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财经类)2016年4月真题试题及答案解析(00009)
-
试述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内容及其作用。
-
试析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特点、原因和根源。
-
如何理解“剩余价值不能在流通中产生,又不能不在流通中产生”?
-
简述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的挑战。
-
简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特点。
-
简述资本主义地租及其主要形式。
-
简述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矛盾统一关系。
-
简述加快资本周转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
-
影响一国经济增长的因素主要有( )
- A.自然资源条件
- B.劳动者综合素质
- C.科技在社会生产中的应用程度
- D.经济体制的效率
- E.生产的专业化程度
-
国际经济旧秩序的基本内容包括( )
- A.以不合理的国际分工为基础的国际生产体系
- B.以不平等交换为基础的国际贸易体系
- C.世界各国能够有效控制本国资源
- D.以垄断资本为基础的国际金融体系
- E.对发展中国家实行优惠政策
-
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是( )
- A.产权清晰
- B.权责明确
- C.信息公开
- D.政企分开
- E.管理科学
-
市场经济的一般性表现为( )
- A.经济关系市场化
- B.企业行为自主化
- C.资源配置计划化
- D.宏观调控间接化
- E.经济管理法制化
-
商业资本是( )
- A.在流通领域独立发挥作用的资本
- B.商品资本职能独立化的资本形式
- C.执行商品资本职能的资本
- D.参与利润平均化的资本
- E.产业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
-
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一般包括( )
- A.滞胀
- B.危机
- C.萧条
- D.复苏
- E.高涨
-
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最取决于( )
- A.流通中待售商品的数量
- B.商品价格水平
- C.货币流通速度
- D.通货膨胀率
- E.利息率
-
加速资本集中的经济杠杆是( )
- A.资本积累
- B.资本积聚
- C.信用
- D.垄断
- E.竞争
-
根据资本不同部分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不同作用,资本可区分为( )
- A.不变资本
- B.固定资本
- C.可变资本
- D.流通资本
- E.流动资本
-
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的社会形态有( )
- A.原始社会
- B.奴隶社会
- C.封建社会
- D.资本主义社会
- E.社会主义社会
-
中国对外开放的基础和主要形式是( )
- A.对外技术交流
- B.国际劳务合作
- C.对外承包工程
- D.对外贸易
-
实行统一产业政策的国际区域经济集团是( )
- A.自由贸易区
- B.关税同盟
- C.共同市场
- D.经济同盟
-
目前全球经济实力最强、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国家联合体是( )
- A.欧洲联盟
- B.亚太经合组织
- C.北美自由贸易区
- D.东盟自由贸易区
-
当代国际直接投资主要发生在( )
- A.发达国家之间
- B.发展中国家之间
- C.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
- D.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国家之间
-
产业政策的核心是( )
- A.产业结构政策
- B.产业发展政策
- C.产业技术政策
- D.产业规划政策
-
对经济社会发展起着“安全网”作用的是( )
- A.现代企业制度
- B.市场体系
- C.市场规则
- D.社会保障体系
-
国民收入经过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形成( )
- A.收入和消费
- B.储蓄和投资
- C.进口和出口
- D.积累和消费
-
我国在新时期经济发展的主线是( )
- A.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 B.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 C.加快收入分配结构调整
- D.加快政府经济职能转变
-
通过调节居民收入最终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政策属于( )
- A.投资政策
- B.货币政策
- C.收入政策
- D.产业政策
-
在发达的市场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的企业组织形式是( )
- A.业主制
- B.合伙制
- C.合作制
- D.公司制
-
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是( )
- A.增长速度加快
- B.经济总量增长
- C.经济结构优化
- D.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
-
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 )
- A.基础
- B.主体
- C.重要组成部分
- D.辅助部分
-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占据主体地位的分配方式是( )
- A.按资本分配
- B.按资金分配
- C.按劳分配
- D.按劳动力价值分配
-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在当代的新表征是( )
- A.粮食危机
- B.美元危机
- C.石油危机
- D.金融危机
-
垄断阶段银行的新作用表现在( )
- A.它是信贷中介人
- B.它是万能垄断者
- C.它吸收大量存款
- D.它发放大量贷款
-
垄断组织的实质在于获取( )
- A.利润
- B.平均利润
- C.垄断利润
- D.绝对利润
-
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是由于把剩余价值看作是( )
- A.不变资本的产物
- B.可变资本的产物
- C.全部所费资本的产物
- D.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
-
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是( )
- A.Ⅱ(c+v+m)=Ⅰ(v+m)+Ⅱ(v+m)
- B.Ⅰ(c+v+m)=Ⅰc+Ⅱc
- C.Ⅰ(v+m)=Ⅱc
- D.Ⅰ(v+m)>Ⅱc
-
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 )
- A.社会总产品的构成问题
- B.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
- C.社会资本的循环问题
- D.社会资本的周转问题
-
资本周转时间包括( )
- A.购买时间和生产时间
- B.生产时间和售卖时间
- C.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
- D.购买时间和售卖时间
-
必要劳动时间不变,工作日绝对延长所生产的剩余价值是( )
- A.绝对剩余价值
- B.相对剩余价值
- C.超额剩余价值
- D.超额利润
-
剩余价值的资本化被称作( )
- A.资本增殖
- B.资本积累
- C.资本积聚
- D.资本集中
-
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 )
- A.工人劳动的报酬
- B.工人劳动的价值
- C.工人劳动力的价值
- D.人劳动创造的价值
-
货币经历了非金属货币、金属货币、纸币、信用货币、电子货币的发展过程,这说明货币( )
- A.形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 B.本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 C.功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 D.流通规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
准确反映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程度的经济范畴是( )
- A.利润率
- B.平均利润率
- C.剩余价值量
- D.剩余价值率
-
商品的二因素是( )
- A.使用价值和价值
- B.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
- C.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 D.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
-
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
- A.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
- B.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矛盾
- C.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 D.生产性劳动和非生产性劳动的矛盾
-
在1只绵羊=2把斧头的简单价值形式中,等式左端的“绵羊”( )
- A.是价值被表现的商品
- B.是表现价值的商品
- C.处于等价形式上
- D.处于被动地位
-
自然经济建立的基础是( )
- A.国际分工
- B.个别分工
- C.社会分工
- D.自然分工
-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 )
- A.生产力
- B.生产关系
- C.物质资料生产
- D.经济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