在祖国还不够富裕的时候,不妄自菲薄;在强国大国压力面前,不奴颜婢膝;面对金钱地位的诱惑,不做丧失国格人格的事情;面对侵略者的武力威胁,不屈膝投降。这体现的爱国情感是()。

    • A.民族自豪
    • B.民族自强
    • C.民族自尊
    • D.民族独立
  26. 人们在确立理想和追求理想的过程中,总会感受到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对于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正确的认识和态度是()。

    • A.在实际行动中为追求理想而奋斗
    • B.不加分析地全盘认同当下的现实
    • C.用理想的标准来衡量和要求现实
    • D.从主观上放弃美好的愿望和现象
  27. 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发展中,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下列选项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优良传统的是()。

    •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B.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 C.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 D.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8. 现阶段我国各民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

    • A.实现共产主义
    • B.脱贫致富奔小康
    • C.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D.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解放
  29. 人们的理想信念遍及社会生活的所有领域,呈现出许多不同的类型。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并在全世界实现共产主义,属于()。

    • A.生活领域的理想信念
    • B.职业领域的理想信念
    • C.道德领域的理想信念
    • D.社会领域的理想信念
  30. 人们的理想信念存在于人们的内心深处,属于一种精神现象。但它又不只是一种纯粹的主观现象和静止的精神状态,而是一种包含着行动意志的复合现象,表现为从精神向行动的转变过程。这说明理想信念具有()。

    • A.多样性和共同性
    • B.思想性和实践性
    • C.时代性和阶级性
    • D.虚幻性和超越性
  31. 理想信念是由理想和信念两个概念结合而成,包含了理想和信念各自的含义。其中,理想是()。

    • A.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 B.人们在改造世界过程中形成的对于自我和世界的认识
    • C.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现实可能性的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
    • D.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