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2014年7月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什么是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试从这一角度谈谈如何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

  2. 试述商业资本的职能和作用以及商业利润的来源。

  3. 为什么说社会主义是在曲折中前进的?

  4. 简述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宏观经济管理与调节的总任务和主要目标。

  5. 超额剩余价值是怎样生产出来的?

  6. 简述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的主要表现。

  7. 简述实践的含义及特点。

  8. 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社会出现了一些新变化,其主要表现包括【】

    • A.出现了新的科学技术革命
    • B.劳资关系得到了一定的调整
    • C.出现了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 D.经济运行机制有一定的改善
  9. 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有【】

    • A.完全摆脱生产资料私有制和阶级压迫的束缚
    • B.完全摆脱旧式分工的束缚
    • C.完全摆脱仅仅作为谋生手段的劳动的束缚
    • D.完全摆脱接受教育和训练的差别及限制
  10. 决定平均利润率高低的主要因素有【】

    • A.各部门劳动生产率的水平
    • B.各部门资本的总量
    • C.各部门利润率的水平
    • D.各部门资本在社会总资本中的比重
  11. 产业资本的全部循环运动经过的阶段包括【】

    • A.购买
    • B.分配
    • C.生产
    • D.销售
  12. 商品的二因素包括【】

    • A.使用价值
    • B.超额剩余价值
    • C.剩余价值
    • D.价值
  13. 下列属于党的群众路线内容的有【】

    • A.一切为了群众
    • B.一切依靠群众
    • C.从群众中来
    • D.到群众中去
  14. 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包括【】

    •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 B.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 C.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矛盾
    • D.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
  15. 下列属于唯物辩证法的否定观的有【】

    • A.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 B.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
    • C.否定是事物的全盘否定
    • D.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
  16.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割裂这二者的统一会导致的错误有【】

    • A.唯心主义
    • B.绝对主义
    •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 D.相对主义
  17. 理论联系实际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必须反对的错误倾向有【】

    • A.相对主义
    • B.经验主义
    • C.折衷主义
    • D.教条主义
  18. 劳动不再仅仅是一种谋生手段,而同时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的社会是【】

    • A.社会主义社会
    • B.共产主义社会
    • C.资本主义社会
    • D.信息社会
  19.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最高纲领和奋斗目标是【】

    •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 B.建设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 C.建设富强、文明、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 D.实现共产主义
  20. 在国际共运史上,提出社会主义革命同时胜利论的是【】

    • A.马克思、恩格斯
    • B.列宁
    • C.斯大林
    • D.毛泽东
  21. 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是【】

    • A.按生产要素分配
    • B.按资分配
    • C.按劳分配
    • D.按需分配
  22. 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对外输出资本主要形式发展变化的顺序大体是【】

    • A.商业资本输出-借贷资本输出-产业资本输出
    • B.借贷资本输出-商业资本输出-产业资本输出
    • C.产业资本输出-商业资本输出-借贷资本输出
    • D.商业资本输出-产业资本输出-借贷资本输出
  23. 垄断资本主义为向社会主义转变准备了日益完善的社会经济基础,这是指【】

    • A.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壮大
    • B.社会化大生产的全面发展
    • C.社会基本矛盾的加剧
    • D.国家管理经济职能的出现
  24. 垄断产生的物质基础是【】

    • A.社会分工的发展
    • B.商业生产者的分化
    • C.市场机制的完善
    • D.社会化生产力的发展
  25. 同股票价格成反比的是【】

    • A.股份公司的股息
    • B.股份公司的利润
    • C.银行利息率
    • D.平均利润率
  26. 因地理位置较好而缴纳的地租属于【】

    • A.级差地租I
    • B.级差地租II
    • C.绝对地租
    • D.垄断地租
  27. 资本主义经济中部门内部竞争形成【】

    • A.商品的生产价格
    • B.商品的市场价格
    • C.商品的社会价值
    • D.商品的个别价值
  28. 能够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是【】

    • A.流通资本
    • B.商品资本
    • C.货币资本
    • D.生产资本
  29. 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是工人的【】

    • A.具体劳动
    • B.必要劳动
    • C.个别劳动
    • D.剩余劳动
  30.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核心是【】

    • A.政党制度
    • B.三权分立制度
    • C.国家制度
    • D.选举制度
  31. 产业资本循环中生产剩余价值的阶段是【】

    • A.购买阶段
    • B.生产阶段
    • C.销售阶段
    • D.流通阶段
  32. 决定商品价值量的是【】

    • A.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 B.必要劳动时间
    • C.个别劳动时间
    • D.剩余劳动时间
  33.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形成的条件是【】

    • A.技术进步和生产资料公有制
    • B.技术进步和生产资料私有制
    • C.社会分工和生产资料公有制
    • D.社会分工和生产资料私有制
  34. 生产关系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的【】

    • A.政治关系
    • B.经济关系
    • C.交往关系
    • D.思想关系
  35. 衡量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是【】

    • A.生产工具
    • B.管理手段
    • C.劳动对象
    • D.科学技术
  36.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这种观点属于【】

    • A.历史唯心主义
    • B.历史唯物主义
    • C.机械决定论
    • D.唯意志论
  37. 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是【】

    • A.概念、判断、推理
    • B.感觉、知觉、表象
    • C.抽象、具体、再抽象
    • D.分析、归纳、综合
  38. 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

    • A.多数人拥护
    • B.权威认可
    • C.方便实用
    • D.社会实践
  39.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的本质是【】

    • A.主体对客体的被动反映
    • B.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 C.主体对客体的主观创造
    • D.主体对客体的自由选择
  40. 拒腐防变就要防微杜渐。从哲学上看,这是因为【】

    • A.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 B.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
    • C.多种原因引起一个结果
    • 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41.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句话说明【】

    • A.只有通过直接经验才能获得知识
    • B.每个人的知识都是来自于直接经验
    • C.间接经验获得的知识要用实践去检验和发展
    • D.学习间接经验是得不到可靠知识的
  42. 在唯物辩证法的理论体系中,作为其实质和核心的是【】

    • A.对立统一规律
    • B.普遍联系的观点
    • C.质量互变规律
    • D.辩证否定的观点
  43. 既肯定物质的绝对运动又承认事物的相对静止,这是一种【】

    • A.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 B.折衷主义观点
    • C.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 D.相对主义观点
  44. 与时俱进是【】

    • A.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
    • B.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 C.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
    • D.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目的
  45. 对“世界的本质是什么”问题的不同回答所形成的这些基本派别是【】

    •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 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 C.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 D.先验论和反映论
  46. 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直接理论来源的是【】

    • A.古希腊罗马哲学
    • B.英国近代哲学
    • C.法国百科全书派哲学
    • D.德国古典哲学